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分析(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分析)这样也行?
走进高中,不少学生发现由于自身历史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基本的文史常识,适应不了高中的历史学习,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性及成绩。那么,
走进高中,不少学生发现由于自身历史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基本的文史常识,适应不了高中的历史学习,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性及成绩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断层呢?又应该如何扭转呢?25日,记者邀请鞍山市教师志愿者团队成员,鞍山市矿山高级中学老师陈威为大家讲讲,高中的历史学科到底应该怎么学。
陈威老师表示,其实学生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不适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初高中历史教学缺乏起码的一致性客观地说,这次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制定的时候,已经充分的反映出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和继承性,但是,在新课程标准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初高中历史教学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
初中历史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所以,老师在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更加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而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考察方向是能力,在初中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上,高中历史教材就淡化了,甚至是直接忽略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直接进行规律性的总结。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历史教学新课程标准》)可想而知,这种“飞跃”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新高一学生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
一、优化学习环节1.关于课前预习(1)课本史实的基础梳理:如画时间轴,列表等(2)一般历史教辅都会有知识点填空的预热训练(3)高中历史学习中超前自觉的意识也非常重要2.关于课堂听讲与笔记(1)为了获得更高的课堂效率,我们应保持高度的专注,跟随老师的节奏,充分利用这短暂的四十分钟。
(2)我们必须对笔记内容与形式作出取舍至于是在课本上补充知识细节,还是速写本课微型思维导图,亦或笔记本上只写小标题留足空儿等课后补全,都是可以参考的课堂笔记形式3.关于课后总结课后是我们消化新知、提升能力的重要时段,而且收作业前那短暂的数个小时也往往是我们效率最高的时候,所以趁着知识的热度迅速补齐笔记、落实记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掌握所讲的内容。
二、掌握做题技巧1.选择题技巧(1)要把握主旨(2)要注意词语的程度(3)要厘清概念(4)注意学科知识迁移(5)找准时空定位,符合史实(6)注意逻辑正确2.非选择题技巧(1)要保证思路清晰(2)需要明确答题角度,看到设问仔细审题,做到字字落实,然后分角度作答。
关于要点划分很重要的就是合理概括,不重不漏,话少点多(3)平时的学科语言积累和阶段特征的总结也很重要3.整体答题技巧(1)单元标题:时序+主题(时序性与思想性)(2)内容主旨的统摄性:破题法(单元标题——课标题,参考初中教材)。
(3)唯物史观的指导性:历史观与方法论例如全面分析问题(联系、发展、辩证)(4)时间观念的重要性:时间轴——因果关联,历史的“节奏感”(5)空间观念的重要性:历史事件的影响力、辐射力(6)史料实证的辅助性:辅助于历史解释。
(7)历史解释的贯通性:逻辑与认识,栏目使用(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等),结构板书(8)家国情怀的生成性:叙事、结构板书、小结尤其是单元小结最后同学们要知道:历史学习不仅是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而且是对历史意识、历史思维的培养与发展,是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过程。
从而更好地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全媒体记者 沈璐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