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秘密追踪(探索与发现蜗牛的秘密)一篇读懂
HELLO 追随儿童 探索课程罗溪镇中心幼儿园课程故事汇报
教师是每个课程故事的点灯人,在莹莹微光中点亮属于孩子们的故事,在火光跳跃中聚焦每一束光芒,在一次次的思维
HELLO 追随儿童 探索课程罗溪镇中心幼儿园课程故事汇报
教师是每个课程故事的点灯人,在莹莹微光中点亮属于孩子们的故事,在火光跳跃中聚焦每一束光芒,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照亮孩子也照亮自己。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助力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智慧捕捉幼儿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切实支持、引导幼儿深度学习与发展,扎实推进教师专业成长2023年6月28日,罗溪镇中心幼儿园老师们相聚汇报厅,开展了班本课程故事分享交流活动。
运动课程篇
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注重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重视幼儿生活与游戏独特价值,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小5班的《球球大作战》,活动中给孩子提供了对球直观的、多维度的经验;开放、拓展更多空间为孩子与球的接触和互动,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地逐步走进了球的世界!孩子对球的新的认知,也增强他们对运动的欲望,做一个阳光、健康的孩子。
中3班的《小篮球 大梦想》不仅带孩子感受了运动的精神,也感受了篮球的艺术魅力大2班的《“篮”朋友》带孩子们感受了篮球艺术的创作美丽,通过制作球服和班牌,让孩子们在创作中锻炼手部肌肉发展并培养自信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自然课程篇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园里的树木陪伴着一群又一群孩子的成长,带给孩子们无穷的美好与欢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孩子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结合孩子们兴趣点,我们以园内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活动对象,最大限度地拓展幼儿的认知经验范畴,奠定幼儿发展的能力基础,支持、尊重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全面发展。
小3班的《阳光下的“小家伙”》、小6班的《蝴蝶飞呀》、中1班的《春虫 夏蚊》、中4班《小蜗牛,大秘密》和大5班《蚕》都是以昆虫(七星瓢虫、蝴蝶、蚊子、蚕、蜗牛等)为切入点,带孩子们了解昆虫的外形、习性以及昆虫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科学了解昆虫,真正探索昆虫的秘密。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保持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2的《春遇桃树》利用园部户外的桃树资源,带领幼儿探索桃树的一生,从叶-花-果,在一次次探索发现中不断感叹着自然的神奇中6班的《自动浇水器诞生记》中幼儿们在自然角和种植区发现了植物缺水的问题,从而引发了对浇水器的设计,同时幼儿从活动中发现科学游戏的乐趣。
✦✦
生活课程篇
陈鹤琴先生曾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去做也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不要剥夺孩子劳动的权利大3班的《一起“趣”整理》和大4班的《劳动赋能》都是以“整理”为中心,从儿童的真实问题出发,学会整理自己游戏的户外材料和自己的小书包。
培养了幼儿认真做事、有始有终的态度,养成了分类整理、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这些良好习惯的形成,将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石小1班的《小小瓶罐 大大精彩》和小4班的《小人物 大收集》都是收集了废旧材料再利用、再创造,孩子们自主体验、探究,让平平常常的废旧材料变得有趣、有生命力。
小2班的《疯狂汽车城》选取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汽车,从各种各样的汽车中选了幼儿们最感兴趣的消防车,带领幼儿们来了一场近距离的视觉、听觉、触觉的体验中5班的《指纹故事》幼儿们通过对自己身体上某一个器官的探索,了解了指纹的来源、指纹的用途等,发现了其中大大奥秘。
大1班的《大园小图》利用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地图,引导幼儿认识地图、绘制地图,让幼儿对周边的环境更加熟悉大6的《赴时间之约》中幼儿留意到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朋友-钟表,幼儿们走进时间、认识时间、感受时间,并陶醉于时间的创意活动中。
点评篇
副园长谢琴芬对各班课程故事进行了总结,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点评:很庆幸老师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都能从孩子的一日生活中的发现资源,开展相应的班本活动课程开展的方式也是多元的,有线索式、项目式等。
课程故事梳理的框架及关注点:一、课程的来源1、幼儿感兴趣的话题2、幼儿探究的问题3、幼儿经验生长的需求二、课程资源的价值判断1、对标常模2、对标本班幼儿的经验需求与生长需求关注点:1、从幼儿出发,思考资源与幼儿的关联。
2、通过多元的调查方式,了解幼儿的需求,包括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需求等三、课程开展的过程(关键活动的阐述)1、关注幼儿的需求与经验生长2、关注课程的核心价值与幼儿的全面发展3、关注活动方式的多元性(不要排斥集体活动)。
4、关注预设与生成四、课程反思1、多元的评价方式可以通过数据对比追踪幼儿的经验变化,包括面上幼儿的经验以及个体幼儿的经验2、关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各类资源的利用情况,梳理资源、活动、经验三者的关系链此次课程故事分享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在课程中成长的足迹,也看到了教师专业成长行进的路径,为老师们相互学习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过程,教师应跟随孩子找到有价值的生成点,系统思考,让课程切实可行,有趣且有意义
花开无声,教育有言。 本次班本课程故事汇报虽然结束了, 但是我们对幼儿生成课程的研究脚步不会停止。 我们会继续不断学习、携手进步。 期待下一次更美的相遇。
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中心幼儿园编辑|吴蝶审核|谢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