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怎么可以错过

2023-09-17Aix XinLe

三囯演义的故事起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三国归于晋。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怎么可以错过

 

三囯演义的故事起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三国归于晋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再现了群雄逐鹿、斗智斗勇的一个个精彩瞬间其中第四十六回说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

时间发生在公元208年,地点在今湖北武昌以西百余里处的赤壁在夜色中,诸葛亮和鲁肃率20艘船用长索相连,径往北岸进发,直闯江北曹营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诸葛亮促舟前进,当夜五更时候,船只逼近曹营水寨。

曹将毛玠,于禁慌忙飞报曹操,曹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3000,火速到江边助射一时箭如雨发草船一边受箭无数,诸葛亮下令部下一面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

等到日高雾散,20艘船两边束草上,排满了10万箭枝诸葛亮笑着要各船军士齐声高叫:“谢曹丞相箭!”于是,驾船回营发觉上当的曹操追之不及,顿时懊悔不已

  这是小说家罗贯中叙述的故事,活龙活现,栩栩如生,已在中国人中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它是历史的真实吗?  答案是一半是真实,一半是小说,犹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样应该说,“草船借箭”的故事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有影子的。

但时间发生了变化,地点产生了错位,当事人也不是诸葛亮套用“张冠李戴”的成语,可以用“孙冠诸葛戴”的话来加以概括  “孙冠诸葛戴”中的“孙”指的就是孙权孙权(182——252),字仲谋,今浙江富阳人,是三国时吴国的统治者,公元229至252年在位。

此人英武果断,胆略过人,15岁时就随其兄孙策南北征战孙策在建安五年(200)被刺身亡后,孙权继其兄据有江东六郡,时年仅18岁

建安十三年(208),孙权面对曹操大军南侵,并未被他的气势吓倒,果断地采纳了周瑜和鲁肃的建议,与刘备和诸葛亮联手,结成同盟,在今湖北蒲圻西北的赤壁,以5万联军和火攻战术打败了曹操的20余万大军战后,孙权地位更加巩固,刘备也据有荆州大部地区,旋又取得益州。

于是,“赤壁大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老的著名战例,也使曹、孙、刘三方鼎峙的局面从此形成

东汉建安十八年(213),曹操又率军南下,初次交战就被孙权击退,只好坚守不出孙权为促使曹军出战,一天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直闯曹军营垒,观察曹军部署曹操下令“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罗贯中“草船借箭”故事的原始资料终于浮出水面,但当事人却是孙权而非诸葛孔明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213)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现为芜湖市鸠江区境内裕溪口)”裕溪口在长江与运漕河的交汇处沿着运漕河北上可直通巢湖,再经东关水路直抵张辽驻扎的合肥。

建安十六年,孙权为对付曹军,特地将吴都由京口(今镇江)迁到秣陵(今南京),又强化了芜湖四周的军事防卫曹操南下侵吴消息传来,孙权立即下令在芜湖对江濡须水(今裕溪口)一带建起了濡须坞,完工时间在建安十七年(212)。

“濡须坞”又称“濡须城”,因形如半月,所以又叫偃月坞或偃月城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率水师从巢湖直抵濡须城下孙权从南京赶到芜湖,又乘舟抵达江北的濡须城,亲自指挥吴军与曹军相拒月余濡须口的得失,关乎东吴是制于人还是受制于人的关系,面对曹操重兵进攻濡须口,孙权很难淡定地等待曹操的进攻,他倾向于主动出击,尽快把曹操赶出濡须口。

但是当时曹操的兵势强盛,不利于孙权进攻,孙权当时最佳的战略不是进攻而是防守东吴将领孙瑜看出了这个战争态势的关键,曾劝说过孙权稳定防守,不要冒进,但是孙权没有采纳,最终导致初战失利孙权集中兵力主动进攻,造成后方空虚,给了曹操可乘之机,曹军乘机攻破了东吴在长江岸边的大营,俘获了都督公孙阳,并顺利撤回驻地。

初战告捷的曹操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准备再接再厉,继续扩大战果,于是作油船,夜里再次偷袭吴军“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这次曹操就没这么幸运,中了孙权的埋伏,曹军3000多人被吴军俘获,数千人被击败落水溺亡。

这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船从濡须口闯入到曹军控制的水域和营垒前曹操部下认为这是挑衅,很是气愤,纷纷向曹操请战,准备出营与孙权斗杀一番生性多疑的曹操告诉部下,这一定是孙权想亲自观察我们的部伍和营垒,着令弓弩手作好准备,但不得妄发箭枝。

孙权的轻舟在鼓乐齐鸣中行驶在曹军掌控的水域内,优哉游哉地返回濡须城,船的两面布满了曹军的箭枝事后,曹操对部下说:“你们看孙权的舟船、器仗、军务整肃,何其壮矣!”于是,一句在历史上有名的喟然感叹从曹操口中徐徐吐出:“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正是在这期间,孙权乘船两面受箭的事发生,也就是家喻户晓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它被小说家罗贯中作为创作素材,以“草船借箭”的故事安在了诸葛亮的身上但史家和词家都知道故事的主人翁是孙权,地点在芜湖对江裕溪口南宋大词家辛弃疾就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唱道:“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对这位敢于和强敌曹操、刘备抗衡、确保父兄基业、使东吴政权得以巩固的孙权,辛弃疾十分仰慕,赞美之语油然而出。

  孙权和曹操在濡须相持数月,互有胜负,但因实力相当,双方都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相持时间越长越对曹操不利,因为曹操劳师远征,粮草补给困难,军心和士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相持期间孙权也希望早早结束这场战争。

最后,还是孙权主动拉下脸来,给曹操写信说:“孤与丞相,彼此皆汉朝臣宰丞相不思保国安民,乃妄动干戈,残虐生灵,岂仁人之所为哉!即日春水方生,公当速去如其不然,复有赤壁之祸矣公宜自思焉”同时,孙权在信的背面写了八个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看过来信之后,哈哈大笑,将来信传阅给将领们阅览,并说:“孙仲谋不欺我也”之后,曹操重赏了孙权来使,下令班师返回许昌,第一次濡须之战最终以曹操撤军而结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濡须口经过千年以后,由于河道变迁等原因,早已废弃,但是它所承载的历史故事及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如果你来到鸠兹古镇,因古镇与孙权“草船借箭”发生地的裕溪口,同为芜湖鸠江区所辖,交通十分便捷,可乘船沿运漕河北上,手持一壶浊酒,阅看昔日濡须河沿岸风光景致,遥想古城旧事,你一定会迸发出满腔热血豪情和幽幽思古之情,好不快哉!

持续关注鸠兹故事栏目解锁鸠兹2500年的厚重历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历史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023-09-17Aix XinLe185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怎么可以错过三囯演义的故事起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三国归于晋。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

探索不断探索的金句(对世界的不断探索教学设计)越早知道越好

2023-09-17Aix XinLe108

不断探索的金句(对世界的不断探索教学设计)越早知道越好生命总是会有尽头,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应该追寻什么。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内,如何探索追求寻求价值,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在认知中行动,在行动中求知。…

科学科学知识小报怎么画(航天科学知识小报)学到了

2023-09-17Aix XinLe121

科学知识小报怎么画(航天科学知识小报)学到了中国航天梦手抄报图片及内容简单中国航空航天主题手抄报好看又好画献礼神舟十二号4月24日中国航天日手抄报怎么画…

趣闻干货分享外国数学家的生平简介趣闻轶事手抄报(中国数学家的生平

2023-09-17Aix XinLe183

干货分享外国数学家的生平简介趣闻轶事手抄报(中国数学家的生平简介趣闻轶事)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中国科学院文联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杨华女士日前创作完成了截至目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部获得者的肖像画,共计33人。…

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小报(科学知识四年级下册作文)墙裂推荐

2023-09-17Aix XinLe84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小报(科学知识四年级下册作文)墙裂推荐时序更替,岁月流转。告别了“虎虎”生威的2022年,我们迎来了前“兔”似锦的2023年。为了让同学们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