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历史在这里沉思:历史在这里沉思禁书吗

2024-07-28Aix XinLe

专访蓝博洲先生是在龙柏饭店一楼大厅。疫情之下,他从台湾到大陆后已隔离14天。受台联之邀,60岁的他来此参加《寻找祖国三千里》史料图文展。留着黑白

历史在这里沉思:历史在这里沉思禁书吗

 

专访蓝博洲先生是在龙柏饭店一楼大厅疫情之下,他从台湾到大陆后已隔离14天受台联之邀,60岁的他来此参加《寻找祖国三千里》史料图文展留着黑白相间胡须的蓝博洲颇有北国侠士之风,而他社交媒体的头像背景是鲁迅先生。

“那时,鲁迅作品在台湾是禁书我读的第一本是香港盗印的《呐喊》,大学同学晚上偷偷给我,我连夜边读边抄”他说,鲁迅是他的精神导师

蓝博洲定义自己是“自由撰稿人”,做的是台湾民众史研究准确地说,他关注的,是台湾近代史中最讳莫如深、最被刻意遗忘的那段——上世纪50年代的台湾历史在他笔下,有台湾青年的理想与信仰,也有那代人的家国苦难作品《幌马车之歌》中,记录下台湾乡土作家锺理和的话“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寻找祖国三千里》中,放弃东京帝大学业辗转来重庆的台湾青年吴思汉说:“祖国啊,请你看我一眼,你的台湾儿子回来了。

”这些身披历史尘埃的先贤遗愿,冲破厚重屏障,如今听来依然振聋发聩历史在这里沉思蓝博洲希望,自己像他所敬重的鲁迅先生那样,说真话,当真的猛士而许多人说,写这样的作品,需要自身如良医,能体会罹患绝症者最深的伤痛,并用这样的伤痛来警示当下。

“台湾怎么会有这样的人?”上观新闻:你怎么会关注这段历史?蓝博洲:我是台湾的客家人,台胞六代,1960年出生在中部一个小镇在台北读辅仁大学时候,我开始接触“二·二八”事件与上世纪50年代的台湾白色恐怖对于这段历史,。

长辈们都劝我们莫谈“国”事,但我不知道他们的恐惧与焦虑来自哪里1987年,我加入作家陈映真先生领导的《人间》杂志社那年正好是“二·二八”事件40年,“台独”派希望将此定性为“外省政权迫害本省人”,陈先生想通过田野调查与写作,告诉民众“二·二八”事件真相。

我被编入了这个专题小组在此过程中,我走近那批死于白色恐怖之下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名门、受过良好教育,为了社会、为了理想、为了祖国不惜生命我想,台湾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我要尽可能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展现历史真相,对抗“台独”思想。

上观新闻:1987年7月,你第一篇报告文学《美好的世纪》发表你是怎么挖到爱国青年郭琇琮的故事?蓝博洲:历史的迷雾实在太厚、太重我只能用当年台湾情治部门的做法,“抓到一点,循线追查”1987年春节后,我先去向白色恐怖受害者林书扬先生请教。

为了避免电话监听,事先我没跟他电话联系趁着监管他的管理员出去抽烟的功夫,我溜进了他家房间他悄悄告诉我,当时有位相当优秀的台大医学院毕业生郭琇琮,因为在台抗日被捕后迎来台湾光复,之后投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被国民党杀害在台北马场町刑场。

郭琇琮的经历点燃了我寻找那段历史真相的希望我请老先生帮忙联系郭琇琮的遗孀上观新闻:他帮你找到了吗?蓝博洲:他有点为难,因为不知道郭琇琮遗孀在不在台湾林先生甚至在狱中听说,当年他们夫妻一并被害尽管如此,他还是答应帮我去打听下。

一个星期后,我在一对抗日前辈夫妇家中采访到隐姓埋名40年的郭琇琮遗孀在采访最后,她告诉我,临刑前最后一天,郭琇琮留给爱人的小纸条写着:“把我的尸身用火烧了,洒在我所热爱的这片土地上,也许可以对人们种空心菜有些帮助呢!”

上观新闻:作品发表出来效果如何?蓝博洲:据说,当时台湾当局搜购大量当期《人间》杂志,以减低它的社会影响力我也被郭琇琮的理想主义触动,决心投入挖掘这段被湮灭的历史中去从此之后,我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开始从事台湾民众史的调查与采访。

上观新闻:你的第二部报告文学《幌马车之歌》,写的是白色恐怖受害者基隆中学校长锺浩东,也就是锺理和的二哥蓝博洲:1949年秋天发生基隆中学“光明报案”,是台湾白色恐怖的开端(1949年7月,台湾地下党将进步刊物《光明报》寄到台湾省主席陈诚官邸,引发岛内情治机关追查,锺浩东因涉事被捕遇害。

)我想了解这段历史于是在1988年秋冬之交的午后,我来到台北宁夏路一栋老洋房的二楼,就着桌前一盏昏黄的台灯,对锺校长的遗孀、蒋渭水先生的女儿蒋碧玉女士进行访谈我还清楚地记得,讲到锺校长牺牲那段时,为了转移内心悲痛,蒋碧玉女士站起身来,从隔壁房间中拿来一本封面泛黄的相册,封底夹着两页信纸。

这是锺校长在10月2日写的遗书蒙她允许,我仔细读了一遍,遗书思绪通畅,中间只有一段出现几个字涂改,似乎是在考虑如何向爱人陈述即将面临死亡。

我想知道,在军法处押房偷偷写遗书的锺浩东,内心是什么感受?我也想知道,是什么样的觉悟,让一个正值壮年的生命勇敢地面对原本可以逃避的死亡?1950年10月14日清晨,锺浩东唱着最喜欢的《幌马车之歌》,从容走向刑场。

写这部作品的那时候,我在台北近郊租了一间简单的寮舍,没有电话,没有人打扰我整理出历史见证者的各个口述片段,最终写出这篇纪实文学1989年,侯孝贤导演根据其中部分情节,拍摄出赢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电影《悲情城市》,1994年,他再度改编《幌马车之歌》,拍成电影《好男好女》。

之后我还写了《台共党人的悲歌》《寻找祖国三千里》等纪实文学,都在大陆公开出版。

将深不见底的历史重新照亮上观新闻:写这些作品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蓝博洲:因为这段历史被刻意掩盖,最难的就是你要去摸索,写什么人、怎么写,只能在采访中慢慢确定我采取的“循线追查”的方式,和当年特务手段差不多。

第一次采访郭琇琮遗孀时,她甚至怀疑我是“警总(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派来的很多时候,我的采访对象是上一位采访对象介绍的他会提醒我,某个人值得你去写出来这样积累的越来越多还有,就是如何让这些幸存者开口在当时政治环境下,你不问他们,他们不会开口;即使开口了,有顾虑也不会全说。

让幸存者回忆那段不堪回首的受难史,要有一个过程唯有抱着诚恳的态度,才能消除他们猜疑、取得他们信任,接受采访访谈过程中,如果他发现我对这段历史了解程度比他更深,他就会把知道的都跟我讲很多人都是在听你开口后,才决定跟你讲几分。

上观新闻:会不会有对方愿意讲、但不希望你发表的情况?蓝博洲:有的新闻职业伦理还是要讲的如果对方明确说“这段先不要写、不能写”,我大多会尊重对方意愿但是有些情况还是可以商量的比如,在采访锺浩东校长遗孀蒋碧玉女士时,她提出不要写“光明报案”,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地下党,她担心“影响”不好。

但我跟她讨论后,还是在《幌马车之歌》中提到这件事发表后社会反映不错,她就接受了我的写作态度很简单,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原则下,根据力所能及采集的史料,去叙述我所认识到的历史与人物,将深不见底的历史重新照亮当然,全面建构历史的事实需要一定时间的。

《幌马车之歌》既是历史,也是具有小说形式的非虚构报告文学上观新闻:私下里你和受访者关系如何?蓝博洲:自由撰稿人的收入微薄有时我没钱住旅馆,就会住在受访者家中,大家一起喝酒、喝茶、聊天我们建立感情,可以谈出很多东西。

不能因为文章发表后,“利用”价值结束了,就不再接触相反,我在台湾时,路过某位采访对象家时,大都会去拜访一下,和老人家聊聊天我觉得这不算是一种打扰当然如果对方不欢迎我,那是另外一回事一次,我陪蒋碧玉女士来到大陆桂林。

清明节那天,我们在公园里,看到一群年轻人举着红旗站在烈士铜像前老太太站在旁边看,说“以后我的事情你要处理的”也就是说,她希望有一天,这段历史可以得到真正平反她把我们当成同志关系很多事情,不是你书出版了,就结束了。

上观新闻:你笔下人物最让你敬佩的是哪点?蓝博洲:他们的理想主义,为自己的信仰而献身我常常问自己,我能做得到吗?他们是当时台湾社会的精英分子,拥有爱国主义情怀,却遇上那牺牲最惨烈的年代这样的精英断层,才会有今天“台独”的土壤——流了爱国人士的血,“台独”分子却收割了台湾人的悲情。

在别人的墓冢上插上自己的墓碑,很可恶

“我努力把自己的生活需求压到最低”上观新闻:现在幸存者情况如何?蓝博洲:差不多都走光了即便1950年时才20岁,现在也已经90岁了我上世纪90年代在抢时间做口述在他们还清醒、健在的时候,把该做的、能做的,基本都做了。

上观新闻:这些人的后代怎么看待父母的选择?蓝博洲:他们无从了解真相,只知道父母被害,有的人甚至成为民进党、“台独”的支持者蒋碧云女士的孩子就跟我说,他们尊重父母,但不能理解父母的选择悲哀就在这里上观新闻:

像你这样研究这段历史的作家,台湾还多不多?蓝博洲:不多,或许就我一个吧但孤独不是问题上观新闻:现在还那么坚持?蓝博洲:你总不能让大陆朋友认为,台湾人都是“台独”吧?我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当然要写台湾人自己的故事。

我针对的是那段被埋没的、被污染的历史,我们要直面那段被湮灭却攸关台湾未来的历史历史不能任其失落,我们要去拾回,并且把被掩盖的那部分挖掘出来,把被扭曲颠倒的真相导正过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上观新闻:你不担心这段历史总会被人遗忘,或者两岸年轻人没兴趣了解这段历史?蓝博洲:我不担心被遗忘,因为这段历史之前被遗忘了几十年我相信,历史只要存在就是事实,可以被压制50年、100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总有一天会“出来”的。

只要有部分人读过这些书,从中得到一些力量,不只是教条的政治口号,这些书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只是影响力大小不同而已。

上观新闻:在这些年写作过程中,你的生活状况如何?蓝博洲:我的书在台湾被“冷处理”,没什么人愿意出版发行这样我就没什么稿费收入,只好到处“打游击”:当过驻校作家、做演讲、上节目过去,我小孩住院需要一笔钱,只好去时报出版社上班。

对方说,每个月给你一笔钱,条件是我每年编4本书,算是给我一份兼差我努力把自己的生活需求压到最低。有时候住在台北乡下,有时住在受难者后人家中。老人说,只要我人还在,房子你就可以一直住下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历史历史在这里沉思:历史在这里沉思禁书吗

2024-07-28Aix XinLe115

历史在这里沉思:历史在这里沉思禁书吗专访蓝博洲先生是在龙柏饭店一楼大厅。疫情之下,他从台湾到大陆后已隔离14天。受台联之邀,60岁的他来此参加《寻找祖国三千里》史料图文展。留着黑白…

历史历史演变过程:西藏历史演变过程

2024-07-28Aix XinLe160

历史演变过程:西藏历史演变过程吐蕃,原本是一个统一青藏高原的大帝国,曾经是唐朝的劲敌。可在842年,吐蕃王朝赞普朗达玛被僧人暗杀,此后吐蕃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之中。吐蕃分裂后…

历史北京烤鸭的历史和由来:北京烤鸭名字的由来

2024-07-28Aix XinLe92

北京烤鸭的历史和由来:北京烤鸭名字的由来白玮/文(头条号签约文章)1、烤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北京烤鸭,原本并没有这个烤鸭的称谓,在元明清,包括民国时代,要么称之为烧鸭,要么称之为炙鸭…

历史北京历史文化景点:北京历史文化景点有哪些

2024-07-28Aix XinLe136

北京历史文化景点:北京历史文化景点有哪些欢迎点击关注“跟随历史去旅行”,和一鸣一起玩转世界!118·北京·十大名胜古迹一鸣的旅行日记 118:北京·明清北京城十大名胜古迹跟随历史去旅行…

历史搜狗浏览器历史版本:搜狗浏览器历史版本电脑

2024-07-28Aix XinLe121

搜狗浏览器历史版本:搜狗浏览器历史版本电脑上线当天还出现了一点小意外,小川在向Charles 演示浏览器的时候出现了 BUG,我们紧急赶到 Charles 的会议室来处理,我虽然难忘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