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了名人的趣闻轶事的手抄报(西南联大名人趣闻轶事)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各个社团、个人也纷纷成立了自己的“自媒体”——壁报、手抄报刊等。群社是西南联大地下党组织领导的社团,成立于1938年12月,该
西南联大校门当前,网络上出现了许多自媒体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各个社团、个人也纷纷成立了自己的“自媒体”——壁报、手抄报刊等群社是西南联大地下党组织领导的社团,成立于1938年12月,该社团的“自媒体”有多个版本。
一是街头壁报《大家看》,其风格通俗易懂,位于昆明大西门城门洞边二是校内的《群声》,主要侧重于描述生活和发表政论,可谓是该社的机关报三是纯粹的文艺壁报《腊月》群社中有许多才子,所以《腊月》上的好文章很多有一次,七八天之内,在一篇文章前始终挤满了人,其中有大学生,也有朱自清等教授。
四是画刊《热风》,以漫画,尤其以连环漫画为主该刊最精彩的一次是有六幅连环漫画:第一幅名为“灯红酒绿,卿卿我我”,描写男女聚会的情形;第二幅是一个跳舞的场面;第三幅为男生为女生提包和大衣;第四幅是“不能不以身相报”,男女双双进入旅馆;第五幅是女生抱着大肚子痛哭;第六幅是一位老教授谆谆教导:“这种事情只有你们女人才有责任”。
实际上,当时这种事情的确时有发生,因此女同学未抗议五是《书评》壁报,介绍各种新书1941年1月“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迫于形势,西南联大地下党员及部分进步学生不得不从联大疏散到外地隐蔽,群社及其“自媒体”也停止了活动。
图为西南联大图书馆冬青文艺社是西南联大文学社团中历史最久,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社团其“自媒体”一是壁报;二是街头报;三是《冬青文抄》《冬青》壁报内容精干,主要以杂文为主,有时候一期便出五大版《冬青》街头报张贴在校外,内容生动活泼,反映现实问题为主。
《冬青文抄》的艺术水平比较高,每期有几万字,装订成册,放在图书馆供同学们阅读,有论文、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1943年10月1日,几位文艺爱好者创办了《文艺》壁报,其版面最为秀丽、醒目和整洁,而且从来不脱期,为此,它赢得了大批读者,甚至由此而成功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的晚会。
该壁报涉及论文、书评、小说、散文、诗歌、外国短剧它是半月报,每月1号、16号准时出报1944年5月8日,在图书馆前,文艺壁报同仁成功举办了“五八晚会”主持人为罗常培、闻一多,月光下参与者有三四千人《文艺》壁报还和《耕耘》壁报展开了论战,前者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后者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这场文艺理论论战最终以《文艺》壁报获胜而告终。
因为该壁报办得比较成功,1945年3月26日,在一个雨声淅沥的晚上,朦胧的烛光下,西南联大文艺社正式诞生了,并把《文艺》壁报的诞生日——10月1日定为社庆日除了上述社团主办的自媒体,还有各年级级会主办的各种壁报,如西南联大外文系1946级级会主办的《生活》壁报。
图为西南联大阅读室到了1944年五四后,联大壁报空前红火,一直到翌年暑假后,联大的南区、北区可以挂壁报处,均挤得满满的1945年1月,学校在金城银行办事处的东面,加修了一道长约30米的壁报墙这些壁报墙便是当时联大的舆论主阵地。
1944年五四后,西南联大成立了自媒体组织——西南联大壁报协会,联大的壁报几乎全部加入了《文艺》壁报、《耕耘》壁报和《生活》壁报当选为“常委”西南联大人创办的这些自媒体,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锻炼了一大批文艺人才,为广大师生和校外群众提供了喜闻乐见、充满正能量的精神食粮,既发挥了启蒙宣传作用,又提高了学术水平。
作者:李玉林编辑:陈晓燕 周冰倩文史e家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好文推荐:点击文字,立即查阅 两少年冒死密藏南京大屠杀暴行血证董其昌其人其画1937年天津大出击:十几架日军飞机在火海中报销被时代误解的晚清大藏家端方
郝柏村:重走淞沪抗日战场【纪念民革成立七十年】李济深在香港创建民革始末熊希龄与香山慈幼院抗日名将高桂滋:他的公馆扣押了西安事变中的蒋介石【名家论史】马勇:为什么说甲午战争日本“太小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