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历史名人:常州历史名人名单
常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南部,是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北濒长江、东临太湖、西倚茅山、南扼天目山麓;
常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南部,是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北濒长江、东临太湖、西倚茅山、南扼天目山麓;与上海、南京两大城市等距相望常州市属长江下游平原,兼有高沙平原和山丘湖圩,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圩墩新石器遗址、春秋淹城、天宁寺、红梅阁、文笔塔、藤花旧馆、舣舟亭、太平天国护王府、瞿秋白纪念馆、中华恐龙园、天目湖、金坛茅山风景区、嬉戏谷、东方盐湖城、华夏宝盛园等景点。
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毗陵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
自此,常州历朝均为郡、州、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常州、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 常州自古至今人才辈出,今天我们来聊聊常州市的八大名人,你们都知道哪些呢?。
季札
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名札,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春秋时期政治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吴太伯十九世孙,吴王寿梦第四子,史称延陵季子、州来季子季札品德高尚,远见卓识三次让国,广交贤士周游列国,提倡礼乐,宣扬儒家思想,对华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周敬王三十六年,季札去世,时年九十三岁,葬于上湖(今江苏省江阴市申港),孔子曾为之撰写碑铭萧统
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武进)人,祖籍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兰陵)南朝梁宗室、南朝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长兄,母为贵嫔丁令光天监元年(502年)十一月,册立为太子,举止大方,爱好佛学。
因蜡鹅厌祝一事,父子产生嫌隙中大通三年(531年),英年早逝,年仅30岁,谥号昭明,葬于安宁陵,后世称为“昭明太子”天正元年(551年),侯景拥立豫章王萧栋即位后,追尊昭明皇帝 大定元年(555年),第三子萧詧建立西梁政权,追尊昭明皇帝,庙号高宗。
唐顺之
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
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后调任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督师抗倭途中不幸染病,于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其为“荆川先生”。
在军事上,他主张抗倭,对实战经验进行了总结; 在文学上,主张“本色论”“师法唐宋”,是明代中后期“唐宋派”的领袖作为明代诗文大家,唐顺之以古文与八股文著称于文学史; 在思想上,主张“道器不二”、“技艺与德岂可分两事”, 重新整合王学左、右两派思想,为阳明心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阶段。
盛宣怀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又字幼勖、倔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汉族,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死后归葬江阴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唐驼
唐驼(1871~1938) ,谱名成烈,字孜权,号曲人江苏武进人我国近代印刷业的开拓者其书法秀美遒劲,含蓄朴茂,时称唐体,与沈尹默、马公愚、天台山人并称题额写匾四大圣手代表作有《武进唐驼习字帖》、《孝悌祠记》、《育合堂记》等。
瞿秋白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本名双,后改瞿爽、瞿霜,字秋白 ,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先后在中共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1927年2月7日,自编《瞿秋白论文集》。
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1935年2月在福建省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从容就义,时年36岁刘国钧
刘国钧,又名金巽,出生在江苏靖江,自幼家境贫寒,备尝艰辛,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官僚资本倾轧下,惨淡经营,艰苦创业早年在常州提倡“机器革命”,“土纱救国”,1930年果断集资创办常州大成纺织印染公司8年间使大成企业由1个厂发展到4个厂,纱锭由1万枚发展到8万枚,资金由50万元发展到400万元,被当时经济学界誉为罕见的奇迹。
他三渡日本,考察欧美,引进技术、管理,结合工厂实践,提出工管工自治化、工教工互助化、工资等级化、工厂革新化、出口优质化的口号,全面提高工厂管理素质并率先在我国纺织界中试制成功灯芯绒、丝绒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撰写了《扩充纱锭计划刍议》一书,认为抗战胜利后,可用15年时间将全国纱锭扩展到1500万枚,与世界纺织业争王座, 1950年毅然自港返常,在江苏省私营棉纺业中首先实行公私合营。
1958年当选为江苏省副省长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出谋献策,提倡养兔,提出办厂要“生产增量,清洁卫生,废物利用,价廉物美”四要点十年动乱时,亲笔书写“人老心不老,永远跟党跑”对联,以示坚定信念还创办刘国钧职教中心,进行各种职业的培训。
华罗庚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