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spacex发射最新消息(spacex发射最新消息是哪个国家的)学到了吗

2023-08-21Aix XinLe

“在某些方面,SpaceX 可能会更类似于 NASA 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做法,当时我们正准备登月,”赫尔利说,“当时的 NASA 要年

spacex发射最新消息(spacex发射最新消息是哪个国家的)学到了吗

 

“GO NASA,GO SpaceX!”马斯克带领下的 SpaceX 再度迎来高光时刻,正式开启全球商业载人航天的全新时代,人类航天史正在被改写!

图 | 火箭点火升空!北京时间 5 月 31 日凌晨 3:23 ,SpaceX 最新的载人龙飞船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 39A 发射台成功发射,在全球观众的注视下,载着两名宇航员还有一只恐龙玩偶前往国际空间站。

在今天任务进行前,此次发射已经因为天气原因推迟了一次在历史性的载人发射任务面前,SpaceX 和 NASA 都无比谨慎而在今天的发射前数个小时,NASA 官方依然表示仅有 50%的概率能够按时发射

点火升空约 2分半后,一级火箭分离。9 分半钟后,一级火箭成功降落在海上平台,成功实现回收。到了第 12 分钟,载人龙飞船按计划与火箭二级分离,至此,历史性的商业载人任务在发射阶段一切顺利。

图 | 一级火箭成功回收载人龙飞船在与二级火箭分离之后,就是一段依靠自身动力不断调整轨道高度,在绕着地球飞的同时,不断“追赶”国际空间站的过程相对于很多卫星来说,国际空间站轨道高度不高,平均约为 400 公里,按照 SpaceX 的飞行计划,龙飞船将在飞行约 19 个小时后与空间站相会。

这是一个几乎全自动的过程也只有当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以及在 1-3 个月后完好地返回地球,此次任务才能算是最终完成向来自信满满、怼天怼地的马斯克在发射前的采访里说“如果成功了, 那是 NASA 和 SpaceX 的功劳,如果失败了,那就是我的问题。

”“火箭发射可能有无数种失败的方式,但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载人航天可以说是航天领域难度最高的任务如今,SpaceX 正式成为首个掌握载人飞船和发射能力的私营公司要知道,在此之前,有能力进行载人发射的仅有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这其中无一例外都是以国家力量在推动。

将人类送出地球,在商业航天史上取得这一成就的公司,唯 SpaceX 一家;能改写这一历史的人,唯马斯克一人。

图 | 鲍勃·本肯(左)和道格·赫尔利(右)(来源:SpaceX)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是两名资深宇航员鲍勃·本肯 (Bob Behnken)、道格·赫尔利 (Doug Hurley),两人在过去都是开过航天飞机的人。

在这个可以装在 7 人的飞船里,显得空间非常宽敞

图 | 宇航员 3 号——小恐龙安全带已绑好,飞行准备就绪!跟着飞船上空间站的还不止两个宇航员,在一旁的座位上,一个小小的恐龙玩偶也有幸参与到了飞行任务中,安静地占有了一个宇航员的座位,乖乖地绑好了安全带,把此次载人飞行妥妥地安排成“载龙飞行”。

在任务圆满成功的情况下,SpaceX 载人龙飞船将在下一次飞行任务中将 4 个宇航员送上空间站载人航天:马斯克又引领了一个领域航天飞机时代落幕之后,美国已经近 10 年没有载人发射能力今天 SpaceX 的发射将美国重新带回载人发射国家的行列。

美国的宇航员终于可以不用坐着俄罗斯的飞船上下班了在今天发射前,NASA 放出了此前阿波罗任务、航天飞机的发射视频,而 SpaceX 载人飞船出现在视频结尾,意味着接过美国载人航天的大旗2011 年 7 月 21 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安全着陆,结束了 30 年美国航天飞机服役的历史。

此后,俄罗斯的联盟号载人飞船成为了空间站的唯一“访客”但这一研制于 1960 年代的飞船,内部空间简陋而狭小,载人数量和舒适度都很有限

图 | 亚特兰蒂斯号降落,上演航天飞机绝唱(来源:NASA)目前,中美俄三国都在开发新一代的载人飞船,其中大空间、可重复是基本的追求其中,中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SpaceX 的载人龙飞船、波音的 Starliner 最多载人数量都提升到了 7 位。

空间大了,内部设备也更加现代化了,连触摸屏都用上了此次发射也是全球范围内,新一代载人飞船首次正式投入使用,对宇航员和太空游客来说,可以更舒服地来往空间站了除了超大的内部空间,龙飞船还有一项颠覆性设计,就是抛弃了主流的逃逸塔,而是让飞船本身兼具自主逃生的功能。

这样设计有什么道理呢?这背后,寄托着马斯克的重要梦想:可重复,可重复,可重复

图 | 联盟号内部空间

图 | SpaceX 载人龙飞船内部空间

图 | 通过触屏完成多数操作,这才是属于 21 世纪的设计

图 | 航天飞机内部图,宇航员表示熟悉了航天飞机的操作之后,甚至有些不适应龙飞船内简洁、现代的设计和控制方式在过去载人发射任务中,各国的火箭均配备了逃逸塔,这个尖尖的逃逸塔就像一个小型火箭一样,接在火箭的最顶端。

在发射阶段出现意外时,逃逸塔上部的发动机能迅速启动,带着宇航员逃离事故现场,并最终通过伞降的方式回到地面如果飞船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出现险情,飞船就可以利用自身的变轨发动机来撤离,因此,逃逸塔通常在发射约 2 分钟左右被抛离,以减轻整体重量。

实际上,在人类航天史上,逃逸塔被使用的次数屈指可数,只有一次真正发挥了作用但在安全至上的诉求下,它又是载人航天任务的标配,于是,不得不在每次发射中都丢掉一个逃逸塔与此同时,过去使用的载人飞船,包括上面的返回舱、轨道舱都是一次性的。

于是,已经实现火箭重复使用的 SpaceX,又打起了载人飞船的主意,如果实现其可重复使用,这将大幅降低载人发射的成本要实现重复使用,载人龙飞船第一步就是舍弃逃逸塔,在飞船四周配备了 8 台 SuperDraco 发动机,实现了“自带逃逸系统”,在逃逸时可以随时启动。

其中每台 SuperDraco 发动机都可产生 1 万 5 千磅的推力8 台 SuperDraco 同时点火产生的推力,可在 1.2 秒内将飞船从 0 加速至 100 英里/小时,最高速度可达到 345 英里/小时。

图 | 飞行终止测试效果图与此同时,载人龙飞船配备了可更换隔热罩其他飞船在返程进入大气层时,必须借助隔热罩摩擦减速和烧蚀降温,导致飞船无法重新使用;而载人龙飞船则重新设计了飞船隔热罩,实现了模块化更换,为飞船重复使用打下基础。

此外,为了降低成本,载人龙飞船还通过材料技术上的突破,让飞船自己在大气中飞行时具备足够的保护能力,摆脱了对整流罩的依赖不过,这种追求低成本的大胆设计,同样会带来可靠性问题原因是逃逸发动机和推进剂贮箱就安装在宇航员的加压舱周围,由于逃逸发动机贴近宇航员座位,发动机或是推进剂万一出现异常,就可能直接把整个飞船给炸了。

图 | 载人龙飞船趋于保守的 NASA 对此方案并未完全信任,要求 SpaceX 以及同样采用了类似方案的波音进行更加严格的测试直到现在,虽然飞船已经展现出多次飞行的能力,但 NASA 仍然要求在执行载人任务时,飞船必须是崭新的一手货,但用过之后的二手飞船可以留着以后给空间站送货。

那个抽大麻的家伙打败了波音 今日的成功,将马斯克和 SpaceX 在航天领域的影响力推至高点;与此同时,这也讲述了一段“干儿子”打败“亲儿子”的励志传奇作为一家私营航天公司,SpaceX 在 2003 年成立之后,就面对着巨头环伺的险恶环境。

在美国的航天任务中,包括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几个巨头公司都是其中的主力选手,NASA 总能在各种项目中砸下巨资,用补贴或者数十亿大订单把这些公司养好,保持顶尖技术实力这让他们被称为 NASA 的“亲儿子”。

图|波音和 SpaceX 载人飞船效果图(来源:NASA)这些“亲生”公司不只是航天任务的供应商,也代表了美国航天技术的上限水平,因此就算是烧钱,NASA 也要一直养着当然,NASA 对 SpaceX 也不差,订单不断,甚至在 SpaceX 最危机的时刻,还出手挽救了马斯克。

但总体来讲,SpaceX 获得的支持力度和几个“亲儿子”没法比时间窗口在 2010 年打开在 NASA 的规划中,除了需要重新发展本国的载人航天能力,未来包括空间站在内的近地空间需要逐渐向商业让位空间站和往返空间站的运载火箭由商业公司承接,NASA 则专注在月球、火星等更远的深空探索。

为此,NASA 在 2010 年启动了“商业乘员开发”(CCDev)计划,资助数家公司开发载人飞船,SpaceX 入围一开始,SpaceX 怎么看都像是个陪跑者,而波音则是毫无疑问的种子选手在这项计划的前几年中,业界看法空前一致,波音不会输。

而 SpaceX 则被不少人看作只是马斯克的幼稚幻想,SpaceX 的火箭也被批评为“橡皮筋+密封蜡的成品”,能不能飞起来都是个问题NASA 指望它能扛起载人航天的大旗?这太幼稚了然而,“天真”的马斯克和稚嫩的 SpaceX 就是在这样的质疑和嘲笑下,开始了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

图|NASA 向波音拨款超过 49 亿美元惯例依然在起作用,波音每一次获得 NASA 的补助和合同金额都远大于 SpaceX从计划开始到如今正式载人发射,NASA 在这一计划中撒下近 84 亿美元,超过 49 亿美元进了波音的口袋;相比之下,SpaceX 获得的资助金额要少得多,约 31 亿美元。

马斯克也受了刺激,在推特上大呼:这太不公平了波音做着和 SpaceX 一样的事情,却拿了更多的钱如今到了交考卷时刻,两家的差距还是相当大,不过,SpaceX 已经变成领跑者虽然两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延期,SpaceX 在 2019 年 3 月就进行了载人飞船的无人首飞,奠定了此次正式载人任务的基础。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一则报道,一位波音高管对 SpaceX 赢下这场太空竞赛显然不能接受,“这个抽大麻的家伙怎么能打败我们?”(2018 年 9 月,马斯克曾在一档电台节目上直播抽大麻。)

相比之下,“亲儿子”波音载人飞船的表现就让 NASA 有点尴尬了,2019 年底,波音经过数次推迟终于把新的载人飞船 Starliner 放到了发射架上,开始首次无人测试飞行但这酝酿快十年的飞船,第一发居然就打“飞”了。

运载火箭将飞船送上预定高度后船箭正常分离但 Starliner 飞船在后续利用自身发动机点火的过程中出现意外,没能进入预定轨道

图|波音和 SpaceX 载人飞船对比进度慢就算了,波音还很贵从一份美方报告可知:SpaceX 载人龙飞船的报价为每个座位 5500 万美元那波音呢?船票每人 9000 万美元,比 SpaceX 贵了 60% 以上。

甚至,这比俄罗斯近年来每人 8000 多万美元的报价还贵

图 | 联盟号上座位的单价(来源:NASA 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原本商业航天应该是通过商业运营的方式,最终达到降低成本、价格的效果,而波音看起来做的很差当初,NASA 为了增加竞争的趣味性和象征意义,宣布第一个将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的公司,将会得到一份珍贵大礼——一面美国国旗。

这可是最后一次航天飞机任务中留下来的,极具纪念价值显然,这面旗帜已是马斯克的囊中之物NASA 经验和硅谷思维的碰撞载人航天可以说是航天领域的“圣杯”此前从来没有一个商业航天公司具备载人飞行能力,直到马斯克的出现。

但要 NASA 放心地将宇航员交给私营公司,绝非易事在大约 15 年前,NASA 开始尝试让商业航天公司开发能够往返国际空间站、执行运输任务的飞船时任 NASA 局长迈克 · 格里芬提出用 5 亿美元作为种子资金,资助企业开发私人制造的航天器。

那时还是航天飞机时代,平均每次发射的成本都超过 5 亿美元所以拿出这笔钱资助包括 SpaceX 在内的私营企业,这是 NASA 下的一个小赌注,也是一个起点

当时,NASA 这种国字号机构很难真正相信商业航天公司尤其 SpaceX 从 2006 年起,连续 3 年火箭发射全部以失败告终而马斯克的形象,也不过是一个自大且易怒的企业家,这让不少人心存疑虑NASA 是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他们凭借资金和航天经验,可以告诉承包商应该如何做事。

相比之下,SpaceX 拥有更接近于硅谷的思维模式,较少受到历史包袱和过时经验的束缚这其中有一个很鲜明的例子多年前,NASA 的传奇飞控指挥官吉恩克·兰兹(Gene Kranz)把他的回忆录定名为《失败不是一个选项》(“Failure Is Not an Option”),以纪念从水星计划到阿波罗计划期间他在任务控制中心的日子。

更重要的是,在“Failure Is Not an Option”这种思维方式指引下,他和团队还成功地把阿波罗 13 号带回了家这种思维在航天界近乎信仰然而,作为混迹硅谷多年的连续创业者,马斯克却对这种思维方式嗤之以鼻,早在 2005 年与 NASA 签订第一份合同之前,他就明确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精神的蔑视:“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认为 NASA 不会选择失败。

在我看来,失败就是一种选择,如果没有失败,就说明你的创新不够”随着 SpaceX 和特斯拉近年来发展迅猛,马斯克的这句话也广为流传。

好在 SpaceX 的成绩单也足够优秀,马斯克才没有成为笑柄最关键的莫过于猎鹰 9 火箭的横空出世,直接改变了航天游戏的玩法除了到目前依旧是全球唯一实现了重复使用的火箭,猎鹰 9 也是全球范围内可靠性最好的火箭之一。

加上今天的载人发射,猎鹰 9 这款火箭已经执行了 85 次飞行任务,只有两次失败,其中一次是在地面上发生爆炸在最近 3 年多时间里,猎鹰 9 已经 60 次发射全部成功不过,面对性命攸关的载人航天来说,“Failure Is Not an Option”的精神依然值得重新回味,毕竟 NASA 的主要目标是让它的宇航员安全地进出国际空间站。

实际上,随着 NASA 和 SpaceX 在商业载人方面的合作,双方的文化碰撞并融合在一起在双方磨合的过程中,NASA 能够为 SpaceX 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把它的一些操作经验,以及对安全的重视带到开发商业载人飞船的过程中。

而 SpaceX 对此也颇为接受

图 | 猎鹰 9 火箭印上经典 NASA 标志“他们的督促让我们可以脚踏实地,”SpaceX 制造和飞行可靠性副总裁汉斯·科尼格斯曼(Hans Koenigsmann)说到,“我们有时会发生有关设计制造方面的冲突,然而,最终的结果还是将安全作为了首要考虑的事情。

”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两名宇航员道格·赫尔利和鲍勃·贝肯,此前甚至会每周都代表 NASA 前往 SpaceX 的总部探讨进度在赫尔利看来,双方当然有文化的差异和成长的烦恼,但令人惊讶的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个组织可能并没有做出改变,而是相互适应,各个子系统的总体都做的非常成功。

在这一来一往之间,我们也似乎从 SpaceX 的身上看到了曾经 NASA 的影子“在某些方面,SpaceX 可能会更类似于 NASA 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做法,当时我们正准备登月,”赫尔利说,“当时的 NASA 要年轻得多,员工大多在 20 多岁。

而现在 SpaceX 的员工平均年龄是 29 岁,他们就像 20 世纪 60 年代的 NASA 一样,面对太空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终于,年轻的 SpaceX 再一次翻开了人类航天历史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探索spacex发射最新消息(spacex发射最新消息是哪个国家的)学到了吗

2023-08-21Aix XinLe192

spacex发射最新消息(spacex发射最新消息是哪个国家的)学到了吗“在某些方面,SpaceX 可能会更类似于 NASA 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做法,当时我们正准备登月,”赫尔利说,“当时的 NASA 要年…

艺术怎么可以错过波音交付763架(波音一年交付多少架飞机)

2023-08-21Aix XinLe139

怎么可以错过波音交付763架(波音一年交付多少架飞机)2018年1月24日下午,波音中国公司总裁庄博润在今年第一场媒体见面会上披露。2017年波音公司向中国各航空公司交付202架飞机,再创新纪录,且…

趣闻学会了吗英语趣闻presentation(英语趣闻各国文化)

2023-08-21Aix XinLe107

学会了吗英语趣闻presentation(英语趣闻各国文化)关注每日英语快讯,了解留学事宜,托福、雅思、四六级,各类英语知识和干货,同时了解各类教育教学资讯,海内外知名院校介绍。点击关注,让你每天都能学习…

科学科学计算器在线计算开立方(手机科学计算器怎么开立方)新鲜出炉

2023-08-21Aix XinLe26

科学计算器在线计算开立方(手机科学计算器怎么开立方)新鲜出炉#暑期创作大赛#引言: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许多有趣且实用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记忆和计算数字。本文将分享一种巧妙的方法,帮助您记住1~20的…

知识spacex发射最新消息(spacex发射最新消息几点)硬核推荐

2023-08-21Aix XinLe141

spacex发射最新消息(spacex发射最新消息几点)硬核推荐2023年在8月7日和8月8日,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Falcon 9)利用两枚四手、五手火箭,先后向太空近地轨道发射了22颗和15颗星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