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玉凳_汉代玉凳子拍卖2亿
因此在汉代是没有“凳”这种家具的,只有席、床、榻等。因此,按常理说,汉代没有“凳子”这种家具,那后世也就不会流传出这种文物。但令人惊奇的是,如今
人们一定听说过席地而坐这个词,在我国魏晋南北朝以前,古人通常是跪坐在地上的席子上。特别是在汉代,以屈膝为礼的坐姿,还演变成一套以屈膝为礼的礼仪制度。屁股着地,两腿弯曲着,但是不能把脚心对着人。
因此在汉代是没有“凳”这种家具的,只有席、床、榻等因此,按常理说,汉代没有“凳子”这种家具,那后世也就不会流传出这种文物但令人惊奇的是,如今不仅出现了“汉代玉凳”,而且拍出了2.2亿的天价,这是怎么回事?。
在2011年北京的一次拍卖会上,‘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起拍1.8亿元,最终成交价为2.2亿元,是当年拍卖市场上成交价最高的玉器此套玉器为一组组合家具,包括化妆台和凳子,由大小玉板按榫卯结构组合而成,在玉家具中极为罕见。
桌面则由十面围屏拼合而成,围屏的横梁上浮雕螭纹坐墩台板及四面主要为龙凤穿纹,腿足及大边上浮雕螭纹
这套玉器看起来精美绝伦,但却被网友看出问题汉代的民众大多席地而坐,凳子在那时还没有发明凳最初形成于西域胡床,经过多次演变,才成为今天的凳虽然汉代已有“胡床”入中原,但样式与拍卖的玉凳大不相同据南京林业大学邵教授介绍,在中国家具史上,两汉时期人们的起居方式是“低坐”式,主要生活用具有席、桌、床、榻。
在那个时候,像天价玉凳这样的“高坐”根本没有用据记者提供的拍卖照片,邵教授分析,该天价玉凳可能是仿照的清代宫廷家具
到底这套家具是真还是假呢?2012年,江苏邳州的一位商人承认,汉代玉凳是由他用明代玉器材料花一年的时间组装而成梳妆台全部是分零件生产,最后组装而成因为其原料均来自明朝,所以光是原料费他就花了一百多万商品做好了,他以工艺品的价格卖了260万。
事后不知为何会被炒到2.2亿元天价!本文由马迁品历史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