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子王通_文中子王通简介
文中子本名王通,子仲淹,号文中子,是隋朝的教育家,思想家。写这些书的时他恐怕也就20多岁,却志向高远说出了“服先人之义,稽仲尼之心 ,天下之事
文中子本名王通,子仲淹,号文中子,是隋朝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出生在公元580年,去世于公元617年,英年早逝仅活了38年,王通从小家学渊源,据说他15岁就开始教学活动了,就到15岁他已经把《五经》读完了,读完了后他已经开始教书了,边教书边学习。
18岁时狱有‘四方之志’‘游历访学’,到了18岁就开始周游天下,遍访名师同道他在隋文帝仁寿三年,也就是公元603年参加科举,成功后就到了长安他很受隋文帝的赏识,但却被朝廷大臣的排挤,一直被冷落虽然当过一些很小的官,他没什么兴趣所以早早地辞职回家写书,他用了九年的时间写完了被后世称为《王氏六经》:《续诗》《续书》《礼论》《乐经》《易赞》《元经》。
写这些书的时他恐怕也就20多岁,却志向高远说出了“服先人之义,稽仲尼之心,天下之事,帝王之心昭昭乎”这样的话,他写《王氏六经》是为了尊崇先人的经义,探究孔夫子最深刻的思想,天下的事情,帝王之道在我在书里面“昭昭乎”,我都搞得非常清楚,说得非常明白了。
文中子如在写他的六经的同时还聚徒讲学,当时他名声之大门下弟子之多,以至于他的门下专门有个名字,叫河汾门下,他门下的弟子过千人其后唐朝一些大名鼎鼎的任务都曾是他的学生,只要就举一个人就够了,比如千古一臣魏征。
以魏征为代表后来辅佐唐太宗,开创唐朝盛世中的一批人都是文中子的弟子他希望能够在魏晋动乱和儒学衰败之际重振孔学可惜王通38岁就去世了但仅凭在人世间短短的38年,文中子王通就奠定了自己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
王通死后他的弟子为纪念他,就模仿孔子的门徒记《论语》的做法而编了《中说》,也叫《文中子》,也叫《文中子中说》
【考世系 知始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