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2016年(2016年探索一号)学会了吗
早在6000年前,水草丰美的石臼湖畔出现了原始村落。经考古专家的论证,薛城遗址是目前南京地区已知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早在6000年前,水草丰美的石臼湖畔出现了原始村落经考古专家的论证,薛城遗址是目前南京地区已知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0月7、8日,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将 “解密”南京高淳薛城遗址,从历史延伸、文物细节,用镜头阐述薛城出土文物及相关文化遗存,展现高淳历史文化风采。
记者了解到,去年,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组走进高淳,对高淳区相关历史文化进行纪录片专题拍摄,走访了薛城遗址、高淳博物馆等地取景,节目酝酿至今才推出
正在经历第五次考古发掘被誉为“金陵第一古村落”的薛城遗址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薛城十村,是1997年11月发现的6000多年新石器时代古村落的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南京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史前古文化遗址,距今5500至6300年,是继汤山南京猿人之后南京考古的重大发现。
遗址出土的文物种类丰富多样,以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为主,其中以平底釜、筒形罐、三系钵、彩绘豆等为代表的陶器最为典型新石器时代墓葬、新石器时代灰坑、红烧土遗迹等发现,更加体现了史前古文化的深厚底蕴
从1997年开始,薛城遗址已经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填补了长江下游史前考古的多项空白近期,南京师范大学薛城遗址考古队开始了第五次考古发掘,用手铲寻找史前“文化基因”,探寻先民的足迹当年薛城遗址的发现,颇有戏剧性。
1997年8月3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薛城乡的施工队,在卫生院大楼的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埋藏地下的人骨架和碎陶片起因是,几位青年农民拿着几件石器去当时的高淳县文保所询问价格,被文保所工作人员凭着职业敏感追问来源。
考古队员们由此发现了薛城遗址这座古人类遗址,并对已破坏的遗址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对薛城遗址的第一次考古发掘从1997年9月4日开始,在数十年的发掘工作中,在考古研究员们的细致工作下,薛城遗址的出土文物闪耀着史前文化的夺目光彩,不断叙述着这片土地的文明起源。
先民长啥样去?为地域文明探源提供线索1997年的发掘发现了距今大约5500-6300年完整的人骨架,鱼骨、贝壳类骨骸;2010年的发掘发现了鹿角,浮选了植物种子等作为标本2021年,考古队员在薛城遗址发现了一座巨型蚬壳堆塑遗迹,由此揭开了薛城先民们的崇拜与信仰。
它酷似一条自东向西南趴伏的大鳄鱼,有专家称它为“江南第一龙”“龙形”蚬壳堆塑遗迹,是千年前高淳先民渔猎生活的侧面写照,也是对原始信仰、动物崇拜的真实映射
2022年8月,南京师范大学薛城遗址考古队开展第四次考古发掘东、西两区共发现新石器时代灰坑31座,出土陶器、玉石器和骨器200余件此次发掘的史前墓葬常见随葬品,包括陶罐、陶壶、陶豆、陶盆、陶盉、陶鼎、石钺、石锛、纺轮、网坠等,高等级墓葬常随葬有猪下颌骨。
早期墓葬与太湖西部溧阳神墩遗址马家浜文化晚期墓葬、溧阳东滩头遗址马家浜文化晚期墓葬出土器物相似,晚期墓葬随葬的多件假腹杯形豆与宜兴下湾、湖州毘山、湖州安乐等地出土的同类器物高度相似,显示出薛城遗址与太湖西部崧泽文化遗址之间的密切联系。
其中,考古队员们清理出一座埋藏着无头猪骸骨的土台,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推进,薛城先民们的文化与精神世界的面目逐渐清晰后来在遗址基础上举办了薛城遗址出土文物专题展览,以及南京市博物馆高淳考古工作站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在薛城遗址发掘成果展示厅内,一位新石器时代的“南京人”就是根据编号为M15的骨骸复原的薛城先民2013年11月建成并向社会免费开放的高淳博物馆内,也珍藏有薛城遗址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和玉石器等。
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主任王志高教授认为,薛城遗址所揭露出的文化面貌,为南京乃至江苏地域文明探源提供了新的线索,为我们更好地认识本地区的史前文化面貌提供了全新的实物资料接下来,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在探源方面还有好多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秦代之前,几乎没有文献资料印证。
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要通过考古透物见人,分析我们这座城市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校对 徐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