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是客观真理吗(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奔走相告
其实科学只是真理的工具,但不是真理本身。认为科学就是真理的,本身其实就已经很不科学了。科学是探索真理的方法之一,它本身并不是真理的代言者。
其实科学只是真理的工具,但不是真理本身认为科学就是真理的,本身其实就已经很不科学了科学是探索真理的方法之一,它本身并不是真理的代言者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事物是真理的代言者真理本身为自己代言,每一个人都应当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实证真理,而不是将任何知识教条当作真理本身。
除了科学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探索发现真理的方法不仅仅是科学,宗教与艺术也是通往真理的宗教中也是发现真理的一种方式,信不信?不少科学主义者是不信的,他以为科学垄断了真理的解释权,这是一种独断心态,称为科学独断主义。
宗教可以发现什么真理吗?发现上帝是真理吗?肯定不是!否则佛教徒肯定就不答应了宗教对于伦理学真理,也即人对道德真理的发现,是有很大帮助的道德真理并不像我们一般人所认为的那么简单,事实上若从微细处分析,也是非常玄奥的。
从历史上来看,各大宗教对人的道德实践有着巨大的深远影响,对于人们去确证真道德与伪道德有很大的帮助从这个角度来看,儒家不妨也可以视为一种偏世俗方式的宗教信仰因为全世界所有宗教信仰的共同特质就是道德信仰,至于对于神或上帝,宗教之间本身就有争议。
这不仅仅只是科学与宗教之间在看法上的矛盾
慈悲一定是一种真理有些宗教徒因为认为宗教也有真理性,就说宗教也是一种科学,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毋宁说,正信的宗教也是探索真理的,但与科学在方法上来比较是有很大的差异,两者没有必要混同一谈科学就是科学,宗教就是宗教。
科学家不必信宗教,也可以信宗教,但最好对宗教也有所了解宗教徒不必非得研究科学,但最好去了解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不必全然接受,但也不必盲目否认,这有助于帮助宗教徒不致于陷入迷信当今的宗教徒,大都喜欢偶像崇拜,容易陷入迷信的其实占相当大的数量,这是一个令人无可奈何的事实。
理性的宗教徒总体而言是比较少数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去否认宗教的价值因为事实上,即便在科学研究中,完全能够做到理性的人也不是多数!所以,全世界的学术,很多成果其实也都是混圈子混地位刷舆论出来的,砖家不止中国多,西方世界也没啥两样;真正比较可靠的科学研究结论,其实总是少数。
因此,此时记住孟子的提醒很重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艺术会让人们感悟到真理的除了宗教是探索真理的一种方式,其实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也全都是探索真理的方式,它们与科学及宗教的方法又有区别,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说,其实人们去发现并进入真理的大门有很多种,并不仅仅科学一种。
因此,成为科学独断主义者,对科学有类似一种拜物教式的偶像崇拜也是可笑的科学发现真理的基本逻辑,培根及波普尔怎么说的西方近现代哲学历史上,研究科学发现的逻辑的,影响最大也广受科学家们认可的哲学家当以培根及波普尔为代表。
培根在其代表作《新工具》中提出了科学归纳法(不是数学归纳法),波普尔则提出了可证伪理论(可见其著作《猜想与反驳》)在培根之前,人们普遍迷信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但事实上,演绎法只是一种判断理论内部是否逻辑自洽的方法,对真理本身是没有检验能力的(我们今天都应知道检验真理除了理论上的逻辑自洽以外,还必须有科学实验或实践)。
也就是说,事实上演绎法并不是真正的科学发现的方法
我们今天都知道伽利略通过理论假设以及“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结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纯粹从理论而言在原先的背景假设下,也是能自洽的,完全符合三段论,但却是错误的。
虽然如此,不能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伪科学,他其实还是属于一个科学家,只不过这个理论被证伪了理论被证伪其实是一个理论所获得的另外一种很好的命运,因为这意味着其反面得到了证实所以,对与错,真与假,都是属于科学系统的。
没法确证是对是错,是真是假的,那就不是科学了
我们谈到了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这是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提出来的观点,他认为一切科学理论都具有可证伪性,不具备可证伪性的理论则是不科学的也就是说,我们对一项真理,可以通过归纳的方式先进行猜想,也就是先提出一种阐释科学现象的假设。
然后再问:这假设对不对呢?首先先保证其逻辑自洽然后,用实验去检验它它或者它的对立面,或者被实验所证实,或者被实验所推翻如果被推翻了,意味着真理性就在被推翻者的对立面如果被证实了,也不意味着它就得以确证为无误的真理了。
波普尔认为,证实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证实这意味科学假设,总是无法被完全证实,但必须具有可证伪性(其本身或者其反面可被推翻)我完全赞同科普尔所说的科学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但对他所说的科学假设是否一定无法完全被证实则有所保留。
这是另外的话题,在这里就不细细展开了实际上,波普尔的学说完全是从培根的学说发展而来的。培根的学说简明而深刻。
培根认为,科学发现不是通过演绎法,而是只能通过归纳法但一般的归纳法有大量的错误与偏见,会有很多的假象培根指出人们在归纳结论时有四种根本假象,为:“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简单而言,“种族假象”常见的譬如种族歧视、地域歧视等,比较容易忽视的譬如从人的观点来看待动物所得出的结论。
“洞穴假象”其实是柏拉图所提出的,我们不妨以我们容易理解的“坐井观天”来替换之,意指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囿于自己的所见所闻,如果迷信于自己的感官,就会带来错误的归纳“市场假象”指的是语言本身的陷阱,一个概念用的人多了,我们就不自觉地误以为其本身的含义是天然正确的,我们多数人对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其实基本上存在着这种类型误解。
“剧场假象”就是一种对体系对宏大结构的崇拜,就像戏剧一样因为情节逼真复杂了,演得多了,人们就误以为是真理;譬如许多迷信方舟子的人,其实就是陷于“剧场假象”之中,已经完全发现不了其可笑的程度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式的夸张了;再譬如许多所谓的哲学家,迷恋于构造理论体系,也是在自我制造“剧场假象”。
怎么才能祛除这四种假象呢?培根的答案是科学归纳法什么是科学归纳法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先面对大量的现象,然后尝试归纳出一种理论来统一解释这诸现象归纳出来后,不要盲目相信这是真的(否则你将很容易陷入上述四种假象之中),要倒过来想办法去推翻。
被推翻后再归纳,再归纳后再推翻,如此循环往复这种渐进逼近的归纳方式,是一种逐步祛除四种假象干扰的归纳方式,被培根称为科学归纳法他认为这是不同于以往的科学发现的工具,所以说是“新工具”培根所说的这一进程,其实就是波普尔所述的“猜想与反驳”。
波普尔说出了新东西吗?没有比培根讲得更深刻吗?我看不出来
以前有人拼命向我推荐波普尔,很炫耀式的其实我很多年前就读了,但不是他的信徒,没觉得他比培根讲得高明很不幸,也许是我先认真读了培根的缘故吧我想许多人都知道培根,但很少有人真读过他的这部伟大的著作波普尔被方舟子引用为大神以反驳中医,但我看不出他真读过《猜想与反驳》原著,或者真的读懂了。
所以,我在这里必须说一句粗话:跟着方舟子反中医的,你们其实就是二百五,没文化!很多人还自称理科好,好像因此就得了真理式的我要说你这理科是白读的,跟个阿Q式的理科生就一定比文科生逻辑好?你先给我证明这假设看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