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科学大师网首页(科学大师书系)深度揭秘

2023-09-07Aix XinLe

刘瑞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供图梅贻琦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国已故海洋生物学家、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奠基人和甲

科学大师网首页(科学大师书系)深度揭秘

 

刘瑞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供图梅贻琦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国已故海洋生物学家、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奠基人和甲壳动物学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就是海洋生物领域的“大师”。

在海洋科学界,处处在续耕刘瑞玉开辟的学术净土,人人传颂着刘瑞玉留下的科学精神今年,是刘瑞玉101周岁诞辰他就像不灭的灯塔、精神的航标,扎根在每位海洋科学家的心中赶潮终生 鞠躬尽瘁推开刘瑞玉曾经的办公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417房间,地上、桌子上、椅子上,以及办公室靠墙处的沙发上,都堆满了各种书籍。

刘瑞玉曾在这里伏案写作、敲打键盘,完成了200余篇论文、21部专著1950年,中国科学院决定建立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年轻的刘瑞玉响应号召,踏上了海洋科学研究这片热土1952年,在我国生物学家童第周教授的倡导和建议下,刘瑞玉和发育生物学家吴尚懃开启了中国对虾生活史和人工育苗研究,首次搞清了中国对虾的产卵习性和生活史。

这项研究推动了中国对虾人工育苗和水产增养殖农牧化的发展在刘瑞玉的指导下,1981年,我国实现了对虾工厂化育苗的批量生产,促成了以养殖对虾为中心的中国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创下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出口量、育苗量3个世界第一。

这一成果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刘瑞玉在对虾领域展开研究的同时,我国首艘海洋科考船“金星”号服役,但缺少专业的底栖生物研究人才根据国家需要,刘瑞玉多次主持参加海洋科学调查作为中国海洋生物分类学的拓荒者,刘瑞玉全面了解了中国近海的虾类、蔓足类、糠虾类、口足类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和区系特点,发现了40多个新种和3个新属,填补了我国糠虾类、蔓足类的研究空白。

海洋生物多样性及濒危物种评估与保护研究贯穿了刘瑞玉的科研生涯除了负责《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海洋无脊椎动物部分编撰之外,他还为海洋生物上“户口”、编“传记”,联合全国专家编著了《中国海洋生物名录》,记载全部46门22629种海洋生物的名称和分布,真实反映了中国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现状,摸清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家底。

北至渤海、南至海南岛,刘瑞玉的研究足迹遍布中国海沿岸,他的著作被誉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从甲壳动物、底栖生物到海岸带和海洋资源调查,再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刘瑞玉对科学领域的每一次探索都是为了国家需要和人民福祉,在每个领域都做到了极致。

刘瑞玉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等 30余项奖励其中,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授予刘瑞玉“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代表甲壳动物学研究的最高荣誉,也是终身成就奖,刘瑞玉成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亚洲科学家。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刘瑞玉还曾多次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和交流,为提高我国海洋生物学研究水平以及在国际科学合作与交流中的地位作出重大贡献老骥伏枥 清风峻节近年来,由于海洋基础学科项目、经费调整,海洋生物分类学人才出现断档,原来的技术人员已退休,而新一代年轻人却没有培养起来。

刘瑞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刘瑞玉对后学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年轻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李超伦回忆说:“每当被邀请参加年轻人的论文答辩,刘老就会非常开心他会告诉对方,提前一周给他看论文。

一篇150页的论文,密密麻麻都是他修改的痕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前任所长孙松至今还为一件事惭愧不已有一次,他要代表中方作国际学术报告,提前就海洋甲壳动物和底栖生物的有关问题请教刘瑞玉第二天,他就拿到了刘瑞玉亲自做好的幻灯片。

在得知刘瑞玉为了这个文件工作到凌晨3点多,孙松非常感慨:“当时他已85岁,老先生对待学术的态度和认真的劲头值得我们学习”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沙忠利也深受刘瑞玉的影响刘瑞玉曾提醒他,对待科研应该戒骄戒躁,将研究做深入、角度更全面;要有大局观,不能局限于一个物种,应该考虑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当我逐渐成长进步、有了一定积累和科研基础之时,再回顾刘先生的教诲,更能体会到他的远见卓识”沙忠利说继刘瑞玉之后当过两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的相建海回忆说,当年刚来研究所时,就听说这里有一村“渔民”,“村长”就是刘瑞玉。

“底栖生物都生活在泥里,一网泥打上来后,刘瑞玉就带头或顶着太阳,或迎着寒风把标本分拣出来有一次,刘瑞玉凌晨4点带着几名博士生赶潮,漆黑的码头离小船还有很远的距离,刘瑞玉第一个跳了上去,那年他68岁”刘瑞玉还十分关注海洋生物生产和资源持续利用研究,以了解生产潜力,探讨鱼虾资源增殖的途径。

晚年,刘瑞玉依然非常关心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工作他常常说道:“中国对虾和大黄鱼在过去的海洋资源调查中资源量很大,但是现在捕不到了,一定要保护起来”刘瑞玉从事科研工作的几十年来,几乎天天上班,没有节假日,外出开会也经常当天往返。

为了节约经费,刘瑞玉到了近90岁高龄时,出差仍舍不得带助手,坚持自己照顾自己如果和学生一同出差,他就坚持与学生同住一个房间平日里,他房间的灯很少全开,“够用就行”可他对同事、朋友和学生却毫不吝啬,一同吃饭时抢着埋单。

面对汶川、玉树地震等灾难,他踊跃捐款,金额累计数万元甘为人梯 奖掖后进刘瑞玉曾说:“时间不等人活着,就要为人民努力做有益的事为了祖国海洋事业的明天,我想到的只有工作”他是一代海洋学大家,和小虾小鱼为伴65年;他活到90岁,在距离生命终点还剩几十天时,仍背着双肩包独自穿梭于数个城市参加学术会议。

刘瑞玉84岁时亲自招收海洋生物分类学研究生;85岁时依然忙于作各种国际学术报告;88岁高龄时坚持撰写“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中关于底栖生物的报告,该报告被认为“是中国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巨大贡献”;89岁时带领40多位专家修订《中国海洋生物名录》。

他一直笔耕不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是这样度过的:2012年4月中下旬,癌症晚期的他拖着虚弱的身体,7天内在北京、杭州、南京、上海等地连续参加了4场学术会议;4月底,因身体不适,他被医生强制住院6天,他就在病房修改学生的每一篇毕业论文。

5月20日,刘瑞玉参加了自己3名博士生的论文答辩,当时他的手脚都已浮肿,靠搀扶才能站起来;5月29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举行纪念童第周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他坚持参会并作了最后一次讲话,会后被两名学生架着送到医院。

到了6 月,躺在病床上的他拉着身边工作人员的手,虚弱地说:“一定要告诉我,我还剩多少时间,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安排……”在医院的病床上,他不顾医生的多次叮嘱,坚持为学生审阅学术论文,双手由于长时间输液已经变成了青紫色。

同事们去看望他时,他第一句话就是问科研进展如何提起工作,他立刻精神焕发、侃侃而谈6月14日,他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在“刘瑞玉奖学金”捐款委托协议上签下名字,并在捐款时间上写下“随时”,完成了一生中最后的心愿。

他把老旧的存折、多年的存单装在一个牛皮信封里,合计100万元……他还设立了“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励基金”,用于奖励海洋生物学领域成绩优异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的研究生以信念为舵,一心向党;以科研为舟,伏案躬耕;以征途为海,胸怀家国。

刘瑞玉常说“活一天就要干一天的工作”,他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海洋科学事业这是一位老科学家贯穿一生的风骨(记者 廖洋 通讯员 思润)来源: 中国科学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科学科学大师网首页(科学大师书系)深度揭秘

2023-09-07Aix XinLe6

科学大师网首页(科学大师书系)深度揭秘刘瑞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供图梅贻琦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国已故海洋生物学家、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奠基人和甲…

探索科学探索网站(科学探索飞船)燃爆了

2023-09-07Aix XinLe193

科学探索网站(科学探索飞船)燃爆了
— 神州十三号飞船探秘—美丽太空梦
小朋友们,这三位宇航员你们认识他们吗?
他们就是刚刚从太空回来的三位英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他们在太空生活了18…

科学科学大师网首页(冒牌科学大师)奔走相告

2023-09-07Aix XinLe97

科学大师网首页(冒牌科学大师)奔走相告阿尔伯蒂曾悲叹:《建筑十书》简直就是用错误百出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拼凑起来的大杂烩,如果维特鲁威根本没写这部书还会好些!\x0a不禁想问,作为一位雄心勃勃但知识并不完备的梦想家,维特鲁威如何成就了这部“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本建筑学著作”?…

探索女神节的祝福短语(女神节的祝福短语大全)新鲜出炉

2023-09-07Aix XinLe53

女神节的祝福短语(女神节的祝福短语大全)新鲜出炉女神节是温馨的节日,在女神节的时候,给家人,老师,朋友送上一份节日的祝福,是对这个节日最友好的事情,那么女神节简洁的祝福有哪些呢?…

趣闻燃爆了萤火虫的趣闻是什么(萤火虫的趣闻阅读题及答案)

2023-09-07Aix XinLe173

燃爆了萤火虫的趣闻是什么(萤火虫的趣闻阅读题及答案)你听过《囊萤夜读》吗?讲的是晋代人车胤,自幼刻苦好学,晚上想看书,可是家穷没钱买灯油,只好捉很多萤火虫,用萤火虫的微弱亮光下读书,最后成为了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