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录片中国观后感(历史纪录片中国)难以置信
一直对纪录片有偏爱,爱它的真实稳重,爱它的气势磅礴,爱它的深邃精悍。
纪录片 · 《中国》
在中国,看《中国》一直对纪录片有偏爱,爱它的真实稳重,爱它的气势磅礴,爱它的深邃精悍《中国》,让人惊喜“他来了,问了,他听到了,也表达了”第一集《春秋》,从孔子个人的人生经历讲起,侧重文化,和以往从政权更迭视角讲历史不同,反倒给人更多感慨。
电影的质感也让人很意外,是一个亮点涛的声音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也可以如此治愈,如此温暖柔和沉稳儒雅的声音,更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中正平和”,为纪录片增色不少
纪录片中一些不错的表达,摘录:·怀抱着希望与理想,凄苦的行程也就不乏浪漫色彩·这一路茫茫四野,有迷路不知前途的时候,也有人困马乏风雨交加的时候他们被盗贼抢走过财物和车辆,也被很多人侮辱过嘲笑过,有时候连小孩子都会讥讽他们。
孔子已过耳顺之年,他已经是个老人了他所经历的这段颠沛流离,被后人取了一个轻松的名字,周游列国其中的甘苦况味,恐怕只有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才能体会·理想主义者孔子,用近乎固执的行动,去实践理想,这远远超出了成败本身的意义。
·有人将其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就在那个伟大时代,在亚洲东部的中国,老子和孔子双星闪耀,他们站在中国思想史的原点,成为后来者仰望的高山第二集,《众声》看完之后有一个明显的感受:《中国》和以往的同类题材纪录片最大的不同是,《中国》从人物切入,在讲故事。
以往的纪录片讲朝代更替,讲民族兴衰,讲时代洪流,讲的非常宏观,非常有气势,但是《中国》不是这样的《中国》从思想文化讲起,说人物,说细节,说趣味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文案相对来说,比较温和,也比较朴实更具有文学意味的解说,不是写不出来,是可以,但没必要。
包括配音。传统的男声,音色醇厚低沉,过于冷静和客观。而女声更有娓娓道来的感觉,也容易让人沉浸其中。整个纪录片的摄像真的顶配,电影质感,色调整体偏暖,这也让《中国》的基调更温和,更具有故事氛围。
再说说内容百家争鸣,众声喧哗但只有几个声音,被历史记住“孔子留下坦荡荡的君子之风,孟子坚定地修炼浩然正气,他们从未放弃过自我人格的修养,之后两千多年,做一个君子成为中国读书人的毕生追求”儒家思想真真切切影响了国人几千年,中庸之道,君子之风,放在今天,仍然备受推崇。
这种品质,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兵家的“兵者诡道”,纵横家的“合纵连横,争霸天下”等,是那个时代非常洪亮的呼喊,也是跨越千年直到今天,仍然充满智慧的声音一些不错的表达,摘录:。
·当后人凝视诸子百家的舞台,无不为那段时光的丰盈和璀璨所震撼在那个众声喧哗的年代,中国诞生了一大批不同观念不同主张的学术流派,波澜起伏蔚为壮观·他们在思辨中,创造出令人目眩神迷的言语与故事,留下了恒久流传的文化烙印。
·由孔子和老子阐发的中国原生思想,沿着星河变幻的轨迹向前演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潮中,在无休无止的观点论争中,在苦难中,在希望中,许多质朴而深邃的见解逐渐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直至结出硕果·有多少死亡就有多少新生,那些喷薄而出的哲思和激情,如同新生命的蓬勃律动,一切才刚刚开始,却无比新鲜无比生动。
他们的自由飞扬,为中国文化注入了长久的自信和从容他们的声音,穿过战火纷飞的年代穿过喧嚣与沉寂,直击中国人的心灵深处第三集,《洪流》首先想感慨一下,开头的字幕设计很巧,自上而下出示,在视觉呈现上是别出心裁的,这个在看第一集时就注意到了。
就像是历史文化的水滴,滴落在了今天的文明中一样温吞静默,灵动鲜活接着是这一集的内容以战国末期为背景,讲一个蓄势待发的崭新国家的诞生历程无数背负各自使命、承载先辈理想的个人,把自己的命运汇入历史的滚滚洪流。
比较喜欢这一集的叙事,李斯和韩非的冲突背后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敢于做出改变,不要沉溺在任何情绪里李斯与韩非从师兄弟、好友,到后来的上下级、敌人,是时代作祟,也是个人的选择所致追梦路上,不该优柔寡断你要知道你要的是什么,然后带着疼痛为之努力。
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敢于打破常规,走出自己的道路并且有益于社会的人,都不同凡响一些不错的表达,摘录:·作为一名稷下学者,荀况非常了解当时各个学派的学说,但,它们都不足以解释,面前的这些无助与祈求,这些血与火,爱与恨,善与恶。
·他就这样活到了30岁,享受着一个普通人所能拥有的全部安稳与快乐,也承受着一个普通人,不得不笑纳的平凡与卑微·每一个时代,都有它辜负的人滚滚洪流中,个人命运微不足道第四集,《一统》这是目前为止内容上最让我感慨的一集。
较之于秦朝对于后世的重大意义,我更欣赏秦始皇自身为了巩固政权所做的努力没有一个枭雄是无能之辈,也没有一个优秀的帝王不会经历艰辛在郡县制设立之初,他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审批完六十斤文书,不看完,不休息为了考察军事和政务,先后五次巡视全国,最后生命终结在第六次巡视途中。
这是他的努力
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宽度,统一货币,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建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格局,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是他的能力与魄力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乱世枭雄其次是李斯杀伐果决的他,用一生时间,将法家思想发挥到极致。
可是他的结局让人如鲠在喉“终其一生,以权术服务于帝王的人,只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枚棋子”李斯无疑是一个果决残忍,有智谋,有雄心但又让人悲哀的人权势,能力,法度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平衡点失衡的后果,一如秦朝骤然的起落。
其次是声音表达上的细节何的声音听来不是特别顺,前面一些词句的朗读在沉稳客观和声情并茂中游离,尤其是最后三分钟,听来有破音的紧张感但总体而言,是符合讲故事气质的声音第五集,《天下》这一集内容丰富且有深意,我喜欢。
首先说一些技术层面的细节。声音上,何的声音比第四集好很多,整个声音状态稳住了,舒服多了。
第二个是从第一集开始就注意到但是没写出来的,关于字幕所有的来自古代文书、文人语录的内容都是以字幕形式直接出示在画面上,与纪录片的内容是融合的,有声语言(旁白或人物自己的讲述)只表达其释义,通俗易懂这种呈现形式让人更加容易理解历史,也更容易记住。
很好第三点是镜头语言的表达,真是巧妙从镜头语言的表现上,窦太后投壶那一幕很不错一开始窦太后投不中,是在嬉笑状态下,还没有认真,后来得知刘彻有意夺权,窦太后的态度发生变化,有声语言(旁白)内容为“窦太后即刻出手”,对应的镜头语言是投壶一发即中的画面,这个表现力很强。
窦太后的果决和不放权的态度清楚地呈现出来而且在看到这里时我就知道,尽管旁白并未说成功与否,但是暗喻很明显,刘彻这次夺权必然失败了,再往后看,果然再说内容一开始的几分钟我是很诧异的,怎么讲述重点突然从文化跨到了朝代上,而且相较于《洪流》结尾和《一统》开头过渡十分和谐的画面与内容,《一统》和《天下》之间的历史时间没有衔接起来,到第七分钟开始讲秦汉过渡,但是内容一笔带过,我以为主题重点变了,差点就要失望了。
耐着性子又往下看了四分钟,才明白这一集的逻辑
是在通过帝王讲思想上的大一统直接讲刘彻是为了讲思想上的“变”虽然视角上和之前几集从思想者本身的角度讲述有所不同,但是也很精彩制作方倒是兜了一个大圈子不过好在后面的内容丰富,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察举制的建立,再到开疆拓土、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建立,功绩背后帝王的智慧与努力和思想的重要性相互交叉,“中国”一词的政治概念与文化概念明晰,思想上的“变”与核心表达呼之欲出。
同时在想,所有的纷争,归根结底都是思想之争古代是这样,当今亦如此窦太后崇尚黄老之学,刘彻尊崇儒学,因为思想上的矛盾,才有很多的冲突当今中东战事频繁,宗教信仰是很关键的因素所以,如果能够在思想上实现真正的大一统,每个人都对相同的思想体系表示认可并去实践,那现在的纷乱,起码减少一半以上。
但是不可否认,思想上的一统,比政治上困难得多所以国家重视价值观的培养、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真的很必要
一些不错的表达,摘录:·他从不轻易表达态度,不表达,并不代表没有态度·他只有一个人,永远就他自己一个人但,那是他想要的·他意识到,分封国的权力必须终结,国家的思想意志,必须重构他绝不会是,一个无为的天子。
·经历了秦的覆灭,汉朝人开始懂得,统一,并不单纯是政治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认同·他治下的汉帝国,带着青春的朝气,奏响了千古不绝的强音·而他真正的功绩,或许是那些鲜为人知的深谋远虑和苦心积虑,那些他与历史和现实碰撞后,为国家留下的精神遗产。
一切将留给山河岁月去证明与评说第六集,《视野》这一集的内容个人感觉其实是有些单薄了塑造了英雄形象,但没能兼顾文化主线,最后的升华就觉得有些不舒服班超的英雄气概和魄力让人敬佩,但是如果能够在讲个人的时候把文化意义体现得更明显一点会更好。
比如说班超用自己的一生守护丝绸之路,捍卫汉朝疆域,实则是守卫商贸文化之路,将大汉儒风传达至足迹所至的每一处个人认为这样会更好一点
中间还有个小插曲,讲班超的感情线,本来以为是败笔的,好在后面补充了班勇的情节,就让这个插曲显得不是那么多余了,所以也还尚可。当然如果抛开前面几集侧重文化带来的观看印象,单说这一集,那倒是不错的。
声音上,涛的突然出现让我有些惊喜而且,何的“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远行的时间实在太久,他真的想回去了,回到家乡,回到中原”这两句配音实在是戳人这一集侧重历史知识的语言比较多,所以文案上文学化的表达就比较少,只摘录了一句:。
·但意外永远都不会缺席任何一次伟大的成功。写在最后
最初决定写这些,是担心自己会因为忙其他事情而中断纪录片的观看,半途而废,而自己在写东西上有点强迫症,一旦动笔写了,一定要有始有终所以会坚持写完每一集的观看感受,虽然文字内容很浅薄,但是记录下来,让自己的一些时光有迹可循,也是值得的。
对我而言,这些文字并不能算是影评,只是个人根据自己仅有的那一点浅薄的知识,结合自己的一些所思所想而写下的观看感受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文字森林 ·盛夏里·少年与梦 | 易暮屿为生活把脉 | 易暮屿极光 | 易暮屿。
晨 | 易暮屿流浪者 | 易暮屿老屋 | 易暮屿
我在独暮成林,等你。长路且行且远,心里有着单纯而有力的意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