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古墓全集2023(探索发现古墓全集2023天子大墓下)干货满满
众所周知,云霄将军山以安葬大唐归德将军、岭南行军总管、开漳始祖陈政暨夫人司空氏而得名。来到这座闽南文化名山,你不仅可以欣赏这天造地设的南国美景,
踏寻迷踪谒陈王:开漳圣王文化祖地陈政墓原创开漳圣王赐福陈元光故居燕翼宫2023-07-13 18:54发表于福建
踏寻迷踪谒陈王:开漳圣王文化祖地陈政墓
图一 迟浩田上将题陈政墓众所周知,云霄将军山以安葬大唐归德将军、岭南行军总管、开漳始祖陈政暨夫人司空氏而得名来到这座闽南文化名山,你不仅可以欣赏这天造地设的南国美景,还可以凭吊陈政这位历史巨人但倘若你懂得风水学,自会被这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自然景色所震撼!诚然,站在远处往将军山望去,两侧山脉于左右向前延展,右侧马鞍岭、左侧小将军拱护主峰,形成以将军山为中心的U状,与漳江出海口石矾塔遥遥相望,气势恢宏,不正应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四灵说”,加上将军配马鞍,实在是一个难得的活地理和暗藏玄机的风水宝地。
如此风水福地,怎不令人为之动容呢?难怪开漳圣王陈元光葬父于此,会引出一段“陈王迁墓”的离奇风水轶事!这段故事,散见于民国《云霄县志·丛谈》和谱牒中民国《颍川陈氏开漳族谱》载:“唐仪凤三年(公元678年)男龙湖(陈元光)奉敕葬考妣于云霄修竹里将军山。
既而有术者指其地有王者气,龙湖公遂改葬于大溪社大峰山以避之至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陈将军役使鬼物迁葬考妣于云霄将军山旧茔偏穴,坐庚向甲兼申寅”按术者所言,那是一个会出帝王的“天子之地”不想一句奉承话,却深深地触动陈将军。
他处心积虑营造父坟,不就为后代子孙出人投地不挑明多好,但既然说开了,有讳天子之事就该避免,虽然天高皇帝远,但欺君之罪谁也承受不起,于是他“遂改葬于大溪社大峰山以避之”陈政墓俗称陈王墓、王爹墓或将军墓,肇建于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
这座始建于唐,兴盛于宋,衰微于元,败落于明末清初的陈王墓已湮废数百年,1981年始由群众自发重修1984年,陈政墓修建筹备会在墓前空坪发现祭祀享堂基址在福建省考古队主持的清理工程中,发现有三层建筑台基遗迹的迭压关系。
图二 陈政墓考古现场
图三 陈政墓考古现场下层铺砌红色斜线纹方砖的长方形,中层为花岗岩条石台基,上层是晚期补砌的红砖地面及前后石甬道迭压于下层红砖地面上,有一段上镌“嘉熙庚子春建,坟前仪制十事石匠黄顺顺和陈应,住庵净智、戒院僧自知,会首进士陈哲夫、陈缄”等五行楷体阴文的纪年铭残石柱。
图四 陈政遗址1986年,省考古队又清理发现主陵台一座龟背状封土堆和挡土,以及平台上文武石人、台基前马羊狮石兽和望柱等石象生残件,与柱刻所载纪年相符,均属南宋嘉熙四年庚子(1240年)“坟前仪制十事”的组成部分。
从享堂台基清理情况看,中层台基迭压在建于生土层上的下层台基上,方向差一度,应有一定间隔年代下层砖砌甬道与中上层遗存甬道偏离二十度以上,且与台基仅差三度,贴近中轴线方向,较接近陈政下葬年代,说明原墓穴位置应在下层后甬道延伸线上。
由于上中下三层遗迹方向各异,中上层中轴线曲折,且上层折角最大从地形分析,并非因地制宜,应是人为有意设置既然《族谱》有“旧茔偏穴”还葬陈政夫妇遗骸的记载,我们不妨假设下层台基砖砌后甬道延长线方向为“旧茔”,那么与中层花岗岩条石台基连接的上层石砌后甬道、台阶和1986年出土的龟背形封土堆,即为还葬陈政夫妇的“偏穴”新坟。
《族谱》收录陈元光役使鬼物还葬考妣于将军山旧茔偏穴处之记述固然离奇,但台基断柱南宋纪年铭则是毋庸置疑可以认定,陈政夫妇还葬将军山是可信的,族谱记载“坐寅向甲兼申寅”方位与现在坟堆方向也完全吻合那么,新编《平和县志》“陈政疑墓”称陈元光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疑墓于大溪乡灵通山狮子峰顶确有其事吗?灵通山又叫大峰山,海拔一千二百八十二米,崖壁峭立,攀越困难,人迹罕至,在此构筑坟茔实非易事。
数年前笔者曾作过考察,位于诸峰东首的狮子峰为灵通山七大峰之一,高约一千一百米整座山头以岩石为主体,顶部朝东南向突起,势如雄狮盘踞临空,故得名“狮子岩”“狮子峰”峰巅南侧略开阔处,有一巨石环拥、杂草丛生的浅平凹地,其间隆起一座坟茔不过数米方圆,与闽南山区普通孤坟野冢并无二致,惟见坟前有近年立碑“唐归德将军陈政之墓”而已。
图五 平和陈政疑墓据此窃以为,陈元光受封建礼制的约束,在灵通山绝壁峰巅设置疑冢,可谓掩人耳目,是苦心孤诣的明智之举和两全之策既忠君避嫌,又能于动荡社会中妥善保存父母遗骸直于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陈氏后裔方托附开漳圣王神威厚望,公开整复始祖墓,并为避嫌而即原茔偏穴重新营建墓上建筑。
至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在会首进士陈哲夫、陈缄主持下,又于原址增建坟前仪制十事告成,总算圆满解决还葬问题陈政夫妇还葬将军山,确实是陈氏后人于原茔偏穴处修造新坟的慎重举措可以肯定,还葬时间已是相隔数百年且已改朝换代后的宋代,柱刻上营造坟墓倡首者陈哲夫、陈缄进士都是陈氏后人,又是倡修发起人漳州知州李韶的同年。
这位进士陈哲夫系长溪(今霞浦一带)人,经查《福建通志·选举志》,他登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赵建大榜;《霞浦县志·选举》有“陈哲夫,字公辅”的记载又查《宋史·李韶传》,他与当时漳州知州李韶(字元善)及其兄李宁举同科进士。
李韶(1197—1268年),字元善,号竹湖,吴县(今属江苏)人正德《大明漳州府志·卷三·历官上》载:“李韶以朝议大夫集英殿修撰来知,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到捐己俸置学田,创虎渡桥,民呼生佛”李韶知州事近三载,初到时值江东虎渡口木桥毁于火,于是倡创虎渡石梁桥,并捐己俸置学田及建北庙,治以廉平著称,民号为“李生佛”。
故陈哲夫应邀来漳董修陈政墓,可能与其同年李韶知漳惠政有关
图六 地方史志记载的陈政墓据民国《云霄县志·丛谈》载:陈元光殉国后,“庙食兹土,累封王爵,故父葬亦称陈王”后世朝廷的追封和官府的支持,既让陈氏后人负起整修祖纹的使命,又使得坟前仪制设置,包括石雕造型、规模尺度臻于规范和完备,完全符合《宋史》丧葬礼志规定的“勋戚大臣薨卒,多命诏葬……坟所有石羊、虎、望柱各二,三品以上加石人二人”的仪制。
而陈哲夫、陈缄进士于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在祖墓前扩建仪制建筑,绝不会对着一座空茔大兴土木,而业经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建偏穴新坟之百余年后,增其规制耗尽匠心精雕细琢始成再则陈氏后人谣传陈元光役使鬼物迁回亲骸的神话,貌似荒诞,实蕴深意,既可堂而皇之地以“适时所需,受命于神”为托辞,为整修祖坟正名,又能巧妙避开“王气”而采用“偏穴”营葬手段,使官方乃至朝廷无法按“逾越规制”去追究,这便构成墓葬布局不按中轴线对称设置的直接成因。
图七 云霄陈政墓
图八 云霄陈政墓陈政墓是一处十分重要的开漳史迹,但由于谜象环叠的迁墓轶闻,使得这座千年古墓陡然披上一层神秘面纱朱熹云“福人自葬福地,绝非人力可参与其间”,既然历史选择并造就了陈政王,姑且把整座将军山看作他灵魂归属又何尝不可呢!而民间演绎扑朔迷离的风水故事,学界纷争言人人殊的历史谜案,只会在后人眼中变得更引人入胜。
记得当年省考古队王振镛领队指着封土堆问我,是否继续挖土?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唐代以山为陵,英魂既已归斯,何需苦寻遗骸?权当此岳为先贤之山陵,一座巍峨的开漳历史文化丰碑吧!无偶有三,近年仙游枫亭曾发现一方镌有“唐副尉上将讳政陈公茔”的墓碑。
仙游县陈氏文化研究会枫亭分会在郑秋鉴带领下多次莅临云霄,勘察丈量将军山陈政墓,拟规划重修赤湖头陈政墓文化园经初步地表清理,意外发现红砖砌筑的弧形后护墙、砌砖封土环围,以及约七层红砖墓埕残留,与云霄陈政墓、浦南陈元光墓坟堆建筑相似。
2017年下半年,仙游县博物馆上报省文物局请求协助清理工作在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陈兆善担纲主持下,赤湖头宋墓在清理发掘中出土一组三座宋墓,出土北宋铜钱、砚台、残碑、瓷器等文物但由于墓葬曾被盗掘,并未发现可以证实墓主人身份的有价值线索。
仅上方那座宋墓,即为当地陈氏后裔所指认的“陈政墓”。
图九 仙游陈政衣冠墓2018年2月6日,笔者与闽南师大汤漳平、何池教授以高级顾问身份前往勘察认为这一现象的由来,实与入闽唐军扎寨温陵(现泉州古名)北部今莆仙地界那上通郡省、下抵岭南的枫亭驿站,兴建简易营房与住宅,安顿伤员和眷属,进行入闽后首次休整有关。
枫亭驿位于枫慈溪下游,建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以西汉何氏九仙结枫为亭的传说得名,隶属于兴化县连江里管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划丰州南安县东北部设莆田县,枫亭东北地属兴化县,西南地属南安县(后属晋江)。
唐军安营扎寨后,枫亭集市人口骤然增多加上有枫慈溪在此出海,沿河两岸已有小型墟市商埠,物资流通充盈,市镇规模得以拓展《仙溪新志》《仙游县志》《连江里志》《枫亭志》称,陈政、陈元光“宅在县城锦屏山之麓、岳陇之南的陈庐园”。
《福建通志》也载:“惠安县北有陈政故宅谓政戍闽,家温陵之北,枫亭之南”《枫亭志》分别为陈政、陈元光、陈珦立传,载称陈庐园陈姓系陈政后裔,至第十一代南康郡王陈洪进迁居枫亭侯览,成为五代末北宋初风云人物据此,家居枫亭是唐军入闽建立的第一个落脚点,但唐军于枫亭休整半年多后,就继续行军南下征战闽南粤东。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陈政病逝于云霄,次年敕葬于云霄修竹里将军山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另建疑墓改葬父母于大溪乡灵通山狮子峰顶以避“王气”直至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才神传陈政夫妇还葬将军山旧茔偏穴;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又在进士陈哲夫、陈缄等主持下,增建“坟前仪制十事”。
现除枫亭陈庐园是陈氏聚居地,当地建有威惠灵著王庙,就是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追封“灵著王”后增建可能是家族裔孙们为尽至孝方便所需,但考虑到路途遥远并避免车马劳顿,遂于戍闽居家的枫亭驻地的赤湖头另建衣冠冢或纯属象征性纪念墓葬,以祭祀一世祖陈政。
故陈政去世后共建有三个坟墓,也属合乎情理的正常现象!
图十 时任云霄县委书记陈水树和县长王金狮为国级文保陈政墓园揭牌
图十一 福建省文物局莅将军山调研
图十二 中国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考察云霄陈政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