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历史上的书法家:历代书法名家

2024-08-14Aix XinLe

,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小篆是相对大篆而言,又称秦篆。其风格刚柔并济、圆浑挺拔,对汉字的标准化、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

历史上的书法家:历代书法名家

 

【秦】

1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小篆是相对大篆(金文、石鼓文)而言,又称秦篆其风格刚柔并济、圆浑挺拔,对汉字的标准化、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

李斯 泰山刻石

李斯 峄山刻石 【两汉】

2崔瑗(公元77年-142年)字子玉,东汉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崔瑗工书,尤善章草,师承杜度,书史上并称“崔杜”,梁 袁昂《古今书评》中说:“崔子玉书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有绝望之意”他对后代草书的影响最大,张芝即取法崔,杜而成为汉代草书的集大成者。

3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今河南开封)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唐张怀瓘《书断》评蔡邕飞白书“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蔡邕 熹平石经

蔡邕 熹平石经 4张芝生年不详,字伯英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的草书影响颇深

张芝 终年帖

张芝 终年帖【魏晋南北朝】

5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人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

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钟繇 宣示表

钟繇 贺捷表6索靖(239年-303年)字幼安。善章草,传张芝之法,其书险峻坚劲,自名“银钩虿尾”。索靖的书法,内涵淳朴,浑穆如汉隶,转折似今草,对后世影响很大。

索靖 月仪表7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陆机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平复帖 陆机8皇象字休明,三国时期吴国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草圣之称前人对皇象书法平价甚高,唐张怀瓘曰:“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

”可见他创造了“相众而形一”的书风,在书法史上有重要意义

皇象 急就章9卫夫人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公元272-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东晋著名女书法家族祖卫瓘,官至西晋司空,录尚书事,与索靖俱善草书,人称“一台二妙”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师承钟繇,妙传其法,以为楷书订定笔划顺序而闻名。

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卫夫人是“书圣”的启蒙老师

卫夫人 近奉帖10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慕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 兰亭序11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王献之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以行书和草书闻名。

王献之 中秋帖12王珣(349年-400年)字元琳王珣工书法,董其昌称其“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其代表作《伯远帖》是东晋时期难得的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历代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

王珣 伯远帖13王僧虔(426年—485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北朝时期刘宋、南齐大臣 、书法家,出身“琅邪王氏”,为东晋丞相王导玄孙、侍中王昙首之子王僧虔喜文史,善音律,工真书、行书其书承祖法,丰厚淳朴而有骨力。

墨迹有《王琰帖》著有《论书》等

王僧虔 王琰帖

王僧虔摹 万岁通天帖14郑道昭(455年-516年)字僖伯。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魏碑体鼻祖,工书善正书,体势高逸,作大字尤佳。被誉为“书法北圣”,南与王羲之齐名,有“南王北郑”之誉。

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拓片15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瘗鹤铭》是古人为葬鹤而撰写的一篇铭文,大字正书原刻于江苏镇江焦山西麓栈道摩崖之上,临江绝壁,被尊奉为“大字之祖”,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坐标意义的传世名迹。

宋金石家黄伯思考为梁陶弘景书,后世多同意这种说法

陶弘景 瘗鹤铭【隋唐五代】

16智永生卒年不详,陈、隋间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善书法,尤工草书。

智永 真草千字文17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楷书四大家之一因其字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 仲尼梦奠帖18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年幼学书与著名书法家僧智勇,受其亲传,妙得“二王”笔法,故其书笔致圆融丰腴,外柔内刚,续魏晋之脉,启盛唐之风。

蔡邕 熹平石经

虞世南 汝南公主墓志铭19陆柬之(585年-638年)唐朝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柬之最初书学虞世南,晚学“二王”,草书笔意尤为古雅“落笔浑成,耻为飘扬绮靡之风”,故有“晚擅出蓝之誉”传世书迹以《五言兰亭诗》刻贴与《书陆机文赋》墨迹最为著名。

陆柬之 文赋20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万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体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21孙过庭(646年-691年)擅楷书、行书,尤长于草书,取法王羲之、王献之,笔势坚劲,直逼二王著《书谱》2卷,已佚今存《书谱序》,分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伤知音6部分,文思缜密,言简意深,在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许多论点,如学书三阶段、创作中的五乖五合等,至今仍有意义有墨迹《书谱》传世

孙过庭 书谱22薛稷(649年-713年)字嗣通,中国唐代画家,书法家。工书法,师承褚遂良,亦有新奇,当时即有“买褚得薛,不失其节”的说法。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

薛稷 临摹兰亭序

薛稷 信行禅师碑23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书法与怀素齐名其性好酒,据《旧唐书》的记载,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

实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热狂度,被后世尊称为“草圣”

张旭24李邕(678年~747年)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汉族,广陵江都(今扬州江都区)人,一说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善楷、行书,尤长碑颂其书法个性明显,左低右高,笔力遒劲,舒放有险峭爽朗之感。

李邕 李思训碑25颜真卿(709年-784年)字清臣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创“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善诗文,著作甚富,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

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颜真卿 祭侄子文稿

颜真卿 裴将军诗26李阳冰生卒年不详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少温,汉族,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人李白族叔,为李白作《草堂集序》初师李斯《峄山碑》,以瘦劲取胜他善词章,工书法,尤精小篆自诩“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也。

”他所书写的篆书,“劲利豪爽,风行而集,识者谓之苍颉后身”甚至被后人称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

李阳冰 三坟记

李阳冰 三坟记27怀素(725年-785年)字藏真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

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小草千文》诸帖

怀素 自叙帖

怀素 自叙帖28柳公权(778年-865年)其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

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柳公权 玄秘塔碑

柳公权 蒙诏帖29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工草书,其书字体姿媚,用笔劲健

杜牧 张好好诗帖30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杨凝式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代表作品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

杨凝式 韭花帖【宋辽金】

31李建中(945年-1013年)善草、隶、篆、籀、八分等书体师法颜真卿及魏晋书风其书笔致丰腴肥厚,结体端庄稳健,风格丰肌秀骨,气宇轩朗有墨迹《同年帖》、《宝宅帖》、《土母帖》,石刻有翻刻《峄山碑》及法帖《千字文》等。

等传世

李建中 土母帖32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北宋著名书法家,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世人评蔡襄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

蔡襄 澄心堂帖33苏轼(1037年-1101年)号东坡居士。苏轼亦善书,书法以行书、楷书为长,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浪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大字楷书颖州西湖听琴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34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书法宗法晋唐,深受周越、怀素、颜真卿、苏轼等影响。

黄庭坚 松风阁

黄庭坚 松风阁35蔡京(1047年~1126年)北宋名臣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时称蔡京为“六贼之首”蔡京书法颇妙博采诸家众长,自成一体其书笔法姿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独具风格,为海内所崇尚存世书迹有《草堂诗题记》、《节夫帖》、《宫使帖》等。

蔡京 尺牍宫使帖

蔡京 节夫帖36米芾(1051年-1107年)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蜀素帖》《拜中岳命帖》等。

米芾 研山铭37赵佶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宋朝第八位皇帝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赵佶有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流传于世,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

赵佶 瘦金体秾芳诗帖

赵佶 草书千字文38陆游(1125年-1210年)其书法简札,善于行草相参,纵敛互用,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意致深远”其《自书诗卷》,仍然保留早年学习颜真卿、苏轼书法的笔法风格和习惯用笔,但又明显地融会杨凝式行书、张旭草书的长处,无论是用笔、结字和布白都与其诗浑然一体,明人程郇题跋为“诗甚流丽,字亦清劲”,是难得的书法佳作。

陆游 自书诗【元】

39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 前后赤壁赋40鲜于枢(1246年-1302年)其书法成就最著。鲜于枢兼长楷书、行书、草书,尤以草书为最,与赵孟頫齐名。

鲜于枢 论草书帖41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词曲家、书画家、茅山派道士旧名张泽之,又名张嗣真;字伯雨,号贞居之,又号句曲外史钱塘(浙江杭州)人张雨工书画,其书法初学赵孟頫,后学怀素、张旭字体楷草结合,俊爽清洒自成一格。

存世书迹有《山居即事诗帖》、《登南峰卷》等倪瓒在《题张贞居书卷》称“贞居真人诗,人,字,画,皆为本朝道品第一”

张雨 七言律诗轴 42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浙江诸暨市枫桥镇全堂村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

他的书法能将章草、隶书、行书的笔意熔于一炉,并加以发挥书法骨里雄健,汪洋恣意

杨维桢 七绝诗轴

杨维桢 晚节堂诗札43倪瓒(1301年-1374年)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倪瓒擅画山水、墨竹,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 倪瓒书法真正做到了既“隐”且“逸”,其书既遒劲、精美,又率意、简逸,后人多称其为“倪高士”。

倪瓒 小楷江南春三首【明】

44宋克(1327年-1387年)字仲温,在明代颇享盛名,与当时擅长书法的宋璲、宋广合称三宋。素工草隶深得钟、王之法,笔精墨妙,风度翩翩。并工写竹,虽寸冈尺堑,而千篁万玉,雨叠烟生,萧然无尘俗之气。

宋克 章草急就章45祝允明(1461年-1527年),字希哲,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

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

祝允明 杜甫秋兴46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唐寅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代表作《落花诗册》。

唐寅 落花诗册47文徵明(1470年-1559年)字徵明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文徵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徵明 行书七律诗轴48陈淳(1483-1544)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 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他的写生画,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

书工行草,圆润清媚,率意纵笔,稳健老成,是晚明狂草大家

陈淳 杜甫秋兴八首49王宠(1494年-1533年)明代书法家尤以书名噪一时,书善小楷,行草尤为精妙为明代中叶著名的书法家著有《雅宜山人集》,传世书迹有《诗册》、《杂诗卷》、《千字文》、《古诗十九首》、《李白古风诗卷》等。

王宠 杂书贴50徐渭(1521年-1593年)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徐渭的书法和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难看懂,用笔狼藉,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喜欢,自己认为“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徐渭 花卉图卷题诗51董其昌(1555年-1636年)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其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

董其昌 白羽扇賦軸 52张瑞图(1570年-1644年)明代官员、书画家他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又擅山水画,效法元代黄公望,苍劲有劲,作品传世极希。

张瑞图 西园雅集53黄道周(1585年-1646年)明末学者、书画家他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有力量,又有姿态,是黄道周行草书的主调。

他以隶书铺毫和方折行笔,点画多取隶意;字虽长,但强调向右上横势盘绕,让点画变得绵而密,虽略带习气,但奇崛刚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尤显出其人刚直不阿的个性

黄道周 舟次吴江诗册54王铎(1592年-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 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

书法作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其绘画作品有《雪景竹石图》等

王铎 行书55倪元璐(1593年-1644年),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

他突破了明末柔媚的书风,创造了具有强烈个性的书法,与黄道周、王铎鼎足而立,并称“明末书坛三株树”,又与王铎、傅山、黄道周、张瑞图并称“晚明五大家”,成为明末书风的代表

倪元璐 草书56陈洪绶(1599年~1652年)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其人物画成就,人谓“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当代国际学者推尊他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

清代包世臣将陈洪绶的书法归在“逸品上”,评曰:“楚调自歌,不谬风雅

陈洪绶 五言联

陈洪绶 画赞【清】

57傅山(1607年-1684年)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

傅山 晋公千古一快四条屏58朱耷(1626年-1705年)号八大山人。其受欧阳询的影响很深,后学董其昌的行书,又转入黄庭坚的夸张开阔等,再寻魏晋人的书法气质,终于参用隶书笔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朱耷 草书五言排律 59金农(1686年-1763年)扬州八怪之首。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

金农 隶书七言联 60郑板桥(1693年-1765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郑燮 行书轴

郑燮 草书 司空曙七绝61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刘墉 临颜真卿送蔡明远叙行草轴62王文治(1730年-1802年)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工书法,以风韵胜。书学米、董,后法二王,得力李北海,喜用淡墨。

王文治 唐寅题画诗63邓石如(1743年-1805年)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邓石如 隶书作太元传64伊秉绶(1754年-1815年)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 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在任期间,以“廉吏善政”著称。

伊秉绶喜绘画、治印,亦有诗集传世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

伊秉绶 行书诗轴

伊秉绶 题钱杜梅花册寒香千古65吴让之(1799年-1870年)字熙载。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在书法方面成就最大的是篆书,其篆书汲取了邓石如端庄、浑厚的风格,使之更加飘逸、舒展,柔中带刚,法度严谨。

66何绍基(1799年-1873年)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何绍基 隶书联67赵之谦(1829年-1884年)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处受惠良多在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实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赵之谦 篆书联 68吴昌硕(1844年-1927年)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兼用篆、隶、狂草笔意入画,色酣墨饱,雄健古拙,亦创新貌其作品重整体,尚气势,主张“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富有金石气。

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吴昌硕 篆书四条屏中国书法十五讲¥65购买来源:书法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历史历史上的书法家:历代书法名家

2024-08-14Aix XinLe163

历史上的书法家:历代书法名家,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小篆是相对大篆而言,又称秦篆。其风格刚柔并济、圆浑挺拔,对汉字的标准化、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

历史政治历史和现实表现:政治历史和现实表现情况100字

2024-08-14Aix XinLe40

政治历史和现实表现:政治历史和现实表现情况100字,女,汉族,19年月出生,省市县人,学历,年月毕业于大学专业。先后、工作,现在单位担任*。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自身言行,始终保持良好的…

历史中国屈辱的历史事件:中国屈辱的历史事件简介

2024-08-14Aix XinLe172

中国屈辱的历史事件:中国屈辱的历史事件简介1993年7月23日,银河号被美国无中生有的指控载有化学原料,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条件下向中国政府提出三个解决方案,要么停止前进返回中国,要么让美国…

历史2017年香港历史开奖记录查询:2017年香港历史开奖记录查询126期

2024-08-14Aix XinLe9

2017年香港历史开奖记录查询:2017年香港历史开奖记录查询126期之前为大家简单介绍了「香港六合彩」的前世今生。主要有一个信息点:香港六合彩总共有1到49个号码,每一期六合彩会有摇出6个平码加1个特码。从1到4…

历史少林寺历史:少林寺历史多久

2024-08-14Aix XinLe170

少林寺历史:少林寺历史多久声誉显赫的禅宗祖庭,少林功夫的发祥地,位于登封市西12公里处的嵩山五乳峰下,是嵩山风景区的主要核心景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