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实证包括证实和证伪,证实需要(科学的实证包括证实和证伪,证实需要什么相反的例子)硬核推荐
佛教究竟是不是科学?
本文内容来源自《悉达多的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作者金木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芝加哥大学理学硕士及新泽西罗格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旅居海外。
我想回答一个常见的问题佛教究竟是不是科学?曾有个电视节目叫《佛教与科学》,把佛教描述为一门古老的科学;还有很多颂扬佛教的书,也持类似的观点我不反对颂扬佛教,但实事求是地讲:佛教仅仅像科学而已 “像”的原因在于两者兼容,这听起来着实令人诧异。
要知道在欧洲近代史上,曾出现科学与基督教长达数百年的激烈冲突,最终以科学胜利而告终,可至今为止,各位很少再听说佛教与科学的争论了为什么呢?我以为原因为二:一、佛教与科学一样,都强调理性比如两者都寻求法则,只不过科学给出的因果关系比较细致,而佛教给出的因缘法比较笼统。
再如两者都强调实证,只不过科学以实验为实证,而佛陀以经验为实证又如两者都强调怀疑,只不过科学怀疑假设, 而佛教怀疑常识(如关于单一、不变、主宰的常识)可以说,在追求理性的态度上,佛教与科学高度一致二、
佛教提出的某些构想与现代科学不谋而合简而言之,佛教质疑时空的真实性,为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所印证;再如,佛教质疑语言的真实性,在两千多年后引起了现代分析哲学的共鸣;又如,佛教质疑感觉的真实性,与西方哲学中从柏拉图到康德的说法类似。
如此等等我只能解释说,佛陀是位惊人的“观察者”,以其独有的观察方法但佛教像科学,不表示它就是科学。
那么什么是科学呢?最下面另有说明,但简单地说,一要证实,二要证伪按照这两点,我们对照下佛教是不是科学答案是:佛教仍然不是科学首先从科学的定义上看,佛教虽有实证,却不等于科学的证实我们知道,科学的实证包括实验、观察、归纳、假设等一系列流程,还包括客观性、准确性、普遍性等一系列标准。
正因为有流程、有标准,科学有办法检验佛教;反过来,佛教却没办法检验科学!其次从更严格的科学的定义上看,佛教不足以证伪,这是它与科学之间的分水岭佛教中的大多数理论,如不信神力、信轮回,都可以解释一切却永远不会出错——根据波普尔的逻辑,恰恰证明佛教不是科学!。
请不要以为我是在贬低佛教,这不仅在就事论事,而且此事还不是佛教的错要知道,科学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偶然,可以设想:不仅佛教,就算儒家、道家、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再发展几千年,也都产生不了真正的科学。
科学就偶然到这个地步!最后说明下什么是科学以及科学证实和证伪。
那么什么是科学?关于科学的定义,难免涉及一些专业知识,现代哲学中有一门分支叫科学哲学在这门著作浩瀚的分支中,就“什么是科学”这个简单话题,哲学大师们已经争论了一百多年,目前还在进行中综合大师们的观点,我将科学观的演变分为“有标准”以及“无标准”两类,此处仅仅涉及以自然法则为标准的科学。
按通常的说法,近代科学从十六世纪科学革命开始,至上世纪初学科分类成型,这中间的几百年可谓科学史上辉煌的一页,从伽利略到牛顿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那时人们普遍假设:科学以客观规律为标准、真实不虚我把由此衍生的科学观,称为“有标准的科学”。
如何发现客观规律?先有了科学的方法,即观察伽利略提出的惯性定律来自对天体运行的观察,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来自对落体的观察(传说是苹果,实际是天体)后有了科学的定义,即“实证”实证也叫证实我们已经知道实证主义的原则:能被观察证实的理论是科学;不能被观察证实的理论不是科学。
随着实证主义的发展,科学家们对观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只有客观的、普遍的、可控的才被接受,而主观的、个例的、不可控的则被排除,但总的实证原则未变
科学要证实,更要证伪 !在进入现代后,科学的定义发生了重大修正一位逆向思维的天才、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科学要证实,更要能证伪(以下简称“证伪”)即科学是可能出错的理论,反之,永远正确的理论不是科学。
比如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经过太阳旁边的宇宙光线会被太阳引力弯曲,因此爱因斯坦预测:当发生全日蚀的时候,人们可以在地球上观测太阳两侧星光的偏移结果在1919年日蚀之日为英国观测队所证实,偏移与预测完全吻合,世人大呼神奇。
可在波普尔看来,真正的神奇不在于证实,而在于爱因斯坦在之前对证伪的暗示:假如人们观测不到上述现象,则广义相对论将是站不住脚的波普尔由此感慨:这是真正科学的态度爱因斯坦的理论是科学,正因为它可能出错!相反,对同样广受尊重的达尔文学说,波普尔同意进化的事实是科学,但认为“适者生存”这句话并非科学,理由是它可以证实,无法证伪。
何以见得?我们能看到的适应者,都生存也都适应环境了;相反我们看不到的生物,既然没能生存下来,人类就无从观察它们是否适应环境——无从观察,就无从证伪“适者生存”的理论波普尔由此感慨:这不是可检验的科学理论,而是形而上学的研究纲领。
恰恰因为“适者生存”永远合理,所以它不是科学!在实际应用中“证实”、“证伪”两个原则并不矛盾,它们共同确定了科学的边界如果把证实、证伪作为条件,我们可以看到四种组合:组合一:能证实、能证伪;组合二:能证实、不能证伪;。
组合三:不能证实、能证伪;组合四:不能证实、不能证伪其中组合一是科学,而组合二、三、四不是科学,那是不是伪科学呢?也不是它们或者无法证实,或者无法证伪,却并无欺骗意图,我们统称其为“非科学”,作为真科学与伪科学之间广阔的中间地带。
简述有标准的科学:以客观规律为标准,最终定义是证实、证伪。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佛学与心理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其他观点和立场。
喜欢请关注
觉得不错,请点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