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物小卡片(历史文物小卡片制作)学到了吗
1、《伏羲女娲图》是唐一位不知名作者用绢本设色而成的,纵长220厘米,横长116.5厘米。1965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1、
《伏羲女娲图》是唐一位不知名作者(公元618~907年)用绢本设色而成的,纵长220厘米,横长116.5厘米1965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描绘的是伏羲女娲相拥交媾的景象,表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的形象、以及未知的宗教含义。
伏羲手里拿的是尺子,称"矩",是用来丈量的所谓"丈夫"注重"丈"字,"丈"说的不是长度,指的是拿着尺子的人在丈量,我们就叫他"丈夫"丈夫指男人,从字形可知,在田里干活的人叫"男人",在田里干活,要量有几亩地,量地的人就称为男人,这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女娲手里拿的是规,这是女人拿的拿"规"是用来研究天象的中国最早的立法就叫"女娲历",也就是用来立法的女娲补天又有一种说法叫"女娲补天",不是说天漏了我们都知道一年有365天,在古代大巫们也知道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女性正常月经为二十八天,算下来一年十三个月,13乘28为364天,少一天,多的那一天补在了二月。
在人类发现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30年后,一个西方人发现了这张图上蛇尾的交缠,是双螺旋线的结构方式,也是生物的基本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结构。2、
度量衡含义:度——计量长短的用的器具称为度,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秦诏版亦称"秦量诏版",青铜制,刻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诏书,相传丞相李斯手书刻文,即"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其大意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隗状、王绾,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确起来,统一起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 ,书同文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币同形、度同尺、权同衡、行同伦、一法度。
),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将原来由商鞅制定的已再秦国实行了100多年的度量衡制度推向全国镇原县博物馆收藏的秦代"铜诏版",1996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专家杨伯达一行8人组成的鉴定小组鉴定,认定为"秦诏版"属国家一级文物。
同时正式命名为"二十六年铜诏版"(简称"秦诏版") "秦诏版"为长方形,长10.8厘米,宽6.8厘米,厚0.4厘米,重0.15千克,它的四角钻有四个小孔,是供人们将其固定时钉钉子用的,铜质青色,铸造于秦始皇执政时期。
其正面是以秦小篆铸成的,字体大小0.9厘米,竖五行、横八行、上下、左右结构整齐,阴文书刻40字注:文中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和《量天度地衡万物中国计量简史 [关增建 著] 2013年》,后台回复"度量衡"、"计量简史"获得《量天度地衡万物中国计量简史 [关增建 著] 2013年》电子版。
卡片订购及相关信息敬请关注中国计量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