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穷困潦倒外表下掩盖的才华比莫扎特更有天赋的其实是他的姐姐

趣闻逸事与趣闻轶事一样吗对吗2023-11-21Aix XinLe

  1829年,英国作家玛丽·诺韦洛拜访了年迈的玛利亚·安娜·莫扎特,后者是闻名于世的作曲家莫扎特的姐姐

穷困潦倒外表下掩盖的才华比莫扎特更有天赋的其实是他的姐姐

  1829年,英国作家玛丽·诺韦洛拜访了年迈的玛利亚·安娜·莫扎特,后者是闻名于世的作曲家莫扎特的姐姐。这位英国作家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这位老妇人双目失明,穷困潦倒。孤独的老妇人虚弱无力,疲惫不堪,几乎说不出话来,眼神充满哀怨。正是在这一年,玛利亚·安娜去世,享年78岁,葬于她的出生地奥地利萨尔茨堡。但是,诺韦洛搞错了,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位老妇人并非穷困潦倒,她身后留下一笔巨款,只是她选择了删华就素而已。

  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玛利亚·安娜及她的人生,因为她弟弟太耀眼了,她仿佛生活在她弟弟的阴影里。即使到了今天,她的天赋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不得而知。和那时大部分女音乐家一样,没有人记录她的作品,她本人也没有机会大放异彩。这位老迈而失明的妇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将是永远的谜。但她对她的弟弟——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大师之一——的影响,就值得大书特书了。

  玛利亚·安娜的爱称南内尔(Nannerl)更为人们所熟知。她出生于1751年之夏,父亲是利奥波德·莫扎特(Leopld Mozart),母亲是安娜·玛利亚(Maria Anna)。利奥波德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他固执倔强,意志坚定,他母亲希望他以后能当牧师,但他违逆母亲的意愿,想当小提琴手和风琴手,成为一个音乐家。他决定追逐梦想,为此生分,但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成功的决心。不少传记作者都会强调南内尔的父亲对她的影响,但实际上是她的父母共同影响了她的生活:父亲态度坚决,雄心万丈,而她的母亲则对她父亲听之任之。

  当七岁的南内尔坐在大键琴前准备演奏的时候,她的弟弟沃尔夫冈马上跟了过去。这个男孩比她小四岁半,把他姐姐当成了偶像。为此姐弟俩还发明了一套只有他们才懂的暗语,还幻想着他们统治着王国,弟弟是国王,姐姐是王后。等南内尔长大了,可以学习演奏了,沃尔夫冈自然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当时沃尔夫冈才三岁,学音乐自然太早了,但沃尔夫冈的一个优势是:他们的父亲在教他们音乐时,他的姐姐愿意担任他的教学助手,给沃尔夫冈演示、讲解。姐弟俩很快就崭露头角。

  1762年,利奥波德认为他的这一对神童儿女已可以为音乐会演奏了,维也纳之行时,他们还在王宫为玛利亚·特蕾莎女王演奏过,证明了他们的实力。利奥波德意识到这一对儿女将给他带来机会,而小小的年龄正是可资利用的,于是他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专注于他的子女。1763年,他计划来一次游学旅行,想让他的一双儿女凭其音乐天赋征服欧洲最有权势的人。

  莫扎特一家的旅行,所费不赀,三年来,他们一家游遍了中欧和西欧最大的城市。利奥波德在计划游历时,显然没有想好赚钱的事情,实际上,他们所挣的钱大部分都花在了无节制的生活开销上了。

  利奥波德想要证明一些东西。他希望他的一双儿女的音乐天赋能影响到整个欧洲。他本人已升任萨尔茨堡大主教管弦乐队的“副乐长”即指挥,但也到此为止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将被边缘化,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升到比自己更高的职位上,但这是他心甘情愿做出的牺牲,因为他觉得把精力放在儿女身上更值得。利奥波德虽然严厉、专横,但为了儿女,他愿意放弃其他任何东西。

  对南内尔来说,这段经历可以说是激动人心,开阔了眼界,改变了她的人生。年仅11岁的她,又是个女孩子,就经历过其他人一生都不会经历过的事情,看过其他人一生都看不到的东西。音乐改变了她的生活,尽管她父亲对她的音乐学习要求很严,令她疲惫不堪,但她还是很喜欢为他们游历时经过的宫廷演出。

  尽管到了今天,沃尔夫冈是音乐界的翘楚,但在当时的宣传材料上,大多数时候的主角都是南内尔。她在演奏音乐大师们创作的作品时,极其娴熟,被誉为“乐器演奏能手”“神童”“天才”。她博得了从慕尼黑到巴黎、从伦敦到苏黎世的观众的交口称赞。

  对小沃尔夫冈来说,在这次旅行中,他并不仅仅是跟着姐姐走而已。这个七岁的瘦小男孩戴着假发,腿还不够长,脚够不到踏板,自然惹人注目,但他姐姐的演奏水平更为耀眼。姐弟二人有一点极为不同:南内尔自孩提时代即目睹母亲总是依从父亲,此后她就专注于她学到的东西,把它做到极致;而沃尔夫冈则富于创造力。

  1764年,利奥波德行至伦敦城外时,不幸染病,两个孩子被要求保持沉默。沃尔夫冈此时央求他最亲密的支持者也就是他姐姐,帮他写下他的第一支交响曲。数年之后,南内尔还记得他当时是这样说的:“你要帮我记下我为这些圆号谱的好曲子。”

  至于是南内尔仅仅记下了她弟弟告诉她的曲谱,还是姐弟俩合作创作、南内尔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要说他央求他姐姐仅充当一名安静的抄写员,恐怕不大可能。毕竟,他崇拜他姐姐,把她当成偶像。他们姐弟自然也会暗中较劲,但毫无疑问的是,沃尔夫冈会敬重他姐姐的能力,因此,如果说他姐姐给他提供了一些建议,倒也不突兀。交响曲最终冠名沃尔夫冈,因此,我们得承认他的才华和天赋,年纪轻轻就创作了这样的交响曲。但是,也决不能忽视他姐姐对他的音乐才能养成时期——特别是沃尔夫冈性格形成的时期——的影响和作用,无论是作为和他一样的作曲者,还是哪怕仅仅是童年的沃尔夫冈的力量之源。

  不幸的是,这种关系突然中止了。1769年,南内尔已18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父亲也提示她表演生涯该结束了。父子俩继续在欧洲旅行,给各色观众演出,而此时的南内尔只能和母亲待在家里。

  尽管南内尔写了很多信,但她并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流露出对父亲的不敬。她表现出惊人的服从,毕竟,她是她那个时代的产儿。在那个时代,妇女还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假如在这个问题上她和父亲据理力争,由此而来的流言蜚语足以摧毁这个家庭。这个曾经生活在音乐和旅行中的女孩,如今不得不中止演出,遵父母之命而行。

  尽管姐弟分开了,但他们之间的联系依然紧密。沃尔夫冈还开玩笑,用“马面”称她,在给她的信中,也不乏他与最亲密的同伴之间才有的荤段子。更重要的是,他给她寄去他的作品,希望得到她的认可,一再请求她“不妨直言不讳”,央求她给他写信,哪怕她不置一词。

  南内尔日渐憔悴,只能看着她弟弟被赞扬,但她并没有表现出恶意和嫉妒。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尽管她无法登台,但她并没有中止对音乐的挚爱,这也是她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不仅沃尔夫冈送给她不少可用于演奏的作品,而且有证据表明,她本人还创作了自己的作品。1770年,沃尔夫冈写道:“让我吃惊的是,你竟然还作曲,而且还作得那么好。一句话,歌曲很美。不妨试着多写点。”沃尔夫冈认为南内尔满腔热忱,深思熟虑,总是给人以鼓舞,他不希望南内尔与音乐一刀两断,因为正是音乐让他们形成了这种极为亲密的关系。

  沃尔夫冈有一点很像他父亲:倔强,富于反叛精神。利奥波德希望儿子能有一个固定的职业,特别是1778年妻子去世后,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紧迫,至少薪水要足够让南内尔离开萨尔茨堡。不过,1781年沃尔夫冈搬到维也纳时仍无薪水,翌年他就结婚了。利奥波德仍和女儿留在萨尔茨堡,父女二人都对沃尔夫冈有些失望。南内尔则顺从父亲的意愿,而沃尔夫冈则显得自私任性。

  对南内尔来说,找到如意郎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她深深地爱上了一个叫弗朗茨·阿曼德·狄波尔德(Franz Armand d’Ippold)的男子,但这种结合是没有结果的。最后,她嫁给了两度鳏居、和前妻育有五个子女的约翰·巴普蒂斯特·冯·贝希托尔德·楚·松嫩堡(JohnBaptist von Berchtold zu Sonnenburg)。沃尔夫冈鼓励南内尔坚持她的真爱,但她对父亲越来越顺从。南内尔直到33岁才结婚,在那个时代已是晚婚,晚婚的原因不是别的:她聪明能干,举止得体。

  南内尔的婚姻生活并不轻松:她要照料五个没受过教育的继子女,她弟弟名满欧陆,而她还得靠她父亲接济。她父亲给她买东西,找仆人照顾她,还要花钱买她弟弟的乐曲送给她。南内尔去看望她父亲时,她父亲把音乐家召集在一起,和她同台演奏,甚至还鼓励她与丈夫抗争。她与父亲的关系越是亲密,她与弟弟的关系就越疏远,因为利奥波德根本就不看好他的儿媳康斯坦策(Constanze)。沃尔夫冈的姐姐和他父亲基本没再出现在他的新生活中,只是南内尔还是会向她弟弟要新的乐曲来演奏。正是由于南内尔还保留着这些乐曲,我们今天才能欣赏到沃尔夫冈的钢琴协奏曲的华彩乐段。

  1785年夏,南内尔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遂以她父亲之名命名。她回到了家乡萨尔茨堡,在那里生下了孩子,回到圣吉尔根(Sankt Gilgen)时,她并没有把她儿子带在身边。利奥波德想亲自抚养他这个外孙,一直将他留在自己身边。很有可能的是,利奥波德眼中的外孙也是个音乐天才,因而想在外孙很小的时候就教他音乐。

  沃尔夫冈是通过他们之间的通信获知此事的,于是询问他父亲:能否在他旅行的时候也由父亲负责照看他的孩子,而他父亲拒绝了。不管这个外孙是不是个音乐天才,至少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的父亲到底更疼爱哪个孙辈。然而,到了1787年,利奥波德去世了,南内尔不得不开始了没有父亲接济的生活。沃尔夫冈得知父亲的死讯时,父亲已下葬了。姐弟本已生分,随着他们生活中这样一位强势的重要人物的逝去,姐弟关系彻底破裂了。年轻时的沃尔夫冈和南内尔通信频繁,关系亲密,如今他们通信的主要话题就是父亲的财产处置。1788年,他们之间的通信完全中止。

  1791年,沃尔夫冈死于某种神秘的疾病,这或许唤起了南内尔对过去他们之间关系的回忆。她断断续续地写了有关沃尔夫冈的传记材料,里面有不少关于她所了解和喜欢的弟弟的趣闻逸事。尽管南内尔和她父亲一样都对沃尔夫冈的妻子表示失望,但还是放下前嫌旧怨,和她共同创作弟弟的传记。在收集沃尔夫冈的音乐作品的原始材料并将其传给后人方面,这两位女性可谓厥功至伟。南内尔后来写道,每当读到有关弟弟的文字时,就重新唤起她作为姐姐对弟弟的那种情感,读到沃尔夫冈深陷“窘境”时,她多次潸然泪下。对南内尔来说,她对这个一心要效仿她的小男孩的情感,实际上从未泯灭,现在她要做的事情就是竭尽所能地把有关沃尔夫冈的往事记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作品。

  我们要感谢南内尔,因为正是她在沃尔夫冈离世后的那段时间里,令他的名声日隆。她本人不再与其他人联系,为的是能够看到她弟弟受到应有的关注,同时也是想让她深爱的父亲的毕生事业——培养一个音乐方面的传奇人物——有个交代。

  1801年,南内尔的丈夫去世了,她第一次摆脱了男子的影响和命令。她带着孩子们回到了萨尔茨堡,当了一名音乐教师,以此维持生活。自始至终,她都热爱音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趣闻穷困潦倒外表下掩盖的才华比莫扎特更有天赋的其实是他的姐姐

2023-11-21Aix XinLe0

穷困潦倒外表下掩盖的才华比莫扎特更有天赋的其实是他的姐姐  1829年,英国作家玛丽·诺韦洛拜访了年迈的玛利亚·安娜·莫扎特,后者是闻名于世的作曲家莫扎特的姐姐…

知识个人知识库(个人知识库软件 知乎)快来看

2023-11-20Aix XinLe16

个人知识库(个人知识库软件 知乎)快来看高效搜索,就这三招!信息时代,数据爆炸,信息与噪声无处不在,如何在信息洪流中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是培养信息素养非常重要的一步。…

科学大雪节气的由来(大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视频)学到了

2023-11-20Aix XinLe122

大雪节气的由来(大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视频)学到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大雪到来,本周节气绘本周绘本推荐《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知识知识库管理制度应用(软件知识库管理制度)燃爆了

2023-11-20Aix XinLe110

知识库管理制度应用(软件知识库管理制度)燃爆了
版权声明:本文刊登于《中国勘察设计》杂志2019年11月刊,版权为《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及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勘察设计行业企业知识管理服务平台核心功…

知识知识库管理制度应用总结(软件知识库管理制度)全程干货

2023-11-20Aix XinLe93

知识库管理制度应用总结(软件知识库管理制度)全程干货大部分知识管理项目失败的首要原因是在实施的初期,步骤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