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优秀党员:历史优秀党员有谁
从1957年法国共产党员阿贝尔.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到2012年中国共产党员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共有10个共产党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从1957年法国共产党员阿贝尔.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到2012年中国共产党员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共有10个共产党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1.阿贝尔.加缪,曾是法国共产党党员。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 、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鼠疫》、《坠落》|《局外人》、《快乐的死》等加缪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2.伊沃.安德里奇,南斯拉夫共产党员,南斯拉夫作家协会主席。
伊沃·安德里奇1892年10月10日—1975年3月13日),南斯拉夫作家、外交官,曾任南斯拉夫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为《特拉夫尼克纪事》《德里纳河大桥》《小姐》(“波斯尼亚三部曲”)安德里奇出生于特拉夫尼克附近的多拉茨,年轻时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1914年,因萨拉热窝事件被捕,一战结束后被释放1932年,毕业于格拉茨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南斯拉夫多个驻外使馆担任大使;1935—1939年,担任《塞尔维亚文学通报》编委1941年,南斯拉夫沦陷,被纳粹德国政府软禁在寓所,开始投入文学创作。
二战后,担任南斯拉夫作家协会主席196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75年3月13日,在贝尔格勒得逝世3.让-保罗.萨特,曾是法国共产党员。
代表作为长篇小说《恶心》、短篇小说集《墙》、长篇小说《自由之路》和剧本《苍蝇》、《禁闭》《可尊敬的妓女》 1964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萨特拒绝领取,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让-保罗·萨特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在战后的历次斗争中都站在正义的一边,对各种被剥夺权利者表示同情,反对冷战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曾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支持法国革命群众运动,挺身保护《人民事业报》,在侵朝战争、侵越战争、阿尔及利亚上,都曾发表正直的言论。
与波伏娃的爱情也被人津津乐道4.米哈伊尔.肖洛霍夫,苏联共产党员。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获得列宁勋章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当选苏共中央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科学院院士、苏联作家协会理事肖洛霍夫17岁开始写作。
1923年在《青少年真理报》上发表第一篇小品文《考验》1931年起担任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机关刊物《十月》杂志编委卫国战争期间任《真理报》军事记者1965年他的作品《静静的顿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这样评价肖洛霍夫——“由于这位作家在那部关于顿河流域农村之史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籍这两者在那部小说里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之某一历史层面。
”5.巴勃罗.聂鲁达,智利共产党员。
巴勃罗·聂鲁达,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沃尔特.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
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情诗集《二十首诗和一首绝望得歌》,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一生中曾经三次到过中国在访问中国时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译名中的“聂”字是由三只耳朵(繁体“聶”)组成,于是说:“我有三只耳朵,第三只耳朵专门用来倾听大海的声音。
”1945年获得智利国家文学奖,并于同年加入了智利共产党,1950年获得加强国际和平奖。1971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6.维斯瓦娃.希姆博尔希卡,波兰共产党员。
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1923年7月2日生于波兰波兹南省克尔尼克县布宁村1931年起她随父母来到克拉科夫定居,1945—1948年,她在克拉克夫雅盖沃大学攻读波兰语言文学和社会学,她的处女诗作《我寻找词汇》于1945年3月14日发表在《波兰日报》的“战斗”副刊上。
从1953年到1981年,希姆博尔斯卡一直在克拉科夫《文学生活》周刊编辑部工作,担任该刊文学部编辑1952年,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我们为此而活着》,自此开始了诗歌生涯她后来出版的诗集有《向自己提问题》(1954)、《呼唤雪人》(1957)、《盐》(1962)、《一百种乐趣》(1967)、《各种情况》(1972)、《大数字》(1976)、《桥上的人们》(1986)和《结束和开始》(1993)。
1996年,希姆博尔斯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中说她的诗歌“以精确的讽喻揭示了人类现实中若干方面的历史背景和生态规律”诗人表示,她将把这笔奖金的一半以上用于发展波兰的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这对波兰非常重要。
7.若泽.萨拉马戈,葡萄牙共产党员。
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1922年11月16日~2010年6月18日),葡萄牙作家,主要作品有《修道院纪事》、《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等1922年11月16日,若泽·萨拉马戈出生在葡萄牙里巴特茹省戈莱加地区阿济尼亚加。
1947年,出版处女作《罪恶的大地》1969年,加入葡萄牙共产党1982年,出版《修道院纪事》曾获得1995年年度卡蒙斯文学奖卡和199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2010年6月18日,若泽·萨拉马戈在西班牙外岛家中去世,享年87岁。
8.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奥地利共产党员。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奥地利女作家,是中欧公认的最重要文学家之一,1974年加入奥地利共产党曾获得不来梅文学奖(1996)、柏林戏剧奖(2002)和莱辛批评家奖(2004)等诸多奖项20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诗歌写作走上文坛后,着力从事戏剧和小说创作,经常因为作品中强烈的女权主义色彩和社会批评意识引发广泛争议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德主要作品为:《做情人的女人们》、《美妙的年代》和《钢琴教师》。
其中,《钢琴教师》于2001年被导演麦克尔·汉内克搬上银幕9.莱辛,英国共产党员。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年10月22日—2013年11月17日),笔名简·萨默斯,英国女作家,代表作有《金色笔记》等,被誉为继伍尔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莱辛青年时代加入英国共产党。
1945年,她与德国共产党人戈特弗利·莱辛结婚,生下儿子彼德在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迄今为止获奖时最年长的女性诺贝尔获奖者此外,她是第十一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13年11月17日,英国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去世,享年94岁。
主要作品:《暴力的孩子们》(1952年)、《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年)、《金色笔记》(1962)、 《被陆地围住的》(1965年)以及《四门之城》(1969年)10.莫言,中国共产党党员。
莫言,本名管谟业,男,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中国当代作家,中共党员2012年10月,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6年,辍学回乡放牧牛羊 [1973年8月,作为农民合同工到高密县第五棉油厂工作。
1976年2月,参军,曾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等职1978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84年9月,考入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莫言代表作:1985年,发表成名作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1988年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
1989年,出版长篇小说《食草家族》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酒国》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丰乳肥臀》1999年,出版长篇小说《红树林》2001年,出版长篇小说《檀香刑》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四十一炮》。
2006年,出版长篇小说《生死疲劳》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 2019年,创作小说《等待摩西》 2019年11月,与王振共同创刊《两块砖墨讯》 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 。
201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 。2021年4月14日,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