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科学知识是客观真理吗(科学知识的特点为客观真理性)硬核推荐

2023-09-13Aix XinLe

客观主观 ---- 人类认识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呢?

科学知识是客观真理吗(科学知识的特点为客观真理性)硬核推荐

 

关于本节命题,我们早已在第二章【哲学与科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中较为学术地讨论过了,本节尝试用直观的方式来论述,读者可以在参阅第二章的基础上再阅读本节相信很多读者经常会听到和看到很多“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科学是研究事物客观规律的学问……”之类的话,笔者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假思索地认同这样的说法的确,我们似乎从小受到的一直都是这样的教育,以至于我们从来都没有质疑过这样的说法会有什么问题,尤其是“客观规律。

”的概念在我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然而,如果你是一个较真或善于反思的人,进一步去追问什么是客观规律?我们会发现,几乎没有或者很少人能够说得清楚这个问题什么是反思?我们在第二章【哲学与科学】/【什么是哲学?】中已经阐述过了,现代人通常将反思理解为。

“反省”,这是严重的误解由于篇幅关系,这里只点出结论,反思的本意是“用思想来思想(动词)思想”,也就是说,我们通常都是用“思想”直接作用在“对象”上,然后得出各种【逻辑模型】下的所谓“知识”,但我们绝少会意识到我们的“思想”本身就是有问题的,用有问题的或者称为失真的思想去建立我们的知识系统,本身就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从小都受到唯物主义熏陶的中国人,大多会诧异“反思”,“反思”往往变成了一种异类的思维、异类的哲学,难道我们感知的世界有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一点都不新鲜,早在很多个世纪之前,哲学家们就发现,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会产生所谓的主客观矛盾。

由于我们所谓认识世界,本质上就是要寻找真理,而寻找真理的手段就是要建立因果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一种【逻辑模型】因此,我们一般认为,这些【逻辑模型】就是知识,就是代表真理了在前面第二章【哲学与科学】我们说过,真理的定义有很多种,比如。

符合论、自洽论、实用论、公约论和直观论等,又或者是启示真理、理性真理、科学真理、实证主义真理、存在主义真理、马克思主义真理等,但所谓符合论或启示真理才是真理的本质,那就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谓的“客观规律”

,这是一种绝对真理但是现在问题来了,怎么才能探索到“客观规律”呢?“客观真理”就是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这个真理我们可以通过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得到吗?这似乎是不可能的,正如上面讲到,西方很多哲学家早就发现,人类这种认识真理的方法是一个悖论。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首先,从我们的经验上这点又可分为对“物质”客体和对“生物”客体1)对“物质”客体人类认识每一个对象必然先用我们的感知去接触,一旦用我们的感知来认识世界,就必然首先会将“主观”强加在客体上。

因此,所谓的客观实际上都无可避免地加上“主观的烙印”,这就很难洗脱“主观”的嫌疑而“客观”本意就是排除了人的主观因素来描述事物的本质,这真是令我们左右为难、无奈之极在第二章【哲学与科学】我们曾经举过不少例子,比如,一个商人、文学家、科学家对一棵树的描述就会因为其各自不同的定位产生了多种“客观”的结论,“客观”的唯一性就使我们明白了这种所谓的“客观”结论根本是不可靠的,或者说这些结论本身就是绝对的“主观”。

从我们的经验中我们隐约感到,无论是从同一人、不同人、不同群体、不同种族、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乃至不同的物种上,对同一件事的认知都会随着情志、病况、环境、知识、智慧、阅历等等不同的因素而引起“客观”的不同一个布娃娃在婴儿的眼中肯定不仅仅是有别于一个成人眼中的玩具;一个没有色盲的人看一朵花绝对与一个色弱或色盲的人看到的不同;一个正常人与一个聋哑人对。

贝多芬的交响乐肯定有不同的反响;一个失去味觉的人必然对人们津津有味的表情大惑不解;一个失去知觉的人肯定不怕皮肉之苦;从一只苍蝇在人类认为腐臭的粪便上流连忘返;一只无眼无珠的蝙蝠在黑黝黝的山洞里不费吹灰之力地捕食飞虫;一只狗可以轻而易举地帮助人类找到藏匿极深的毒品;一只蚂蚁被我们随意玩弄于股掌中

……,我们很容易就判断出它们与我们的世界观完全不同这一切一切,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哲学,仅仅凭我们的经验就完全可以体会到人类的认识哪有什么“客观”可言,宇宙中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主观”的,或者说真正的客观世界对于人类而言是遥不可及的。

事实上,在第二章【哲学与科学】我们也指出过,培根的“洞穴理论”一早就将这个问题剖析得入木三分了2)对“生物”客体认识的本质是什么呢?换个问法,就是为何宇宙间存在着对立的两个个体,一个被感应产生很多不同的反馈,这些反馈往往被这个个体记忆下来形成所谓的认识,然后转化为知识呢?究竟这个个体的对立面(客体),其实。

又会不会对所谓主体一样有这种反馈的呢?对于动物对动物之间的相互反馈,我们通常称之为“互动”或“交流”比如,我们对猫咪的抚摸,对它们的细语,它们对我们的温顺服贴,就是我们与猫咪的交流互动这点我们容易理解,但是对于我们称为。

“死物”的物质,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它们也会作出反馈的,有的只是我们对它们的肆意解剖和拷打,用我们对它们的反馈(知识)任意地分析、演绎和推理,而我们得到的结果进一步又印证了我们的反馈是正确的,因此逐渐地形成了我们笃信的

自然科学从认识过程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自然科学的本质,就是我们可以确定很多规律,这种规律我们称之为【唯物真理】,而能够确定这些真理的前提就是被认识的对象是“死物”因为从我们的实践中发现,对有生命的东西,我们不容易发现确定的规律。

比如,我们抚摸不同的猫咪,对他们和声细语,可能有些猫咪对我们温顺服贴,有些惊恐万分,有些毫无反应,有些……,总之,我们不能确定这种生命体的互动结果很明显,寻找生命体之间的规律不能引用科学的【直因逻辑模型】。

但偏偏我们很多人在明知道我们的知识系统根本没有什么客观可言之下,仍然经常口口声声地声称什么“客观真理”,往往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真理当成了客观真理他们并不明白“知识的有效性并不等于真理”这个显浅的道理有关知识有效性的问题,请大家参阅第二章【哲学与科学】。

/【知识的有效性】,这里就不赘述了其次,现代科学印证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无声无色,无味无嗅的我们所看到的蓝天白云、蔚蓝大海、葱绿树木、皑皑白雪,听到的山幽鸟鸣、海水怒啸、雷声隆隆,尝到的甜酸苦辣咸,闻到的香臊焦腥腐,无一不是虚幻的。

“海市蜃楼”,都是由我们的感知系统所感知出来的也就是说,离开我们的这种感知,这个世界就不是这个世界,起码不是我们所说的那么言之凿凿的客观世界了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都是基于某种预先的设计而对客体产生扭曲的反映而已,这就。

注定了人类永远都不可能找到真理当然,笔者再次重复,真理指的是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近代自然哲学和科学的巨匠们,比如康德、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基本上都是从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倾斜,笔者相信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这难道不是预示着一种向高层次的转化吗?这些伟人们为什么这么。

“鄙视”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知识系统,而升华到更高层次的哲学甚至神学中去呢?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为什么反而对此视而不见呢?这难道不值得后人深思吗?再次,思维的困惑人类一切问题的根源,似乎就是那感知以外的思维,一直困扰哲学家的问题无非就是那可恶的。

“知”与“在”的问题法国先哲笛卡尔一早就发现,世界上通过感知认识的东西都可以被怀疑,唯有思想(思维)是不能被怀疑的,因为如果思想被怀疑了,那就连“怀疑”都是不存在的,因此这个“怀疑”必然是真的故此,他的名句:。

我思,故我在!真是一语道破天机!这就是我们在第二章【哲学与科学】里面多次讨论的实证真理与思辨真理的问题,即感性真理(科学真理)与理性真理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一对冤家,唯物主义总是人类最容易接受但又是最原始、最低级的对“知”的认识。

从“理念主义”被翻译为“唯心主义”开始,唯心主义就一直被误解为荒唐的认识模式,尤其是很多中国人更加被“唯心”二字所误导,由始至终认为万物怎么可以用“心”主观地决定呢?重视“心”实质上就是重视“形而上”,这往往令重视

“形而下”或者是物器层面的人总是感到很气恼老是强调所谓的“形而上”的意义何在,这不仅存在有欺骗世人之嫌,更是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这个既不能吃不能穿不能住不能行,又不能创造财富,唯物主义确确实实地为人类带来了无数的实惠。

这种所谓精神层面的说教除了可能有精神安慰的作用外,比起科学技术对人类“作出极大贡献”,实在是可有可无的实际上,唯心主义只是一种对唯物观中低级的“知”的反思,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阶段,唯心主义将人类的“知”提升到高级阶段,。

认为“知”中“理性(思辨)的真”要比“感知(实证)的真”要更接近绝对的真,亦即更接近绝对真理,尽管其真理观同样存在破绽有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详细论述,请大家参阅第二章【哲学与科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一节,这里不再重复。

第四,【神观】推断从【神观】上,既然我们在第一章【有神与无神】论证了有神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无神,那我们可以推断,上帝在设计人类的时候,会留有与其发生联系的通道从人类的感知的严重缺陷来看,“感知通道”并不能成为与上帝沟通的通道,而

“思维通道”具有的超光速、超感知的特性,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上帝设计的软件中可以被激活的一条唯一沟通通道不过,能否激活则取决于很多因素,而宗教的虔诚是其中的密码之一所以,我们从【神观】上同样可以得出,思辨真理要比实证真理高层次。

综合上述四点,我们清楚地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从认识世界的手段和本身认知系统的缺陷来看,人类的知识都是主观的,所谓客观根本是不存在的我们的所谓“客观真理”,充其量只是在没有差异的认知系统下获得“统一主观的知识有效性。

”而已尽管“知”都是主观的,但感知的“知”是一种低级的“知”,思辨的“知”是一种高级的“知”,从【人观】和【神观】来看,后者都要比前者高层次《中医有李》9章【天马行空之漫谈】32【客观主观 ---- 人类认识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科学科学知识是客观真理吗(科学知识的特点为客观真理性)硬核推荐

2023-09-13Aix XinLe155

科学知识是客观真理吗(科学知识的特点为客观真理性)硬核推荐客观主观 ---- 人类认识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呢?…

知识知识付费十大热门平台(卖课程的平台有哪些)真没想到

2023-09-13Aix XinLe156

知识付费十大热门平台(卖课程的平台有哪些)真没想到课程录得差不多了,放哪里卖呢?今天给你分享下,都有哪些好用卖课的平台。我自己做课快4年,对于各类的卖课平台还是 比较了解的,一向都是分享纯干货,…

趣闻王欣微博(王欣甜的微博)燃爆了

2023-09-13Aix XinLe118

王欣微博(王欣甜的微博)燃爆了因盗版和传播淫秽视频,2013年5月16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宣布拟吊销快播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快播多名工作人员也被刑拘。5月30日,北…

科学科学知识是客观真理吗(科学知识的特点为客观真理性)没想到

2023-09-13Aix XinLe30

科学知识是客观真理吗(科学知识的特点为客观真理性)没想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搞试点,推广经验。借鉴…的经验,典型示范,号召;不照抄照搬,生搬硬套,解剖麻雀,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等。…

探索探索发现2016全集(探索发现2016全集百度云)不看后悔

2023-09-13Aix XinLe163

探索发现2016全集(探索发现2016全集百度云)不看后悔2018-2019学年国家、光大奖学金获得者风采 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