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葡萄牙_巴西葡萄牙语和葡萄牙语互通吗
葡语国家成为一带一路的新走廊及中国与巴西的能源基建合作
作者为澳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巴西司法部项目合作专家此文原稿最初刊登在《葡语国家发展报告(2015-2016)》,王成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4月,北京,第33页至第43页摘要一带一路的构想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本文主要论证葡语国家形成了一条独特的经济文化走廊从地理分布的特点来看,这一历史原因形成的经济文化走廊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陆路走廊,海洋是连接各个葡语国家的纽带葡语国家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化,也为一带一路提供了多一条便利的走廊,而中国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也为葡语国家的经济繁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以中国与巴西能源基建合作为例,强调为实现中国与葡语国家互惠双赢与共同发展的目标,还需要比语言相通更深一个层次上的文化的沟通关键词:一带一路、葡语国家、经济文化走廊、巴西、能源和基础设施Abstract
The initiative of “One Belt One Road” (OBOR) is characterized by 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 The study illustrates that thePortuguese-speaking countries have formed a unique economic and culturalcorridor. Examined by features of geographic locations, such unique economicand cultural corridor is different from any one on the land in traditionalsense. The oceanbecomes the links among each lusophone country. The Portuguese-speaking countries havecontributed for the world’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has offered an additionalfacilitating corridor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OBOR, while OBOR will also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Portuguese-speaking countries. Taking from the example of Sino-Brazilian cooperationin energy sector and infrastructures, the study puts emphasis on culturalunderstanding in addition to language communications, as a prerequisite toachieve common development goals and win-win situations.
Keywords: OBOR,Portuguese-speaking countries,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rridor, Brazil, Energyand infrastructure
一、一带一路的战略要旨与精髓中国有句俗语说“要致富,先修路”我们今天所谈之“路”的概念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路,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众多国家的重要海陆交通通道,是引领参与国家共同致富繁荣的经济之路,是加强不同文明对话和理解的文化之路,是建立在不同国家广泛参与、平等对话、和平发展的友谊之路,是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的健康之路。
中国还有句民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用这句话来形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宗旨既形象又贴切当今,经济全球化导致包括商品、服务、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经济活动超越国界、各国各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深化。
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分析,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可以为所有的国家的几乎所有人带来利益,但是,随着三十年来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现实的情况却表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存在缺来越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国际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和安全问题不断凸现,很多发展中国家遭遇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一些国家更是面临破产的危险,财富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没能在各国之间进行较为均等的分配,无论是各国内还是国家间的贫富差距仍在继续增大。
全球化只有以兼顾各国发展的差异化需求和谋求均衡共同的发展为目标才能实现世界经济的繁荣如何能成功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如何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如何建构更为民主的全球治理体系并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要进行发展路径的选择,。
那就是要深入合作、平等协商、民主共建、共同发展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口都生活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参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六十六个国家[1]也绝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这反映出这些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开展南南合作的意愿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是一个全球性的平台,不设地缘范围限制,不设国家名单,任何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愿景与行动》不仅表明了一带一路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中国政府持有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也为重塑全球治理提供了崭新的模式。
贸易投资一体化和全面经济合作不应仅局限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各种壁垒一旦被消除,将会为彼此产生更大的收益[2]目前,一带一路将通过五大走向贯穿亚欧非大陆,建设中蒙俄、中国
-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及孟中印缅六大合作走廊本文将根据《愿景与行动》的宗旨,探讨葡语国家这一独特的国际经济文化走廊的战略意义以及论证葡语国家(以葡语系大国巴西为例)如何能通过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实现互惠双赢、共同发展。
二、独特的葡语国家经济文化走廊目前,全世界共有约两亿六千七百万人讲葡语以葡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安哥拉、巴西、佛得角、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葡萄牙、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东帝汶,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和南美洲。
葡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百分之四点七;土地面积约一千一百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总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七点二[3]葡语的应用与影响力并不仅局限于葡语国家葡萄牙语还是一些例如美洲国家组织、非盟等区域组织的工作语言。
葡萄牙语是南半球第一大语言,是世界第六大商务语言、世界第六大口语交流语种,还是使用率位居全球第五的网络语言[4]所有的葡语国家都参与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各自都在所在地区具有一定的地缘战略价值或者扮演独特的作用
葡萄牙位于大西洋通向美洲的桥梁,是欧盟成员国,在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拥有的投票权和席位的代表性均超出了葡萄牙自身的人口规模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是金砖国家成员,也是南方共同市场的成员,其影响力举足轻重。
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是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成员,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加入了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加入了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和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东帝汶比邻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也有联系。
[5]此外,所有葡语国家都是葡语国家共同体的成员葡语国家共同体成立于1996年巴西前外交部长、圣保罗大学塞尔索·拉费尔教授曾精辟地指出,“葡语国家共同体成立的背景与英联邦或法语国家组织成立的背景有所不同。
这两大组织的创立是在非殖民化进程的框架和两极格局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目的是在英语和法语为纽带形成的文化遗存的基础上,建立原欧属殖民地成员和原宗主国英国、法国之间的联系葡语国家共同体则是在非殖民化进程结束后成立的组织,它出现于以两极格局终结为标志的后冷战时期。
”[6]因此,葡语国家共同体并不强调地缘划分,更不含有殖民文化的色彩,而是把葡语作为成员国之间相互沟通的工具以及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纽带,其共同的宗旨和价值是谋求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平等合作、摒弃霸权主义和扩大共同利益。
由此,众多葡语国家形成了一条独特的经济文化走廊从地理分布的特点来看,这一历史原因形成的经济文化走廊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陆路走廊,海洋是连接各个葡语国家的纽带其实,早在15世纪,葡萄牙在航海扩张时期就建立了与西班牙扩张大不相同的治理统治模式。
西班牙直接对幅员广阔的土地进行控制,而葡萄牙则通过发展海上战略和防卫以及对航海线安全的控制建立了一个“海上帝国”[7]葡语国家的这条走廊从西欧到巴西、横贯非洲、再到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2016年10月8日至12日,葡萄牙总理科斯塔访华期间也特别谈到了葡语国家的海上走廊以及葡萄牙希望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站他认为, “葡萄牙在沿大西洋海岸的港口,可以发挥联通大西洋与欧洲内陆的战略作用。
现在随着巴拿马运河新航道开放,以及大西洋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葡萄牙从地理位置上确实起到联系欧、非、南美洲和亚洲的桥梁作用”[8]多年来,葡语国家在这一经济走廊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共同的语言为葡语国家之间的贸易、相互投资和人员往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除了语言之外,一般文化上的相似和法律制度的接近也同时是位于世界不同大洲的国家产生密切联系的原因葡语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层面和法律制度非常接近尤其是在法律方面,葡语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都是相同的,它们都源自罗马法的传统,而且在葡萄牙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各自发展起来,并表现出高度的相似。
正因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深度融合和社会制度、文化及法律体系的高度相似,如果第三国与葡语国家共同体中的某一成员的经济文化交流愈发深入时,一定会发现很多经验同样会适用到其他葡语国家,而且,葡语国家共同体的这一走廊也会为外国投资者拓展新的机遇提供了诸多便利。
葡语国家企业的相互投资已成常态,某一个葡语国家的企业也往往持有在其他葡语国家企业的股份或者在其他葡语国家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9]近年来,中国企业收购了大量葡萄牙公司的资产,并利用葡语国家这条经济走廊便利的销售渠道与客户资源,借道进军非洲和巴西等其它葡语系国家。
[10]
三、中国与葡语国家的交流合作中国与一些葡语国家的通商和交往的历史悠久位于海上丝绸之路另一端的葡萄牙在15世纪开启了航海大发现时代,葡萄牙人在16世纪中期抵达澳门,在明朝政府的应允下,定居驻扎下来并建立了商站,开辟了跨越亚、欧、非大洲的海上航线。
澳门出发的商船可以通向长崎、马尼拉、里斯本和美洲,澳门也一度成为了世界贸易的重要中转站葡萄牙是近代推动“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的主要国家[11]当时,生活在澳门的利玛窦、罗明坚、汤若望等传教士让中国人认识了西方的科学技术、音乐、文化,也同时让欧洲人真正开始了解中国,他们把中国的典籍翻译成拉丁文,把汉学推介到西方。
至今,在拥有超过725周年历史的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人们还可以参观到据说是当年康熙皇帝赠送给葡萄牙国王的一块巨大磁石和在法学院的古老图书馆中一间深受中国文化灵感启发的镶金彩绘书架的“中国厅”这些有趣的历史印迹反映了中葡贸易通商和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
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与中国的结缘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中国和巴西的交流归因于葡萄牙在葡萄牙人开辟的海上运输通道中,巴西是其中一站19世纪初,葡萄牙国王的一项命令使得三百名中国人抵达里约热内卢的庄园开始采摘茶叶。
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巴西一度被称为“热带中国”,[12]很多中国的文化元素在建筑、着装、饮食、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巴西,中国的文化与印第安、欧洲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巴西文化的共生体。
在21世纪国际体系重组的时代,中国和葡语系国家都具备重要的潜能,而加强彼此的互信合作也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有鉴于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的战略性、全局性、互利性、广泛性和示范性,2003年10月,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共同成立了经贸合作论坛,在澳门设立了论坛常设秘书处,以推进多方在贸易、投资、农业、渔业、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多层面、多领域的机制化合作。
当前,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持续低迷,各国政府政策性的措施效果减弱的背景下,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的合作更要立足长远并尝试新的合作模式深化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合作无疑符合一带一路战略所倡导的“平等合作、共同发展。
”的目标和“共享发展经验和机遇”的理念。葡语国家共同体的存在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化,也为一带一路提供了多一条便利的走廊和机遇,而中国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也为葡语国家共同体的经济繁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中国-巴西经贸概况以及双方能源基建合作接下来,我们仅以葡语系大国巴西为例,来探讨参与一带一路如何为两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们首先来简要分析中巴经贸的结构特点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农田,而且其中大部分还没有开发。
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大豆、橙子和甘蔗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拥有极为丰富的矿产和石油资源,目前是世界第十大能源生产国国际能源署预测,巴西在2035年可望成为全球第六大石油生产国巴西的工业基础良好,石油化工业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生物燃料乙醇工业十分发达,巴西把从甘蔗中提炼的酒精用于代替石油,在国内所有的汽车加油站都混入了酒精来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
巴西也是汽车生产大国和世界主要的飞机生产国在各种日用消费品方面,巴西的制造业实现了自给在产业结构方面,巴西较接近发达国家的特点,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不到30%,农业约占6%,其他均为第三产业巴西对华出口主要集中在农业、矿业和采掘业。
中国对巴西出口的商品基本上都是工业制品尽管近年来中巴双边贸易总体发展良好,但是由于经济环境的低迷,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双边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巴西最大的《圣保罗页报》曾经举了个例子来描述巴西与中国双边贸易的不平衡:。
“超过50%的巴西进口铁轨来自中国,平均成本为每吨850美元中国钢铁制造商每生产一吨铁轨使用1.7至1.8吨铁矿石,其巴西出口价仅为136美元”[13]巴西国内某些产业部门联合会担心中国对巴西的竞争力构成威胁,频频向贸易救济机构申请对来自中国商品的反倾销调查。
巴西不仅是拉美国家中、而且是发展中国家中对中国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最频繁的国家之一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巴西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以强化反倾销措施的效力2013年10月1日起,巴西全新的《反倾销法》开始实施。
这部新法称得上是所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最全面的反倾销法律之一鉴于其娴熟运用反倾销规则的能力以及多次成功地向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挑战发达国家滥用反倾销的行为,巴西也被世界贸易组织称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勇士。
”[14]其实,当我们更为详尽地分析受巴西反倾销措施影响的中国产品就可以发现,至少有83%的巴西从中国进口的产品是用于工业生产,只有很少一部分比例是最终消费产品[15]巴西外贸秘书处定期公布巴西从世界(包括中国)进口最多的前。
100类产品清单,这份清单清楚地表明零部件、配件、生产设备占据大多数比例也就是说,中国的出口大多用于巴西的工业,辅助巴西的工业,而并不取代巴西的产品巴西过度使用反倾销措施将会损害中间产业和最终消费者的利益。
[16]此外,在双边贸易额结算上,巴西持续保持对华的贸易顺差,那些被征收反倾销税率的商品仅占双边贸易额的很小一部分由此看来,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贸易救济措施来实现巴西近年来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其贸易格局太过于依赖大宗原材料的出口来实现国内的经济发展,一旦当贸易伙伴需求减少和商品价格下跌时,巴西的经济就缺乏新的增长动力。
巴西产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有很多,物流设施不足导致的成本高昂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当然还包含腐败、劳动力成本高昂、复杂的行政程序和高税收等原因)尽管巴西各类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但其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公路的运输成本相对高昂却效率低下,铁路运输极为滞后,这都大大减低了巴西的出口竞争力。
[17]从长远看,两国经贸关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并不能只建立单纯的贸易买卖关系,而是应该增加经贸的依存度和深度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答案很简单,就是扩大相互投资,实现互利共赢只有直接投资才能真正拉动经济的增长,促进就业、加快技术的升级换代和产业的现代化,不断提高生产链的附加值。
对于中国而言,增加在巴西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国内过剩的产能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减少与贸易伙伴的摩擦,以更低廉的成本制造出产品和服务并更容易占领巴西市场而对于巴西来讲,良好的基建设施可以从长远有效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使巴西国内的企业得到高新的技术,为本国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可以为本国企业创造参与国际化的经验和机遇。
中国拥有巴西不具备的强大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融资优势,而巴西则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稳定的法律体系和无限的经济增长潜力,为中国企业提供广大的平台和可期的投资回报中国在巴西投资的最重要优势就是基础设施投资,而中国进行的所有基础设施(不仅在巴西还包括在海外其他国家)都离不开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后者又正是巴西的强项。
双方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惠双赢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成功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习主席同巴西总统共同确认了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洋铁路项目的推进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再次访问了巴西,与巴西达成了。
2015年-2021年联合行动计划,并首次提出了中拉产能合作“3×3”新模式的重大倡议,双方未来在物流、电力和信息方面将扩大深化合作国家电网近年来在巴西成功中标美丽山等多项特许经营项目,近日宣布还将斥资约合。
120亿元人民币收购巴西圣保罗工业集团(Camargo Correa SA)三峡集团也新近成为巴西第二大私有电力公司2016年10月11日,巴西环球报报道,美国大型电力生产商杜克能源(Duke Energy)。
已同意将其持有的巴西资产作价12亿美元出售给中国三峡集团巴西的经济价值报(Valor Econômico)在2016年7月4日发表文章中谈到中国企业将改变巴西的电力行业格局此外,中海油、中石油和中铁集团在巴西还在跟进国际招标进程。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与巴西的能源合作在石油、输电、太阳能、风能等领域将会大有可为
五、未来的挑战有句成语说得好,这就是“知易行难”虽然中巴在能源基建领域合作前景广阔,但是大型投资项目本身都面临周期长、风险大的难题投资者需要理性投资、合理规避风险,避免经营不善,谋求长远发展每个基建投资项目往往都有独特的运营模式、技术转移法律框架和风险共担的合同责任,有些项目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有些项目则采用建造。
-运营-转让的方式,其中无数的细节问题和技术难题都需要被一一考虑、分析、论证通过我们谈到的巴西的例子,我们接下来的要认识到的规律也同样会适用于所有葡语系国家还有参与一带一路的其他国家如何能在合作过程中加深彼此的互信和友谊,如何在尊重对方利益的前提下,也获得自身发展需要的利益,我们就要必须重视文化的力量和作用。
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经济的统计数字往往昙花一现,而文化的力量才会天长地久“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 ”[18]文化的力量看似柔弱,实则坚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文化交流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语言的分歧,中国与巴西等葡语国家的经贸人文交流首先面临困难也是语言的障碍。
也正因为意识到语言相通是文化从多元向统一发展过程中的首要条件,中国和葡语国家都在积极推广语言课程除了语言之外,文化还包含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法律作为国家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联系与人员的交往不断密切,法律文化的多元性与法律制度的多样性的问题必然凸显。
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关系和能源基建的合作出现的各种纠纷和摩擦,在某种程度上,不单单是利益的相异,也体现了文化的差异和彼此的不了解在解决各种经贸纠纷和争议时,如何对待不同法律文化的碰撞,如何构建创造性的机制来扩大共同利益缩小分歧,是多元文化实现趋同的必要途径。
正因为如此,确保中国与葡语国家互惠双赢与共同发展,还需要比语言相通更深一个层次上的文化的沟通我们的所有研究都将着眼于如何更好地服务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合作现实§魏丹,澳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巴西司法部项目合作专家此文原稿最初刊登在《葡语国家发展报告(2015-2016)》,王成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4月,北京,第33页至第43页[1]http://beltandroad.hktdc.com/tc/country-profiles/country-profiles.aspx, 2016。
年7月10日访问[2] FUGAZZA,Marco and VANZETTI, David, (2006), A South-South Survival Strategy: ThePotential for Trade among Developing Countries, Policies Issues in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mmodities Study Series, No.33, New York and Geneva,United Nations, p.3.。
[3]李向玉:“强化葡语教育配合‘一带一路’”,《澳门日报》,2016年3月13日,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6-03/13/content_1075028.htm
,2016年7月9日访问[4]http://observalinguaportuguesa.org/?s=L%C3%8DNGUA+PORTUGUESA+MAIOR+NO+MUNDO[5]马努埃尔·波尔图:“全球化背景下的葡语国家与地区”,载于魏丹主编:《全球化世界中的葡语国家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2014年6月,第85页[6]塞尔索·拉费尔:“葡语国家共同体、澳门和中国:论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载于魏丹主编:《全球化世界中的葡语国家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14年6月,第15-16
页[7]叶士朋:《澳门法制史概论》,周艳平、张永春翻译,澳门基金会出版,1996年,澳门,第9页[8] http://m.news.cctv.com/2016/10/09/ARTI5GBK45EYr4myVa4igZyA161009.shtml。
[9]例如中石化收购葡萄牙石油和天然气巨头Galp能源公司巴西子公司30%的股份http://chinainvestin.com/index.php/zh/invest-in-2/news/1191, 2016
年8月30日访问[10] http://www.chinadaily.com.cn/interface/toutiao/1138561/2014-12-20/cd_19125959.html, 2016。
年8月30日访问[11]李向玉:“强化葡语教育配合‘一带一路’”,《澳门日报》,2016年3月13日,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6-03/13/content_1075028.htm。
,2016年7月9日访问[12]吉尔伯托·弗莱雷:《热带中国》,巴西利亚,巴西利亚大学,2003年,转引自保罗·斯柏乐:“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合作– 巴西的视角”,载于魏丹主编:《全球化世界中的葡语国家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2014年6月,第96-97页[13]阿尔多·雷贝罗和路易士·保利诺:《巴西如何看待中国》,载于丹主编:《全球化世界中的葡语国家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14年6月,第68页[14]魏丹:《巴西全新〈反倾销法〉》:述评和思考,载于孙琬钟主编《
WTO法与中国论坛2014年刊》,知识产权出版社,北京,第182页[15] RAMALHO, Ivan, (2012), “O comércio Brasil - China”, 詳情可見http://www.abece.org.br/Noticias/ComercioExteriorRead.aspx?cod=583。
, 2013年1月4日访问[16]魏丹:《拧紧反倾销的螺丝?論中巴雙邊貿易摩擦與巴西反傾銷措施的使用》,载于《澳门法学》,2013年10月,第67页[17]“高昂的物流成本已经让巴西落后于墨西哥”,http://automotivelogistics.media/zh-hans/%E6%96%B0%E9%97%BB/south-america-summit-high-logistics-costs-put-brazil-behind-mexico
, 2016年8月30日访问。[18]孙家正:《当代中国文化的追求与梦想》,外文出版社,2007年,北京,第31页。
本文為作者原創,感謝作者供稿。
上述文章內容是作者個人意見且僅供參考,倘有任何建議或供稿歡迎電郵至下面郵箱,本會保留決定權;亦歡迎將本文轉發至朋友圈、留言和意見、點贊和關注本會公眾號是最大的鼓勵和促進交流,谢谢您的支持(apjm@macau.ctm.net)。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