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张海鹏历史学家(张海鹏历史学家有个堂兄叫什么)一看就会

2023-11-30Aix XinLe

大约一千七百年前,从这里走出一个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他就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被誉为“中国小说鼻祖”的《搜神记》作者——干宝。

张海鹏历史学家(张海鹏历史学家有个堂兄叫什么)一看就会

 

新蔡县干宝公园发源于河南中西部、产生了无数神奇故事的古老汝河,在流经新蔡西南部时向外绕了一个湾,这湾里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叫干庄大约一千七百年前,从这里走出一个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他就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被誉为“中国小说鼻祖”的《搜神记》作者——干宝。

干宝,字令升,东晋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他的先祖干长,东汉末年任京兆尹,参与惩治“十常侍”后弃官归隐,屡辞征辟不就,著有《颍川集》(新蔡秦朝置县,属颍川郡)三十卷行世(已佚);祖父干统,三国时为吴奋武将军、都亭(今湖北省恩施市)侯;父亲干莹,字明叔,号无暇,为吴丹阳(一作“丹杨”,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县丞,进封立节都尉;母桓氏。

兄干庆,字源长,仕晋为武宁县令;嫂魏氏干宝有两个堂兄,一名瓒,任将军;一名松,任合城太守干姓本是中原小姓,以邑为氏,源于春秋时的卫国封邑今河南省濮阳县北有干城村,即干邑旧址一说受姓于干嫘氏春秋以后干姓显名于世,望出中原,因而干长以故郡颍川(治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自称。

干宝祖上何时迁入新蔡已不得而知,但自东汉以后新蔡干姓一枝独秀,显世二百余年,实属不易也许是遗传因素,干宝自幼聪明好学,成年后博览群书,文武皆通据浙江《干氏宗谱》记载,干宝步入仕途的第一个职务是西晋盐官州(治所在今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别驾。

别驾一职当时是由各州刺史自己选聘的属官,虽吃皇粮但无需皇上任命干宝到任第二年,由外戚专权引发的“八王之乱”祸及中原新蔡地处中原腹地,狼烟四起,民不聊生不得已,干宝的父亲举家南渡,投奔到干宝任所避难不久,干宝的父亲因年老多病,于永嘉四年(公元310年)病故。

干宝将父亲安葬于盐官县所属的青山南麓(今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随后把家迁到青山附近的灵泉乡(今海宁市袁花镇),并在这里为他的父亲守孝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干宝守孝期满,被博学多通的华谭荐为著作佐郎(协助修撰国史及修编日历的官员,秩六品)。

当时,正值兵荒马乱,干宝“著作”不成,却被派往淮、扬军幕府,参与镇压湘州(今湖南省)杜弢领导的农民起义建兴三年(公元315年),杜弢起义失败是年,西晋国都洛阳被匈奴贵族建立的后汉政权攻陷建兴五年,干宝自湘州班师回朝,刚走到建康(今南京市),西晋就因怀帝和嗣君愍帝被后汉俘虏而告灭亡,国政暂由晋王司马睿取代。

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十一月,经中书监王导推荐,晋王同意由干宝领修国史大概干宝那时户大口多,坐机关俸低薪薄、不足以养家糊口,遂“因家贫,求补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令”(《晋书·干宝传》)不久,干宝因政绩突出,升任始安(今桂林市)太守,晋秩五品,正式步入“高干”行列。

太兴元年(公元318年)二月,干宝因平杜弢有功,被封为关内侯(荣誉称号,无食邑),仍领秘书监事,纂修国史郭璞当时任著作佐郎,为干宝属下郭璞博学多闻,诗文俱佳,好古文奇字,喜阴阳卜筮,为当朝名士但他不修威仪,贪酒好色,常常因酒色误事。

干宝经常耐心开导他,劝他戒除恶习,不要玩物丧志这说明,干宝在工作上关心同事,重视廉洁自律太兴元年三月,司马睿在以王导为代表的北方南迁世族和当地贵族势力的大力支持下,正式称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当时,人们的思想很混乱,对东晋的建立是否顺天意、应民心持怀疑态度。

为此,干宝著《周易注》、《春秋左氏义外传》等书,为东晋的建立和巩固提供理论根据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四月,王导任司徒,请干宝任司徒右长史(司徒副手之一,官四品,秩千石),协助他制定百官职责义务,并负责督查落实。

后又升任散骑常侍,参掌朝廷机密,位居三品在这期间,干宝撰写了《周官礼注》、《司徒仪》、《官府职仪》等著作太宁三年,干宝完成了他的史学名著《晋纪》该书共二十卷,记述了自宣帝迄于愍帝凡五十三年的西晋史,旨在总结前朝的历史教训。

咸和初年(公元326年),干宝因母亲桓氏去世,被迫卸职守孝当时,郭璞已于两年前因反对王敦谋反被杀,干宝痛感修史乏人,就推荐葛洪“才堪国史,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晋书·葛洪传》),暂时填补他的职务空缺。

但葛洪痴迷于练丹修道,无心仕朝,以年老“固辞不就”,干宝只得作罢鉴于当时南北方隔离,干宝无法将老母归葬中原,只好就近奉安于住处西南隅不料次年十一月,豫州刺史祖约和历阳太守苏峻联合叛晋,兵散为匪,到处劫掠。

正在守孝的干宝只好携家带口,迁居靠近父亲墓地的澉湖边上,有的亲属干脆躲到紧靠海滨的梅园里

干宝守孝期满回到建康,继续领修国史建元二年(公元344年)九月,康帝司马岳卒,子聃即位,是为穆帝因穆帝年仅二岁,由太后诸氏摄政干宝当时已年逾花甲,就告老还乡,归隐山林,集中精力完成他早已动笔的志怪小说《搜神记》。

历史证明,干宝的这一决断非常高明其实,对于年龄偏大的领导干部来说,与其贪恋权位,不如早点让贤,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即使不能“为霞尚满天”,也不至于老马失蹄,痛悔终生这也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所取得的一条基本经验。

《搜神记》问世不久,德高望重的干宝就走到了他的人生尽头皇上得知后,令昭德殿代笔起草了一道祭文,隆重悼念干宝文曰:“……朕高祖元皇帝渡江奋起……侯(干宝爵位“关内侯”)循其旧职,勉厥新猷辅弼四朝(指东晋前四位皇帝,不含穆帝和西晋末二帝),振举百度。

平大憝而武略以彰;修国史而文谟以定详《春秋》之义而王道以明,注《易》象之解而天心以阐是上而朝廷,下而风俗,无不经谋殚力,以匡扶国运忧礼乐之崩驰,惧官箴之凌替,实赖尔侯为中流砥柱胡旻天之不吊于一人,而侯遂以告薨。

余仰体天意,不徒显侯于生前,而欲申锡于身后,前尔原任尚书省散骑侍郎,宜特加尚书令(尚书省长官,秩千石,三品,综理政务,为百官之长),从祀学宫,以表一代之儒猷,昭千秋之经,令世世子孙享公之德,永钦其令式”客观地讲,这篇祭文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它追述了干宝一生的丰功伟绩,高度评价了干宝对巩固东晋政权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追授荣誉职务,树为一代楷模,让后世人千秋万代向他学习一千多年后,笔者作为干宝的家乡后昆,读到东晋皇帝的这篇祭文,仍然为干宝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干宝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在许多领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著作,既能直接为当时的政治服务,又能突出个性特色,具有卓异的思想深度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干宝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例如,干宝在阐释《周易》的著作中,提出“物有先天地而生者”的命题,将《周易》“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的认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干宝在《变化论》中,提出了“天有五气,万物化成”、“万物之变,皆有由也”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他又用三国、西晋的“短命”与周朝的“长寿”相对照,认为“安民”乃“立政”之本他说:“盖民情风教,国家安危之本也。

”又说:“周家世积忠厚,仁及草木,内睦九族”,“而其后妃躬行四教……化天下以妇道”,因而“汉滨之女,守洁白之志;中林之士,有纯一之德”有了这样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基广而难倾,根深则难拔,理节则不乱,胶结则不迁,是以昔之有天下者所以长久也。

”这说明,干宝善于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捕捉最本质的东西——民为邦本的统治思想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树立公仆意识,增强群众观念干宝在史学方面的独到之处,是敢于秉笔直书当朝历史,并善于把握分寸在干宝笔下,西晋社会“民不见德,唯乱是闻。

”“善恶陷于成败,毁誉胁于势利”“朝寡纯德之士,乡乏不二之老风俗淫僻,耻尚失所”“选者为人择官,官者为身择利”“世族贵戚之子弟,陵迈超越,不拘资次悠悠风尘,皆奔竟之士;列官千百,无让贤之举”于是“国政迭移于乱人,禁兵外散于四方。

方岳无钧石之镇,关门无结草之固”(《干宝?晋纪总论》)即使对西晋统治者本人,干宝也往往不留情面如,他在《晋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上(晋武帝司马炎)顾谓刘毅曰:“朕方汉何主?”对曰:“桓、灵”帝曰:“吾虽不及古贤,犹克己为治,方之桓、灵,不亦甚乎?”对曰:“桓、灵卖官,钱入于官;陛下卖官,钱入私门。

以此言,殆不若也”寥寥六十一字,把晋武帝的真实面目巧妙地暴露在读者面前干宝所以这样做,是他深悟治重症必用猛药的道理,希望当朝统治者汲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因此,《晋纪》修成后,受到朝野一片赞誉史称“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晋书?干宝传》)。

唐代史论家刘知几在其名著《史通》中,高度评价干宝的《晋纪》,曰“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唯令升先觉,远追丘明,重立凡例,勒成《晋纪》,邓(餐)孙(盛)以下,遂蹑其踪史例中兴,于斯为盛”作为《晋纪》自序的《晋纪总论》,被作为晋代论说文的名篇选入《昭明文选》。

唐代房玄龄、宋代司马光在修撰《晋书》和《资治通鉴》时,均以干宝的《晋纪总论》,作为对西晋历史的总结历史上,史官因秉笔直书而掉脑袋的事不乏其例,但干宝义无反顾,实在难能可贵和现在许多总结工作时只报喜不报忧相比,干宝真无愧于千古人杰。

不过,干宝对于中华文化的最突出贡献,还是在文学领域世人知道干宝,就是因为他留下了一部伟大的著作——《搜神记》2004年春,我到登封市参加一个由《诗刊》社组织的全国诗歌笔会,主办者让与会人员每人做五分钟的自我介绍。

面对来自二十一个省的八十多位同好,怎样让别人一下子记住自己这个无名之辈,成了当时的一道难题我灵机一动,拉出了“干宝和《搜神记》”这面大旗,果然旗开得胜这一回,我算领教了“文化名片”的魅力,庆幸自己拥有干宝这么一个著名老乡!遗憾的是,干宝一生虽然著述很多(目前搜集到的书目有26种近200卷),但真正留传下来的却很少(只有12种书目佚文)。

我们能看到的干宝著作,都是从其它典籍中转引过来的,并非干宝著作原貌《搜神记》也是这样

《搜神记》原本三十卷,到宋代已经失传今天我们见到的二十卷本,是明人胡元瑞从《法苑珠林》及其它类书中辑录而成该书板本有明万历胡震亨的《秘册汇函》本,明末毛晋的《津逮秘书》本,清嘉庆张海鹏的《学津讨原》本,民国汲古阁本等。

解放后汪绍楹校注的中华书局本也颇为精良近年来,又有钱振明点校的岳麓书社本、黄涤明译注的贵州人民出版社本和罗尉宣评注的湖南文艺出版社本等等流传版本多,本身就说明了《搜神记》的魅力所在不象现在有些人出书,除了他的亲朋好友知道,别人都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愿去看。

因而,笔者曾有感言:妙手不夸文集厚,但求传世三两声《搜神记》的写作年代,大约在建武至永和八年以前,也即公元317-351年左右,历时三十余载这是因为,在《搜神记·干宝原序》中,有这样一句话:“建武中,有所感起,是用发奋焉。

”建武年,即公元317年虽然这句话在《晋书·干宝传》中被删掉了,但清人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辩证》中,却根据孔氏和雷居士的引文,保留了干宝自序的原貌至于《搜神记》的成书时间,《晋书·干宝传》提供了一条基本线索:“宝以此撰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凡三十卷,以示刘惔,惔曰:‘卿可谓鬼之董狐’。

”这说明《搜神记》成书时刘惔仍在世史载刘惔少与桓温(312-373)友善,历官丹阳尹;配明帝(299-325)女庐陵公主;简文帝初为相(司徒)时(永和八年,即352年),为其座上宾;年三十六,卒于任由此推知,刘惔在世时间约为公元317-352年。

那么,《搜神记》的成书时间,应在公元352年以前现存二十卷本《搜神记》,共收录464则传奇故事(或者称为小小说)其素材来源,一是“考先志于载籍”——从古书中摘录、改写,如《三王墓》;二是“收遗逸于当时”——记录当时的逸闻趣事,如《郭璞撒豆成兵》;三是搜集民间神话传说,如《董永和织女》。

其作品内容,有赞扬劳动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如《三王墓》、《韩凭妻》;有反映青年男女向往幸福、追求婚姻自由的,如《紫玉》、《王道平》;有歌颂劳动人民勤劳美德的,如《董永和织女》、《二华之山》;也有颂扬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的,如《李寄斩蛇》等。

当然,作者在讲述这些故事时,夹杂了相当多的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内容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连年征伐所造成的社会混乱,使统治阶级迫切需要寻求自我麻痹和麻痹人民的工具佛教的灵魂不灭,因果报应、转世轮回之说,可以使人迷惑于来世的幻想而追求所谓精神上的解脱,正好迎合了统治者的现实需要。

于是,在西晋时还依附于玄学不能独立发展的佛学,因其弥补了儒学和玄学的不足而得到空前发展,东晋时已超过玄学,且在北方的势力大于南方由此可见,干宝著《搜神记》,也是他当时“讲政治”的一种表现因而,他自述《搜神记》的创作动机,一是“发明神道之不诬”,即表明自然界确有神灵存在,蔑视不得;二是“游心寓目而无尤焉”(《干宝原序》),也即通过寓教于乐、对读者无害的方式,宣扬惩恶扬善,除安暴良的观念,借以讽谕社会、警醒世人,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当朝统治。

出乎干宝意料的是,他帮助统治者推行的这种愚民政策,后来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佛教一度威胁到政权统治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都曾强力禁佛几十年后,干宝的泌阳老乡范缜,针对当时的世风,写了一篇《神灭论》,对鬼神思想予以迎头痛击。

如果干宝再世的话,一定会感叹后生可畏,反思自己“发明神道之不诬”的利弊得失至于《晋书·干宝传》所言干宝“性好阴阳术数”,是受“宝父宠婢死而复生”和“宝兄死而复苏”的故事启发而撰集《搜神记》的,纯属后人附会,矛盾百出,不可置信。

这是因为,“性好阴阳术数”并非干宝独有,郭璞、葛洪等当朝名士都有,是当时官场的一种通病;说“宝父先有所庞侍婢,母甚妒忌,及父亡,母乃生推婢于墓中宝兄弟年少,不之审也”,更是无稽之谈因为干宝父亲死在他举家南迁后的第二年,当时干宝“迎养在任”(即在盐官州别驾任上迎接、赡养从老家逃难而来的父亲。

见《干氏宗谱·盐官肇宗纪略》),不是“宝兄弟年少,不之审也”再说,干宝身为朝廷重臣,历来忧国恤民,不可能撇开现实政治需要,用大量时间去撰写一部无关宏旨的闲书这在前面所述的《搜神记》创作动机中讲得很清楚否则,干宝怎么会在《搜神记》写成以后,特意上表请皇帝审阅呢?其实,《晋书》中“持逸为史”的现象比比皆是,并非《干宝传》独有。

这既是对晋朝世风的一种反映,也是《晋书》修撰者的一种故意行为,目的在于鼓吹宿命论,为统治者服务早在唐代,刘知几就尖锐地指出:“晋世杂书,谅非一族……唐朝所撰《晋史》多采以为书……虽取悦小人,终见嗤于君子矣!”(《史通·采撰第十五》)。

清代学者王鸣盛也毫不客气地批评说:“《晋书》好引杂说,故多芜秽也”明了这一点,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了《搜神记》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三王墓》、《韩凭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杜兰香》、《崔少府》具有散韵结合的行文特点;《苏娥》的倒叙、《左慈》的反衬、《韩凭妻》的心里描写、《李寄斩蛇》的素材剪裁以及全书朴实、形象、简洁、生动的语言风格,无不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开辟了道路,树立了典范。

因而,《搜神记》问世以后,很快掀起了我国小说创作的一次高潮仅东晋到隋朝,就产生了七十多部有影响的作品如王嘉的《拾遗记》、陶渊明的《搜神后记》、刘义庆的《幽明录》、祖冲之的《述异记》等唐朝的传奇、宋朝的话本、金元的杂剧,明清的小说,不仅有很多作品直接取材于《搜神记》,而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往往效仿《搜神记》。

如唐代的《柳毅传书》、《南柯太守传》分别取材于《搜神记》第74条《胡母班传书》、第255条《卢汾梦入蚁穴》;宋代的《孝子董永传》、《生死交范张鸡黍》分别取材于《搜集记》第28条《董永和织女》、第299条《山阳死友传》;元代的《窦娥冤》取材于《搜神记》第290条《东海孝妇》;明代的《玉茗堂四梦》中的三梦——《牡丹记》、《南柯梦》、《邯郸梦》间接取材于《搜神记》。

《水游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及“三言”等名著,也都能找到取材或取法于《搜神记》的具体线索就连聊斋先生蒲松龄,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才非干宝,雅爱搜神”(《聊斋志异?自序》)至于近代以来的各种文艺作品,源出《搜神记》的更是比比皆是,如鲁迅的历史小说《铸剑》,黄梅戏《天仙配》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征引《搜神记》的典籍,多达119种;受《搜神记》影响而创作的志怪小说上百种怪不得我们平时逛新华书店时,凡古典名著系列,总少不了《搜神记》它的博大精深,已成为后世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活传说,在秦汉以前的文人作品中已屡见不鲜,仅《汉书·艺文志》就著录了15种1380篇之多。

可惜,汉以前的“小说”绝大多数未能流传下来,《搜神记》是我国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集因为在此以前虽有“小说”存在,但艺术上十分粗糙,大都是短小故事,不具备后世小说的基本特点,且前人对于“小说”的定位与后世有着本质的区别。

《庄子·外物篇》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关于“小说”一词的最早记载,但其含义所指,似为不合大道的琐言碎语至东汉班固,则认为“小说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即把小说等同于民间传说。

所以,“小说”在汉以前的图书分类中虽被列为“七略”之一,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体,而是一个将神话传说、稗官野史、逸闻趣事混为一体的大杂烩干宝不满于当时“小说”的现状,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把小说打造成“微说”——微言大义之说,欲于七略之外另辟八略之地,使他的“微说”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这就是他在《搜神记·自序》中所说的“今粗取足以演八略之旨,成其微说而己”的艺术追求干宝此举,是要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春秋》笔法《汉书·艺文志》曰:“昔仲尼没而微言绝”干宝不想丢掉曾被孔子发扬光大的“微言”传统,一心一意要成其“微说”。

可惜尽管“微说”比“小说”更能准确表达后世小说的真正含义,但后人习惯于先入为主、因循旧说,依然把《搜神记》归类为小说,而忽略了干宝的“微说”创议我们也只好将错就错,把小说当作“微说”看待干宝先生如果健在的话,一定会感叹:“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干宝的可贵之处,在于敢于创新他在《搜神记·自序》中,首次阐明了小说创作的四大原则:“有所感起,是用发愤”的创作思想;“混同虚实”的创作方法;“微言大义”的思想内容;“游心寓目而无尤焉”的创作目的由于干宝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奠定了中国小说走向成熟的基础,文学史家一致认为,《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学体裁,被载入文学史册。

有论者曰:“中国小说只有在《搜神记》面世之后,才昂首登上文学艺术的殿堂”基于《搜神记》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新蔡学者王尽忠明确提出:干宝——是我们中国小说家的鼻祖《人民日报·读书新闻》网页采用了这一说法;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则将干宝定位于中国志怪小说的创始人,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中国小说分志怪、志人两大流派,后者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作但《世说新语》较《搜神记》晚问世近一个世纪因而志怪小说的创始人,也是小说的创始人2003年春我在拟定《新蔡邮资信封.县情简介》时,引用了这一结论,国家邮政主管部门在慎重复核后予以认可。

2004年底,笔者与王尽忠老师参加“天中文化学术研究会”,王老师的论文《干宝——中国小说家鼻祖》被安排为大会重点交流材料,受到省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可见,这一论断,已逐渐被学术界广泛接受关于干宝的生卒年月,辞书多以“不祥”处之。

近年来陆续见到公元306——336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公元?——399年(何金铠《〈搜神记〉长短谈》,载《中学生阅读》1987年第7期)、公元289——336年(李颖科《干宝及其〈晋纪〉》)诸说,但大都经不起推敲。

新蔡学者王尽忠,几年前数赴浙江干氏播迁地考察,发现了两条重要线索:一是据干宝五世孙干朴所撰《灵泉乡真如寺碑亭记》记载:“永嘉元年,荥阳(校注:应为汝南,当时新蔡属汝南郡)高皇祖令升公,初仕晋为盐官州别驾(校注:别驾,刺史佐吏,魏晋始置,例由刺史从本州自辟,后改由皇帝任命;三国时吴改海盐县为盐官县,治今盐官镇南,属吴郡,陈为海宁郡治,隋移治今盐官镇,元元贞元年即1295年始升为盐官州,故此处“州别驾”之说待考,或许为“县丞”之误)”;二是晋朝皇帝在为干宝所写的祭文中,有“胡旻天之不吊于一人,而侯遂以告薨”之句及落款时间(以上见《干氏宗谱《御制神道碑》碑文》)。

前者明确了干宝初出仕的时间是永嘉元年,即公元307年;若按干宝当时25岁推算,其生年当在公元283年后者明确了皇帝谕祭干宝的具体时间为永和七年九月,即公元351年9月依惯例,谕祭时间应在大臣刚死去不久,类似于今天发唁电;而旻指秋天,与九月时序相合。

由此王尽忠认为,干宝应生于公元283年左右,卒于公元351年9月,享年大约68岁这一结论,证据有力,足以服人,填补了干宝研究的一项空白由此我想,如果学者们都肯下苦功夫,不满足于资料转抄、人云亦云,象“干宝生卒年月”之类的小儿科,早就应该得到解决。

当年干宝病故后,其儿子遵照他的遗嘱,把他安葬在自家宅院的后花园里(今属海宁市黄湾乡五丰村)干宝有二个儿子,大的叫干琦,太学生,任王府行军长史;老二叫干琏,任王府录事从此,干氏子孙在吴越之地繁衍生息,渐成当地望族,已传五十二代。

也有播迁开封、西安、北京等地者,近代又有播迁海外者在故乡新蔡,干宝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历代名人题咏不断如明末县人刘华称赞干宝“危坐读青史,双眼瞥千古……史学识兼才,毋乃董狐伍……”清初县令潭宏宪称赞干宝“令升良史才,起家著作林。

卓荦观载籍,旷怀罗古今奋身列通侯,淡漠仍素心……乃成晋代史,直与班马侵绝笔已千载,其踪杳难寻”一位叫邵光允的外地人,更是对干宝啧啧不已:“弱冠负才气,翩翩翔艺林抗怀千载上,俯首视近今临戎不避难,著述慰夙心。

……从容陪禁闼,不受世禄侵.古人邈难即,兹意或能寻”2003年底,新蔡县第一座干宝塑像,在干宝故里佛阁寺镇政府所在地落成;国庆55周年期间,新蔡县成功举办了全县“首届‘干宝杯’书法大赛”;我县迎宾路“干宝大道”已正式命名启用;干宝的事迹还被写进了《新蔡之歌》等文艺作品;由新蔡人撰写的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干宝生平、干宝著作的文集《干宝研究全书》,2009年7月正式出版。

2010年11月22日,笔者具体主持的全国首尊干宝汉白玉雕像在我县干宝公园落成(谢石华撰写碑文,王永宽拟就对联)2008年以来,经笔者代表“河南·新蔡古吕文化暨干宝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筹委会办公室联系,已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研究干宝的文章30多篇,推动了干宝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主要参考书(篇)目:一、《新蔡县人物志·干宝传》(王尽忠主编)二、《晋书》(唐·房玄龄主撰)三、《东晋文学家干宝和他的〈搜神记〉》(秋禾著)四、《二十五史人名索隐》(上)(黄惠贤主编)五、《干宝——中国小说家鼻祖》(王尽忠著)

六、《干宝生平略考》(王尽忠著)七、《中国文言小说家评传》(肖相恺主编)八、《晋纪总论》(干宝撰)九、《中国通史纲要》(白寿彝主编) 2005年4月26日初稿,10月2日修改2012年6月15日校补,9月22日校补并插图

(本文发表于2006年第4期《中州今古》,并收入《厚重天中》、《第二届淮河文化研究论集》等书,本次略有补正)作者简介:谢石华,男,汉族,60后,河南省新蔡县人原新蔡县文联主席,现为新蔡县作家协会主席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和挖掘灿烂的新蔡文化,醉心于文史研究和诗词创作,在全国各级媒体发表作品多篇。

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驻马店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历史张海鹏历史学家(张海鹏历史学家有个堂兄叫什么)一看就会

2023-11-30Aix XinLe172

张海鹏历史学家(张海鹏历史学家有个堂兄叫什么)一看就会大约一千七百年前,从这里走出一个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他就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被誉为“中国小说鼻祖”的《搜神记》作者——干宝。…

历史张海鹏历史学家(张海鹏历史学家法治教育)奔走相告

2023-11-30Aix XinLe125

张海鹏历史学家(张海鹏历史学家法治教育)奔走相告要在立足当前中国社会现实关怀的基础上把革命放回到历史现场,探寻革命实践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社会变迁中积淀的展演轨迹和经验教训。…

历史张海鹏历史学家(张海鹏历史学家法治教育)越早知道越好

2023-11-30Aix XinLe110

张海鹏历史学家(张海鹏历史学家法治教育)越早知道越好张海鹏先生出生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历经新中国艰难探索时期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代,有如凤凰涅槃,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子,成长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

艺术大雪节气的由来(大雪节气的由来和特征)不看后悔

2023-11-30Aix XinLe110

大雪节气的由来(大雪节气的由来和特征)不看后悔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小雪节气的由来Light Snow小雪节气在24节气中是第十二个节气,一般是在20个…

历史张海鹏历史学家(张海鹏历史学家朱雷)怎么可以错过

2023-11-30Aix XinLe69

张海鹏历史学家(张海鹏历史学家朱雷)怎么可以错过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初评(通讯评审)已结束,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现公布初评专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