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2021考古(探索发现2021考古楚墓)没想到
特邀六位一线考古学家为您讲述考古发掘中的惊人发现、奇特经历!
守护国保 / 传承文化
2021年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值此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之际发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考古百年跟着考古学家重现“第一现场”系列课程特邀六位一线考古学家讲述考古发掘中的惊人发现、奇特经历文物背后的故事和考古学者的研读说明水下考古与陆地考古的异同
守护国保 传承文化!
第一讲三星堆二惊天下1986年7至9月三星堆遗址发掘的两座大型商代祭祀坑1、2号坑出土了金、铜、玉、石、陶、贝、骨等珍贵文物近千件三星堆出土文物种类和造型都具有极为强烈的本地特征印证了古巴蜀文化的特征填补了中华文明演进序列重要文物的缺环
被誉为“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三星堆出土 鸟型金饰片在2021年随着3-8号坑的发现可谓是三星堆“二惊天下”三、四号祭祀坑基本结束发掘出土文物及残件超过1800余件3坑出土各类器物残件和标本共729件4坑出土完整器86件、残件1073件
5-8号坑通过精细清理阶段也有许多发现7、8号坑发现丰富的文物
三星堆 “5号祭祀坑”出土 金面具在今年的新发掘中3号坑出土的完整金面具、神树纹玉琮4号坑出土的扭头青铜人像8号坑出土的金树叶、朱砂彩绘青铜器等文物刷新了对3000多年前古蜀文明的新认知为研究古蜀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神树纹玉琮 图源:新华网
铜扭头跪坐人像 图源:新华网从新发掘的祭祀坑可以探究到哪些时代气质?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有什么联系?三星堆今年因何再次醒惊天下?《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古蜀文明》作者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教授周新华老师讲述
《三星堆二惊天下》第二讲从熊家冢到望山桥看楚国文化楚文王元年(前689)楚国迁都于郢(今荆州)这里成为楚文化的核心区在荆州地区周围也发掘出了众多楚墓然而至今发掘的这些楚墓里级别高、规模大的却很少楚国的辉煌面貌及其丧葬制度的
神秘面纱始终无法揭晓
熊家冢墓地遗址直到熊家冢墓地和望山桥墓地的发现使我们对楚国高等级墓地的政治经济、埋葬制度等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熊家冢墓地出土 玉璧熊家冢墓地和望山桥墓地熊家冢墓是一处楚国王陵由主冢、祔冢、车马坑殉葬墓、祭祀坑等部分组成而望山桥墓地则是楚国大夫级别的墓地 墓主身份地位显赫文物考古价值巨大而且地理位置与文化环境别居一格、具有独特的效应
熊家冢墓地 车马坑熊家冢墓地为何堪称天下第一?熊家冢墓地与望山桥墓地的关系与区别是什么?两片楚墓揭示出什么样的墓葬制度,与周文化有何区别?听荆州博物馆副馆长熊家冢墓地发掘主持人贾汉青老师讲述《从熊家冢到望山桥看楚国文化》
熊家冢墓地出土 玉龙第三讲历代曾侯墓诉说的氏家变迁近十年曾国系列考古新发现取得了在重大收获随着叶家山墓地、文峰塔墓地郭家庙墓地、苏家垄墓地以及枣树林墓地的系统发掘使曾国成为从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从国君墓葬到中小贵族墓葬
不同的聚落遗存等基本都有揭露这使曾国成为周代考古中物质文化面貌揭示最为完整、全面的诸侯国
曾侯乙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特别是春秋中期曾公求曾侯宝以及曾侯得的发现致使在曾国700年历史里每个关键时间节点几乎都有曾侯发现曾侯墓的发现不仅可以建立江汉地区青铜器断代的标尺同时有了构建曾侯世系的基础
铜尊盘 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基于此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郭长江老师拟以最新的考古发现为基础对西周早期曾国立国到战国中期曾国被楚灭亡期间的曾侯器做考古学观察、梳理曾侯世系
兽形座熏灯 随州市文峰塔M18出土如何通过历代曾候家族墓地复原出曾侯家族的变迁?曾候家族与其他贵族家族的关系如何?历代曾侯墓出土的青铜器因何成为江汉地区青铜器断代的标尺?《历代曾侯墓诉说的氏家变迁》快来寻找答案吧!
第四讲考古探秘海昏侯其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目前中国考古发掘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座以“汉制”为代表的列侯标本墓
“刘贺”螭纽玉印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出土的1万多件(套)各类精美、珍贵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上”字大褭蹏金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它们和海昏侯国国都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都是汉代政治、经济、思想、艺术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物质载体多层面、多角度展现了
中国汉代文化风貌
铜当卢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海昏侯墓有哪些僭越礼制的行为?出土文物揭示了汉代王侯什么样的“神仙”生活?考古是怎样透过遗迹遗物探究墓葬背后的人和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
杨军老师带你考古探秘海昏侯其人
银当卢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第五讲从五龙宫看道家仙山的营建2020年9月8日湖北省最大的考古发掘项目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开工仪式在五龙宫举行
武当山五龙宫五龙宫位于武当山天柱峰以西五龙峰山麓、灵应峰之下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早的皇帝敕建宮观这座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的道宫后经历代统治者不断修缮和扩建鼎盛时期殿堂庙宇多达850间是武当山建筑最早的九宫之一
五龙宫考古发掘现场发掘五龙宫遗址其目的绝不仅仅只是废墟之下的文物更多的是在探索发现武当山的文化宝藏随着整个五龙宫遗址建筑遗迹逐步揭露出来利用考古成果一定能为这处世界文化遗产永续保护和修缮提供详实依据
五龙宫池底浮雕五龙宫如何体现道教阴阳五行学说?五龙宫真的有五条龙吗?从何破解五龙宫排水系统之谜?第一座皇家庙宇五龙宫的建造与武当山的营建有何联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武当山回龙观遗址、五龙宫遗址考古领队
康予虎老师带我们从五龙宫看道家仙山的营建
五龙宫池底石龙浮雕第六讲丝路海底的时间胶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统称是一条线性的文化遗产分陆上和海上两条
印花宽折沿花口盘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磁灶窑绿釉印花卉纹折沿菱口碟而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由法国的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出
金项链与陆地丝绸之路不同的是海上丝绸之路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但途中的线路是以海洋为媒介没有明确的实体但古人通过一种悲壮的方式把贸易的载体“船”留在了这条航路的不同海域中
南海一号考古现场所以要研究线路的存在就必须借助水下考古通过对不同海域不同时间的沉船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再将这些无形的点串联成有形的线这条线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一号打捞现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遗存是水下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南海I号上的遗存看出的船员生活是什么样的?南海I号的堆货方式能看出什么样的贸易形态?如何确定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路?
南海1号上打捞出来的各种瓷器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南海I号”宋代沉船发掘的崔勇老师以“南海I号”和“南澳I号”发掘为例揭示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密切关联
南海一号遗址报名咨询全六讲:268 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