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聚会发言图(亲戚聚会怎么讲话)一篇读懂
亲戚朋友聚会时,谈论什么会让人很尴尬?工作?成绩?对象?还是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我认为这些都不足为惧,毕竟这么多年过来,想必大家都早已习惯了这种最基本的聚会尬聊套路要论真正
亲戚朋友聚会时,谈论什么会让人很尴尬?工作?成绩?对象?还是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我认为这些都不足为惧,毕竟这么多年过来,想必大家都早已习惯了这种最基本的聚会尬聊套路要论真正让人最尴尬的终极绝杀……一定是谈论你的朋友圈!!。
七大姑:大侄子我看你朋友圈前两天发了一段散文,是自己写的吗,写的挺好的啊没加微信的八大姨:写什么?我看看我看看七大姑:我给大家读吧你:……(强行微笑)大表婶:大侄女你唱歌挺好啊,在你朋友圈听你唱了那什么小幸福,我给你叔听他都说好呢。
没加微信的老舅伯:是嘛?看不出来孩子还有这才艺啊,来,我听听。九大婶:我直接公放吧。你:……小幸运(继续微笑)
自从微信在长辈中间普及开来之后,我们的朋友圈里渐渐涌进了一批有可能一年到头也见不上几次面的长辈们,最怕看见的验证消息:“XX,通过一下,我是你二叔/三姑/四婶/五姨夫”不是不想和他们交流,而是每当微信里加进一个新的长辈后,都要第一时间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合适的朋友圈还没来得及删……。
随着好友列表里的亲戚越来越多,每一次发朋友圈,都要百般确认他们是否有好好地躺在长辈分组栏有时被好机友安利了一个超级沙雕的头像,换上它就能立刻马上变成人群中最闪亮的那颗星,但是一想到晚上要顶着这头像在亲戚群里汇报今日的喜闻乐见,还是作罢了。
不过呢,这些小场面也是可以慢慢习惯的毕竟,成熟就是渐渐学会不动声色的接受来自亲朋好友的亲切慰问~长辈和咱们之间隔着好几十年,兴趣爱好无法同步是正常现象,有时候他们的强行沟通,或许只是想跟晚辈们说说话表示关心而已。
所以,只要及时的做好分组,我们依然可以在朋友圈里继续沙雕日常啊。
但这样一来,最最可怕的现象,就有机会出现了……小表弟:哥,你刚刚发的那条朋友圈太好笑了。爸妈以及一众长辈:什么啊,没看见啊。你:……(笑不出来)
(双手无力地颤抖,向空中抓了一下,又什么也没抓到果然,那条朋友圈还是不应该存在的吧,这一切还是我的错误吧,到底为什么要没事那种朋友圈呢!)可以说是最严厉的家法没有之一,相当于公开处刑了网友们的一把辛酸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这种哥哥还留着干什么?
晕了就别起来,这是过来人经验
恐怖指数升级
我选择当场死亡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弟弟,还不如直接拉黑得了
因为一不小心画风切换不及时,后果更严重
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发朋友圈但是,这样一来父母又会问:怎么不发朋友圈了,是不是把我屏蔽了?怎么不更新动态了,是不是光顾着玩去了?!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改变画风,做一个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正能量少年。
然后,转移战场,换个地方接着浪。
网络的急速发展,让大家就算远隔几千公里,也可以通过社交状态了解彼此的最新动向这一切看起来是将关系拉的更近,其实,却让彼此生活中的现在距离隔得更远了据调查数据显示,现在的年轻人有大约52%选择朋友圈屏蔽父母。
有的是担心父母催婚,有的为了报喜不报忧,有的觉得自己的生活不能被父母理解……而被屏蔽的大多数父母表示,自己知情,但是会装作不知道,虽然失落,只要儿女过得好就好。
所以,不想让父母看见自己生活中的小细节,保持适当的私人空间这并没什么问题,发不发社交状态其实也真的没什么关系,我相信,偶尔给父母打个电话,比发十条“故作正经”的朋友圈,更让他们开心而父母呢,也不要把所有希望、寄托、期待和生活全部重心都一股脑的放在孩子身上,要求他们这样,限制他们那样……。
毕竟他们都有自立门户的一天,当成家立业与陪伴父母无法两全的时候,子女们最想看到的,就是父母拥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就算不常陪在身边,他们也能过得充实,随性。
比如有些父母,就紧跟时代潮流,套路玩的比年轻人还深,自己找点乐子就过得很开心了。
图:@孙浩冉是条咸鱼不知道大家看懂没?一次只针对老公的完美网络诈骗。
可能这就叫做:朋友圈分组可见的最高操作实录。姜,还是老的辣啊……有句话对你说点赞可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