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郭艳利
2019年,是学校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加强学风建设,打造有师大特色一流本科教育,助力学校“双一流”
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是大学长远发展的坚强基石2019年,是学校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加强学风建设,打造有师大特色一流本科教育,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
为进一步贯彻《陕西师范大学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切实推进学风建设工作有效落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月6日上午,我校在长安校区文汇楼A区111报告厅召开本科学风建设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王永安,副校长党怀兴,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李贵安,及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相关负责人,各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处级干部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王永安主持
教务处副处长许广玺从抓考风、促教风、严把毕业质量关、坚决落实学业警示制度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加强学风建设的主要措施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副部(处)长曲洪刚以“坚持问题导向 着力提质增效”为题,系统梳理了我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同时就各学院学工系统加强学风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
校团委书记王玉就团委加强学风建设的特色做法和经验、存在的困难、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重点介绍了我校第二课堂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加强学风建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周红军以“办一流本科,从学风建设抓起--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风建设的实践与成效”为题,就学院把好学风建设引导关、养成关和保障关3个关口,落实9个抓手的特色做法和实效进行了交流。
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郭艳利以“大历史学科建设下的一流本科学风建设”为题,介绍了历史学院以建章立制为本,以日常管理为基,以贴近学科为重,以历史学卓越班和念海史学创新班为抓手,引导教育学生,形成长效学风建设机制的经验;特别是学院针对学业警示学生开展的“一对一帮扶”“多对一帮扶”措施,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极大关注。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焦维军以“构建三大机制,推进学风建设”为题,从推进制度协调机制、建立质量提升机制、搭建活动载体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并对生科院“本科生进项目”制度做了重点介绍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鲁燕以励志引领、制度保障、环境营造、问题倒推四个方面汇报了外国语学院加强学风建设的主要做法,并重点介绍了外国语学院学生社团针对学业警示学生开展的调研活动及针对加强学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李贵安介绍了我校学业警示制度实施7年来的总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新时代育人导向环境下学风建设的需要,对教务处修订学业警示制度的背景和基本情况进行了说明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就补考(重修)模式改革、学业警示制度实施、课堂教学纪律督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大类招生模式下的专业分流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党怀兴副校长就加强学风建设提出了五点意见一是要充分认识在大众化教育时代下学风建设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要给大学生适度“增负”,确保让学生回归读书学习的“常识”;对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要了然于胸。
二是要形成合力坚持形成第一、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合力,想方设法抓优良教风学风的形成,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是要利用好学业警示制度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精准帮扶,不让一位学生掉队;一些学院好的帮扶做法要加以宣传推广。
四是要探索形成具有陕西师大特色的“三全育人”格局全校各单位、所有教职工都有育人的责任和义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六点要求育人,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共同发力,切实树立“抱道不曲 拥书自雄”的优良学风。
五是要完善教风学风的评价机制将教风学风建设成效纳入学院办学质量的考核评价体系
王永安副书记指出,在大力加强学风建设上,学工系统和教学系统联系密切,共同服务于学生学习,并提出几点希望一是要更多关注学生成长对学校学院的教学设置情况、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学业情况要了然于胸,多研究、多关注、多思考。
二是要以问题为导向,紧抓学生学业针对学业警示发现的问题,两支队伍要多碰撞、多交流,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学风建设三是要紧抓落实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继续完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紧抓落实,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一流本科建设,实现学校办学战略目标奠定良好的人才培养基础。
内容来源于:陕师大教务处 夏明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