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探索平台化学试剂官网(沪试化学试剂官网)没想到

2023-08-15Aix XinLe

与海外国家相比, World Bank 和 OECD 预计 2019 年中国研发支出约 319 亿美元,从绝对额来看仅次于美国的 613 亿美元

探索平台化学试剂官网(沪试化学试剂官网)没想到

 

(报告出品方/作者:德邦证券,陈铁林)1. 受益科研投入持续增长,科研试剂前景广阔1.1. 生命科学研发高景气,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科研服务类产品包括科研试剂、耗材、仪器设备、配套技术服务等,按照所属 领域,科研服务可分为研发阶段和商业化生产两大类,其中研发阶段又可细分为 基础科研和药物研发两类,前者主要由科研单位和高校等前端研发机构驱动,后 者主要系生物医药公司研发投入所致;商业化生产主要系产品端迎来上市潮后带 来产能扩张需求的快速增长。

基础科研是国家大力投入方向,近几年国内科研投入增长显著,据国家统计 局显示,2020 年中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24393 亿元,比上年增 加 2249.5 亿元,增长 10.2%从投入来源看,企业端对研发投入贡献最大,投入 占比达到 76.6%。

与海外国家相比, World Bank 和 OECD 预计 2019 年中国研发支出约 319 亿美元,从绝对额来看仅次于美国的 613 亿美元,但按照占 GDP 比例来看,中 国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2019 年研发投入占 GDP 的比例仅 2.2%,低于海外 发达国家。

生命科学是科研投入重点:生命科学一直是基础研究最重要方向之一,顶级期刊 Science 和 Nature 杂志 每年会公布当年十大科学突破近三年的十大科学突破,其中大部分为生命科学 领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学界对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情。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 Frost & Sullivan 数据显示,近几年全球生命科学 领域研发投入达 1300-1500 亿美元,且保持在 6.5%-6.9%的增速国内方面,根 据科技部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投入已达 866 亿元,同比增 长 20.8%;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投入约占 8%,仅次于美国 与欧洲地区。

1.2. 科研试剂是生命科学研究基础,应用领域广泛科研试剂诞生于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分析检测的基础研究工具,科研试剂 具有品种多、用量小、应用领域广、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在实验教学、药物研发、 疾病防控、医学研究等领域应用广泛。

科研试剂可分为化学试剂和生物试剂两大类:化学试剂:可分为高端试剂、通用试剂和特种化学品几大类,高端试剂品质 高、价格贵,主要用于包括医药合成砌块、生物标记物、特种催化剂、标准对照品 等按照纯度(杂质含量的多少)化学试剂可分为高纯、光谱纯、基准、优级纯、 分析、化学和试验纯等 7 种。

生物试剂可细分为三类:1、分子类:主要用于核酸及小分子合成、剪切以及连接的单个产品或试剂盒等;2、蛋白类:主要以蛋白质作为原料,包括重组蛋白、抗体、蛋白芯片等;3、细胞类:主要围绕体外细胞进行实验,包括专注于细胞培养、转染、凋亡、 裂解的单个产品或试剂盒。

科研试剂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料、设备及耗材的生产,下游则包括科研院校、 高通量测序服务企业、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制药企业及 CRO 企业等1.3. 科研试剂市场规模测算由于科研试剂下游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因此市场规模测算较为复杂,我们分 为生物试剂和化学试剂两类进行估算,其中生物试剂市场规模分为科研端和商业化生产端:

生物试剂:1)在科研端(包括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2019 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发资金投入约 866 亿元(预计 2019-2024 年复合增速约为 13.8%),参考刘海龙发表在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上的《国内实验试剂供应链现状、 问题与对策》,预计科研试剂耗材占研发支出的比例约 20-25%左右,我们假设科 研试剂的占比为 10-15%,即对应其中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约为 87-130 亿元, 预计到 2024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67-250 亿元。

2)在商业化生产端:生物药企业方面,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2020 年 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约在 3457 亿元(预计 2024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7119 亿元), 参考各生物药企业公告,生物药毛利率普遍在 80-90%之间,即成本约 346-691 亿 元左右,假设其中试剂占比约 10-15%,对应市场规模约 35-104 亿元,同理计算 2024 年市场规模约为 71-214 亿元。

IVD 企业方面,参考菲鹏生物招股书,预计 2019 年中国 IVD 原料(核心是酶/抗体/抗原)市场规模约 63 亿元,预计到 2030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09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11.5%化学试剂:

化学试剂下游应用更加广泛,除了生物医药以外还包括材料、新能源、环保、 航空航天、半导体和芯片等制造业我们仅列举化学药品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 制品、化学纤维制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电子器件制造业等行业 进行参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以上各行业合计研发支出约 2289 亿元, 假设其中化学试剂消耗占比 10-15%,则对应市场规模约 229-343 亿元。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2. 下游应用领域兴起,带动试剂需求快速增长2.1. 生物试剂中分子类占比最大,科研机构用户占主要份额下游客户可分为工业和科研机构两类:对于工业客户,一般用于产品检测、 生产或研发,单个工业客户的需求往往极大,但出于成本考虑通常对价格较为敏 感。

科研客户一般用于教学或科学项目研究,对试剂的检验效率、准确度和质量 标准要求较高,科研客户的需求具有品类繁多、单个订单金额相对较小、对价格 敏感度较低等特点,由于科研机构数量众多、且单价相对工业往往较高,因此占 据下游主要市场份额,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科研机构客 户市场占比约 64%,国内占比约 72%。

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中占比最大的是分子类试剂,2019 年国内市场规模约 69 亿元,占比达 50.9%,蛋白类试剂和细胞类试剂市场规模分别约为 40 亿元和 27 亿元,占比分别为 29.4%和 19.7%。

2.2. 分子试剂应用领域广阔,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分子类试剂主要包含分子生物学酶和缓冲液等,其中酶是分子试剂中应用最 多的产品,包括 PCR/qPCR 系列酶、内切酶、转录酶等,酶的下游应用场景包括 核酸诊断、高通量测序、扩增、生物药产业链等多个领域。

下游应用场景一:高通量测序 高通量测序(NGS)过程中需要各种酶(如聚合酶、连接酶等)的参与,NGS 应用场景包括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肿瘤诊断、生殖遗传筛查、流行病学研 究等,目前临床应用较多且较成熟的为 NIPT 及肿瘤诊断。

根据 Frost& Sullivan 数据,NIPT 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8.1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52.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60%,预计 2024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72 亿 元;基于 NGS 的肿瘤诊断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4.3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22.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50%,预计 2024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02 亿元。

下游应用场景二:分子诊断分子诊断同样也是分子酶的重要应用领域(如聚合酶、逆转录酶等),其应用 场景从传染疾病检测,拓展到肿瘤个体化诊疗、血液筛查、产前筛查、遗传性疾病 筛查、药物代谢基因组学等领域,市场较为广阔。

根据 Frost& Sullivan 数据,2019 年国内分子诊断市场规模达 84 亿元,预计 2015-2019 年市场年复合增速达 28.5%,预计 2024 年分子试剂市场规模将达 238 亿元,2019-2024 复合增长率达 23.2%。

下游应用场景三:mRNA疫苗mRAN疫苗是当前市场关注最高的领域之一,可用于传染病预防、干细胞治 疗、肿瘤免疫治疗等多个领域在 mRNA疫苗生产过程中,相关分子酶(转录酶、 加帽酶、剪切酶等)是极为重要的生产原料。

根据发布在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期刊上的 Evolution of the market for mRNA technology 预测,到 2035 年经风险调整后的市场总规模为 70- 100 亿美元(不包括 COVID-19 疫苗)和 120-150 亿美元(包括 COVID-19 疫 苗)。

国内从事 mRNA 技术的相关企业在分子酶原材料方面也积极与国产供应商 展开合作,如 2021 年 11 月,沃森生物和近岸生物在 mRNA 疫苗项目原料酶的 供应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同月,博腾生物与恺佧生物达成合作,在 mRNA药物开 发过程中,博腾生物提供高品质 cGMP 级线性化质粒及 mRNA原液等,恺佧生物 为博腾生物提供高品质 mRNA 蛋白酶原料。

我们认为未来随着 mRNA 疫苗或药 物市场的快速崛起,将为国内头部分子酶供应商带来巨额商机受益于下游各应用领域快速兴起,带动分子试剂需求持续提高,国内分子类 科研试剂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2019 年国内市场 规模达 69 亿元,2015-2019 年市场年复合增速达 15.8%,2024 年分子试剂市场规模将达 124 亿元,2019-2024 复合增速达 12.3%。

从竞争格局来看,国产厂商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分子试剂市场主要由外资占 据主导,其中赛默飞(18.5%)、凯杰(11.1%)、Takara(6.8%)、BioRad(4.7%) 四家占比分列前四位国产企龙头为诺唯赞,其占国内分子类生物试剂市场份额 为 4%,在国产中市场份额为 14%,整体来看国产厂商市场份额较为分散,未来 市场份额提升空间较大。

2.3. 生物药崛起,蛋白类试剂迎来快速发展蛋白类科研试剂主要包括重组蛋白、抗体及其他产品,其中抗体类产品市场 份额最大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2019 年国内抗体类试剂市场规模达到 27 亿元,占国内蛋白类试剂市场份额约 66%,重组蛋白类试剂的市场规模约 9亿元, 市场份额约 22%。

抗体:主要用于对目的蛋白进行定性、定量及定位检测人类编码的蛋白质 不少于 20 万种,对应抗体超过 20 万种,衍生出的 SKU 单元则更多在抗体制 备技术方面,可分为杂交瘤、人源抗体转基因、噬菌体和单 B 细胞抗体制备技术 等多个方面。

重组蛋白试剂:天然蛋白含量低、提取困难,通过基因工程或者细胞工程等 技术可获得具有一定功能活性的重组蛋白,可用于替代生物体内天然蛋白,支持 科研人员进行各种蛋白靶点的活性研究、蛋白相互作用研究生物药是目前医药产业中发展最快、潜力极大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政策 推动、生物技术革新以及患者支付能力的提升,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生物疗法 逐渐兴起,生物药研发占比逐渐加大,根据 pharmaprojects 数据,2020 年全球 药物研发管线中生物药数量占比超过 40%。

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在 2019 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中,化疗药物市 场份额占比超 70%,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相关药物市场占比还较小,但预计到 2030 年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占比分别将达到 54%和 36%。

基因细胞治疗方面,其需要对相关细胞抗体进行改造修饰,进而达到治疗目 的,在这过程中也需要大量使用到蛋白类试剂根据 Frost & Sullivan 预测,2020 年国内基因治疗规模达到 2380 万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178.9 亿元,CAGR 达 276.0%。

细胞 CAR-T 治疗领域,2030 年国内将达 289 亿元,2022-2030 年 CAGR 达 45.0%

在生物药研发过程中,对免疫机制和靶点的研究,均需要用到高质量的重组 蛋白和抗体类试剂,预计生物药领域的快速发展将带动抗体和重组蛋白需求量持 续增长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2019 年全球重组蛋白市场规模达 8 亿美元, 2015-2019 年 CAGR 年达 14.5%。

国内方面,2019 年国内市场规模达 9 亿元, 2015-2019 年 CAGR 达 20.0%,预计 2024 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 19 亿元市场份额方面,蛋白类试剂目前还是以进口为主在重组蛋白领域,R&D Systems 和 PeproTech 合计市场份额约 36%,义翘神州和百普赛斯占据国内市场 份额分别为 5%和 4%。

在抗体试剂领域,国内抗体供应商主要以进口品牌为主, 如艾博抗(ABCAM)、Merck、CST 等,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2019 年国 产抗体品牌市场份额约为 9.8%,剩下的份额被进口厂商占据。

2.4. 细胞试剂为生物制药生产原料,行业处于高成长细胞培养基是细胞试剂中占比最大的一类产品,主要用于供给细胞营养,其 开发技术壁垒较高,培养基配方一般包含 70-100 种不同化学成分(包括糖类、氨 基酸、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等等)。

细胞培养基按照来源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又可分为 平衡盐溶液、基础培养基和特殊培养基三类;按照不同形式可分为干粉培养基、 浓缩培养基和工作浓度培养基;按照蛋白/多肽等含量可划分为含血清、低血清、 无血清、无蛋白、化学成分确定等几类,其化学成分的确定性递增。

无血清培养基尤其是化学成分确定培养基正在逐渐成为主流,无血清培养基 组分稳定,可大量生产,方便下游产物分离和纯化,应用愈加广泛;化学成分确定 培养基成分完全已知,并且不含蛋白、水解物,可提高悬浮培养物种细胞系生长 和蛋白质表达量,提高生产批次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有血清培养基中含一些对 细胞产生毒性的物质(如多胺氧化酶),最终可能会影响细胞生长甚至造成细胞死 亡。

无血清/化学成分确定培养基特异性高,一般会针对特定细胞进行成分优化, 为细胞提供更优的生长条件,进而提高蛋白和病毒的表达量,有效降低生产投入 和时间成本细胞培养基应用范围包括:1)在生产领域:疫苗生产、基因工程药物生产、抗体/基因治疗药物生产、细 胞工程药物生产和利用细胞法体外测定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等;。

2)在科学研究领域:药物研究开发例如新药筛选、疫苗开发、基因工程药物、 细胞工程药物研究与开发、单克隆抗体制备等,以及一些基础研究例如药物作用 机理、基因功能疾病发生机理研究等根据不同的应用方向需要的细胞类型不同,对于细胞培养基的性能特点和生 产需求存在很大差异,技术难度和生产工艺也有所差别。

相对而言,抗体药物及 基因治疗、细胞治疗药物生产用培养基技术难度高、生产工艺复杂、个性化需求 高、且价格偏高,属于技术门槛较高的细分领域细胞培养基壁垒在于配方保密性,且需要根据细胞种类进行优化以获得较高 的产物表达量。

国内细胞培养基长期依赖进口,尤其是在无血清培养基配方和工 艺技术领域国内培养基市场目前以外资品牌占领主导,根据 Frost &Sullivan 数 据,预计 2020 年国产品牌市占率约为 22.8%,其中甘肃健顺和奥浦迈市占率分 别位于国产厂商一二位,市场份额分别为 7.1%和 3.5%。

2.5. 化学试剂向高端产品方向发展,品类规模和质控是关键化学科研试剂下游应用领域极其广泛,除了传统化学实验领域,在非医药领 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高端化学试剂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纯度方面:国外科研试剂杂质控制指标已达 ppt 水平,国内大多处于 ppm~ ppb 水平:色标含量国外已达到 99.9%~99.95%水平,国内大多在 99%~99.5% 水平;。

2)生产工艺: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如结晶、蒸馏、萃取、升 华、直接合成等;国外企业主要以离子交换、色谱分析、膜分离、超净过滤等新工 艺为主;3)应用技术:国际微米级别的试剂产品已完全实现规模化生产,纳米级别的 试剂产品初步进入规模化生产;而国内应用于微米级别的试剂产品刚进入规模化 生产阶段。

国内化学科研试剂行业主要有三类企业:综合服务商,细分领域提供专业性 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国外品牌在国内的大型代理商。(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 平台型服务商和产品型企业均具备高成长空间我们认为国内科研试剂公司可分为产品型公司和平台型服务商两大类:1)产品型公司:通常在某个细分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如诺 唯赞在分子酶领域,百普赛斯在重组蛋白类试剂领域,阿拉丁在高端化学试剂领 域等等,这类公司通过在该领域的持续研发,形成了一定的产品集群,产品质量 和进口品牌的差距在持续缩小,并且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客户认可 度。

2)平台型综合服务商:通过自研加代理,形成了丰富的试剂品类,如化学试 剂领域的泰坦科技,以及抗体类试剂领域的优宁维等,均拥有完整的产品矩阵, 可以基本满足客户所有需求,同时依托精细化和信息化管理,为客户提供一站式 的服务体验,形成较强的客户使用黏性。

3.1. 产品型公司专注打造核心技术平台,技术延伸性决定成长天花板产品型公司依托核心技术平台,不断打磨产品质量和丰富产品种类,市场竞 争力不断提升在分子试剂领域,以诺唯赞为例,其是目前国内少数同时具有自主可控上游 技术开发与终端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在上游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领域,经过 多年的开发经验积累,形成了定向改造与进化、基于单 B 细胞的高性能抗体发现 平台等核心技术平台。

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平台:利用基因工程、高通量筛选等技术,开发具有 目标性能的进化酶,已经实现对 200 多个核心关键酶的定向进化,多个主要性能 指标得到提高,例如经过公司改造的 TaqDNA 聚合酶可实现 15sec/kb 的扩增速 度,拥有 10copies 的高灵敏度,且具有可兼容 20%血液的高耐杂质能力。

单 B 细胞抗体制备技术:与经典杂交瘤技术相比,单 B 细胞抗体制备技术筛 选周期可从 2-3 个月缩短到 2 周以内,且一只小鼠一次性即可筛上百株不同的阳 性克隆,提高了筛选通量和获得有效抗体概率此外,基于单 B 细胞高性能抗体 发现平台具有不限种属的特点可直接获得天然人源单抗等,节省人源化过程。

依托底层核心技术,诺唯赞产品质量和种类不断提高,在 PCR/qPCR 系列、分子克隆系列、逆转录系列、基因测序系列、Bio-assay 系列等形成了丰富的产品 线公司核心技术具有延伸性,其体现在分子酶的应用场景极其广泛,公司可根 据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多参数进行优化。

基于此,公司业务领域从原来的基因克 隆逐步向基因测序、POCT 诊断拓展,客户也从科研市场向工业客户拓展,目前 客户端已覆盖 700 多家诊断企业客户、700 多家测序服务客户、200 多家医药研 发企业以及 1000 多家科研院所。

此外,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平台不仅限于分子 酶的生产,未来在抗原和抗体等蛋白试剂类领域大有作为在重组蛋白试剂领域,表达系统的性能与优化极为重要,以百普赛斯为例, 其核心 HEK293 细胞表达系统可表达最接近人源的天然蛋白,是人用生物药研发 的首选,某些人源大分子蛋白只能在人源细胞中表达,公司对此系统进行充分优 化,提高了蛋白表达分泌水平的信号肽,并形成了专利。

此外,百普赛斯还成功研 发出了 HEK293 困难表达蛋白,解决了市场上该类 HEK293 重组表达蛋白产品匮 乏问题在化学试剂方面,阿拉丁是国产高端化学试剂供应商代表,公司可覆盖试剂 生产全流程,在高端化学试剂领域具备竞争力,公司核心技术覆盖科研试剂从研 发、生产到最终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主要包含科研试剂配方技术、分离纯化技术、 高效合成工艺技术、标准物质研制技术、修饰改性技术等,所有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分离纯化技术能够满足不同试剂的纯度、杂质要求,高效合成技术能够制备 不同结构、敏感性的试剂。

我们认为,对于产品技术型企业,其核心壁垒在于满足客户的科研需求,对 于这类企业最重要的是不断打磨核心技术,通过产品质量的不断优化,以及拓展 产品系列丰富度和下游应用领域,再凸显出相对进口的性价比优势,以及本土供 应商的技术服务优势,逐步获得客户的信任,如诺唯赞在分子酶领域构建核心技 术壁垒,下游应用领域逐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不断打开。

3.2. 平台型公司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业务横向拓展空间极大我们认为以科研试剂行业的特点,行业注定会出现以泰坦科技和优宁维为代 表的平台型科研服务供应商,原因主要如下:1)试剂产品繁杂,而绝大多数上游生产商受制于技术、资源等因素,提供的 产品供应较为有限;

2)下游科研客户数量庞大,采购具有多样化、高频率、小批量的特点,因此 从行业趋势来看,专业的平台型科研服务供应商通过整合上游产品资源、再统一 对接下游客户后将极大的提高商业合作效率对于这类平台型企业,前期主要是通过代理加自产的模式,快速扩充产品矩 阵,如化学试剂领域的泰坦科技,其销售产品 SKU已经超过 145 万种,生物试剂 领域的优宁维提供产品种类超过 400 万种,丰富的产品矩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购买体验。

除了产品种类,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也是提高客户体验的重要条件,由于科研 试剂种类众多,信息化仓储物流系统尤为关键,如行业巨头赛默飞销售网络和仓 储物流覆盖面十分广泛,业务遍布全球 50 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设立 600 个办事 处,以中国为例,赛默飞在中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同时在上 海、北京、苏州和广州等地拥有 9 家工厂以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泰坦科技拥有智能化仓储管理物流体系,能够显著提升存货流转效率,截至 2021 年上半年,泰坦科技初步建立起全国总仓、区域中心仓、城市服务仓及客户 前置仓的仓储配送服务体系,已实现 17 个城市的本地仓储和自送服务,次日达服 务范围明显提升。

阿拉丁也实现了国内四大仓库的部署,大部分地区能够实现次 日达此外,电商平台是平台型科研服务供应商流量入口,电商销售模式能够通过 大数据分析、引流推广等方式实现对客户的快速精准营销,并且方便将几十万种 的产品种类展示给客户。

但电商平台的快速建设,还是要依赖产品种类丰富度和 完善的物流仓储体系国外电商模式发展比较早,默克、赛默飞等跨国企业已经建立了成熟的电商 平台,排名始终处于高位,但近年来随着国产科研试剂在产品技术和品类不断突 破,依靠性价比优势和便捷的服务得到了客户的持续认可,国内试剂电商平台排 名不断提升,如泰坦科技这类平台型公司的电商平台快速崛起。

但需要注意的是, 电商销售模式除了平台型公司以外,一部分产品型科研试剂公司如阿拉丁等,也 选择以线上电商销售模式为主,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平台型服务商核心在于给客户最优购买体验,无论是丰富产品种类还是搭建 电商平台均为提供更优的购买体验。

对于这类企业,前期通过代理+自研形成产品 矩阵优势后快速绑定客户,并培养客户使用习惯,基于深厚的客户基础,公司进 行横向拓展(前期依旧采用代理+自研模式),可快速切入新的细分领域,且获客 成本相对较低,同时业务领域的拓展也将正向传导到客户使用体验,形成正向循 环,如泰坦科技目前在化学试剂和耗材领域已经积累了较好的客户基础,目前正 大力向生物试剂进军。

3.3. 产品质量提升是核心驱动力,国产化替代正在进行时科研试剂用户黏性大,对供应商认证周期长,建立客户信任度至关重要,其 核心因素首先在产品质量在研发端,关键试剂可以直接影响研发进度和成败; 在生产端,试剂会影响产品生产效率及质量,因此下游客户对产品选择十分谨慎, 在采购时倾向于品牌认可度高、市场口碑好的试剂产品,一旦决定了供应商,不 会轻易进行更换。

国产厂商可以逐步替代进口的逻辑,是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和国 外产品相媲美的水平,叠加性价比和更优质的服务,使得近几年国产替代速度加 速近年来国内科研试剂企业研发费用呈现上升趋势,研发费用率方面赛默飞、 丹纳赫以及 Bio-techne 相对比较稳定,泰坦科技近几年研发费用率也较稳定。

在 研发费用额方面,国内公司整体呈现较快上升趋势,尤以产品型公司(如诺唯赞) 研发费用额提升较为明显多年的研发投入,使部分国产试剂产品性能已经达到了可以和进口品种相媲 美的水平:在蛋白类试剂领域,百普赛斯产品的部分性能指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如检 测数据丰富度可有效降低客户的实验时间和成本,是目前客户越来越重视的指标, 百普赛斯的单个产品平均应用检测数据个数为3.09个,Bio-techne(R&D Systems) 为 2.76 个,PeproTech 为 2.86 个,百普塞斯单个产品平均应用检测数据较海外 公司更为丰富。

再以分子酶为例,诺唯赞的部分系列产品,如 TaqDNA聚合酶、逆转录酶等, 在部分关键参数方面如稳定性、抑制剂耐受性、扩张速度等均优于进口厂商在培养基领域,奥浦迈在该领域深耕近 10 年,在化学成分确定培养基配方开 发领域,成功完成了多种细胞类型的培养基开发,掌握了提升产物表达量的核心 技术,在细胞密度、细胞活性和抗体表达量方面均优于进口品牌。

在高端化学试剂领域,阿拉丁部分试剂产品如苯甲醇(用于 GC 顶空测试, ≥99.9%)、双酚 A 分析标准品(>99.8%,HPLC)、钨酸(99.999%,metals basis)、 金胺 O(90%,用于生物染色)等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企业西格玛奥德 里奇(Sigma-Aldrich)同类产品。

此外,阿拉丁作为牵头单位主导了 46 项行业标 准的起草,参与了 15 项行业标准的验证,完成了超过 4.3 万项企业产品标准的制 订随着国产品牌质量逐步得到客户认可,国产品牌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根据 试剂信息网数据显示,近几年国产试剂满意度持续提升,2019 年满意度达到 85%, 相较于 2017 年提升 10%。

根据试剂信息网资料显示,在以“质量”、“性价比”、“品种”、“服务”为标准 的 2017 年品牌综合评价中,从整个品牌影响分析,尽管试剂品牌层出不穷,但是 产品型公司龙头和综合服务商龙头凭借多年的良好经营,用户认可度不断提升, 市场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其中国药试剂(综合服务商)的“沪试”和阿拉丁(产品 型公司)分别名列一二位。

科研试剂品牌的经营,不仅仅需要资本的投入,还需要 长久的时间考验和用户的广泛认可,新型试剂品牌进入试剂领域存在一定难度3.4. 海外巨头经历多次并购,国内行业整合有望加速全球来看,以家喻户晓的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为例, 其是生命科学服务领域综合服务商的绝对龙头,纵观Thermo Fisher的发展历程, 并购是其建立起“生产-设备-耗材-服务”全流程平台的关键。

通过并购,Thermo Fisher 形成了完备的产品线和技术服务支持,能够为客户 提供科学研究一体化解决方案,业务最终涵盖临床前、临床阶段以及商业化生产 各个阶段,可以提供包括大小分子原料药、口服及无菌制剂、病毒载体服务、临床 前研发、临床试验一体化解决方案、物流服务和商业化制造在内的一体化端到端 服务。

除了 Thermo Fisher 这类综合服务商以外,产品型企业也可通过并购提高竞 争力,以专注于生物试剂领域的 Bio-techne 为例,Bio-techne 成立之初主要生产 医院及临床应用的血控品,1985 年切入科研试剂领域,第一款细胞因子产品 TGFbeta1 上市后广受好评,1989 年公司推出单抗/多抗系列产品,1990 年开发了首 个 ELISA 试剂盒,20 世纪 90 年代公司重点转向销售渠道建设,自 2014 年起 Biotechne 进入快速并购期,大都围绕生物试剂进行。

Bio-techne 以生物试剂产品为核心,积极开展分子细胞等分析检测服务,生 物试剂产品涵盖细胞因子、抗体等,同时提供相应仪器设备以及检测服务如今, Bio-techne 已成为全球知名的纯化蛋白质和试剂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营收连续多年增加,生物试剂相关产品收入占比最高Bio-techne2021 年收入达 9.31 亿美元,同比增速 26.0%,2016-2020 总体维持较快增速营收构 成方面,消耗品(Consumables)占比高达 81%,其中以生物试剂(蛋白和抗体) 占比最高。

由于生命科研细分领域众多,且不同领域间产品技术特点以及客户需求均有 所不同,并购是海外生命科研服务商做大的关键对于综合服务商而言,并购可 以快速帮助其打通药物研发全产业链的布局;对于细分领域产品型公司而言,通 过并购可以丰富产品矩阵或扩大技术平台延伸。

国内方面,市场大部分被外资占据,本土企业均处于起步阶段,客观而言,有 规模的并购整合还为时尚早,但目前已有部分头部企业开始收购一些资产,如泰 坦科技在 2021 年 12 月完成了安徽天地 77.55%的股权以增强在高纯溶剂领域布 局,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相关企业的收入体量逐渐扩大,行业内的并购整合将会加 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几年下游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兴起,来自生物制 药工业的收入贡献不断提高,如Thermo Fisher来自生物制药(Pharma&Biotech) 收入近几年明显提高,收入占比从 2017 财年的 33%提升到 2021 财年的 42%; 此外, 丹纳赫(Danaher)2020 年生命科学业务中,生物制药(Biopharma)的 占比显著超过 50%,我们认为对于国内科研服务商而言,同样需要加大在生物制 药工业端的布局,如诺唯赞在 2019 年成立生物医药事业部,开拓制药企业市场。

4. 重点公司分析国内科研试剂产业处于高景气度阶段,剔除新冠业务后国内几家近几年收入快速增长,其中阿拉丁、泰坦科技、诺唯赞、义翘神州、百普赛斯、优宁 维、菲鹏生物 2017-2020 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 22.9%、27.7%,49.6%, 36.0%,54.5%,25.3%和 18.8%。

4.1. 泰坦科技:打造科研、服务一体化平台泰坦科技立足中国科学服务领域,专注于为科研工作者、分析检测和质量控 制人员提供科研产品及相关配套服务,产品线涵盖科研试剂、科研仪器及耗材和 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三大体系,逐步成为国内科学服务行业的领先企业, 累计服务 50,000 余企业用户。

公司营收利润增长迅速,2021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5.0 亿元,同比增长 66.2%,归母净利润实现 0.86 亿元,同比增长 69.9%从收入结构来看,特种化学品占比最高,2017-2020 年占比均超过 35%。

自主品牌产品及服务为公司营收主要来源,自主品牌高端试剂收入占比呈上 升趋势,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整合第三方品牌产品”形成完整产品矩阵,2017- 2021H1 公司自主品牌收入均超过 50%,其中特种化学品收入占比最高。

自主品 牌中高端试剂占比持续提升,2020 年占比达 18.2%自主品牌在今后的销售过程 中将有望借助公司市场优势不断扩大产品的销售额

线上线下双轮驱动销售,高效仓储服务系统提升库存管理与配送效率公司 自主开发的“探索平台”与内部 ERP 系统高效运作,能够保证数据同步,提升产 品质控、销售管理、物流配送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公司目前已经建立起完备 的仓储物流系统,“上海总仓+4 个区域仓+城市服务仓”能够保证高效的物流配送 服务。

4.2. 阿拉丁:打破高端试剂垄断的国产先锋阿拉丁是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科研试剂制造商,业务涵盖高端化学、 生命科学、分析色谱及材料科学以及实验耗材仪器设备等领域公司拥有深厚的 技术积淀,科研试剂常备库存产品超过 3.5 万种(截至 21H1),是国内品种最齐 全的供应商之一,同时也建立了完善有效的研发创新体系。

坚持打造自主品牌, 实施“阿拉丁”试剂和“芯硅谷”实验耗材的双品牌战略,依托电商平台实现对客 户的快速精准营销,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商誉,客户基础坚实公司营收连续多年增加,下游应用场景丰富阿拉丁 2021 年前三季度,营收 达 2.0 亿元,同比增加 23.5%,归母净利润达 0.60 亿元,同比增加 23.5%。

阿拉 丁专注于高端化学试剂,在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分析测试能够满足科研端和工 业端的不同需求阿拉丁以科研试剂收入为主,其中高端化学收入占比最高公司通过自研产 品线上销售模式,在高端化学试剂领域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2016-2020 年科研试 剂收入占比始终超过 90%,实验耗材收入占比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公司业务逐 渐完善科研试剂领域方面,高端化学占比最高,公司未来通过自研还将布局生 物试剂领域,未来生命科学领域收入占比有望提升。

公司具备科研试剂研发核心技术,部分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阿拉丁通过 深耕高端化学试剂领域,公司部分产品与国际龙头相关产品相比已经取得了可比 或更优秀的结果自主电商平台+第三方平台助力公司销售产品,先进的仓储物流系统助力公 司高效配送。

公司依托电商平台的优势,将能够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和增强客户黏 性,同时通过全国四大仓库可以实现大部分地区的当日达或次日达服务4.3. 诺唯赞:分子试剂国产龙头,逐步打通核心技术壁垒诺唯赞依托自主建立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先后进入生物科研、体外诊断、 生物医药等业务领域,可快速、高效、规模化地进行产品开发,是国内少数同时具 有自主可控上游技术开发能力和终端产品生产能力的研发创新型企业。

公司现有 200 余种基因工程重组酶和 1,000 余种高性能抗原和单克隆抗体等关键原料,拥 有 500 多个终端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高通量测序、体外诊断、医药及 疫苗研发和动物检疫等领域公司在全球分子试剂市占率大约 4%,同时也是国产 品牌中唯一一家市占率超过 10%的企业,有望实现进一步进口替代。

新冠催生公司业务大幅增长,生物试剂营收占比最高从营业收入来看,公 司 2018-2020 年的主营收入分别为 1.65/2.67/15.6 亿元,同比增加62.2%/483.5%, 2020 年新冠相关收入占主营收入的 75.9%。

从营收结构来看,2019 年生物试剂贡献约 89%的收入占比,POCT 诊断试剂 及仪器的收入占比约为 11%在 2020 年,POCT 诊断试剂(新冠)贡献 33.3% 的营收占比、生物试剂(新冠)贡献 42.7%的营收占比,新冠相关产品合计贡献 76%的营收。

基于自主可控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公司可以快速、高效、规模化地进行产 品开发公司围绕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机材料自主建立了覆 盖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基于单 B 细胞的高性能抗体发现、蛋白质重组表达与 制备、量子点修饰偶联等关键共性技术平台,为公司新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保持市场竞争力。

公司基于其独立的技术平台,拓展了广泛的下游应用领域公司通过 POCT 诊断试剂组合和生物试剂产品组合可以满足下游科研院校、医院、药企等不同需 求,公司的产品应用场景十分广阔4.4. 菲鹏生物: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

菲鹏生物是行业领先的体外诊断平台型企业,为全球体外诊断企业提供具备 出色性能表现的 IVD 试剂核心原料、试剂解决方案和开放式仪器平台公司于 2001 年 8 月成立,二十年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 2001-2008 年的“体 外诊断核心原料供应商”阶段,2009-2016 年的“体外诊断核心原料和试剂解决 方案供应商”阶段,以及 2017 年以来的“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阶段。

三大业务协同配合,凸显公司平台价值公司通过搭建系统化、领先性、全 面高效的底层技术平台,赋能 “核心生物活性原料+试剂整体开发方案+创新仪器 平台” 等三大业务板块公司目前拥有生化免疫比浊、胶乳增强比浊、荧光定量 PCR、化学发光、荧光 POCT、分子测序等多类检测平台。

公司协同试剂、仪器 生产企业以及医疗机构,赋能体外诊断行业,构建预防医疗和精准医疗的立体化 诊疗体系,实现了原料、试剂、仪器全产业链覆盖菲鹏生物营收保持高速增长,2016-2020 年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 62.4%。

由 于疫情催化新冠检测需求扩大,菲鹏生物 2020 年营收达 10.7 亿元,同比增长 269.3%,归母净利润达 6.3 亿元,同比增加 965.8%2021 年上半年保持高速增 长状态,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0 亿元和 7.1 亿元。

公司收入构成中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占比最高,其中抗体销售占比逐渐提升, 2021 上半年占比达 82.5%2020 年公司仪器及试剂半成品收入大幅增长,占比 提升较快,一方面是因为新冠疫情爆发,试剂半成品需求较大,销量和收入大幅 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开始量产销售,仪器收 入有所增长。

海外收入占比较高,公司优质产品国内外同步销售,目前已经覆盖欧美日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 年度、2021 年 1-6 月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均超 38%,一 方面,主要得益于公司海外市场布局不断完善、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公司产品 受到海外客户更大的青睐;另一方面,由于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公司试剂原料 和试剂半成品出口大幅增加。

公司拥有完整的诊断原料开发技术平台,保证研发质量和效率抗原、抗体 和诊断酶的开发与制备所涉及的环节较多,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开发效率,以 及最终蛋白质的性能,因此只有掌握了蛋白设计、工程菌构建、稳定细胞株的构 建、蛋白表达、纯化与复性、检测和筛选等各个环节的相关技术,形成一个闭环开 发平台才能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拥有蛋白设计及基因工程技术平台、表达系统平 台、纯化和复性平台以及检测和筛选平台4.5. 百普赛斯:靶点药开发用蛋白试剂领跑者百普赛斯专注于生物药开发过程的蛋白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化品牌,致 力于提供靶向治疗药物研发过程中所需的靶点抗原及其他关键试剂和相关服务。

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应用于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心血管病、传染病等疾病的药 物早期发现及验证、药物筛选及优化、诊断试剂开发及优化、临床前实验及临床试验、药物生产过程及工艺控制(CMC)等研发及生产环节,致力于提供高质量, 高批间一致性的蛋白产品,高水平的分子互作服务(SPR&BLI)以满足药物研发 领域的严格标准。

2019 年公司的重组蛋白试剂营业收入在中国国产厂商中排名 第二,在全球厂商中排名第四

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多年增加,重组蛋白为公司营收主要来源疫情 加速公司产品销售,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 亿元,同比增长 138.5%,实 现归母净利润 1.2 亿元,同比增长 943.8%。

2021 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和归 母净利润 2.8 和 1.2 亿元,同比增长 61.5%和 55.9%,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0 年公司重组蛋白营收达 2.1 亿元,主营业务中占比达 89.3%国内+国外市场双轮驱动,境外销售占比超 60%。

2020 年在疫情催化下,海外 收入增长明显,2020 年占比达 67.9%,2018-2020 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公司深耕 重组蛋白领域,从长期来看,国内对于重组蛋白的需求主要来源于科学研究和生 物药公司,内生动力十足。

HEK293 表达系统优势明显,同时公司拥有市场缺失品种——膜蛋白基于 HEK293 表达系统生产的重组蛋白,蛋白结构及翻译后修饰也是最接近人源的天 然蛋白,是药物开发用重组蛋白的首选,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

公司的重组蛋白 超过 95%是通过人源 HEK293 细胞表达系统生产公司搭建了基于昆虫细胞表达 技术和哺乳动物细胞可诱导表达技术的困难药物靶点膜蛋白的表达及纯化平台,同时应用了膜蛋白 Nanodisc 组装技术。

基于公司平台,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出全长 人 CD20 膜蛋白、全长人 CD133 膜蛋白、人 CCR5 GPCR 膜蛋白等产品4.6. 义翘神州:蛋白、抗体生产专家义翘神州是一家从事生物试剂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技术服务的生物科技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重组蛋白、抗体、基因和培养基等产品,以及重组蛋白、抗体 的开发和生物分析检测等服务,公司生物试剂“一体化”服务平台雏形初现。

公司营收连续多年增加,重组蛋白和抗体收入占比最高2020 年新冠疫情催 化公司营收大幅增长,2020 年实现收入 16.0 亿元,同比增加 782.8%,实现归母 净利润 11.3 亿元,同比增加 2996.9%。

2021 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收入和归母净 利润 8.1 亿元和 5.6 亿元2020 年主营业务中,重组蛋白收入占比 29.8%,抗体 收入占比 65.0%

公司生物试剂产品涵盖抗体、重组蛋白、培养基等领域,产品种类和数量均 比较丰富义翘神州生产和销售的现货产品种类超过 4.7 万种,其中重组蛋白约 6,000 种,包括超过 3,800 种人源细胞表达重组蛋白产品,能够全面满足客户对于最接近人体天然蛋白结构和性质的重组蛋白需求;能提供约 13000 种抗体,其 中单克隆抗体数量约 4,600 种,能够覆盖生命科学研究的多个领域,为分子生物 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研究等基础科研方向和创新药物研 发提供"一站式"生物试剂产品和技术服务。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知识知识产权评估报告(知识产权评估报告无效的认定标准)不要告诉别人

2023-08-18Aix XinLe72

知识产权评估报告(知识产权评估报告无效的认定标准)不要告诉别人知识产权作为法定的出资方式,股东选择以知识产权进行出资无可非议,但是在实际履行出资义务的过程中,如何认定非货币类型的出资已经履行完毕存在争议。…

探索探索科学杂志社(探索科学杂志社怎么查)新鲜出炉

2023-08-18Aix XinLe137

探索科学杂志社(探索科学杂志社怎么查)新鲜出炉世界在变化,但总有人被钉在原地。…

探索天梯排行榜(台式处理器天梯排行榜)速看

2023-08-18Aix XinLe81

天梯排行榜(台式处理器天梯排行榜)速看对于小白来是说,对CPU型号认知,一般都只看CPU是i3、i5还是i7的,其实这是选购CPU的最大误区之一,目前还有很多小伙伴没有搞懂。…

趣闻快来看酷音乐亚洲盛典(酷音乐亚洲盛典薛之谦)

2023-08-18Aix XinLe157

快来看酷音乐亚洲盛典(酷音乐亚洲盛典薛之谦)有一次在四川开演唱会,因为交通不便,比较远,他自己包车送粉丝回家。同年,薛之谦受邀作为流行音乐的代表,和其他艺术家一起前往俄罗斯,参加由中华人民…

科普女排联赛总决赛时间表(2023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时间表)速看

2023-08-18Aix XinLe50

女排联赛总决赛时间表(2023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时间表)速看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将于北京时间13日凌晨在美国拉开战幕,波兰、美国、土耳其、巴西、意大利、日本、德国八支球队将在首轮比赛中捉对厮杀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