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桥的历史:天津解放桥的历史
这是「话·天津」专栏第52次推送看完大约需要3分钟津城自古素有“七十二沽”之称,千百年来,河东水西,万灶沿河而居,河就是天津人的命脉。
这是「话·天津」专栏第52次推送看完大约需要3分钟
津城自古素有“七十二沽”之称,千百年来,河东水西,万灶沿河而居,河就是天津人的命脉。当海河穿城而过,奔流东去之时,就注定了“桥”在津沽大地不可或缺的地位。
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活力,有了桥便有了诗意。自天津建设城市伊始,人们便沿河而居,河流是这座城市的命脉。海河穿城而过,桥承载着这片土地的历史。
解放桥是天津著名的开合桥,而且也是天津体量最大、蕴含历史信息最丰富的一座桥,是天津城市发展历史的缩影解放桥,位于天津火车站与解放北路之间的海河上,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建于1927年它不仅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也是连接河北、河东、和平三区,沟通天津站地区的枢纽桥梁。
解放桥附近原有一座老龙头桥,是清政府于1902年修建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老龙头桥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法租界工部局于1923年筹建新桥,1927年正式建成解放桥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南通紫竹林租界地。
万国桥是一座双叶立转式开启桥,是当年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合则走车,开则过船,“万国桥下过大船”,曾是海河一景。
因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等9国租界,故得“万国桥”之名。天津解放之后,“万国桥”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
由于桥体严重老化,解放桥20世纪最后一次开启,已经是1973年的事。到了2008年,按照原貌修复完成的解放桥,终于恢复了桥体开启功能,为靓丽的海河再添新景。
如今,90多年过去了,解放桥依旧屹立于海河之上,是天津市令人注目的津门一景。ღ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