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散文:历史散文著作
但先秦的历史散文是个例外,它与现代历史著作不同,没有对历史事实进行科学分析后加以概述,而是具体地记载了人物的言行,历史事件的原委。
(一)概说严格的意义讲,历史散文不是文学作品,这类记载历史事实的史书,被要求如实地记载,不容许采用文学创作的方法进行虚构但先秦的历史散文是个例外,它与现代历史著作不同,没有对历史事实进行科学分析后加以概述,而是具体地记载了人物的言行,历史事件的原委。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活生生的历史进程,是语言灵动的修辞历史散文的生动性与形象性,与文学作品有许多相通之处,这就具有了浓厚的文学性历史散文的贡献是双重的:既为后人记录了大量的史实,又是一份丰富的文学遗产历史散文分属三类:
第一类是编年史,有《春秋》和仿《春秋》的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第二类是依照国别来记述各国的一些史实,如《国语》《战国策》;第三类是专记一个人的言行,有《晏子春秋》文学性较高的是《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春秋末年,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史书加工创作了《春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私人撰写的编年史,文字简洁谨严,善于在一字之中寓作者的褒贬之意,——“一字之贬,严于斧钺,一字之褒,荣于华衮”,后人称之为“春秋笔法”。
简约精确,明白易晓的《春秋》促进了汉语的规范化。(二)小个子晏婴晏婴曾相齐灵公、庄公、景公,是有名的贤臣。《左传》里面记载了他的一些事迹;《史记·管晏列传》也称赞他“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晏子春秋》共8篇,215章,每一章记载他生活中的一件事:谏齐国君主,回答齐国君主提出的问题,等等,还记述了其他一些言行,其中不乏口头传说的成分,有几章与《左传》相同这部书极力写晏子的“节俭力行”,勇于谏诤,聪敏机智,刻画出了晏子这个人物形象。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 “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
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临淄,齐国都闾,街道主,专,专使之处晏子不卑不亢,应答如流,颇具外交家的风度。
文章写得明白畅达,通俗易懂,这是《晏子春秋》的主要特色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楚王让官吏捆绑一个齐人来到晏子面前,告诉他,这个齐人犯了盗窃罪,并问晏子:“齐人固(原来)善盗乎?”晏子面对侮辱,从容不迫,用巧妙的辞令,给楚王以有力地反击:
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莫非)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楚王不得不敬服:“圣人非所(可以)与熙(戏)也,寡人反取病(辱)焉。
”晏子维护国家的尊严,出使不受辱,这种勇气与机智,很值得赞佩《晏子春秋》里面也有抒情味较浓的文字,如:景公筑长庲之台晏子侍坐觞三行,晏子起舞,曰:“岁已暮矣,而禾不获,忽忽矣若之何?岁已寒矣,而役不罢,惙惙矣如之何?”舞三而涕下沾襟。
景公惭焉,为之罢长庲之台。忽忽,迷惘。惙惙,忧愁的样子。岁暮天寒,百姓庄稼不能收割,却在替统治者营建台榭,晏子“舞三而涕下沾襟”,写得很凄婉,表达了晏子忧国忧民的心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