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爵位_明朝爵位等级和封号
吴元年九月辛丑以平吴功,封信国公。曾任中书右丞相,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进封奉天开国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世袭。
此名录包括洪武时期(公、侯、伯)以及明朝建立以前的封爵(郡公、郡侯、郡伯、县子、县男)◆魏国公徐达吴元年九月辛丑以平吴功,封信国公曾任中书右丞相,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进封奉天开国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世袭。
洪武十八年二月己未卒(有赐蒸鹅,病疽毒发而死之说),年五十四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达初封公,位次第二李善长得罪,进位第一)◆鄂国公常遇春
吴元年九月辛丑封洪武二年七月己亥卒于军,年仅四十赐葬钟山原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二◆郑国公常茂 洪武三年十一月大封功臣,以常遇春长子功封郑国公,世袭洪武二十年九月丁酉有罪,安置龙州。
洪武二十四年卒◆曹国公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洪武三年册封曹国公,世袭曾任大都督府左都督同知军国事兼领国子监事洪武十七年三月戊戌卒(有被毒死一说),年四十六朱元璋亲自为文致祭,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
父李贞前卒,赠陇西王,谥“恭献”长子李景隆袭爵,至永乐末乃卒◆韩国公李善长吴元年九月辛丑封宣国公曾任太师中书左丞相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位列第一,进封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韩国公,世袭洪武二十三年五月乙卯坐知胡惟庸逆谋不发举罪而死,爵除。
遂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诛之◆宋国公冯胜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册封宋国公,世袭洪武二十八年二月丁卯赐死,爵除◆卫国公邓愈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册封卫国公,世袭曾任右御史大夫洪武十年十一月癸未卒,年四十一追封宁河王,谥“武顺”。
长子邓镇嗣,改封申国公,其妻,李善长外孙也,李善长获罪,随即坐奸党诛◆信国公汤和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册封中山侯洪武七年八月乙卯,加禄千石洪武十一年正月己卯进封信国公,世袭洪武二十八年八月戊辰卒,善终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颍国公傅友德洪武三年十一月封颍川侯曾任同知大都督府事,洪武十七年四月辛卯进封颍国公,世袭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丑赐死,爵除嘉靖元年,云南巡抚都御史何孟春请立祠祀友德诏可,名曰“报功”◆越国公胡大海至正二十二年壬寅二月,金华死事。
明朝建立后,特赠光禄大夫追封越国公,谥“武庄”肖像功臣庙,位列第七,配享太庙◆泗国公耿再成至正二十二年二月,处州死事初封高阳郡公洪武十年四月改封泗国公,谥“武壮”◆蔡国公张德胜至正二十年五月,龙江战殁至正二十三年追封蔡国公,洪武三年赠同知大都督府,洪武六年谥忠毅。
◆梁国公赵德胜至正二十三年,南昌死事,年方三十九岁后追封梁国公,谥“武桓”◆济阳郡公丁普郎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战殁与陈友谅战于康郎山,身被十余创,头断,仍屹立不倒追封济阳郡公,祀余干康山忠臣庙子世袭千户,祀乡贤。
◆河间郡公俞廷玉率水师投奔朱元璋,曾任管军总管、元帅、江南枢密院佥事至正十八年战死,年方五十八至正二十四年十一月追封河间郡公◆郧国公廖永安廖永忠之兄随徐达收复宜兴,至正十七年,深入太湖时为吴将吕珍所败,被俘。
至正二十五年,在囚牢中去世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将廖永安安葬于巢 洪武元年十二月,朱元璋下令于鸡笼山筑坛,祭奠廖永安洪武六年,追谥其武闵洪武九年,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洪武十三年,改封为郧国公。
◆东海郡公茅成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伐吴战殁曾任指挥副使赠镇国上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护军、东海郡公,祀功臣庙南明弘光元年追赠“武烈”◆虢国公俞通海河间郡公俞廷玉长子吴元年四月参与了包围平江的战斗在进捣桃花坞时中流矢,伤势严重,不日身亡,年三十八岁。
追封豫国公洪武三年改封虢国公,谥忠烈◆济国公丁德兴吴元年在围困平江时阵亡曾任凤翔指挥使赠都指挥使洪武元年追封济国公,列于功臣庙 南明弘光帝时,追谥“武烈”◆天水郡公严德吴元年九月讨方国珍战殁洪武二年六月追封天水郡公。
◆姑孰郡公陶安洪武元年九月卒于官堪称翰苑文章第一家曾任知制诰兼修国史朱元璋亲自为文以祭,追封姑孰郡公◆乐浪公濮英初以勇为百夫长,积功至西安卫指挥、陕西都指挥加都督佥事洪武二十年闰六月从大将军冯胜北征至金山,中伏兵被俘,不屈自杀。
追封金山侯,谥“忠襄”洪武二十一年七月进封乐浪公◆凉国公蓝玉开国名将有胆有谋,英勇善战,屡立战功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而名震天下洪武十二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拜征虏大将军洪武二十一年十二月进封凉国公蓝玉为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他是太子妃舅父。
洪武二十六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蕲国公康茂才原为元朝淮西宣慰使、都元帅,后率部投降朱元璋,授秦淮翼水军元帅,镇守龙湾,又任都水营田使,率军屯田。
后随平陈友谅、张士诚,累功至大都督府同知明朝建立后,随徐达北伐,留守陕州洪武三年八月,康茂才随军夺取兴元,回师途中病逝,追封蕲国公,谥号“武义”◆蕲国公(蕲春侯)康铎康茂才长子十岁时陪皇太子朱标读书洪武三年十一月因父功继承蕲春侯。
后跟从徐达北征、跟从傅友德征战云南,洪武十五年七月丙子在军中去世年仅二十三岁赠蕲国公,谥“忠愍”◆郢国公冯国用宋国公冯胜的兄长喜爱读书,精通兵法元朝末年,联合冯胜结寨自保,归附朱元璋,多立战功,累迁亲军都指挥使。
至正十九年,暴卒于军时年三十六岁洪武二年绘像于功臣庙洪武三年追为郢国公崇祯十七年,追谥“武翼”◆德庆侯廖永忠廖永安的弟弟平定浙东,平定福建,攻克广州,平定广东,攻克象州,平定广西明灭夏之战中,作为南路军右副将,赢得夔州之战,为最终消灭夏政权铺平道路。
参加鄱阳湖之战,战功卓著,得到朱元璋“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赏赐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德庆侯洪武八年三月,坐罪赐死,终年五十三岁崇祯十七年,追封庆国公◆延安侯唐胜宗早期就归附朱元璋打天下,屡立战功洪武三年十一月,封为延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但是后期因擅驰驿骑,被削去爵位,降职为指挥使。
久之还爵洪武二十三年,因是胡惟庸同党而被杀,削去了爵位◆吉安侯陆仲亨至正十三年,为朱元璋所招揽,加入起义军至正十五年,随朱元璋渡江,此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的战斗洪武元年,率军同廖永忠平定广东洪武三年十月,封为吉安侯。
洪武七年八月加禄千石,与唐胜宗同削爵,不久同复洪武十九年,云南巨津州土酋阿奴聪叛乱,陆仲亨率指挥使李荣、郑祥平定,捕获、诛杀共四百余人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案死,爵除◆江夏侯周德兴至正十三年六月,从朱元璋起兵,此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的战斗。
至正二十七年,和杨璟、张彬一起征讨广西洪武三年十一月,被封为江夏侯洪武五年元月,率领赵庸、左君弼出师南宁,讨伐湖南、广西少数民族洪武二十年,经略福建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十日,因其子作乱宫廷坐死,爵除◆淮安侯华云龙
至正二十七年,华云龙跟随徐达北伐中原,次年攻克元大都,升为大都督府佥事,统领六卫兵力镇守北平,兼任兼北平行省参知政事洪武三年,华云龙攻下云州,擒获北元平章火儿忽答、右丞哈海,被提升为大都督府都督同知,兼燕王府左相。
洪武三年十一月,被封为淮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洪武七年六月,自北平召回,道卒其子华中承袭爵位洪武十六年,李文忠生病,朱元璋令华中负责医治洪武十七年三月,李文忠病逝怀疑华中下毒,华中被贬,家属被流放到建昌卫。
洪武二十三年,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等牵连胡惟庸案,获罪被诛,华云龙也受到牵连,被削除爵位◆济宁侯顾时曾任大都督同知,洪武三年十一月封济宁侯,洪武五年从李文忠,与曹良臣、韩政、何文辉、李荣、周显、张耀、常荣等众将征讨北元。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甲寅卒,年四十六,葬钟山追封滕国公,谥“襄靖”,祔祭功臣庙其子顾敬嗣侯洪武二十三年追论胡惟庸党,榜列诸臣,以顾时为首◆长兴侯耿炳文管军总管耿君用之子,早年承袭父职,屡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曾任总兵都元帅、大都督府佥事等职,后随徐达、常遇春攻打大同、陕西等地,屡立战功。
以军功洪武三年十一月封长兴侯朱元璋去世之后,燕王朱棣起兵叛乱,建文帝朱允炆以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讨伐不久兵败朱棣即位后不久自杀南明弘光元年,追赠兴国公,谥号“武愍”◆临江侯陈德至正十三年,投奔朱元璋,加入起义军。
至正二十一年,率军支援长兴,随常遇春大败李伯升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参加鄱阳湖水战,此后随徐达北伐洪武三年十一月,封临江侯洪武四年,随傅友德南征明夏洪武五年,随冯胜北伐洪武十一年十一月,在凤阳去世,追封杞国公,“定襄”。
洪武二十三年,追坐胡惟庸党,爵除,称其征西时犯错被斥责,于是和胡惟庸勾结◆巩昌侯郭兴一名子兴元末投郭子兴义军,后归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鄱阳湖水战时,郭兴建议朱元璋使用火攻,大破陈友谅其弟为武定侯郭英,妹为郭宁妃。
洪武三年十一月获封巩昌侯,洪武十七年十一月癸酉去世追封陕国公,谥“宣武”后因牵扯到胡惟庸案被削除爵位 ◆六安侯王志元至正十二年,王志率领乡兵从朱元璋,其后参与了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和北伐元朝的战争洪武三年十一月,被封为六安侯。
洪武十九年八月己亥去世追封许国公,谥“襄简”后被追论为胡惟庸党朋,但因时已死遂不追究◆荥阳侯郑遇春唐朝宰相郑畋之后,先锋郑遇霖之弟至正十三年,随朱元璋攻取了铁佛冈、三汊河、大柳等寨,因功升任总管至正十五年,参加渡江作战,后参与平定陈友谅。
洪武三年三月,任朔州卫指挥副使洪武三年十一月封荥阳侯随同傅友德平定云南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案死,爵位削除◆平凉侯费聚早年跟随朱元璋,曾任承信校尉、永兴翼副元帅、永兴卫指挥使、西安卫指挥使、都督府佥事等职,先后随明军平定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割据势力,洪武三年十一月被封为平凉侯。
后又随军平定云南,讨平蛮族叛乱,镇守贵州、云南等地洪武二十三年,费聚因胡惟庸案被杀,爵位废除◆江阴侯吴良朱元璋赐名,洪武三年十一月封江阴侯洪武十四年十一月丁未去世追封江国公,谥“襄烈”◆靖海侯吴祯吴良的弟弟。
曾任大都督佥事、征南副将军等职洪武三年十一月封靖海侯洪武十二年病死京师追封海国公,谥“襄毅”与吴良俱肖像功臣庙,葬钟山之阴◆南雄侯赵庸赵仲中的弟弟早年和兄赵仲中镇守水寨屯兵巢湖,后归顺朱元璋曾任参知政事、中书左丞。
洪武元年兼任太子副詹事随常遇春北征后从李文忠攻庆阳、应昌功劳很大,但因在应昌私纳奴婢,不得封公,则在洪武三年十一月封南雄侯此后,平定福建、广东叛乱,斩首八千余人洪武二十年,与燕王朱棣出古北口,招降乃儿不花。
洪武二十三年,因胡惟庸案受牵连而被杀,除爵◆南安侯俞通源俞通海的弟弟早年跟从徐达进攻中原,后与副将军冯胜会师太原,后渡黄河,攻破鹿台、凤翔、巩昌、泾州,并守卫开城后张良臣叛变,其与傅友德等人一同围城后与大军攻破庆阳、定西、兴元等。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南安侯后跟随廖永忠进攻四川、跟随徐达出战漠北、平定甘肃后进攻云南,平定广西叛乱洪武二十二年返乡,未行先死附党事发,以死不问,爵除◆广德侯华高早年与俞通海等人率领巢湖水师归顺朱元璋,后随军攻破太平,后攻破采石、方山、集庆、镇江,升任秦淮翼元帅。
与邓愈进攻广德,并攻破后攻破常州,任佥行枢密院事后击败陈友谅,援助长兴、攻破武昌、淮东等地,升任行省平章政事洪武三年十一月封广德侯后由于生病,死于琼州追封巢国公,谥“武庄”无子,爵除◆营阳侯杨璟本儒家子,却好武略。
以管军万户跟随朱元璋攻下溧水、句容、集庆路,因功进管军总管后因战功任亲军副都指挥使、枢密院判官、湖广行省参政、行省平章政事充征南将军杨璟率左丞周德兴、参政张彬率武昌诸卫军,取广西迁湖广行省平章洪武三年十一月封营阳侯。
洪武五年(1372),充副将军,从邓愈讨定辰州、沅州蛮寇再从大将军徐达镇北平,练兵辽东洪武十五年八月去世,追封芮国公,谥“武信”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案◆永嘉侯朱亮祖早年效力于元朝,屡败朱元璋兵败归降后,参与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夏政权的战役,平定两广地区。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永嘉侯,出镇北平洪武十三年九月,坐罪赐死,削除爵位◆临川侯胡美早为陈友谅效力,任江西行省丞相后被朱元璋招降此后胡美攻下武昌,并与徐达等人攻下淮东,进攻张士诚,接连攻下湖州、平江、无锡等地,招降莫天佑。
曾任征南将军,攻入福建并留守,之后召还任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洪武三年十一月封豫章侯洪武十三年四月乙丑改封临川侯洪武十七年有罪赐死,爵除◆东平侯韩政元末韩政拉起一支起义军,自称元帅,活动于豫东一带后投靠了朱元璋。
被授予江淮行省平章政事参加了攻打濠州,随徐达南征北伐不久韩政调征陕西,回师后又守河北洪武三年十一月封东平侯,给予世袭洪武五年跟随李文忠出居庸关讨伐北元洪武十一年二月去世,朱元璋亲自参加了他的葬礼,追封为郓国公。
其子韩勋继承父位,洪武二十六年受蓝玉株连被杀,爵位被免除◆宜春侯黄彬早年在徐寿辉手下,后不满陈友谅而投靠朱元璋在平定陈友谅的战役中立下大功曾任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洪武三年十一月封宜春侯洪武二十三年坐胡党死,爵除。
◆宣宁侯曹良臣随徐达攻取元大都曾任江淮行省左丞、山西行省平章洪武三年十一月封宣宁侯,洪武五年六月甲辰殁于讨伐北元的阿鲁浑河之战洪武二十三年甲申追封安国公,谥“忠壮”其子曹泰袭职后因蓝玉案被杀,爵除◆汝南侯梅思祖
曾任云南都指挥使司司事洪武三年十一月封汝南侯十五年十月壬午去世,赐葬钟山之阴洪武二十三年,追坐胡惟庸党,灭其家◆河南侯陆聚原任元朝枢密院同知,后降徐达朱元璋任陆聚为江南行省参政,改任山东行省参政跟参与平定元都。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为河南侯,赐予铁券洪武八年,同邓愈在陕西屯田,设置卫所戍守洪武十二年,同汤和在临清练兵不久管理福建军务被召回京,在凤阳赐予府第洪武二十三年,因胡惟庸朋党案获罪处死,爵位被削除◆永城侯薛显
曾任江西行省参政,后升任行省右丞之后跟从徐达进攻中原,分守古北口攻山西、取平凉、追扩廓到塞外,从此陕西境内战事平息洪武三年,功臣赏罚,因为薛显曾经擅杀胥吏、兽医、火者、马军以及千户吴富等人,封永城侯,被贬到海南。
次年召其归还此后跟随徐达征战漠北,屯田北平洪武二十年召还,到山海关的时候去世赠永国公,谥“桓襄”无子后追论胡党,以死不究,爵除◆西平侯沐英洪武十年十月戊午封西平侯,禄二千五百石,世袭曾任大都督府同知洪武二十五年六月丁卯卒于云南,年四十八。
军民巷哭,远夷皆为流涕归葬京师洪武十月己巳追封黔宁王,谥“昭靖”长子沐春嗣爵,世镇云南◆安庆侯仇成最初从军担任万户,晋升到秦淮翼副元帅洪武三年,掌管大都督府事,镇守辽东,因无功,降为永平卫指挥使不久官复原职。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甲午封,世袭指挥使洪武十七年四月壬午予世袭洪武二十一年七月辛巳去世追封皖国公,谥“庄襄”◆永平侯谢成元至正十三年,加入朱元璋起义军,随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等战争洪武十二年(1379年十一月,被封为永平侯。
洪武二十七年,因牵涉蓝玉案坐死◆凤翔侯张龙曾任威武卫指挥佥事、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十二年封凤翔侯,后予世袭洪武三十年去世其子为驸马张麟,娶朱元璋第八女福清公主◆安陆侯吴复至正十四年归附朱元璋,作为先锋,曾任安陆卫指挥使。
洪武三年,跟随徐达征讨陕西,打败扩廓帖木儿,生擒其守将接着再次在秦州打败扩廓帖木儿洪武七年,升任大都督府佥事巡视北平回来后,授任世袭指挥使洪武十一年,随征西将军沐英征讨西番,活捉三副使,占领纳邻哈七站的地方。
洪武十二年封安陆侯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征讨云南,攻克普定,并在水西筑城担任总兵官,剿捕诸蛮,率兵由关索岭赶赴箐道,攻取广西洪武十六年十月,金疮病发,病逝于普定追封黔国公,谥“武毅”,世袭◆宣德侯金朝兴至正十五年,投靠明太祖朱元璋,随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和北伐元朝的战争。
洪武三年(,任秦王左相洪武四年,随傅友德征伐明夏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为宣德侯洪武十五年,在平定云南时去世,追封沂国公,谥“武毅”洪武十七年,因平定云南之功,令其子孙世袭侯爵◆怀远侯曹兴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怀远侯。
洪武二十六年坐蓝玉党死,爵除◆靖宁侯叶升至正十四年,投奔朱元璋,其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明夏的战争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靖宁侯曾任府军卫指挥使、陕西都指挥使、都督佥事洪武十四年,平定西番十八族叛乱,封靖宁侯。
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在甘肃练兵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牵涉胡惟庸案,被杀◆景川侯曹震随朱元璋起兵,累官指挥使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景川侯洪武二十一年,与叶升分道讨平东川叛蛮,俘获五千余人洪武二十六年坐蓝党案,与子曹炳被
诛◆会宁侯张温曾任天策卫指挥佥事、陕西行都指挥使、都督佥事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会宁侯洪武二十六年坐蓝党案,被杀◆雄武侯周武元末投朱元璋,从定江东,灭汉;收淮东,平吴积功为指挥佥事平中原,进都督佥事洪武十一年,以参将从沐英攻西番朵甘。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雄武侯出理河南军务,巡抚北边洪武二十三年三月庚午去世追封汝国公,谥“襄勇”◆定远侯王弼至正十二年,投靠朱元璋,其后屡建战功洪武三年,担任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洪武十一年,随沐英征伐西番。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定远侯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征伐云南洪武二十六年,卷入蓝玉案,坐罪处死女儿嫁给楚王朱桢◆崇山侯李新从渡江,数立功战龙湾,授管军副千户取江陵,进龙骧卫正千户克平江,迁神武卫指挥佥事,调守茶陵卫,屡迁至中军都督府佥事。
洪武十五年十二月己卯封崇山侯洪武二十八年九月戊戌以罪被杀◆普定侯陈桓至正十三年,投奔朱元璋此后随军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北伐元朝洪武四年,随傅友德南征明夏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南征云南洪武二十六年,坐蓝玉案死,爵除。
◆武定侯郭英郭兴的弟弟与兄长郭兴从朱元璋起兵,负责宿卫一生大小五百余战,身被七十余伤洪武十七四月封武定侯,世袭永乐元年二月甲子去世追封营国公,谥“威襄”◆鹤庆侯张翼大同卫指挥同知张聚的儿子翼随父军中,骁勇善战,以副千户嗣父职。
从征陕西,擒叛寇擢都指挥佥事,进佥都督府事洪武十七四月封鹤庆侯,予世券二十六年坐蓝党诛◆航海侯张赫曾被授予千户职,再进为万户职洪武元年,升福州卫都指挥副使,又被任命为都指挥使司事善海战,驱倭寇朱元璋命他掌管都指挥印。
不久调任兴化卫,又召回,提拔为大都督府佥事洪武二十年十月戊申封航海侯,世袭洪武二十三年八月甲子卒追封恩国公,谥“庄简”洪武二十六年,因蓝玉党获罪而死◆舳舻侯朱寿从朱元璋渡江南下,攻下江东众郡,升总管后跟随军攻下常州、婺州、武昌、苏州、湖州,升任横海卫指挥使、升都指挥使、进都督佥事。
此后与张赫监督漕运洪武二十年十月封舳舻侯,赐有世券洪武二十六年坐蓝党诛,爵除◆海西侯纳哈出元末明初名臣,属蒙古札剌亦儿氏,为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木华黎裔孙初为太平路万户,至正十五年,朱元璋攻克太平时被俘,因其为名臣之后,遂放归。
元顺帝封其为丞相,后又封太尉,金山之战后降明洪武二十年九月以元降将封海西侯次年,随傅友德征云南洪武二十一年七月辛丑途中病亡洪武二十六年,其长子因蓝玉案获罪被杀◆全宁侯孙恪孙兴祖的儿子袭武德卫指挥使,升都督佥事。
洪武二十一年,以右参将从蓝玉北征,以功封全宁侯,世袭洪武二十六年,后坐蓝玉党死,爵除◆越巂侯俞渊也称俞通渊,军事将领俞通海和俞通源的弟弟曾任都督佥事洪武二十五年六月戊午封越巂侯,世袭洪武二十六年,因蓝党案削爵返乡。
建文初,恢复召还,战殁白沟河永乐初,除爵◆东丘郡侯花云至正二十年闰五月,与陈友谅军作战被俘不降而死,终年39岁朱元璋称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祭祀◆高阳郡侯王鼎至正二十年闰五月,与陈友谅军作战而死。
朱元璋称吴王后,追封为高阳郡侯,立忠臣祠祭祀◆太原郡侯许瑗至正二十年闰五月,与陈友谅军作战而死朱元璋称吴王后,追封太原郡侯,立忠臣祠祭祀◆太原郡侯王道同至正二十二年,在处州被叛将贺仁德抓获,不屈而死追封。
◆南阳郡侯叶琛至正二十二年三月,死于祝康宗之难追封◆忠节侯张子明至正二十三年六月,死于南昌战事追封◆高阳郡侯韩成至正二十三年七月,鄱阳湖大战中为了解围,代替朱元璋穿蟒袍,带冠冕,投水而死追封◆颍上郡侯陈兆先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在鄱阳湖战殁追封◆下邳郡侯余昶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在鄱阳湖战殁追封◆颍川郡侯陈弼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在鄱阳湖战殁追封◆东海郡侯徐公辅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在鄱阳湖战殁追封◆京兆郡侯宋贵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在鄱阳湖战殁。
追封◆汝南郡侯昌文贵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在鄱阳湖战殁追封◆陇西郡侯李信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在鄱阳湖战殁追封◆太原郡侯王胜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在鄱阳湖战殁追封◆清河郡侯李志高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在鄱阳湖战殁追封◆陇西郡侯李继先
曾任洪都总管至正二十一年在南昌保卫战中阵亡追封◆彭城郡侯刘齐至正二十一年在南昌保卫战中阵亡追封◆天水郡侯赵国旺 至正二十一年在南昌保卫战中阵亡追封◆永义侯桑世杰伐吴战殁至正二十三年十月追封◆燕山侯孙兴祖
洪武三年北征战殁追封,谥“忠愍”◆安远侯蔡仙洪武三年九月追封,谥“武襄”◆东胜侯汪兴祖洪武四年四月伐蜀战殁十二月追封,予世爵以子幼,停袭◆庐江侯何德洪武十四年七月卒追封,谥“壮敏”◆霍山侯王简洪武十三年五月卒。
追封◆临沂侯王真洪武十三年七月卒追封,谥“桓义”◆汝阴侯高显洪武十三年九月卒追封,谥“武肃”◆富春侯苏世洪武十四年十二月卒追封,谥“忠勇”◆合浦侯陈清洪武十五年三月卒追封,谥“崇武“”◆东海侯陈文洪武十七年十月卒。
追封,谥“”孝勇”◆英公侯于显洪武二十年十二月卒。追封,谥“襄武”。◆昌乐侯丘广洪武十一年五月卒。以文臣追封,谥“景成”。
◆诚意伯刘基洪武三年十一月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曾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洪武八年四月丁巳卒,年六十五世爵正德八年十二月追赠太师,谥文成◆东莞伯何真洪武二十年七月封,禄一千五百石,世袭。
二十一年三月己卯卒徽先伯桑敬桑世杰的儿子洪武二十三年九月壬寅封,世袭洪武二十六年坐蓝党诛,爵除◆勤伯汪广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文臣封,禄三百六十石曾中书右丞相,洪武七年八月加禄至一千九百石洪武十二年贬死◆天水郡伯赵天麟
曾任临江府同知至正二十三年,临江死事追封◆陇西郡伯牛海龙曾任元帅副使至正二十一年,南昌战殁追封◆安定郡伯程国胜曾任帐前万户至正二十三年七月,鄱阳湖战殁追封◆太原郡伯王咬住曾任元帅副使至正二十三年七月,鄱阳湖战殁。
追封◆缙云郡伯胡深曾任行省左右司郎中总制、处州府军民事、王府参军吴元年取闽战殁洪武元年四月,追封◆康安郡伯孙虎曾任海宁卫指挥副使洪武三年五月,从李文忠北伐,在落马河战殁追封◆谯郡伯戴德曾任湖广行省参知政事。
洪武四年二月病故追封,世袭指挥佥事
◆盱眙县子汪清从起义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战役阵亡,祀康郎山忠臣庙追赠再赠驸马都尉◆罗山县子王凤显系千户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战役阵亡,祀康郎山忠臣庙追赠◆定远县子姜润系千户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战役阵亡,祀康郎山忠臣庙。
追赠◆梁县子石明系千户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战役阵亡,祀康郎山忠臣庙追赠◆怀远县子常徳胜系镇抚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战役阵亡,祀康郎山忠臣庙追赠◆合肥县子王徳胜系千户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战役阵亡,祀康郎山忠臣庙追赠。
◆合肥县子宋鼎系千户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战役阵亡,祀康郎山忠臣庙追赠◆巢县子陈冲系千户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战役阵亡,祀康郎山忠臣庙追赠◆定远县子王喜仙系千户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战役阵亡,祀康郎山忠臣庙追赠◆庐江县子汪泽
系千户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战役阵亡,祀康郎山忠臣庙追赠◆含山县子丁宇系千户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战役阵亡,祀康郎山忠臣庙追赠◆汝阳县子逯德山系千户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战役阵亡,祀康郎山忠臣庙追赠◆定远县子裴轸系千户。
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战役阵亡,祀康郎山忠臣庙追赠◆当涂县男王恺系行省郎中至正二十二年,死于金华乱兵追赠再赠奉直大夫飞骑尉◆丹阳县男孙炎系行省都事处置处州军事,至正二十二年,死于金华乱兵追赠再赠奉直大夫飞骑尉。
◆合肥县男徐明系管军百户至正二十三年,死于洪都难追赠再赠封子为指挥◆万春县男常德胜系千户至正二十三年,死于鄱阳湖之战追赠◆虹县男郑兴都尉至正二十三年,死于鄱阳湖之战追赠◆随县男罗世荣都尉至正二十三年,死于鄱阳湖之战。
追赠◆定远县男史德胜系千户至正二十三年,死于鄱阳湖之战追赠◆五河县男王理系千户至正二十三年,死于鄱阳湖之战追赠◆舒城县男王仁系千户至正二十三年,死于鄱阳湖之战追赠◆含山县男曹信系千户至正二十三年,死于鄱阳湖之战。
追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