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口述历史:崔永元口述历史博物馆
挂在馆外的国卿传记馆牌匾。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13日电(实习记者 李华锡)从正门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右拐再走一二百米,有一座四层白灰色的楼,这里是中国传媒大学老图书馆,现在已经成为了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挂在馆外的国卿传记馆牌匾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13日电(实习记者 李华锡)从正门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右拐再走一二百米,有一座四层白灰色的楼,这里是中国传媒大学老图书馆,现在已经成为了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进入中心一楼,一个挂有“国卿传记馆”牌匾的小屋内张灯结彩,格外引人注目11月11日,在“口述历史在中国”2016活动期间,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国卿传记馆”开始试运行,面向全社会爱好读书之人免费开放。
据传记馆策划、运营负责人张明魏介绍,2016年春,长期致力于传记书籍收藏的蔡大成先生,将其数十年来收藏以及得到社会热心人士捐助的16000余册书籍悉数捐赠给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记者了解到,“国卿传记馆”的“国卿”二字,集自蔡先生父母之名。
“国”又泛指“国人”,“卿”又有“凡来借阅者皆吾馆嘉宾”之意“我们经过三个多月的整理加工,全部书籍现已分类、编目、上架”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这16000余册书籍,依据传主主要社会身份归属大致划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体育、文化教育、社会民生、专题回忆等十大类别。
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图书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另外,馆内最大的特点就是收藏了民间自印类人物传记近1000册这些书籍往往只是在传主的亲人、朋友和同事圈内小范围流传,但其中不乏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内容,值得研究者深入挖掘。
馆内书籍多为“老书”、“旧书”,出版时间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至今“不少书已经绝版,在一般公共图书馆也很难见到”张明魏介绍说,目前,传记馆正在完善图书检索系统,拟将部分珍贵图书数字化“本馆处于试运行阶段,试运行开馆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13:00—晚间21:00欢迎各界爱书人来馆阅读、查找资料并提出宝贵意见。
”据了解,中心还长期面向全社会征集以下书籍人物传记(以具体人物为研究对象的历史文献,包括有关人物的传记、生平事迹、回忆录、访谈录、日记、书信、年谱、年表、纪念文集等)、方志、行业史、机构史、集体回忆、群体传记、口述史等。
“特别征集自印类回忆录,即暂时没有书号或刊号的书籍、手稿,我们也欢迎”张明魏说,所赠书籍将永久保存于传记馆内,部分自印类书籍将有可能被出版机构发掘,正式出版发行“所征书籍数量不限,时间地域不限,新书旧书不限,古今中外不限。
”
一名参与研讨会论文提交的作者在管内查阅资料。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