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地理看历史:透过地理看历史全文免费阅读
读李不白的随笔集《透过地理看历史》,学到不少新东西。首先是坚定了一个理念:地理包括自然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札记〕李建学读李不白的随笔集《透过地理看历史》,学到不少新东西。首先是坚定了一个理念:地理包括自然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之前有过这方面的理解,没有仔细想过。通过这本书,进一步明确了。
比如长安何以成为汉唐等王朝数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何以衰落?再比如东都洛阳包括开封何以兴衰,还有后来崛起的南京和北京其次是看到地理环境引发的一些历史事件,山川河流的变化,对改朝换代、特别是战争,包括经济文化繁荣和发展等的影响。
第三是学到不少知识点,随记存留1、湖北的襄樊就是曾经的襄阳和樊城,新中国后才合并成了襄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父亲贩苹果提到过的远方2010年再次改回襄阳和樊城,襄樊也就没有了今年“五一”假期计划去襄阳,可惜没走成。
2、关中有四大关隘,即函谷关、武关、散关和萧关;函谷关后来被潼关取代,缘于距离长安太远3、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写的是洛阳,之前以为长安因为唐代中后期,皇帝就爱待在地理位置更加优越的洛阳,特别是经济繁荣,很多人都把洛阳“当做”京城了。
4、公族就是国君一脉传下来的直系亲属。国君的儿子是公子,孙子即公孙。商鞅曾称公孙鞅,其封地商、即现在的陕西商洛一带。赵高为赵国公族之后,亡秦有点复仇的意思。
5、清明本为二十字节气之一,后来跟介子推搭上关系,有寒食节加持,就演变成了祭奠先人的节日6、晋国人豫让为报答智伯知遇之恩,两次刺杀赵襄子不成,恳求在其外衣上刺几刀了却心愿,然后自杀死前留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我注意到豫让,得益于几年前看过的电视剧《新世界》没想到,这个人还给汉语做出过重要贡献7、天津来自元代取直京杭大运河后的一个码头,明成祖朱棣从这里上船南下,很快夺得取皇权,这里就成了天子的渡口——天津
8、知道炎黄子孙来自黄帝和炎帝交战后结合的部落联盟,却不知黎民百姓中的“黎民”,就是炎黄联盟打败蚩尤的九黎部落后融入的人,都是华夏族的源头9、知道“阳春白雪”,也听说过“下里巴人”不知道长江下游的楚国看不起上游的巴国,就把他们粗俗的歌调说成了“下里巴人”。
更不知道的是巴人曾以卤水制盐,多贩卖为生,开始叫巴盐,后来就成了盐巴10、知道秦昭王时代的蜀郡太守李冰曾带领二儿子终生治水,修建了都江堰不知道李冰的二儿子因治水有功被奉为三只眼的二郎神,其全名“灌江口二郎显圣真君”。
11、“庸人自扰” 这个成语的来历,是因为曾经的庸国不自量力,竟然挑战相邻的楚国,被楚国联合北边的秦国和西边的巴国灭掉了12、知道辣椒是哥伦布在美洲发现、后来通过海路传入中国,也听说过四川人爱吃辣椒是随清代“湖广填四川”养成。
却不知道中国本土的辣味曾经是“茱萸”,就是“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那个茱萸,后来被辣椒替代了13、秦国第一个称王的秦惠文王,在位做过两件大事一是听从司马错的建议,平定巴蜀获得富庶大后方;二是杀了通过变法增强国力的功臣商鞅。
因为他做太子时曾触犯禁令,一根筋的商鞅为维护法律尊严照罚不误;太子掌握实权,找借口对商鞅五马分尸以解心头之恨怪不得谁都不愿得罪领导或实力派,人之常情也
14、头一回看到昆明最早是一个族群,生活在洱海边唐宋时期,南诏国、大理国在洱海一带先后兴起,昆明人只好跑到滇池边讨生活元朝灭大理国后,在滇池附近设置了“昆明千户所”,昆明就变成一个地名了还看到“云南”二字,来自唐朝皇帝与南诏王阁罗凤使者的对话。
“君在何方?”“南边云下”开元十六年(728年),唐朝封阁罗凤为“云南王”那么,彩云之南又是谁说的呢?15、明白“河套”的名称,就是黄河“几”字形顶部这一带,黄河像个套子样把这一块套在里边,草肥水美再次敬仰以开疆拓土著称的汉武帝,他在征服从河套发展起来的匈奴人之前,做了两件大事。
以“推恩令”削弱诸王势力,把权力和财富集中起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思想上加强皇权,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读罢,若有所悟。
16、在《河西走廊》这一章,明白了两个词语一是“弱水”,二是“封狼居胥”“弱水”为祁连山积雪融化、顺势在河西走廊形成无数河流中最大的一条,之所以叫弱水,是因为河流险恶,且在沙漠里时隐时现,不能行船《西游记》描写:“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后来,人们却用弱水来比喻爱情《红楼梦》里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水” “封狼居胥”早年见自辛弃疾的经典词作,即“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现在才明白狼居胥是一座山,就在匈奴王庭的旁边,《史记》有记载;霍去病打败匈奴后登上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
“封狼居胥”就成了历代武将建功立业的最高荣誉。
17、我们最早一直称华夏人,汉朝在轮台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纳入汉朝版图之后,汉这个朝代的称号就变成了民族的称号曾任西域副校尉的陈汤人微言轻,却胆略过人危难之际,他鼓动西域都户甘延寿调集屯田的汉军,再加上乌孙国的士兵,准备闪击匈奴;且利用甘延寿生病时机假传圣旨,集结4万人马全歼匈奴军队。
最重要的是留下一句硬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18、发现民族这个概念,居然是二战后从西方传过来的?作者说华夏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文明符号那么汉族,是民族还是文明符号?再说民国初年提出的“五族共和”,里面有没有民族这个概念呢?当然,我也许曲解了作者的本意。
《透过地理看历史》比较浅显,像少儿读物,却朴实有趣,引述的史料也基本准确。特别是通过地理变化认识历史事件的方式方法,值得借鉴。2024年5月28日晨于西安•家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