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关于祖国历史的资料:关于祖国历史的资料大全

2024-08-06Aix XinLe

距今约1.8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进入了氏族公社阶段,已会磨制骨针,将兽骨、兽牙等钻孔制作成装饰品,学会了人工取火。

关于祖国历史的资料:关于祖国历史的资料大全

 

一、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1.原始社会(1)原始人时期原始人过着群居的生活,使用打制的石器和一些简单工具,依靠渔猎和采集为生某些原始人(北京人)已学会用天然火,有简单的语言直立猿人的著名代表有:云南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蓝田人(距今约8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早期智人(古人)的著名代表有:陕西大荔人、山西丁村人、广东马坝人晚期智人(新人)的著名代表有:广西柳江人、四川资阳人(2)氏族公社阶段

距今约1.8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进入了氏族公社阶段,已会磨制骨针,将兽骨、兽牙等钻孔制作成装饰品,学会了人工取火(3)母系氏族公社阶段(距今六七千年到五千年)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妇女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氏族成员亲属关系按母系血统确定,实行集体对偶婚。

此阶段的著名文化代表有: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和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的特征是:人们已定居生活,学会打井,饲养牲畜,并种植水稻(见图1-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其典型代表有: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氏族遗址。

仰韶文化的特征是:人们以建造房屋、定居生活;学会制造弓箭、纺织、种植粟、麻、菜和饲养家畜家禽。制作的彩陶很精美,上面的刻画符号可能是中国原始文字的萌芽(见图1-2)。其典型代表有:西安半坡氏族遗址。

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出土

人面鱼纹彩陶盆1955年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盆高16.5cm,盆口直径39.8cm(4)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距今四五千年)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男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氏族成员的亲属关系以父系血统确定。

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晚期出现了贫富差别此阶段的著名文化代表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河南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公社再到阶级社会过渡阶段中的传说人物三皇:女娲、伏羲(见图1-3)、神农。

关于“三皇”还有其他几种说法,女娲、伏羲被说成是“蛇身人首”,他们结为夫妻,繁衍后代,这是“龙的传人”的源头五帝:伏羲、神农、黄帝、炎帝、尧舜黄帝和炎帝生活在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两个部落是兄弟联盟,曾联合在涿鹿打败了南方的蚩尤部落,是构成华夏族的主干成分,所以自称“炎黄子孙”的后代遵奉他们为华夏族的祖先。

尧舜禹的时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知识拓展 女娲伏羲图《五运历年记》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氏双眼所化,日神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日神就是伏羲;月神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月神即是女娲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伏羲在左,左手执矩,女娲在右,右手执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伏羲、女娲都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祖先据说伏羲曾教导人们从事农、牧、渔业生产,女娲曾教导人们婚姻嫁娶的人伦礼法。

他们手中拿的规和矩,即是生产工具,又是社会秩序的象征女娲伏羲图寓意深奥、构图奇特,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

女娲伏羲图历史传说 大禹治水的故事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很多,传说大禹新婚第四天就离家出发去治水,十三年中,他三次经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千辛万苦,大禹终于治服了洪水,大河各得其道,百川东归大海,人民安居乐业。

为了感谢大禹,人民拥戴他为大王,舜王也因为大禹治水有功,心甘情愿将王位禅让给他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浙江绍兴大禹陵2.奴隶社会时期(1)夏(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我国奴隶社会始自约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建立,至春秋时期结束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王朝夏王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此,“家天下”的王位传子制度代替了禅让制。

夏人已会制造青铜器和制作玉器公元前1600年,最后一个实行暴虐统治的夏王桀被商汤所灭(2)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了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商朝商经过数次迁都最后定都殷(今河南安阳)。

典故由来 商汤“网开一面”一天,商汤外出巡视农业与畜牧业,看到一个人在野外四面张网捕鸟,还祈祷说:“无论从哪里来的鸟都能进入我的网”商汤对捕鸟人说:“哎呀,太残忍了,鸟儿恐怕被你捕光了”说罢,便拆掉三面的网。

并小声祷告:“鸟儿啊,你们愿左飞就往左飞,愿右飞就往右飞,实在不想活了,就进入网里来吧!”诸侯和部落首领们听说此事,纷纷说:“商汤是一个好君王,他对飞禽如此仁慈,对人肯定更加仁爱”很快四十个氏族部落先后归顺于他。

商的农业生产、畜牧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在商纣王统治时期,奴隶主统治残暴腐朽,“人牲”和“殉葬”是当时惨无人道的制度,人民纷纷反抗,武王乘机起兵伐讨,商朝灭亡科技与文化成就商朝时期,我国奴隶制经济和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商朝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具有很高水平,有国之重器司母戊大方鼎(见图1-5),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铸铜器。

知识窗 司(后)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1939年在安阳殷墟武官村出土,形制雄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古代青铜器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故世人称为“司母戊大方鼎”,为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所铸的青铜器。

鼎重875kg,高133cm1939年,武官村村民挖掘出了司母戊大方鼎,但因实在无法搬动,又将大鼎重新掩埋,并相约保密后来,侵华日军闻知此事,老百姓为保护鼎不被掠走,千方百计地隐藏起来抗战胜利后,司母戊大方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被运抵南京交中央博物院(现南京博物院)筹备处保存。

图1-5司(后)母戊大方鼎商朝沿用夏朝计时的方法(至今我们还把农历称“夏历”),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记录商朝的文字——“甲骨文”已定型,“甲骨文”是当时世界上相当进步相当成熟的文字由此开始了中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

知识窗甲骨文“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因为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小屯村为殷王朝的遗址,称殷墟,故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

图1-6 甲骨文(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武王伐纣灭商后,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称为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农业和手工业取得了重大发展西周很多青铜器上铸有长篇铭文,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记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实行周、召二公的“共和”执政这一年是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二、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

1.春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自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其得名于鲁国编年史《春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主要标志为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鲁国首先实行的“初税亩”,标志着私田所有权的建立和井田制的开始瓦解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以谋取霸主地位,先后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知识窗 礼崩乐坏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周王室的衰落,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对天下诸侯的控制地位势力稍强大的诸侯就称王、食九鼎(按规定诸侯只能食七鼎)礼崩乐坏实质上反映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社会秩序逐步瓦解的过程。

图1-7楚式铜方壶2.战国战国时期,群雄并起,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史称“战国七雄”争霸客观上促进了华夏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融合这一时期,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奴隶主转化为地主,奴隶成为自耕农,封建的土地所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向封建制过渡。

为增强国力,各国先后进行“变法”首先由魏的李悝 [kuī]开始,秦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科技与文化成就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上使用,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战国时期牛耕得到推广,各国都兴修水利,秦国的都江堰(见图1-8)和郑国渠最为著名。

知识窗 都江堰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 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其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都江堰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

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作

图1-8 都江堰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的变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突出的有中国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中国先秦诸子学术思想成就学派时代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儒家春秋孔丘(创始人)(圣人)《诗》《书》《春秋》。

战国孟轲(亚圣)《孟子》荀况《荀子》道家春秋李耳(创始人)《老子》又名《道德经》战国庄周(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墨家春秋墨翟(创始人)《墨子》法家战国韩非子(集大成者)《韩非子》兵家春秋孙武《孙子兵法》

战国孙膑《孙膑兵法》在天文历法方面测定了冬至、夏至日期;战国已定出二十四节气;《春秋》中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甘德和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医学方面,名医扁鹊,首创望、闻、问、切“四诊法”。

建筑技术方面,出现了著名能工巧匠鲁班,被后代木匠尊为祖师爷文学艺术方面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创造出“楚辞”体,写出《离骚》等不朽诗篇现已出土的编钟及其他乐器,表明当时音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俞伯牙是当时最著名的乐师。

典故由来 “知音”的典故有一年,俞伯牙乘船逆汉水而上,在汉阳遇上了大雨,就命船停泊在岸边,并取出随身携带的七弦琴,看着旁边的高山,听着汉水的涛声,就在船舱中抚起琴来他弹着弹着,突然,琴弦断了按照当时的说法,只有遇到懂得音乐并理解弹琴人心境的人琴弦才会崩断。

伯牙走出船舱,见到岸上有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樵夫,这位樵夫叫钟子期,生活在汉水边,以砍柴为生,闲暇时喜欢读些诗书俞伯牙问他:“你听我弹琴,但是你能听懂其中的寓意吗?”钟子期答到:“能”于是,俞伯牙马上换好琴弦。

他鼓琴一曲后,问钟子期:“何也?”子期答到:“巍巍乎,若高山”伯牙又鼓琴一曲,子期曰:“荡荡乎,若流水”俞伯牙立即走到钟子期面前,一揖到地,激动地说:“我今天终于找到知音了!”“知音”的典故由此而来三、封建社会时期

1.封建社会的确立与初步发展(1)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达550年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秦,秦定都咸阳。

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开始为了巩固统一,秦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废分封制,改“王”为“皇帝”,确立皇权至上,设立“三公九卿”中央政府机构;推行郡县制等政治措施;采取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等经济措施;统一文字为小篆,焚书坑儒统一思想等文化措施;派兵北击匈奴,修筑自临洮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南击百越;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江(即湘桂运河),使其成为沟通长江、珠江水系的最早的运河。

由于秦赋税、兵役、徭役沉重,刑法严酷,激起尖锐的阶级矛盾,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秦朝在刘邦攻占关中后灭亡(2)汉朝经过4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西汉”。

知识窗 “楚河”“汉界”历史上的楚河汉界并非在扬子江畔的楚汉之地,而是在古代豫州荥阳成皋一带,它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必争的古战场公元前203年,刘邦凭借丰富的粮草作后盾,出兵攻楚,而项羽则因兵乏粮缺,无力再战,被迫提出“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条件以求和,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之说。

如今,在河南省荥阳县城东北的广武山上,还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的称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一条宽约300m的大沟横于两城之间,这就是当年刘邦与项羽对垒的鸿沟西汉建立后,几代皇帝都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一定恢复。

文帝和景帝时,社会相对安定,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史称“文景之治”汉武帝刘彻即位后,颁布“推恩令”,彻底解除了诸侯王国对中央政府的威胁;又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汉武帝在位期间,西汉势力不断发展,成为世界上强大的汉帝国知识窗 汉族和汉人汉代,四海一统、民生恢复,这个精力旺盛的年轻民族终于摆脱了内部的自相杀伐,内求巩固,外求扩张中华大地的面貌从此发生了永久的改变,亚洲的格局为之一新,余波一直冲击到遥远的西方世界。

正如高祖在《鸿鹄歌》中所唱:“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汉代把受到华夏文化浸润的、居住于广阔土地上的人民,组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一直延续到今天从此,这个民族就以“汉”自称由于汉朝时国外经济贸易十分发达,在丝绸之路上,汉朝的商人出使外国,外国人就将中国人称为汉人,久而久之,就有汉族和汉人的名称。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外戚王莽乘机篡夺皇位,建立“新”朝,但仅存在17年便被绿林、赤眉农民起义推翻刘秀利用农民起义的力量,于公元25年重建汉室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称帝后,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曾调整政策,使封建经济和科学文化继续发展,史称为“光武中兴”。

但东汉中期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异常腐败,激发了黄巾大起义(公元184年),东汉政权在起义中崩溃秦汉时期是中国各民族融合时期;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从此正式归属中央集权管辖,东汉时南匈奴与汉族交错居住而后逐渐融为一体。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见图1-9),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知识窗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逾7000km长路上,丝绸与瓷器,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中国历朝政府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丝绸作为表示友好的礼物。

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多少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由于西传至君士但丁堡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奇高,令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乃至东亚是一个物产丰盈的富裕地区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

东汉班超出使西域,甘英出使罗马帝国(大秦),罗马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开始了中国同欧洲国家的直接友好往来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从此正式归属中央集权管辖科技与文化成就秦汉时期中国科技文化在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主要有:。

西汉初期出现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东汉张衡创制浑天仪、地动仪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西汉)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东汉)中国医疗学的基础论著《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医圣)。

我国第一家国家级最高学府太学(汉武帝创办)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史圣)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东汉班固著)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道教在东汉末年产生西汉时流行赋和乐府诗,赋的名篇有:西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fú)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归田赋》;乐府诗的名篇有《孔东南飞》《十五从军行》。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1)三国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相互混战,经赤壁之战,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分别定都洛阳、成都、建业(今南京),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三国鼎立(2)晋朝晋朝分为西晋(公元前265年—公元前316年)和东晋(公元前317年—公元前420年)东晋时期,中国北方还有十六国(前赵、北凉、夏、前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后赵、成汉、前秦、后凉、后秦、前凉、西凉、北燕),战乱频繁。

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立,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晋灭吴,南北统一316年匈奴兵攻洛阳,西晋灭亡317年,南逃的司马睿建立晋,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3)南北朝南朝和北朝合称南北朝。

420年到589年,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此四朝均建都建康(今南京),史称南朝宋(刘宋)→齐→梁→陈386年,北方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逐步统一黄河流域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再后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

此五朝史称北朝科技与文化成就晋至北朝时期,北方出现了各族人民大融合的趋势,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世界领先的成就突出的有: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齐民要术》,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水经注》东晋名僧法显第一个到达印度取经,历时14年,著有《佛国记》他在乘船归国途中遭遇风暴,横渡太平洋,抵达今墨西哥西海岸,比哥伦布早1000多年发现美洲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后人称之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见图1-11)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佛教在南北朝大盛,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中的石雕是我国雕刻艺术的瑰宝知识窗 王羲之的《兰亭序》从绍兴城西南的渚山下有一座优雅别致的古典园林,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曾在这里种植兰花,所以人们把那里称做兰亭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这里流觞饮酒、赏景赋诗。

王羲之把当时大家所作的诗集合起来,在诗集前写了这个《兰亭序》从文学的角度看,它文字优美,情感旷达闲逸,是千古绝妙的好文章从书法的角度看,它被誉为法贴之冠,被各代名家悉心钻研

《兰亭序》(唐代冯承素的临摹本)3.封建社会的繁荣(1)隋朝581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灭陈,重新统一中国隋文帝为巩固其统治,实行均田,大兴科举,建立“三省六部制”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开皇之治”。

其继位者杨广即隋炀帝隋炀帝统治残暴,奢侈腐化,连年发动对高丽的战争,使隋朝在农民大起义中覆灭(2)唐朝618年,隋朝原留守李渊举兵反隋,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继皇帝位,改元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纳谏,任用贤臣,政治清明,实行租庸调制,完善科举制度,社会经济开始繁荣,国力逐步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武则天称帝后,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年间,选任贤能,使唐朝达到全盛,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中后期,朝政腐败,先后发生“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宦官争权,大由盛而衰王仙芝、黄巢领导农民起义,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朱温在907年篡夺唐政权科技与文化成就隋唐的建筑、雕版印刷、天文、药学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文化是公元7世纪-9世纪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对亚洲和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影响巨大;在对外交往上,唐和70多个国家通商,与亚、欧各国的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重要的史实有:隋代开凿的大运河全长四五千里,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李春设计建造的安济桥(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赵州桥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595年-605年),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唐代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著名诗人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著名散文家有:韩愈、柳宗元等。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其唐代壁画和塑像反映出唐代高超的绘画和雕塑艺术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城市,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都市知识窗 白居易与“长安米贵”白居易的少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缺衣少食中度过,亲身经历了时代的苦难,对他成为关心百姓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有很大的影响。

他从小读书用功,顾不上休息,甚至达到“口舌生疮,手肘成胝[ zhī]”的地步刻苦努力,使他很早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据载,16岁那年他赴长安,携带诗文去拜谒当时的名士顾况,开始顾况瞧不起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便拿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啊!”当他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不禁连声赞叹,改口说道“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居”天下也不难啊!”。

唐朝时,外国留学生以朝鲜半岛的新罗人最多朝鲜半岛在手工业先进技术、政治制度、历法、文学艺术等方面大量向唐朝学习,与唐贸易往来频繁日本先后组织十多批遣唐使来华学习各种先进的文化与技术等,阿倍仲麻吕和空海等人就是其中的著名代表。

日本的行政制度、城市建筑、文字、饮食、服装,以及一些生活习俗都仿照唐的式样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为传播唐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玄奘(唐僧)西游天竺(印度)取经,历时18年,所著的《大唐西域记》至今仍是研究所涉及地区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知识窗 鉴真东渡唐朝天宝元年鉴真应日本高僧之邀东渡弘扬佛法,五次东渡均告失败,历经磨难并因之双目失明天宝十二载六十六岁高龄的鉴真从今天的张家港市第六次东渡扶桑,终于到达日本九州翌年在奈良东大寺建筑戒坛,传授戒法,成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始。

乾元二年鉴真主持建唐招提寺,传播律宗,成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鉴真东渡日本后,不仅弘扬佛法,而且把我国汉字、医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等介绍到日本,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763年鉴真在日本招提寺内圆寂。

寺内至今还保留着鉴真的坐像,这也是日本的国宝伊斯兰教在唐时传入中国4.民族融会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1)五代十国从朱温灭唐建后梁到960年宋朝建立,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前蜀、吴越、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连同山西的北汉,史称“十国”。

历史上统称“五代十国”这一时期各国混乱不休,南方相对安定,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水平逐渐超过北方(2)宋朝及辽、西夏、金国宋朝分为北宋(960年-1127年)和南宋(1127年-1276年)两个时期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废周称帝,建立北宋,定都东京(今开封)。

916年,我国北方和西北契丹族建立契丹国(后改为辽国)1038年西北的党项族建立大夏(史称西夏)1115年东北的女真族建立金国辽、西夏、金长期与宋对峙,彼此征战不息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同年,赵构南渡,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室政权,史称南宋南宋朝不思收复失地,杀害抗金名将岳飞,以称臣刈地、岁贡银绢为条件与金媾和,但求苟存知识窗 岳飞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他出身贫寒,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绍兴十年(1140年)统率岳家军大破金兵于郾城,进军朱仙镇,准备渡河收复中原失地但朝廷执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后被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3)元朝正当中原地区宋金之争不已之时,北方的蒙古汗国崛起1206年铁木真建立政权,被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元朝初年,国家统一,注重农业,兴修水利,使农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获得发展。元朝一时成为疆域辽阔的大帝国(见图1-14),西藏正是在元代成为正式行政区。

元朝疆域中国历史上,元朝不仅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由亚洲推广到欧洲和非洲,而且它的疆域辽阔广大,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科技与文化成就宋元时期在相对和平的阶段中,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文化、艺术也取得了杰出成就,科学技术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重要的史实有:

泉州是当时最大的外贸港口,北宋时建的泉州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南宋时建的泉州安平桥是我国古代保存至今最长的桥北宋时中国是当时世界造船水平最先进的国家,船上已安装指南针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欧洲。

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大都(北京)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里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知识窗 《马可·波罗游记》该书记录了许多当时元朝民间人们生活的一些状况。

这些让当时的欧洲人惊讶的目瞪口呆欧洲人视胡椒为奢侈品,当时的杭州每天却平均消耗4740千克,这在欧洲人看来才是真正的“人间天堂”另外,马可·波罗还讲述到城内有石桥12000座之多,桥下都可通大船试想,身为水乡之都的威尼斯人,听到这个消息定会投来不服气的目光。

游记中提到的亚洲城市超过100座,叫欧洲人吃惊的描述还很多,如他说看到了喷油的泉(巴库的油田)、可燃烧的石头(煤)、用轻巧的纸张来作货币(钞票)......当时的铁匠奇劳洛在听完后说:“他打死也不信大家卖命工作,都为了铜币或银币,给一张纸,谁肯收呢?”。

《马可·波罗游记》所承载的内容是丰富而详实的,它不仅给欧洲人带来了太多的惊讶,更给整个西方社会带来了中国富裕强大和文明昌盛的信息这在欧洲引起无穷的联想和震动,它带给欧洲人一片全新的知识天地游记打破了很多猜疑和宗教谬论,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自此两大洲的距离,才开始拉近。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南宋宋慈写的《洗冤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儒家学派在北宋形成“理学”,南宋朱熹将其发扬光大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一部通史巨著。

“词”在宋代成就最为辉煌,著名词人有:苏轼、欧阳修、柳永、李清照、辛弃疾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见图1-15)。

《清明上河图》局部《清明上河图》(局部)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画卷从商业、交通、漕运、建筑等具有代表性的角度,集中表现了北宋政治经济中心汴京繁盛热闹的景象是一幅反映古代社会生活情况的历史艺术名作。

画卷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总计在5m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0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84匹,大小船只20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北宋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书法卓有成就,人称“宋四家”元代的散曲和杂剧成就最高,关汉卿是最优秀的剧作家,《窦娥冤》是其代表作,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5.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1)明朝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1402年,明成祖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改年号为永乐,1421年迁都北京明朝初期实行宽舒政策,采取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和商品经济也得到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到明中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处于萌芽状态明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政,土地集中惊人,灾荒连年,爆发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统治。

(2)清朝崛起于中国东北的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金(史称后金)政权,其子皇太极于1636年称皇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击败李自成进入山海关,迁都北京清康熙年间,鼓励垦荒屯田,重视兴修水利,经济逐步获得恢复和发展。

同时,平定三藩叛乱,确定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粉碎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取得对俄雅克萨之战的胜利经雍正发展到乾隆王朝,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康乾盛世”乾隆之后不久,清朝便腐朽没落,对外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使我国长期与世隔绝,既失掉国外广大市场,又不了解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阻碍了处于萌芽阶段的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国家日趋落后,终于无力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科技与文化成就明成祖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北京城,成为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和瑰宝,北京故宫是闻名中外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全长6000多千米,是世界伟大的建筑奇迹之一。

郑和7次率船队出使西洋,经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知识窗 郑和下西洋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回族人成祖时为太监,赐姓郑,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东岸等处,开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宣扬威德,海外诸国争来朝贡。

时人称为三保太监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

郑和下西洋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之后长期占据澳门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见图1-18)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1年清政府设台湾府,成为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府林则徐奉命禁烟,1839年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的伟大胜利。

知识窗 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亲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

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郑成功像(厦门鼓浪屿)知识窗 林则徐林则徐(1785-1850年)被称为民族英雄,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一生“历官四十载,为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林则徐在海外也享有盛誉如1999年2月2日,国际天文学会将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又如,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区辟有“林则徐广场”,广场中心耸立着高大的林则徐塑像。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证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明代徐宏祖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的人,著《徐霞客游记》。

清代的《四库全书》是当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绘画有“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和以郑板桥为首的清代“扬州八怪”戏剧创作空前繁荣,著名的有明代的汤显祖《牡丹亭》,清代洪升和孔尚任的《长生殿》和《桃花扇》。

明清文学艺术成就巨大,突出的成就详见下表书名朝代作者文学地位《三国演义》明代罗贯中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明代施耐庵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明代吴承恩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清代曹雪芹我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儒林外史》清代吴敬梓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我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集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为了攫取更多权利,1856年英法等国对中国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窗 《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西方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共分十三条,主要内容包括:

一、中英两国以后“和好”,“各往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安全”二、中国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英国可派领事、管事等外交代表,设驻于这五个港口城市三、中国将广东省宝安县的一个沿岸小岛香港,割与英国。

四、中国赔偿英国鸦片烟价六百万两五、中国方面取消“公行”制度,并偿英三百万两作为商欠之数六、中国赔偿英国军费一千二百万两七、“以酬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两,此时交银六百万两”,并规定了其余的一千五百万两,在以后的分期交付方法。

八、凡英国人在中国被囚禁者,全部释放九、凡因与英人有关,或在鸦片战争中与英国事被监禁者,亦全部释放十、议定税则并规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中国,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重复加税十一、中英两国文书平行。

十二、中国交付第一批六百万两款项后,英军退出南京、镇江、并不再拦阻中国各省商买贸易,同时自宁波外港镇海撤兵,至于驻在定海舟山及厦门鼓浪屿的英军,则待中国将二千一百万两全数交清,及实际开放了五口通商后才撤退。

十三、条约应迅速交两国皇帝批准,并换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等侵略战争侵略者烧杀抢掠,并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从清政府手中掠夺了中国大量的财富和大片土地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先后有广州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以及有识之士发动的洋务运动、变法维新,均以失败告终。

在孙中山领导下,开始了旨在推翻清政府的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知识窗 中山装的由来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曾在荣昌祥定制过几套西装,穿着满意。

有一次孙中山带来一套陆军士官服,根据孙中山的设计,要改成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袋盖要做成倒山形笔架式象征革命要重用笔杆(知识分子)起初门襟上七粒纽扣,孙中山把它改为五粒,象征五权宪法袖口四粒纽扣改为三粒,象征三民主义。

孙中山试穿后,认为这套服装简朴庄重犹胜西装,大为赏后来人们把这套服装定型,称为中山装,而荣昌祥常以能为孙中山先生制作第一套中山装而感到自豪中山装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男式礼服的代表性服装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开始,中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进行了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的科技文化大大落后于西方,但一些有志之士仍为中国的改革、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突出的有:詹天佑主持了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见图1-19)冯如于1910年制成一架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并驾机在同年10月国际飞机协会举办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知识窗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詹天佑,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美国就读。

于187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从战后到1888年,詹天佑几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此路原定六年完成,詹天佑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提前两年于1909年8月11日全线通车,工程费用节余二十八万两白银。

京张铁路的胜利修建,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爱国精神的充分体现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著名的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著名的音乐家:聂耳、冼星海著名画家: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时称“南张北齐”)1905年我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问世。

1931年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问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历史关于祖国历史的资料:关于祖国历史的资料大全

2024-08-06Aix XinLe98

关于祖国历史的资料:关于祖国历史的资料大全距今约1.8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进入了氏族公社阶段,已会磨制骨针,将兽骨、兽牙等钻孔制作成装饰品,学会了人工取火。…

历史中美贸易摩擦历史: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应对措施

2024-08-06Aix XinLe9

中美贸易摩擦历史: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应对措施作为反制措施,中国于4月2日起,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7大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并加征关税。…

历史关于历史文化的资料:关于历史文化的资料大全

2024-08-06Aix XinLe145

关于历史文化的资料:关于历史文化的资料大全历史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语言、文字、宗教、艺术、建筑、习俗、制度等方面。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漫长历史发展过…

科普关于水仙花的科普知识科普知识宣传栏内容图片

2024-08-06Aix XinLe0

关于水仙花的科普知识科普知识宣传栏内容图片  总之科普常识宣扬栏内容图片,整治低俗虚伪直播、明朗收集直播次序是一项持久而艰难的使命…

科普科普作品100部科普书籍排行榜

2024-08-06Aix XinLe0

科普作品100部科普书籍排行榜  阿克苏地域第四群众病院心思医治师布买热木·尼亚孜说:“经由过程这几天的心思安康讲座,我深入领会到各人对心思安康的需求愈来愈大,此后我也会主动呼应科学大课堂举动需求,进一步丰硕宣讲内容科普作品100部,为广阔大众供给更有质量的心思安康效劳科普作品10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