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5g投票(联想5g投票事件始末,人民网)深度揭秘
作者:虎龙吟相信很多人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一则关于“联想一票之差让华为输掉5G标准”的消息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
作者:虎龙吟相信很多人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一则关于“联想一票之差让华为输掉5G标准”的消息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该消息被无数媒体报道后,一度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弄得当时华为蒙圈、联想盛怒,吃瓜群众群情激愤虽然事后,联想出面澄清自身并无问题,甚至华为最后也出来为联想站台,但针对这个事件的各种说法在过去一年来,一直就没有真正停歇过。
但是,吃瓜群众真的了解那个发生在2016年期间由3GPP组织的86、86b、87次5G标准会议讨论细节吗?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公众对此又有哪些误解?5月16日,联想集团针对该事件的过往细节和幕后事实,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解密。
那么,为什么时隔一年,联想还要出面来说清楚这个事情呢?用联想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过去,出于对大局和行业发展的考虑,尽管联想承受了远超想象的巨大名誉和经济损失,但我们始终不愿意过多地谈及细节鉴于太多人想了解真相,以及不明势力以此为由持续攻击,好,那就一次说全!。
联想开门见山的划出了四大方面关键点,正式这四个方面信息被篡改和强行无视了——1、虚构了不存在的投票,虚构了一个假的投票规则,强行无视了3GPP官网上公开的会议规则;2、暗示Polar码代表国家标准,强行无视数次代表国家标准的大唐电信
初期的实际阵营;3、暗示LDPC码为高通主导,强行无视LDPC码绝大部分基本专利已经过期的事实,强行无视了包括华为在内的大量中国公司持有众多LDPC码专利,且因此受益的情况;4、捏造了Polar码败给LDPC码的原因
;强行无视了86b次会议上华为将Polar码作为数据信道唯一编码的提案未得到任何厂商支持(包括华为自己旗下的华为终端和海思半导体也不支持)的情况根本不存在所谓的5G投票大家都知道,这次主导5G标准会议的国际组织是3GPP,这个组织的运行规则很简单,公开的说法叫共识(consensus)推动,也就是大家先讨论,然后大家表态,弱势方妥协(compromise)。
如果到此为止,也就不存在任何投票行为如果弱势方(少数派)实在不愿妥协,且造成两次或以上工作组会议停滞的情况下,才会最后通过投票(vote)决定划重点:投票的方式为匿名,胜出的标准为不低于71%支持
3GPP官网截屏很明显,按照3GPP投票需要71%以上支持的规则,传言中的在华为和高通票数各占一半的情况下,联想根本不可能以自己的一票来决定投票结果!还有一点,既然是匿名投票,那么在86、86b、87次这三次会议上的投票信息不仅外界无从得知,即使是内部参与的企业和组织者也不知道谁投给了谁,那么传闻中的各种绘声绘色的投票细节怎么来的?显然就是编造的嘛!
对此,联想在此次解密文档中明确强调:自始至终,这三次5G会议从头到尾没有过真正意义的投票,只有讨论。任何关于5G投票的说法本身就是谣言,因为从头到尾,压根没有过投票。
Polar码不代表国家标准联想还在说明里强调,不存在所谓“Polar码代表国家标准”的说法,在上述5G标准讨论会议中,除了华为,还有另一家中国通信行业的代表公司大唐电信的母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CATT)
,提出了自己支持的其他标准。
86次会议,Turbo码提案截屏在86次会议中,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CATT)和LG、爱立信一起支持了Turbo码,而非争议中的LDPC码或Polar码联想表示,大唐选择Turbo码可以证明一件事——我国并未预设立场支持Polar码。
联想指出,此前很多文章想要把Polar码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而大唐电信居然没有在一开始支持Polar码,所以在报道中只字未提大唐,目的就是为了混淆视听,以免引起公众质疑LDPC并不是高通主导自2018年开始,几乎所有的报道中,LDPC码都被认为是高通控制的技术方案。
而事实是,虽然86次会议LDPC码方案是由高通牵头发起,但在后来的86b和最终得出结果的87次会议中,LDPC码阵营的领衔发起提案者并非是高通,而是三星
86b次会议R1-1610767提案截屏
87次会议R1-1613342提案截屏联想在解密文档中提到,三星积极推动LDPC码,并不是因为三星喜欢给高通交专利费,而是因为LDPC码并不是高通的!在专利数量上,三星远超高通最关键的一点是,LDPC码之所以备受各大科技巨头青睐,核心原因除了好用,而且很便宜!因为,早在1963年就由美国Robert Gallager博士发明的LDPC码。
大量的基本专利早已过期,一些衍生专利也濒临过期(专利保护期一般为20年)如果5G标准采用LDPC码,则各大通信企业就会在专利费上节省很多事实上,华为也有LDPC码的专利申请,截至2015年,三星以216件LDPC码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高通以57件专利申请量仅排名第4,华为以51件专利申请量排名第5。
显然,支持LDPC码并不等于支持高通
Polar到底是谁的?那么到底Polar码是怎么回事呢?Polar码是在2008年由土耳其教授发明的,因此在整个5G生命周期内基础专利都不会过期,也就是要交专利费!而且由于Polar码不像LDPC码那样在多个领域进行过长时间的技术验证,所以很多厂商天然对Polar码的支持不如LDPC码高。
另外,无论华为、高通还是爱立信和三星,都持有大量的Polar码专利,反而华为以外的中国企业并没有在Polar码上投入太多联想指出,华为在LDPC码上投入是巨大的,但不是最强势的,华为在Polar码上的投入也是巨大的,而且是最强势的。
Polar码代表的不是国家利益,也不是中国厂商的整体利益,而是在Polar码上布局较多企业的利益,其中,收益最大的就是华为还原真实的讨论过程三次讨论实际讨论的是两个标准,一是数据信道标准,二是控制信道标准,
前者重要性更高,后者重要性略逊天然最受欢迎的就是LDPC码,它已经经过多年考验,效果够好,而且大量核心专利和衍生专利早已过期,中外企业均首选LDPC码而Polar码各大巨头都有专利,但是投入不如华为大,所以华为希望将其纳入标准,巨头们也能接受,但不希望Polar码权重太高。
86次瑞典哥德堡会议LDPC码支持者最多(三星、诺基亚、上海贝尔、英特尔、中国普天、中兴、索尼、VIVO、小米、北京信威、韩国KT等);Polar码支持者含金量高(三大中国运营商、法国电信、沃达丰、意大利电信等);
Turbo码支持者数量和质量一般(LG、大唐、爱立信、NEC等)联想本次会议未表态会议结论:无结果,eMBB数据信道编码方案将会在86b次会议中进行选择86b次葡萄牙里斯本会议eMBB数据信道编码讨论开始,三星牵头,与高通、诺基亚、上海贝尔、华硕等公司支持LDPC码作为唯一方案,联想基于技术可靠性、价格及自身积累综合考虑正式支持LDPC码。
华为联合大量厂商提案,要求Polar码也成为标准一部分(未明确是否排他,及应用范围)中兴联合部分厂商组织了一轮提案,首先对选择一种编码的情况下对两个方案表态:1、只用LDPC码:获得三星、索尼、联想、英特尔等支持,高通未表态。
2、只用Polar码:仅有华为表示支持然后,会议又提出了对混合方案进行表态,分为LDPC码+Turbo码(即L+T)和LDPC码+Polar码(即L+P)两种方案,现场各有支持者会议达成初步共识,Polar码不具备和LDPC码争夺完整数据信道的能力,只使用Polar码的选项被排除。
大会同时以长短码的方式对L+T和L+P方案进行了讨论为了更快达到共识,会议开始对全LDPC、L+P、L+T三个方案进行反对表态三种方案都有大量反对意见,会议依然无法达成共识会议结论:LDPC码作为数据信道的长码,获得了全场各方共识。
短码到底用LDPC码、Polar码还是Turbo码,并没有得出结论,将于87次会议再讨论
86b次会议R1-1610607提案截屏重点有两个:1、华为的数据信道全Polar码提案无人支持,连华为最嫡系的华为终端和海思半导体都不支持华为与LDPC码正面硬刚2、高通除了开始配合三星参与了LDPC码的提案,后续一直没做表态,侧面证明了LDPC码与高通的关系远没那么密切。
87次美国内华达州雷诺会议此次华为提案LDPC+Polar作为eMBB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在与联想沟通后,联想也加入了这一阵营,支持公司数达56家由于爱立信、高通、上海贝尔、诺基亚、三星、LG、KT、英特尔等14家企业的明确反对,没能形成共识。
华为阵营退而选择主攻控制信道,会议开始讨论控制信道,华为联合大量厂商提案支持Polar码作为控制信道标准,LG联合高通等企业提案支持TBCC码为控制信道标准没能形成共识在运营商进行了几轮提案后,最终由沃达丰(牵头), 中国移动, 爱立信, 德国电信 TELUS, 贝尔移动,中国联通, 中国电信共同提出了使用flexible –LDPC (f-LDPC)作为数据信道的唯一编码,不排除之后加入其它的编码方式。
Polar则作为控制信道的唯一编码 会议结论:eMBB数据信道编码使用LDPC码,控制信道编码使用Polar码重点有1个:共有56家厂商支持华为的数据信道LDPC+Polar方案,支持者数量远高于纯LDPC码方案,一样失败了,再次证明了“投票”不存在。
最后,联想提到了自己为什么这次要把事情说清楚的缘由——为了避免此事被放大化、产生不可控的影响,我们当时选择了最克制的应对方式但谣言愈演愈烈,我们的员工、家属和经销商被无数次无端辱骂,几十年积累的品牌形象遭到严重影响。
在每天仍有大量境外账号以此攻击联想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是时候说清楚了欢迎关注虎龙吟,看尽科技互联网大事小情联系作者请私信留言虎龙吟,科技互联网领域独立观察家,全平台资深自媒体,覆盖千万读者群微信关注公众号“。
虎龙吟”,随时奉上最新科技互联网台前幕后最劲爆消息和热辣点评。好内容,多分享。有想法?请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