科学知识是什么化的知识(科学知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学到了吗
记得在我上小学的那个年代,有两本科普读物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一本是《知识就是力量》,另一本是《十万个为什么》。
记得在我上小学的那个年代,有两本科普读物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一本是《知识就是力量》,另一本是《十万个为什么》。
那时候,没有网络和手机,甚至电视都没有普及,所以书籍就成了课后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不仅充实了头脑,而且感到世界奇妙而有趣,学习真的能够得到心灵的快乐时至今日,偶尔也看些杂书,翻阅《培根论人生》,再一次被其简洁的语言和优美的文笔所吸引。
真的,读培根的随笔,如冬夜炉火边与你促膝长谈的一位长者,睿智且不失愉悦,温暖而有力量,优美的语句富有庄严的韵律,情怀自然赋予了动人的美感我查阅过培根的生平事迹,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创始人、近代归纳法创始人、科学研究程序逻辑组织化先驱,担任过英国女王特别法律顾问、朝廷的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等。
晚年的培根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并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集成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培根随笔》,即《培根人生论》这本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历经四百年而不朽。
培根一生成就颇多,涉及归纳法、唯物主义、逻辑学、哲学、法学、教育学,主要成果《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学术的伟大复兴》等纵观其一生,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从政、社会活动,还是专业学术、个人修养方面,培根都能从容应对且均有所建树,这与其睿智、豁达、健全而丰富的情怀品格是分不开的,因此堪为人生导师。
读他的著作,自然会启迪心智、受益匪浅而且,“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箴言,就是后人根据弗兰西斯·培根的“人类知识和人类权力归于一”这句话提炼而成的知识本身的价值不言而喻,但获取真理的方法和途径却不一而同,即便是世上最为智慧的人们,观点也是千差万别,以至于涉及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层面。
在伽利略·伽利雷(1564~1642)之前,物理学以至整个自然科学只不过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哲学家们被束缚在神学和亚里士多德教框里,苦思巧辩却得不出符合实际的客观规律。
伽利略天才般的直觉认为,不是先臆测事物发生的原因,而是先观察自然现象,由此发现自然规律,其一系列思想和物理实验开启了近代科学的先河,被后世喻为观测天文学、现代物理学及科学之父同样,培根也发现了类似问题:亚里士多德把对自然的认识从属于无用的思辨、逻辑和辩证法,富于思辨而无实际用途,它既不能发现原理,也不能穷究原理,最后,只能把它归于信仰。
倒是赫拉克利特、德漠克利特、阿那克萨哥拉以及恩培多柯勒等,尚有一些自然哲学家的味道此后,培根终生致力于新的方法论体系,在《新工具》一书中,他把实验和归纳看作相辅相成的科学发现的工具,建立科学归纳法。
“知识就是力量”就是在此背景提出的响亮口号,因此被后世喻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时间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中国科协、全国总工会、团中央三家共同创办的一份科普杂志《知识就是力量》,并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
杂志发行后“享誉天下50年,影响了几代人”如今这部杂志定位为青少年综合性科普图文期刊,旨在为青少年“播种科学的种子,点燃科学的梦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