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探索时期_十年探索时期的成就
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共筑安全屏障的十年探索与实践2025年4月15日,我国迎来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全国各地围绕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十周年的历史性成就,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创新、覆盖广
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共筑安全屏障的十年探索与实践2025年4月15日,我国迎来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全国各地围绕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十周年的历史性成就,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创新、覆盖广泛的教育活动。
从雪域高原到城市社区,从校园课堂到田间地头,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在十年积淀中愈发深入人心

创新宣教形式:科技赋能与文旅融合今年活动的最大亮点是科技手段与地方文化特色的深度融合在西藏,林芝市利用机器狗“桃小安”“守青”等IP形象,结合桃花文旅节吸引游客参与互动,将边境安全教育与生态旅游结合;天津则推出“国安号”主题游船,通过海河文旅项目普及20项重点安全领域知识,并以年画娃娃“津小安”强化市民体验感。
此外,火箭军某部通过卫星导航、AI技术模拟泄密场景,直观呈现网络安全隐患,展现了科技在教育中的生动应用
全民参与:从边疆到内地的多维覆盖国家安全教育的触角延伸至社会各角落西藏山南市邀请“时代楷模”卓嘎、央宗姐妹讲述守边故事,激发边疆群众的家国情怀;河南、山东等地通过校园普法、田间宣讲、社区活动等形式,向学生、农民、游客普及法律知识(如防爆盾牌演示、禁毒教育等)。
天津更是实现大中小学国家安全课程全覆盖,虚拟仿真教学和海关实践课成为学生理解“国门安全”的重要途径
十年沉淀:从意识觉醒到行动自觉国家安全法颁布十年来,教育模式从单向宣传转向全民共建西藏日喀则市打造“青青、稞稞”文旅IP,在珠峰大本营向全球游客传递国家安全理念;天津通过话剧《爱国三问》等文艺作品,将安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深化民众的情感认同。
司法部组织的全国普法活动则通过线上答题、案例剖析,推动形成“维护安全人人有责”的社会共识未来展望:筑牢安全防线的持续挑战十年探索证明,国家安全教育需与时俱进一方面,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安全等风险亟待纳入宣教体系(如南开大学开展的AI安全研讨会);另一方面,如何保持教育形式的吸引力,避免“走过场”,仍需基层创新。
例如,西藏阿里地区通过界碑描红活动强化青年国土意识,这一实践提示我们:教育需扎根于本土文化,才能激发深层共鸣结语国家安全是“国之大者”,十周年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总结,更是新征程的起点从机器狗到戍边路,从虚拟课堂到田间宣讲,全民共筑的安全屏障正在科技与人文的交织中愈发坚固。
未来,唯有持续创新、全民参与,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挑战,让“大安全”理念真正融入民族血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