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的详细描述(科学知识详细描述和收获感想)居然可以这样
又一位课程体验员成功完成挑战,获得最后的证书!\x0a\x0a来感受一下MIT的哲学课是怎么教的?MOOC教学中老师又是如何对作业进行批改与点评的?
课程体验员 在此前的推送里,我们推出了edX课程体验员计划15位优秀的学员入选了这个计划,将分别挑战一门课程,并且将自己的学习全程与大家进行分享今天推送的是热爱哲学的理工男白亦玄在获得证书之后的课程感悟。
前两篇分享可以点击以下超链接浏览:思考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写在课程之前 | 课程体验员白亦玄 (一)幕间分享:哲学 on Action! | 课程体验员白亦玄(二)白亦玄
机械及自动化工程专业,硕士学历研究及工作领域为智能移动机器人方向参与MOOC,主要是为了弥补专业中对计算机和数学的不足,以及加强自己在控制理论和人工智能知识的掌握因为享受思考的过程,我在专业之外还对哲学类课程感兴趣。
将与大家分享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God, Knowledge and Consciousness (哲学导论:上帝、知识与意识)这门课程。
课程注册链接: https://www.edx.org/course/introduction-philosophy-god-knowledge-mitx-24-00x-1课程总结:知识脉络与作业批改
《哲学导论》2016年秋季的所有课程已经完结总体来说课程难度并不高,但是如果按部就班地完成所有课程内容,在时间上投入并不少由于课程跨度比较长,进度表上除了三篇论文,其它的内容只要在课程结束前完成就行课程结束后,所有的课后练习都保留下来,所以如果你选Archived版本,也能够有不少收获。
(注:课程完结之后也可以加入课程archived版本学习,但将不再获得教师批改与课程证书)在上次的分享中,我已经对课程的授课逻辑进行了说明最后这次分享,我将主要给大家总结这门课的知识脉络在文章的结尾,我会简短地介绍一下证书学生的作业批改形式。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由于思考是本课非常重要的一环,为避免过度spoiler,大部分的话题我只提供一个teaser如果你对某个问题很感兴趣,可以加入课程来参与对观点的讨论同时,在课程框架下的讨论也有助于培养批判的严谨性。
第一章:偶的神啊!最为课程的第一章,本章通过讨论“神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来介绍学习和讨论哲学的基本方法(详细请见中期分享)关于这个问题,这章的5个小节主要围绕几个“神”来展开:1.神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存在圣安生
认为,既然神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存在,那么根据它的定义,他就必须存在举个例子,看过《午夜凶灵》的人都会记得贞子从电视机里爬出来的一幕不少观众会觉得此时的贞子比之前的更恐怖了,因为他们觉得鬼故事里的鬼再可怕也。
仅仅存在于虚构里,如果再给鬼加上“真实”这一属性就会放大她给人带来的恐惧试想假如贞子真的存在,会有几个人敢去看《午夜凶灵》呢?同理,安生认为,存在本身会让本来就已经很伟大的事物更伟大,所以世界上“最伟大的存在
”是必须存在的假如它不存在,那就不配称为“最伟大的存在”所以如果将神定义为“最伟大的存在”,那么任何不存在的东西都不可能是神,因此神就必然存在(学生需要反驳安生的理论)2.神为了生命创造了宇宙在中学时期,我
们学物理时都接触过许多物理常量,比如光速和引力常数科学家认为,如果这些“宇宙常量”的取值跟他们现在的取值不同的话,宇宙的面貌就会完全不一样,生命也就不会存在了基于这一事实,White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宇宙
“放弃”了其它无数个取值,而单单确定在允许生命存在的这一单一取值上?这一现象的发生不可能是单纯的偶然事件(平面中一个点的面积为零,同理,在概率论里,连续型随机变量在单一点发生的累积概率是零),同时也很难
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那么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有一个“意识”为了生命而创造了宇宙如果我们把这个“意识”定义为神,那么神就是存在的(学生需要反驳White的理论)3.神是“全知,全能,又至善”的存在这是在亚伯拉罕
诸教中对“神”的普遍定义这个定义往往受到“邪恶难题 Problem of Evil”的挑战,也就是,如果这样的神真的存在,为什么世界上会存在着那么多的灾难和不幸?难道至善的神不应该想着全人类的好吗?这个
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情形比如道家文化崇尚自然,认为自然是至善的同理,如果自然是至善的,万物由始于自然,而自然又自然是朝着自然的方向发展,那为什么会出现不自然的东西?(学生需要反驳Problem of Evil。
,证明其不能否决“全知,全能,至善的神的存在)4.跟神混,有饭吃帕斯卡认为,我们应该相信神的存在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你不相信神的存在,你或许可以开开心心的过“一辈子”假如你相信上帝的存在,上帝保证信仰祂的人能
够在天堂“永远”地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如果用概率论中地数学期望计算,只要上帝存在的概率不为0,无论多小,因为信上帝的收益是无穷大,信仰祂的收益的数学期望就是无穷大)所以,在“一辈子”跟“永远”中选择,我
们理所应当该选择相信神是存在的(学生需要反对帕斯卡,即他的观点不能证明神是存在的)第二章及第五章:定义的重要性第二章和第五章涉及对概念的定义这在哲学的讨论中往往是必要的比如中国诸子百家的前期,在儒家,道家的学。
说里,常常出现“天”,“道”,“德”等概念这些概念使得春秋时期的经典非常晦涩难懂,其中一个原因正是对这些概念的把握让人捉摸不透在墨家出现之后,由于墨子的学说更注重实践和结果(传说墨子是工匠出身,这与知识
分子出身的孔子和老子有明显区别),墨家的很多学说都是建立在“先定义,后论述”的基础上受其影响,其他家的学说也在语言上发生了转变(毕竟他们彼此之间经常辩论)所以学者往往可以根据这点来区别《论语》中哪些是真的出自孔子和其弟子之手,那些是后人添加。
进去的1.什么是知识(knowledge)?第二章中给了七个关于知识的定义的标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七个标准就能够完整的定义知识事实上,这七个标准的产生就是来自于不断囊括其他标准没有考虑到的特殊情况有人。
说,世界上的特殊情况是罗列不尽的,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讨论这些有何意义?这里,我要举在中期分享中提过的问题:假设S市发生了一桩机动车肇事逃逸案,受害人苏醒后由于脑震荡只能依稀记得肇事人
驾驶的是一辆出租车这时你有下面两条信息:1)统计显示,该市里99%的出租车属于A公司2)一位名叫陆仁贾的目击证人的证词指认肇事车辆属于B公司,而他的可信度达99%假设受害人的记忆是完全可信的,且S市只有两家出租
车公司,请问:你认为肇事车辆更有可能属于哪家公司?这个问题,如果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是很难求解的但是如果用本章对于知识的定义则可以得到较满意的回答我们注意到,知识的一个特征是他的内容是事实我们不会把谎言,幻
觉和想象称为知识所以,对于“信息1)正确,所以车属于A公司”和“信息2)正确,所以车属于B公司”哪个是知识,我们就应该接受哪个的结论这时我们要查看知识的其它特征其中一个就是,知识是对事实敏感的比如,某人看了房。
间里的温度计后说现在的室温是37摄氏度,那他真的拥有关于室温的知识了吗?显然,如果温度计是坏的,只显示37摄氏度,那么这个人拥有信念(Belief)的就不能算是知识,而是假象对于第一条信息,无论肇事车辆
是否属于A公司,第一条信息都不会改变然而,目击证人的口供,即第二条信息,则会因为事实的不同而改变所以信息2)更满足知识的要求,也就更能作为判断的依据这也是为什么法律重事实证据,而对前科和统计数据没有那么看重。
第二章在讨论知识的定义之外还讨论了怀疑论,比如我们怎么能确定我们是否生活在《黑客帝国》的矩阵里;以及在没有知识的情况下,怎样证实推断的方法(主要是归纳演绎)的可行性1.2个人身份(Personal Identity。
)第五章讨论的是在两个不同时刻的两个人是不是同一个人的问题假如国际法庭判希特勒死刑,但是在宣判后希特勒摔了一跤,不仅丧失了三十多年的记忆,还让其心智回归到三十多年前,那么(在道德上)是否应该继续执行死刑?。
这就牵扯到,摔跤后的希特勒和摔跤前的希特勒是不是同一个人当我们要惩罚希特勒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惩罚一个反人类的独裁者还是一个不经事的少年呢?当你回答了上面的问题,得到了一个判断个人身份的标准的时候,你的。
这项标准是否能经受的住其它问题的挑战呢?比如另一个“fission(分裂)”的问题假如世界上出现一个类似“星际之门”的仪器,它能够将使用者传送到另一个地点它并不是将分子直接传输到目的地,而是先将起点的人。
进行全身(包括大脑)扫描并毁灭,再在终点重新构造出来传送后的人在身体上和精神上跟之前的人一模一样那么根据你之前的标准,传送前后的两个人是同一个人吗?如果机器发生了故障,本来你想传送到火星,却额外在木星也重构了一个你,情况又如何呢?。
这一章的重点是关于“相等(identical)”的定义,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你就会知道在给对象定义“this.equals(other)”成员函数的时候需要遵守的原则比如如果A=B,那么B=A;如果A=B
,B=C,那么A=C所以当你在定义什么是“相等”的时候你必须时刻保证这些原则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假如我们能将我们的意识扫描并输入到机器人的大脑里,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获得永生?第三章:意识与思想这一章重点是。
讨论意识但并不是直接让你背诵“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而是通过“科学语言”来讨论世界上是否存在脱离物质的意识这背后的动机是,我们注意到,任何物质的任何性质都能够通过科学的语言来完整描述(假定这
在实践上也是可行),如果科学的语言无法描述意识,那自然意识就是脱离物质而存在的Frank Jackson提出 “qualia(可感受的特质)” 就是在科学语言的描述能力之外的比如,假如你从来没见过红色,却有关于
红色的所有科学知识,当你第一眼看到红色的时候,你会不会认为你学到了新的知识?在思考的议题下,本章主要讨论了“机器能够思考吗”这一问题用的篇幅较少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同学应该会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MITx的另一
门课《Mind and Machine》对这个问题有更详细的展开第四章:自由意志罪与罚是建立在我们是有自由意识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那显然我们就不应该对我们的行为负责这一章的标题虽然是“
自由意志(Free Will)”,但是从“道德责任(Moral Responsibility)”这一角度来讨论的这一章的第一部分讨论的是,如果决定论(或宿命论,Determinism)成立的话,我们对我
们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吗?假如宇宙大爆炸后万物的运动都是由物理定律决定好的,包括我们人类大脑中的每一个原子,那么我们还由自由意志吗?第二部分是讨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是拥有自由意识(应该为我们的行为负责)的假如。
A杀死了B是因为C告诉A“如果你不杀死B我就杀死你”,A需要为B的死负责吗?如果A本来就有意要杀死B呢?第三部分从欲望的角度来谈论道德责任比如如果一个人在受到毒贩的诱惑的时候选择吸毒,那么他就应该为他的行
为负责。当他成为一个瘾君子后,他认识到吸毒的错误性,并打算戒毒。但此时他的毒瘾太大而最终导致他控制不住自己又接触了毒品,那么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
作业批改以上就是《哲学导论》讨论的主要内容两个多月的内容并不是一纸拙文就能一蹴而就的更多精彩的内容,更深入的探讨还是必须从课程中来的最后,我简要的分享一下证书学员的作业批改机制,对下次开课感兴趣的小伙伴。
们可以参考一下(注:选择身份认证证书的学员有校方人工批改,选择Audit的同学需根据打分规则为自己打分)在本课五章里,分布着三篇论文,分别占总分的20%(通过课程的分数线是66%)每篇论文可以从三个题目中
选一个来论述。每个题目都会提供写作的指导。比如第二篇论文的第三个话题,针对上面提到的第三章“qualia”的存在:
作业写完后需要上传PDF文档这期课里,如果你上传文章后又想修改时比较麻烦的,因为网页没有提供再次上传的机制你必须在论坛里或者发邮件给staff要求他们帮你清除之前的上传内容,而staff的反应是有延迟的。
所以,尽量不要在截止日期前上传文档,否则如果你不小心上传了一个空白的文件,就很可能会错过交作业的日期作业批改完后,上传的页面会给出一个分数,并提供你批改后的文件如果你的论述答到点子上,批改人会简单的肯定你:
如果你的论述不清晰,或者对课程内容理解不准确时,批改老师也会在旁边指出:
这些段落间的批注是非常详细和密集的,这点让我对MIT老师的认真负责有很深刻的印象。除了段落间的批注,老师还会给出一个总评和得分的情况:
总体来说,鉴于教师的敬业,认证证书也是物有所值的。同时,就我个人而言,通过认真完成论文,对我的英文表达能力也是有明显提高的。欢迎大家加入《哲学导论》!
感谢亦玄的分享,祝贺他顺利获得证书欢迎在文末留言,与白亦玄交流点击“阅读原文”,加入这门课!(注:课程已经完结,将不再提供教师批改与课程证书,不过授课视频等内容仍然可以正常学习)edX是什么?edX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创立的非营利网络教育平台,旨在向全球提供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微软、IMF、IEEE、ACCA、Smithsonian等110所顶尖高校及组织提供的一千多门免费MOOC(大规模在线公开课)。
英文主站:www.edx.org精选中文课程页面:www.edx.org/edxchina微博:edX中国课程预告片:http://i.youku.com/edxonline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edX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