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奇人物纪录片(传奇人物纪录片解说配音)一看就会
纪录片评论
印象·导读就一小练习,看纪录片《狙击英雄》片段,然后根据这个三分钟的片段,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评论文章,一家之言,仅展示,方法供参考。
纪录片片段如下,画质感人↓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之前文章— —编导专业入门课丨纪录片评论,该如何下手?初学者影评: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山东编导统考影视篇目资料汇总(全)评论↓传奇再现 ——简析《狙击英雄》艺术手法
片段呈现了传奇狙击手张桃芳抗美援朝时期的一段经历,编导如讲故事一般利用精致的视听语言娓娓道来,加上各种纪录片手段的辅助,形象立体而又真实的展现了当时的环境与气氛,犹如一部精彩的悬疑猎奇电影,把那一段渐渐远去的传奇再现在观众面前。
真实再现将不可能记录的影像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复原,从而有助于形象的讲述历史事实,显示出纪录片艺术创造的无限可能片段中真实再现的应用是比较成功的,利用全方位的视听手段,不但相对客观的展现了当时战场的环境和氛围,还很好的塑造了张桃芳这一聪明睿智而又技艺高超的神枪手形象。
像画面色调,以黑白灰为主,沉重有历史感,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萧杀音乐使用贴合氛围,比如开篇镜头摇过,硝烟弥漫,音乐大气而又悬疑,让人隐隐感到不安焦躁,和此时战士们的心境是无比贴近的音响使用同样花了心思,比如片段最后一段,张桃芳趴在岩石下面观察敌情,远处炮火的声音,凄厉呼啸的风声,营造了一种紧张危险的气氛。
加上人物扮演,因为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所以人物扮演更多的是动作神态的白描,没有对白,极少有细节的刻画,片段中张桃芳的扮演者表演自然稳重,特别是眼神,犀利深邃,相对真实的再现了张桃芳当年情境下的感觉真实再现作为该片段中的主体部分,正是通过试听语言全方位的综合运用,达到了传奇再现的效果,并且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与观赏性。
(像色调、音乐等都可以单独拉出来评论,但这个地方我都放在真实再现里面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说词在纪录片创作中意义重大,它介绍、叙述事实,交代节目内容,发表议论或者抒发情感,是表现人物心理,表达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
片段中解说词简介凝练,配音朗读情感饱满,紧合环境气氛和情节内容比如开篇解说词,介绍环境、战士们当下的一些情况与心理,深沉严肃,把当下紧张不安的情况告诉给观众片段结尾的解说词则不但是简单介绍情况了,而是如讲故事般,绘声绘色,在某种程度上让观众融入剧情,去体验张桃芳的境遇和心理。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样和纪录片的纪实性和客观性原则冲突,反之也可以理解为是纪录片对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增强了片子的观赏性与感染力,观众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中,欣赏理解片子采访中同期声作为同期声的一种,既因为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体现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又因为采访的形式能够直接揭示被采访者的心理状态。
在《狙击英雄》这个片段中,有两段采访同期声,而采访对象正是传奇人物张桃芳第一段采访同期声,张桃芳介绍了一下当时的环境和具体的情况,因为是当事人现身说法,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说服力,而这正是《狙击英雄》这部纪录片成功的核心关键。
第二段采访同期声,张桃芳则是谈了一下自己片段中展现的行动时的心理活动和作战思想,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也让观众了解到,张桃芳之所以传奇的原因不是运气,而是他的睿智机灵还有他一套自我保护的原则等等另外,采访同期声还丰富了片子的艺术表现手段,同时了也创造了一种节奏,让观众在看片子的过程中感到有变化,不致于产生审美疲劳。
通过这个片段,就可以看出来《狙击英雄》这部纪录片整体所使用的艺术手法,正是通过精彩严谨的真实再现,独特的解说词和有分量的采访同期声的运用,让观众看到了这样有内容又具有观赏价值的纪录片。
“2020统考校考备战QQ群”群号:936266671欢迎大家加入,不定期备考指导、资料分享----------往期精选山东编导统考影视篇目资料汇总(全)闲话丨统考影评漫谈《红高粱》丨生命的赞歌(附其它统考影片赏析)
梳理丨世界电影史收藏丨100种我爱你的表达方式积累丨电影中难忘的经典瞬间(备考回顾篇)番外篇丨编导统考答题注意事项编导专业预习课丨电影视听语言(三)故事丨《杀人犯》和《碰撞》贵在积累21丨文艺常识训练题四组
印象小课堂 | 编导专业编写故事技巧(二)专业积累丨英国BBC票选百佳外语片,13部华语电影上榜~版权声明:第七印象
专业做编导 踏实做教育微信长按二维码 关注“第七印象传媒教育”公众号【或直接添加小牛老师 沟通交流】QQ 421294285微信 dazhi0425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