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成语_秋的成语大全四个字
图图老湿为大家整理了20个关于“秋”的高频成语,赶快趁着秋凉好时光,加油学习吧!【引申】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
秋分已至,秋意渐浓与“秋”相关的成语,你知道多少呢?“暗送秋波”、“望穿秋水”这些如画如诗的成语背后,有着怎样的典故?“一叶知秋”、“秋风过耳”又蕴含着怎样的道理?图图老湿为大家整理了20个关于“秋”的高频成语,赶快趁着秋凉好时光,加油学习吧!。
1、暗送秋波【释义】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美女清澈明亮的眼睛或目光指暗中以眉目传情【引申】明·冯梦龙《挂枝儿·私窥》曲:“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2、金风玉露【释义】金风:秋风玉露:晶莹的露珠指秋天的气象。
【引申】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3、秋风落叶【释义】秋风中落叶纷纷形容秋天衰败凄凉的景象,也比喻事物迅速地没落衰败【引申】唐·刘长卿《感怀》诗:“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
”4、秋高气爽【释义】爽:凉爽秋日晴空明净高远,气候凉爽宜人【引申】宋·苏轼《与林天和长官》:“秋高气爽,伏计尊侯清胜”5、春去秋来【释义】形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引申】明·王恭《夷门怀古》诗:“春去秋来百草青,古城落日烟尘生。
”6、春花秋月【释义】指春秋季节的美景,也泛指美好的时光也指时序更迭,岁月流逝【引申】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7、西风落叶【释义】秋风萧瑟,树叶飘落,形容深秋之景也比喻事物已趋向衰败没落。
【引申】宋·刘颂《送徐君章》诗:“西风落叶密如雨,信宿长淮见清月”8、春华秋实【释义】华:同“花”,花朵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有耕耘才有收获也比喻文采与质朴、文章与道德等【引申】明·王世贞《五岳黄山人集序》:“春华秋实,明文与质之不相为用也。
”9、望穿秋水【释义】秋水:秋天明净清亮的水,比喻人的眼睛形容盼望殷切【引申】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二二出:“见疏林落叶,帘卷西风,人在天涯蹙损春山,望穿秋水,处处催刀尺”10、秋风过耳【释义】像秋风从耳边吹过。
比喻对某事漠不关心,毫不在意【引申】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11、多事之秋【释义】事:事故,变故秋:年,指时期指事变很多,动荡不安的时期【引申】唐·崔致远《桂苑笔耕集·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翱摄杨子县令》:“况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风。
”12、春兰秋菊【释义】比如各有特色,也比喻高尚的品德【引申】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13、一日三秋【释义】秋:年一天不见面,就像隔了三年形容对人思念殷切【引申】《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4、一叶知秋【释义】看到一片落叶便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从细微的变化中可以推知事物的发展趋势【引申】《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15、平分秋色【释义】原指中秋节或秋分这天,昼夜平均分占秋天的景色。
后多指双方各分得一半,也指双方势均力敌,不相上下【引申】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16、春行秋令【释义】令:时令,季节指出现违背规律的景象,也比喻行为不合时宜【引申】清·袁枚《小苍山方尺牍·复似村》:“切不可俯视群流,春行秋令,蹈高人名士习气。
”17、春秋鼎盛【释义】春秋:指年龄鼎:正指正处在壮年【引申】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过......”18、春生秋杀【释义】杀:衰败春天万物生长,秋季万物衰败【引申】《后汉书·张敏传》:“夫春生秋杀,天道之常。
”19、秋行夏令【释义】令:时令指气候反常【引申】宋·真德秀《祈雨诸庙祝文》:“昔者吕氏之书,以秋行夏令为舛”20、秋毫之末【释义】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秋毫的末端比喻极微小的事物【引申】《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