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保卫战的真实历史:宜昌保卫战的真实历史一万字
宜昌,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入口,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川鄂咽喉”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之前,每逢驻扎在武汉的日军进攻第9战区或第5战区,这两个战区南北呼应,击南则北应,击北则南应,击中则南北呼应,使日军屡屡铩羽而归。
图片来自网络1940年6月12日,宜昌失陷宜昌,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入口,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川鄂咽喉”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日军占领宜昌的危害在于:其一、切断宜昌与武汉周边以及长江南北交通其二、日本空军可以把宜昌作为轰炸重庆的中转基地。
其三、日军占领宜昌后,把第9战区和第5战区的防御体系分为两半在这之前,每逢驻扎在武汉的日军进攻第9战区或第5战区,这两个战区南北呼应,击南则北应,击北则南应,击中则南北呼应,使日军屡屡铩羽而归因此,随着宜昌的失陷,在枣宜会战后期加入战团,并担任右路军总司令,负责直接指挥宜昌保卫战的陈诚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一时间,无论朝野,都骂声一片甚至有人公开散布:“丢失国府都门罪责匪浅,不杀陈诚不足以谢国人”当时的局势是:江北的第5战区李宗仁部已经被压缩在鄂西北的大山内,对宜昌方向的控制,有心无力江南的第9战区由于和第5战区的结合部被日军占据,距离宜昌过远,对于该地区的防御,也鞭长莫及。
因此,随着宜昌的丢失,以宜昌为核心,北起钟祥,西至常德,出现了一个几百公里范围的巨大的,并且混乱的结合部蒋氏担心的是,如果日军在宜昌站稳脚跟之后,挥兵西进,打破了长江三峡防线,则重庆危矣因此,蒋氏决定,在宜昌方向,新成立一个第6战区。
蒋氏做出的这个决定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其一、宜昌地区原属于第5战区管辖,现在把它分割出去,就相当于在桂系身上割了一块肉,李宗仁是否会反对?其二、由于宜昌地区的重要性,就需要派出一位忠诚、能干且能服众的将领。
可这不太容易抗战爆发后,蒋氏把身边能打的将领几乎都派出去了,事到临头,他竟然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境地在关键时刻,陈诚站了出来,表示,要到这个新成立的6战区担任司令长官理由是,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
陈诚 图片来自网络为了给予陈诚支持,蒋氏拨给陈诚5个集团军30万兵力同时,蒋氏又赋予了陈诚在战时可以节制第9战区的权力1941年9月中旬,第2次长沙会战爆发此时,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又换人了,阿南惟几上任。
原因是原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在上高会战中谎报战功要论指挥能力,阿南惟几的指挥水平还不如园部和一郎可一来,阿南惟几新官上任,总想着要“新官上任三把火”,给那些看不起他出身日皇卫士却身居高位的人以还击二来,大战刚开始,第9战区的密电码被日军破译,部队的调动路线均事先被日军得知,以至于在会战初期陷入被动。
精锐的74军和第十军均在行军的途中遭到日军空军打击和伏击,损失惨重无奈之下,薛岳只得下令关闭电台,在新密电码本没有送到到各部队之前,各部队自行迎敌因此,第9战区的战线呈不支态势第9战区陷入被动,究竟用什么办法能够解围呢?围魏救赵。
宜昌失陷后,日军以宜昌为中转基地,屡屡对重庆发起轰炸,已经成为了中国部队的“心腹之患”,总欲除之而后快日军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在宜昌以及周边驻有精锐的第十三师团、第39师团和第4师团,共计6万余人因此,想要一举攻下宜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日军占领宜昌后,开始大兴土木以宜昌城内的东山寺为主阵地修建了多重阵地不仅工事坚固,而且工事与工事之间还修建可以连接的隐蔽战壕和大量的隐蔽堡垒阵地前又铺设了大量的铁丝网和鹿寨等障碍物,埋设了大量地雷各阵地之间的火力均可以形成火力交叉,白天有飞机巡逻,夜晚有探照灯、照明弹,把守得异常严密。
可宜昌的日军也有不利的一面第2次长沙会战爆发前,为了增强攻击力量,阿南惟几抽调第十三师团的116联队配属两个炮兵大队,共计7700余人,以第26旅团长早渊四郎指挥,组成早渊支队,南下配合作战第十三师团是一个甲种师团,全额兵员28000余人。
可由于日本在1940年进行整军,部队编制缩减,第十三师团此时仅有24000余人,相当于一个一种乙种师团的兵力因此,早渊支队这一出动,第十三师团的兵力减少了约三分之一同时,驻扎在汉水西岸的第4师团也把防务交给混成第十八旅团后,全师团开拔,参加第2次长沙会战。
如此一来,宜昌以及宜昌周边地区仅有一个不满编的第十三师团1.7万余人和驻扎在荆门的第39师团,再加上一些附属部队,兵力不超过4万人。
阿南惟几 图片来自网络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中国部队反击宜昌,既可以解长沙之围,又可以拔掉宜昌这颗钉子,以解除日军对大后方的威胁可谓一举两得因此,蒋氏在1941年9月20日给陈诚下令,只给部队3天的准备时间,于9月23日对宜昌发起反击。
陈诚接令后仍感兵力不足,于是就向蒋氏启请,能否把冯治安的第33集团军临时拨给六战区使用?蒋氏同意如此一来,陈诚就拥有了32个师的兵力陈诚决定,以10个师的兵力驻守六战区各防区警戒,其余的22个师全部出动,向宜昌杀来。
攻击宜昌有3个要点,分别是阻断、攻坚和阻援所谓阻断,就是要阻断驻守荆门的日军第39师团与宜昌之间的联系攻坚,就是要攻破已经被日军修成堡垒状的宜昌阻援指的是一旦六战区攻击宜昌,正在攻打长沙的阿南惟几是否会停止战斗,改为增援宜昌呢?。
按照当时的局势,宜昌的重要性要远超长沙在得知宜昌被进攻的消息后,阿南惟几很有可能会不顾一切地抽兵增援宜昌到那时,六战区的压力将是巨大的9月23日夜,按照陈诚的作战计划,牵制部队开始行动9月28日,第20集团军一部向日军的后方岳阳、临湘一带出击。
这一部中国部队虽然仅有一个师,但却给日军带来很大的惊慌因为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此时正在岳阳城内9月29日,周碞的第26集团军与宋肯堂的第32军发起进攻,进至宜昌外线战略要地土门垭第75军和第39军56师已经进至当阳以西,切断了日军由当阳增援宜昌的道路。
73军也不甘示弱,于29日夜阻断了宜当(宜昌到当阳)公路六战区精锐的第8军荣誉1师也已进至土门垭,攻击了土门垭机场,击毁、击伤敌机12架在枣宜会战中,荣誉1师就是在土门垭吃了日军的大亏,连带着第8军的前身第十一军军军长郑洞国受到了从军以来仅有的一次处分。
这一仗,荣誉1师一雪前耻,郑洞国也因此功被撤销处分
郑洞国 图片来自网络陈诚之所以让第33集团军临时由六战区指挥,是出于处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在枣宜会战中,第33集团军的前任总司令张荩忱血洒疆场,此役33集团军参战,定会勇猛杀敌其二、33集团军是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陈诚委以重任,让其负责阻断第39师团增援宜昌的任务。
33集团军也不负所望,下辖的59军和77军勇猛出击,与75军一道把第39师团阻拦在宜当公路上不得前进一步此战,陈诚是下定了决心要收复宜昌的战役一开始,陈诚就把14个师投入了战场这种在开战不久就投入如此大规模的部队展开进攻的战例,在抗战中很少见。
这充分说明了陈诚在此役中表现出来的决心10月2日,六战区各部已经对宜昌形成合围,尤其第2军第9师的一支小部队已经成功钻进了宜昌,并向宜昌城的主阵地东山寺发起进攻仗打到这个份上,陈诚并没有感觉到任何放松他在战前拟定的此战的三个要点,仅完成了一个,即切断了日军第39师团对宜昌的救援之路,而对宜昌的攻坚战以及日军第十一军是否会放弃长沙,改为增援宜昌尚未可知。
10月2日22时,正在前线指挥所观察日军动态的陈诚突然接到了蒋氏的一封电报:“湘北日军已经开始回撤,令你不惜一切代价,于3日内攻克宜昌”自9月23日开战到10月2日,中国部队在攻击宜昌时已经伤亡惨重丧心病狂的日军每逢守不住阵地的时候,总是释放两种叫做“奇异号”和“红一号”的气体,每每让攻击的中国部队受挫。
而且,日军的空军在此战中也异常疯狂,他们以每天出动一百余架次的频率攻击中国部队如果说,中国部队在宜昌反击战中之所以进展不顺利,主要原因就是那两种气体和日本的空军部队在付出了很大代价后,好不容易突破了宜昌城防,已呈全歼第十三师团之势,可却突然接到了长沙战事已经结束,日军正在回援的电报,这不禁让陈诚有了一种功败垂成的感觉。
但蒋氏的命令是不容置疑的。10月2日22时30分,陈诚下达了3日内攻克宜昌的命令。
图片来自网络陈诚也下了狠心,把8个师的战役预备队一下子投放到了战场日军第十三师团应对14个师的中国部队已经很吃力了,现在又加上了8个师的生力军,终于吃不住劲了,开始放弃大部分防线,向宜昌城内收缩10月4日13时,对宜昌的合围正式合拢。
就在陈诚指挥部队准备给第十三师团以致命一击的时候,第十三师团长内山英太郎在做什么呢?其实,和陈诚收到蒋氏电报几乎同时,内山英太郎也收到了阿南惟几的一份电报,内容和蒋氏给陈诚的那封电报一摸一样原来,由于密电码被破译,此战很多军情都被日军得知。
内山英太郎接到电报后,一喜一忧,喜的是,知道了中国部队的部署,他就会相应地对兵力做出调整;忧的是,第十三师团的兵力已经快打光了,即使他再做调整,又能怎么样呢?就在内山英太郎在亦喜亦忧的时候,1941年10月6日,陈诚一声令下,中国部队向宜昌发起了进攻。
开战不久,内山英太郎就收到了“噩耗”,宜昌的主阵地东山寺失守,驻守在东山寺的140联队联队长下落不明,一个联队仅跑出来了一个来报信的大尉据这位命好的大尉说,140联队的军旗已经被焚毁,没有落入中国部队之手。
此时的陈诚越发踌躇满志,眼看宜昌将被收复,全歼第十三师团的大功就在眼前10月8日夜,陈诚又接到了一封蒋氏的电报,命令陈诚立即停止对宜昌的进攻,部队立即回防原防线这个命令太突然了原来,就在宜昌打得热火朝天之际,远在岳阳的阿南惟几感觉到大事不妙,他急匆匆地停止了长沙战事,集中部队立即向宜昌增援而来。
如果陈诚不能在1~2天之内解决宜昌城内的第十三师团,等到日军援兵赶到,已经进入宜昌的部队将会有被日军前后夹击的危险眼看胜利在即,陈诚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在他的恳求下,蒋氏同意把收复宜昌的时间拖后至10月11日。
因为每拖一天,就意味着阻援部队要付出巨大的伤亡10月10日,六战区各部终于攻进了宜昌城,盘踞在各个据点内的日军被中国部队分割包围,然后分别予以歼灭内山英太郎知道,第十三师团完了,他的军事生涯也到头了1941年10月10日8点15分,日军第十三师团长内山英太郎把第十三师团的军旗交给了师团的护旗手。
日军都明白,这是要焚毁军旗了抗战时期,日军师团级别的军旗被中国部队缴获的仅有第十八师团,焚毁的联队队旗仅有松山之战的113联队和腾冲之战的148联队还有就是刚焚毁队旗不久的140联队当然,这时候这些战役还未发生。
内山英太郎感觉到很悲哀,因为在他之前,日军还没有过师团级别的单位被别国部队打得如此之惨的地步。当然,在万家岭之战中的106师团例外。
图片来自网络可是,106师团是什么层次?13师团是什么层次?二者根本无法相比而如今,自己这个甲种师团要全军覆没了,军旗也要被烧了自己这位师团长也将成为侵华日军中仅有的一个因战败而剖腹自尽的师团长了再有千般不愿意,内山英太郎也只得下令焚毁第十三师团军旗。
不然,军旗一旦落入中国部队之手,第十三师团这个番号将不复存在如果由自己焚毁,将来日皇还可以再发一面,还可以重整第十三师团终于,内山英太郎用颤抖的手,连划三根火柴,才算是点着了军旗接下来,就是第十三师团各个部队长自己要剖腹自尽了。
内山英太郎选择在作战室剖腹10月10日8时50分,第十三师团的译电员把内山英太郎的遗言翻译成密电码交由内山英太郎签字后发出之后,内山英太郎拿起刀,准备剖腹就在这时,师团的参谋主任突然用力敲门,并大声呼喊,援兵到了。
按照当时的状况,只要日军的援兵晚来10分钟,局面则大不一样以内山英太郎为首的第十三师团各级官佐定会全部剖腹自尽,失去了指挥的第十三师团残部定会被全歼如果是这样的话,陈诚和第六战区可真的是立了大功因为在抗战时期,日军仅有106师团在万家岭被几乎全歼。
可106师团仅是一个特设师团而已,而第十三师团则不同,它可是日军的甲种师团,在日军中的影响力岂是106师团可比?那日军的援兵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由荆门方向增援宜昌的第39师团在阿南惟几的严令下,依仗释放“特种烟”为掩护,以一个联队的兵力向第2军发起猛攻。
第2军由于受到“特种烟”的毒害,被日军突入到了宜昌东门但此路日军仅有一个联队的兵力,并不足以对攻城的中国部队构成压力,陈诚下令,继续进攻,“煮熟的鸭子还能飞了不成”?10月10日13时,重整兵力的中国部队再次向第十三师团师团部所在地发起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10月10日15时,天气突变,一场大雨即将来临10月10日16时,从长沙赶回来的早渊支队一部3000余人乘着卡车,配属大量的装甲车从宜昌东北方向到达宜昌外线,意欲进城接应陈诚得到消息后,立即组织兵力,把这股日军援兵阻拦在宜昌城外6公里处。
鉴于一线部队损失太大,已经失去了进攻能力陈诚决定调整部队,从预备队种抽调精兵强将补充一线部队,准备在天黑之后发起进攻陈诚很清楚,这次进攻如果不能取胜,自己只能率部撤退了日军援兵先头部队已到,大部队也将随之而来,留给自己的时间仅有10月10日这一个晚上了。
10月10日19时,陈诚下令进攻可就在这时,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如注,一场瓢泼大雨随之而来正在进攻的中国部队被大雨浇的根本睁不开眼,而日军大多躲在堡垒内抵抗,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紧接着,大雨引发了山洪爆发,铺天盖地的洪水冲进了宜昌城,中国部队的攻击受阻。
而此时,日军援兵万余人也已赶到了宜昌,利用大雨的掩护进入了宜昌,与城内日军汇合至此,宜昌反击战的战机已经丧失,再打下去,就是一场无谓的消耗战了10月10日23时,蒋氏下达了停止攻击宜昌作战,各部队立即返回原防地的命令。
此战中国部队虽未获胜,损失也不小,但却是在抗战相持阶段的一次找敌打、与敌拼的战斗,其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