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教学的困惑(历史学科教学考研)奔走相告
截至目前,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和新疆外,已全部加入新高考阵营,这也意味着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主要方向的新高考体系基本形
截至目前,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和新疆外,已全部加入新高考阵营,这也意味着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主要方向的新高考体系基本形成,足以影响绝大数考生的命运然而除却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省份外,其余省份均采用3+1+2模式,引发不少网友的关注。
01、何为3+1+2模式对于3+1+2模式,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但还是有必要加以说明。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02、历史学科的困境和忧虑相对之前的3+3模式而言,3+1+2模式选科组合减少,选科难度下降,且突出了理科物理和文科历史的地位,又减少了“弃选物理”的现象,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改革导向,可谓是用心良苦。
政策设计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实践中却误伤了历史学科,选历史的人数很少,以至于有历史老师直呼自己“要失业了”至于为何选择历史的人数比物理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则,选择物理类组合的总体专业覆盖率比选择历史类组合的总体专业覆盖率高,也就意味着选择物理类组合在大学专业选择上有很大的空间和机会,也就意味着同等条件下,选择物理比选择历史录取的机会要大,很容易影响不少学生的选科意愿。
二则,通过上图可知,历史类本科线比物理类本科线普遍要高上一些,也就意味着在同样组合下,选择历史类的学生要比选择物理类的学生要多考一些分数才能达到本科线,无形之中劝退了不少打算学历史的学生三则,新高考最大的变化在于取消了文理分科,每个专业有了自己的选科标准。
以北京大学为例,原本的文科专业不提选科要求,而原本的理科则要求首选物理,或再选化学,也就意味着文科专业全面向理科开放,而理科专业则对文科学生关闭了大门就连历史学类专业也不要求首选历史,让不少高中历史老师颇为疑惑,高中不学习历史,如何能够跟上大学老师的步伐?。
然而仔细想来,或许一些大学老师并不认可学生高中历史学习方式,想着学生上了大学,从头培养,也未尝不可总之,基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历史的地位非但没有如政策设计那样被突出,反而选择历史的人数更少,足以让不少老师深思。
03、学习历史究竟有何用?不管基于什么原因,选择历史的人数减少,对历史老师而言,绝非好事一则,选择历史的人数减少,直接关系个人的课时和工作量;二则,选择历史的好学生减少,历史教学推进将十分困难,甚至还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其实这种困境与一些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一定关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科素养的培养,认为学生参与活动是浪费时间而选择满堂灌的形式,为了拿到高分而采用题海战术,以至于学习历史就是为了参加考试拿高分,而忽视了历史本身的魅力。
如我们学习第一次鸦片战争,知道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足以应付一般的考试,但鸦片战争不可能重来,除了考试之外,学习历史有何用处?虽然鸦片战争不可能重来,但鸦片战争的启示和教训却值得我们学习,倘若不思进取,很容易落后于时代,被社会所抛弃,如小灵通、MP3、万能充等。
故而学习历史的价值在于今人学习前人前事的经验教训,为明日的做人做事提供借鉴,启发自身的人生智慧,开拓自身眼界,洞彻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为自身的人生抉择提供方向也就是说,不是历史没有用,而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式出了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历史教师深刻思考的问题。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的成长,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