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_董承和董卓什么关系
在汉末三国历史上有一桩比较著名的事件,就是“衣带诏事件”,主要的参与者就是汉天子刘协的舅舅兼老丈人,董贵人的父亲董承,目的是为了除掉曹操。结果“
在汉末三国历史上有一桩比较著名的事件,就是"衣带诏事件",主要的参与者就是汉天子刘协的舅舅兼老丈人,董贵人的父亲董承,目的是为了除掉曹操结果"衣带诏事件"失败之后,董承被曹操杀死,董贵人也没有能够幸免曹操是汉贼无疑,董承、董贵人也是曹操所杀。
那么可以将"衣带诏事件"定性为忠臣试图匡扶汉室的行为呢?这个小编认为还是有待商榷的
身份复杂的董承董承这个人的身份非常复杂首先他是汉献帝刘协的舅舅,是汉灵帝刘宏母亲董太后的侄子董太后是冀州河间人,和董卓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倒是董卓入京的时候,努力地往外戚身份上靠,自以为是董太后的同族从血缘关系上来说,董承和董卓也没有关系,也不在西凉地区。
汉灵帝的两个儿子——刘辩和刘协,曾经是一种竞争的态势刘辩是何皇后所生,算是嫡长子,兄长何进是大将军,优势比较大;刘协由董太后抚养,在刘辩、刘协之间支持刘协董承大概也是站在这个立场上除了董太后一家,权宦蹇硕也是刘协的支持者。
可惜最终还是没有竞争过刘辩,董太后"以忧死",蹇硕被何进所杀,刘辩成为皇帝不过等到董卓控制朝政的时候,董卓又把刘协推到帝位上,对于董承来说自然是水涨船高
按《后汉书·董卓列传》的记载,董承曾是董卓一派,是属于董卓女婿牛辅的部曲从这个身份可以看出,董承面对要挟汉室、把持朝政的董卓是一种迎合的态度或许是受到董卓集团的胁迫,又或许是因为董卓扶立刘协的举措对自己有利,这都是可能的原因。
但是对汉室的忠诚程度,相对于王允等人,董承大概是没有那么强烈的而后董卓被王允等人刺杀;王允等人被李傕、郭汜消灭;李傕、郭汜内斗,导致汉天子得到东归的机会小编说的简短,这是从中平六年到兴平二年(即公元189年到195年)之间的大事件,也是东汉朝廷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
董承与杨奉("白波军"出身,也是董卓余党)护送刘协东归,为抵抗其他董卓余党的追击,吸收韩暹、胡才、李乐等其他"白波军"首领,先到河东安邑,最后辗转到洛阳
当时政治格局大概是这样的:董承和韩暹在朝中控制朝政,张杨和杨奉在外镇戍杨奉和韩暹是妥妥的盟友,董承和张杨之间或多或少也有一些联盟的性质正是这种均势才让曹操有机会趁机而入这个小编就不多说了总而言之,董承的身份非常复杂,在汉灵帝时期是东汉外戚;董卓控制朝政时期是董卓部曲;在护送汉天子东归后又成为权臣,至少在东汉朝廷这个"小股势力"中是这样的。
董承的野心董承策划"衣带诏事件",目的是除掉曹操这个野心家而董承本身就是一个野心家体现得最突出的一件事,就是董承刺杀伏皇后一事在《后汉书·皇后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在逃亡东归的路上,伏皇后手拿着好几匹绢布,董承令符节令孙徽用刀胁迫伏皇后夺走这些绢布,还杀了旁边的侍者,血溅到伏皇后的衣服上。
这段记载中只说明董承对汉室不敬,而《后汉纪》中记载的内容更加露骨
《后汉纪》中记载,董承令孙俨(疑为《后汉书》中的孙徽)趁乱刺杀伏皇后,但是被一个叫做左灵的人阻挡,然后才变成杀侍从两处史料莫衷一是,小编个人是更加倾向《后汉纪》的董承刺杀伏皇后的动机也很好理解,他女儿董贵人是刘协的妃子,伏皇后在位并且不犯错的话,董贵人就没有出头之日,当不成皇后。
动机还是非常明显的
另外就是董承对曹操的态度在汉天子在安邑的时候,曹操就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或者说终于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曹操派曹洪率领军队迎接天子,但是被董承拒绝,逼退了曹洪董承这个时候拒绝曹操的原因很简单:历经九牛二虎之力,蛋糕一共就这么大,还要杨奉、韩暹、张杨、董承、李乐、胡才这么多人分,当然不想再让曹操插进来。
但是在分蛋糕的过程中,董承发现自己和杨奉、韩暹竞争起来有些困难,于是秘密征召时领兖州牧的曹操入朝从拒绝到拉拢,这种态度上的转变,其根本原因是与利益息息相关曹操进入朝中,他的力量施展不开,容易被董承控制大概董承没有想到,曹操将整个东汉朝廷打包一起带走,迁到自己所掌控的势力范围内。
董承的情况就是反主为客,被曹操所控制了
"衣带诏事件"董承被曹操控制,本身也没有受到太多的压迫,但却失去了原有的权益汉献帝刘协被曹操控制,也没有生命危险,但是汉室政权被一点点侵蚀于是在建安初年爆发了"衣带诏事件":刘协秘密联合董承、王服、、刘备、吴子兰等人,策划针对曹操的政变。
由于密诏是藏在衣袋里面,所以被称为"衣带诏事件"
目前对"衣带诏事件"的真伪似乎存在争议,不过小编个人认为这个事情是存在的,《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各个史料都有记载,也没有明显的逻辑上的冲突,所以小编还是采信史料上的记载"衣带诏事件"是汉献帝刘协发起,董承作为重要人物,在除掉曹操之后,很有可能趁势填补这种权力上的真空,就如王允除掉董卓后乾纲独断那样。
而结合董承前后的事迹来看,他积极参与"衣带诏事件"的原因或许并没有太多忠诚汉室的因素,而是与曹操争权的野心
"衣带诏事件"爆发后,董承等人被曹操所杀,这个时候董贵人已经有身孕,但还是被曹操所杀刘备作为"衣带诏事件"的成员,与曹操的关系彻底决裂不过这个时候刘备已经逃出许都,躲过了这一劫董贵人被杀让伏皇后内心忧惧,求助父亲伏完。
伏完拉拢荀彧、樊普等人失败,一直引而不发不过在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曹操还是废掉、杀死伏皇后以及刘协与伏皇后的皇子,支持女儿曹节为皇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刘协的控制参考文献:《后汉书》、《后汉纪》、《三国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