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研究和探索_语法研究和探索是什么级别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三维语法框架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胡 燕摘要:语法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英语教师,如何改变枯燥无味的语法课堂,缩小学生语法知识和语法技能之间的差距是其十分关注的话题。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三维语法框架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胡 燕摘要:语法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英语教师,如何改变枯燥无味的语法课堂,缩小学生语法知识和语法技能之间的差距是其十分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三维语法置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情境,运用实证研究法,旨在探索其具体实践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笔者建议,教师不仅要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树立三维语法意识,而且要明确三维语法之间的密切关系;注重语法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语法技能,真正将三维语法落实到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关键词:三维语法;语法教学;使用;语法技能
一、引言语言是一个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靠语法来规范语法教学更是为人们获取准确的语言知识和流利的语言交际能力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因此,英语教学应该优化语法,而不是淡化语法而实际英语语法教学通常是拘泥于对学生语法知识的输入,聚焦形式,忽视意义和使用,不注重培养学生语法输出能力,片面的语法教学;语法教学教法单一,多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学脱离实际运用(赵炜懿,2014)。
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寻求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出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Larsen-Freeman(2002)提出了以“形式、意义和使用”为内容和以“语法技能”为目标的“三维语法”也就是说,在语法学习中,学生不仅要了解语言的形式,即语法项目的变化规则,也要弄清该语言形式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更要明白如何在具体情境中使用该语言形式。
于润箐(2013)指出,将三维语法应用于高中语法教学能促进学生语法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还能使学生意识到语法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实验)》),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育部,2003)。
既然三维语法对教学有益,也符合《课标(实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总体要求,如何将其科学且有效地运用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中?本文结合同位语从句这一语法项目,深入探讨三维语法指导下,教师如何具体将形式、意义、使用三者有机结合统一及具体实践操作中的主要注意事项,以使学生不仅了解语法知识,更掌握语法技能。
二、三维语法的基本内涵(一)三维语法Larsen-Freeman(2007:25-26)认为,对语法结构的运用不仅要求形式正确,还要求有意义(语义学)和得体(语用学)如图2.1.1,她将语法看作形式、意义和使用三个维度。
她认为,语言形式涉及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意义涉及的是非语境化中的词汇和语法意义;使用则考虑人们在特定语境中用该语言所要传达的意图,这三个维度分别对应着三个问题(见图2.1.2):形式对应的是这个语言单位是如何构成的?(正确性);意义对应的是这个结构表达什么意思?(有意性);而使用则对应的是何时用?为什么要这样用?(得体性)。
值得注意的是:两幅图中的双向箭头,这充分说明三个维度彼此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缺一不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语法范畴(二)语法技能(grammaring)Larsen-Freeman(2009)挑战了传统的语法观,创造了语法技能(grammaring)这一术语,她认为语法技能是继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之外的第五项技能,是准确地使用语法结构合乎情景地表达意义的能力。
语法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其目标不能限于了解语言系统,而是要帮助学生在正确、有意义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语法,使学生获取语法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三维语法框架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语法就是关于语言形式或语言结构的知识,把它看成是一种静态的语言形式来规定,忽视了语法在语言交际使用中的变化性和动态性事实上,语法是由形式、意义和用法三部分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各部分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语法的三维性既是语法自身特征的体现,又是语法教学内容的具体反映(王云华,2012)本文通过三个具体的步骤来实现“三维语法”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它们分别是呈现目标、有效练习和得体输出,其对应的三个阶段为呈现阶段、训练阶段和使用阶段。
下面结合同位语从句对这三个阶段加以课堂实例说明(一)目标语法呈现阶段1. 有意义的导入教师利用显性语法教学方式呈现目标语法项目,进行有意义的目标语法导入,即教师要积极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入目标语法授课开始时,教师通过展示真实的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本班几个学生及教师本人的照片并配有同位语及同位语从句成分,先让学生指出什么是同位语,进而过渡到同位语从句的概念,以此由浅入深进行有意义的导入,既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又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成功地导入了同位语从句这一语法项目。
2. 有意义的理解形式导入知识点之后,教师接着展示一些例句,指引学生注意同位语从句引导词的用法,让学生感知同位语从句的语法形式结构教师结合例句向学生讲解这一语法形式结构及其所表达的意义那么,为使这一语法输入环节不枯燥,不脱离实际,就要求教师在展示的例句上多下功夫,精心设计,将其意义和形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例句的代表性作用,使学生在可理解的,有意义的情境下,习得其语法形式。
在学习同位语从句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等名词性从句,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把这些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从而获得有意义的学习学生能自觉把同位语从句并入到之前所学的名词性从句中,使语法形式结构系统化,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语法项目。
3. 小组合作与教师点拨同位语从句最难学的并不是它的形式和意义,而是它与定语从句的区别学生在已经学习了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已知,此时,结合教学重难点,给学生抛出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同位语从句与定语从句的区别?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既紧扣教学目标,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可先给出有意义的,有形式的例句让学生观察对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再适时给予点拨评价,要尽可能使学生探索出二者的不同之处,进而更深层次地掌握同位语从句这一语法项目,让学生直接体验语言的内涵和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语法训练阶段这种训练不是机械式的模仿与操作,而是在真实的,具体的情境下,将形式和意义结合统一、有效的训练学生在教师给定的语境中以内化同位语从句在教学中,教师一般多使用传统刻板的训练方法比如翻译和选择填空,但很少运用大量阅读或写作等非传统训练方法(郑丽琼、刘晓斌,2011)。
然而,三维语法倡导通过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句型操练来测试学生对目标语法的掌握程度故而,符合三维语法所倡导的有意义的句型操练,都不妨大胆尝试(三)语法的综合使用阶段上述两个阶段侧重的是结合语法的形式和意义,学生在了解同位语从句的形式和意义之后,根据三维语法,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将语法的形式和意义融合于使用中。
这一阶段,形式、意义和使用高度统一,形式和意义为使用服务,同时使用巩固形式和意义而写作和口语是英语学习者综合语言能力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语言输出的主要途径,也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要积极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同位语从句口头表达出来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为使学生树立这一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如给定主题,组织学生使用同位语从句编写对话或是使学生用复合句改写作文,借以提升写作水平
四、启示与建议(一)学习三维语法理论知识在实际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停留在三维语法的表面,只知语法的形式,意义和使用,不明确三者间紧密联系的内在关系,更不能有机结合三者,将三维语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加强三维语法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不能孤立三维,只聚焦形式或聚焦意义,要正确树立三维间内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二)精心设计三个语法教学阶段三个语法教学阶段,即呈现阶段、训练阶段和使用阶段是具体将三维语法运用到语法教学中的关键所在,每个阶段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呈现阶段和训练阶段在兼顾三维的基础上,更注重语法的形式和意义;使用阶段不仅巩固已掌握的形式、意义,更侧重使用,将其转化为语法输出巧妙运用这三个阶段,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这三个语法教学阶段,分析语法教学目标,理清教学重难点,三个教学阶段要有梯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为避免传统语法教学所导致的枯燥无味的教学课堂,教师在各阶段可结合教学实际,要设计创设一些具有真实性,可理解性,多样性,有意义的,灵活的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句和教学活动(三)注重语法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语法技能
很多教师对学生是否掌握语法的最终评价仅局限于看学生的语法测试分数,而忽视了教师教学输入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输出传统语法教学多停留在语法的形式和意义层面,即语法教学进行到第二阶段就停止教师在日常语法教学时,要更加注重三维语法中的使用这一维度,不仅要聚焦形式和意义,更要聚焦使用,设计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使用语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法技能。
五、结语本文基于对三维语法的理解,并结合同位语从句这一语法项目进行课堂实例展示,笔者发现,在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地学习三维语法知识,而且要结合自身一线教师经验丰富的优势巧妙灵活地运用;精心设计三个语法教学阶段;注重语法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语法技能。
在上语法课时,就会使枯燥无味且低效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且高效,学生也能在这种情境中有意义地理解使用语法,继而改变高中语法教学现状,找到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出路
参考文献[1] Larsen-Freeman, D. Grammar[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6).[2] Larsen-Freeman, D. Teaching Language 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 [M]. 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7.
[3] Larsen-Freeman, D. Teaching and testing grammar [A].In Long, M. & Doughty, C. The Handbook of Language Teaching[C].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9.
[4]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王云华. 英语语法的“三维”特征及“三维”语法教学[J]. 基础英语教育,2012(14).[6] 于润箐. 三维语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7] 赵炜懿. 三维语法框架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8] 郑丽琼,刘晓斌. 高中英语三维语法教学实证研究[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1(9).Research on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ree-Dimensional Grammar
Hu YanAbstract: Grammar teaching has confused English teachers all the time. They are quite concerned with the topic on how to change the current boring classroom phenomenon and reduce the gap between grammar knowledge and grammar skill. This paper applies the three-dimensional grammar into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by using empirical approach, aiming to explore the considerations in the procedure.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teachers not only study the hypothesis, build up the consciousness but also make clear the clos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dimensions. What’s more, pay much attention to usag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grammaring for the real implemen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grammar in senior high school grammar teaching.
Key words: three-dimensional grammar; grammar teaching; usage; grammaring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