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历史学考研有多难(历史学考研教材)这都可以

2023-10-22Aix XinLe

历史学考研教材大盘点!!

历史学考研有多难(历史学考研教材)这都可以

 

历史学考研教材大盘点在论坛里泡了一年多,收获很大尤其一些研友都给予我很大,或者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帮助但我在论坛一直以潜水居多,又比较懒散,拖到今日才写下自己对考研过程中一些问题和相关教材的个人看法若是能够对日后备考的同学们有些许参考价值,那我觉得也就足够了。

要事先声明的是,这只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未必具有普遍性,甚至可能有不科学或者错误的地方另外限于我了解所限,我的看法全都是基于中国史的对一些常见问题的看法1.      教材:教材是考研的基础!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一切进阶都是建立在对教材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的。

此外,在熟悉一本教材后,转益多师比较好,我觉得不同教材能够互相补充,甚至在对同一问题的论述中,我们也可以选择说得比较好的那一种最后我想多用几种教材或许也能弥补盯着一本看的无聊感2.      笔记:我觉得笔记还是一种不错的工具。

除了在备考后期可以直接拿来代替教材方便使用外,还可以在用笔记来比较不同教材对重点问题论述和观点的异同,吸收菁华最后就是,记笔记也能有助于记忆当然,笔记的利弊见仁见智,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即可3.      名词解释:

    某本流行的名词解释前提出的三段法是一个写名词解释很有效的方法只是里面相当部分词条写的不是很完满,我认为如果备考时间充裕的话,大家可以自己适当做些改写,并且增补一些重要但书中未收的名词    另外,针对一些同学提出的各教材、名词解释书说法不一的情况,我推荐《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

这书一共三本,虽然编撰时间久了点(上世纪八十年代),但撰写词条的学者都是一时之选,质量绝对靠谱而且因为是词条,所以也都是三段论的形式,很适合拿来做参考在做之前改写增补时也能拿来用背诵方式我很同意不少前辈提出的方法,就是不用刻意去背,用多多翻看的方式记忆比较好。

4.      论述题:    论述题部分我觉得其实考试从进考场前就已经开始了因为中国史部分的重要考点就那么几个,基本很难翻出新花样因此我想不管哪个学校出的题总多少会和以前有相近之处因此我认为应该至少把自己报考学校的真题都提前完整写过一遍,对其他学校的题至少都做到知道应该主要答哪几个点,大致应该怎么写。

    虽然现在有统考、有各个学校的自主命题,但基本上似乎论述题都是3—5题,我个人建议论述题题在准备阶段(有充裕时间答题)应该至少写上七八百字,甚至内容比较多的应该写上一千字左右另外,我建议如果时间充裕,对吃不准的、教材上语焉不详的题目,多多利用相关论文和专著(如何选择见第四条)。

甚至如果可以的话,对于能够从教材上找到答案或者有现成答案的题目,也可以参考下专著、论文值得一提的是,报考学校的老师如果在相关问题有论文或专注,请务必参考!最后,根据我个人经验,上了考场后,由于心情、时间、题目等因素,很难答得完满。

这时候提前的准备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此外,字写得快也是个优势(比写得好更重要)5.      复习中看教材还是读专著、论文:    个人认为如果有时间、有兴趣还是应该尽量看点专著、论文    首先,读专著、论文的前提条件是基本上熟练掌握教材内容。

我认为这一点的标准是,对各个断代的重点心中有数,并能够不看书复述出来对可能考到的题目、已考过的真题基本知道应该如何作答    然后是选择什么样的专著、论文我认为主要有三点,姑且称之为易读性,名家性,通论性。

易读性主要是因为备考时间所限名家性是一般名家所撰的不会有太垃圾的,而且他的观点也比较可能被学界接受通论性是因为考研论述题基本是关注比较大的问题,涉及史实考证、史料辨析的文章明显就不合适举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如果你不是考陕西师大的唐史专业的话,我想黄永年先生的论文集《文史探微》就不是一个好选择。

相比较下,邓广铭先生的《宋史十讲》我觉得就是考研好助手(黄先生,邓先生别怪我)    此外,除了根据上述三条标准选专著、论文外,还可以选择报考学校的前辈学者、相关专业老师、心仪导师的论文读能满足上述三条标准最好,不能满足的话,自己权衡一下吧。

最后,我认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论文来读(专著就尽量算了,花的时间成本比较高,除非既能满足兴趣又符合三条标准)对一些教材的看法(仅仅是个人看法!)中国古代史1.      朱绍侯版中国古代史&北师大版中国古代史:

基于上述对教材和笔记的看法,我个人比较推崇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优点很明显就是全面,对古代史中绝大部分问题都有所论述(虽然可能说法比较旧,或者写法不太好),量又没有张岂之的《中国历史》那么大,我认为熟悉它已经足以给古代史部分的备考开一个好头。

北师大版,我觉得就比较“平庸”了,没啥优点,但是对朱版的缺点也没什么超越2.      赵毅版中国古代史:似乎是东北师大的教材最大特点是前重后轻,春秋至魏晋南北朝部分写得相当好,参考价值很大但越来后来越不行。

不说别的,就从页码看,元明清200页,其中清才50页而文明起源部分写了快100页这书在每章节后附有小结、复习题和参考书,个人觉得小结没什么用,复习题、参考书可以留意3.      中国历史(张岂之):量很大,章节分得很细。

如果不是报考学校指定教材的话,我想跨考生不适合以此入手或许由于参与编写者众多,个人觉得各册间差距颇明显我个人认为隋唐史部分(不包括这一册的宋辽金部分)和元明清部分写的很好,参考价值很大比如清代边疆的历次战争与边疆统治制度的转变、清代赋役制度转变中的小地方(简明赋役全书、易知由单等)都很细,能够补充别的教材。

4.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看后记是北大通选课的教材,但因为书中的不少观点比较新(应该是吸收了各断代老师的成果),所以参考价值很大似乎用的人不多,大家可以留意下5.      中国古代史纲(张传玺):。

内容比较老,每章节后附的题目、参考书也很大但是本书有两个优点是别的教材没法比的一是重要的名词解释基本都单列一段出来,所以拿来翻翻,记记名词解释不错二是对一些古代史中的冷僻字有注音(好像暴露了自己的弱点= =)。

比较有意思的是,前面提到的某本流行的名词解释书似乎有部分源自本书,比如让人印象深刻的“通政使司”(不过翻过的教材中都没有对这个名词有很好的解释)6.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似乎是北大历史系本科生的教材。

虽然参与写作者的人的名字都如雷贯耳,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个人都不推荐这本书进行备考,最多随便翻翻,换换脑子7.      中国通史(白寿彝):准确地说不能算教材虽然好像量很大,但如果仅为补充考研重点为目的来看的话,速度飞快。

基本流程就是看下前言,看下编者,确定哪些章节满足找专著、论文的条件,留意下这些部分然后开始翻,翻到考研重点读一读,翻到能补充教材论述的部分读一读,翻到要留意的部分读一读,基本上一天到一天办过一本是没问题的。

我是在暑假里过的8.      中国断代史系列(上海人民出版社):准确地说不能算教材找考研重点和能补充教材的部分读吧不过这套书我就翻看了西周到元,后面明、清是看目录翻的中国近现代史1.      中国近代史(李侃等)&北师大版中国近代史:。

两本书都很好,能够相互补充的内容也很多个人是从李侃的中国近代史开始的2.      中国近现代史(章开沅、朱英):从1840年写到1949年这书补充上述两书的的价值怎么说也不为过,甚至以这本书为主来备考也可以。

比如论坛上流行的一份各校真题中有个叫“党军”的名词解释,我只在这本书里找到过每章后有小结、参考书、参考论文和十分有用的研究现状介绍3.      中国近代史(徐中约):我是打印了港版的,没看过大陆版但个人猜测参考大陆版也没什么问题。

上卷是1840至1919年,下卷是1919至二十世纪末本书在史实介绍方面相比上述三种教材不足,但是最可参考的是观点部分,比如叙述晚晴中国社会的变迁,甲午战败的原因等4.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经典之作,不用多说了吧~在时间充裕的条件下,如果你读过一遍,我相信会有相当收获5.      中国通史(白寿彝):参考价值没古代史大,但有些专题整理得不错,根据题目需要来参考吧6.      中国近代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参考中国通史的使用方法,还不错另外尽量选择蓝色封面的版本,一来目录比较详细,方便翻阅;而来黄色封面的纸张真的是不堪忍受7.      中国现代史上(高教社版):现代史的教材我就看了这一本,感觉还不错,个人觉得也足够了。

8.      中国现代史下(高教社版):翻到改革开放就没再翻(真的是翻),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抱着侥幸心理,反正也不是重点,最多一道名词解释嘛,看看名词解释足够了如果有时间,请还是看完吧古代汉语1.      古代汉语(王力):

时间充裕且自觉古汉语水平需要加强的话,还是看一看吧个人认为论坛上认为只看前两册的说法不太准确第一册要看第二册的后半部分是诗经,参考价值不大第三册中选自史记、汉书的文章还是值得一看的第四册都是诗词,参考价值不大。

此外,每一册每章节后的常用词值得看,古汉语通论部分值得看(第三册的通论是说古代文化常识的,备考中还是很有价值的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即从第三册的通论部分而来)2.      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

名声似乎最大,也应该是最早编成的一部历史文选教材篇目基本都被后来者吸收了,参考价值个人认为不大3.      中国历史文选(张大可等):将文章按题材分类文章前介绍相关题材的知识,优缺点以及相关书目,参考价值很大。

每章后面的通论的部分,如果你使用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的话就没什么参考价值了另外每章后有练习断句的部分,虽然没答案,但都比较有名,应该能够查到4.      中国历史文选(王育济等):这本每篇文章有解释加点字词的,可以自己拿来练练,虽然没有参考答案。

5.      中国历史文选(何晋):最大的特色是让读者熟悉下古籍的形式,个人觉得翻一翻,对古籍有个感性认识即可,别的方面参考价值不大6.      中国历史文选(北师大版):图书馆翻了下,内容都忘了,就不说了。

只是提示下有这本教材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学(蓝勇)&中国历史地理概述(邹逸麟):我只看了《中国历史地理概述》,豆瓣上有人评价说是前者较全面,后者有不少独到之见,较深入大家根据需要选择吧文献学:古典文献学基础(北大出版社):。

图书馆里随了本看的,感觉。。。还不错。。。

如果觉得文章能够帮助到你请点击文章下方广告支持我们吧~——END——获取更多信息敬请关注“青史考研帮”

青史考研帮院校  真题资料经验资讯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青史考研帮,最专业的历史学考研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历史历史学考研有多难(历史学考研教材)这都可以

2023-10-22Aix XinLe130

历史学考研有多难(历史学考研教材)这都可以历史学考研教材大盘点!!…

历史历史学考研有多难(历史学考研教材)满满干货

2023-10-22Aix XinLe112

历史学考研有多难(历史学考研教材)满满干货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何其的绚烂多彩,历史的车轮何其的磅礴有力,碾碎一切,多少帝王将相,多少顶天立地英雄人物在历史的车轮下化作一粒尘埃,第一阶段的…

知识知识库网站模板(知识库网站免费)万万没想到

2023-10-22Aix XinLe4

知识库网站模板(知识库网站免费)万万没想到良心网站 亲测有效网站推荐对于学生和上班族,有一个好用的网站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好用的网站能给工作和学习生活…

艺术写清明节的古诗十首(清明节的古诗4句)没想到

2023-10-22Aix XinLe82

写清明节的古诗十首(清明节的古诗4句)没想到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节气 / QingMing清明节气0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细叶谁裁出清明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

艺术写清明节的古诗十首(清明节的古诗4句)一篇读懂

2023-10-22Aix XinLe198

写清明节的古诗十首(清明节的古诗4句)一篇读懂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一天,不论你在哪里。中国人都会千里迢迢赶回家,给祖先上坟,进行祭祀,以示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