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汉阙_渠县汉阙文化
四川渠县,域内保存了6处7座汉阙,占全国现存29处汉阙的五分之一,被称为“中国汉阙之乡”。如今人们提起渠县,自然会联想到汉阙,提到汉阙,也多半会
四川渠县,域内保存了6处7座汉阙,占全国现存29处汉阙的五分之一,被称为“中国汉阙之乡”如今人们提起渠县,自然会联想到汉阙,提到汉阙,也多半会想到渠县,因此,汉阙几乎成了渠县对外的文化标志汉阙之所以被人关注,主要是保存的数量较少,汉代留给今人的,除了大量的地下墓葬,以及墓葬里的画像石、画像砖外,地面建筑留存寥寥无几,汉阙成为汉代留存下来的最重要的地面建筑。
渠县汉阙中的冯焕阙和沈府君阙,被列为全国第一批文保单位,2001年,渠县的蒲家湾汉阙、王家坪汉阙、赵家村汉阙(含东阙与西阙),与冯焕汉阙和沈府君汉阙合并,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渠县汉阙分布比较集中,全部集中在从最东边的赵家村阙到最西边的蒲家湾阙之间十几公里的区间内,走访起来相对容易。
如今6处7座汉阙全部建亭保护了起来,对于喜欢汉阙处于自然状态的人来说,是一个遗憾,但对于汉阙的保护来说,却是一件好事赵家村东无铭阙
位于渠县土溪镇赵家村东,建造年代晚至西晋赵家村东无铭阙原为双阙,现仅存东阙除阙顶外,高4.17m阙身正面素平无铭文,阙身上端雕朱雀,下端浮雕玄武,西侧壁雕青龙,阙身之上的斗拱层四角为力士,承托整个楼部楼四周布满雕刻画像。
正面刻兽首,背面刻兽尾该阙背面猎射场面中,左面是一犬追兔,右边是猎人作弯弓射杀状,场面动态逼真,引人入胜,如亲临其境此阙上的朱雀、玄武、戏虎、庖厨、出猎等浅浮雕,为渠县汉阙中的精美佳作赵家村西无铭阙
位于渠县土溪镇赵家村,与冯焕阙为邻,原为双阙,现仅存右阙阙高3.96m,阙身正面素平,无铭文其上雕刻朱雀,下刻玄武,两侧壁雕刻一白虎,虎尾卷住一蟾蜍楼部之下四角为力士,四周布满雕刻画像图案,如裸体人捉鸟,妇人执物、戏虎、庖厨、六博、兽首人身像、骑怪兽者和交换物品等各种形象和场面。
背面刻有“官人出行图”,为一马夫备好马车静待,三侍从肃立恭侯,官人漫步前往,反映出封建社会上层阶级的生活情况冯焕阙
位于渠县土溪镇赵家村,与赵家村西阙为邻,建于建光元年(121年),原为双阙,现仅存东阙东阙由母阙和子阙组合而成,现仅存母阙,立于基座之上阙总高4.38m,由阙基、阙身、枋子层、介石、斗拱层、屋顶6个部分组成,是一座完整的石质仿木结构建筑。
阙基为整块青砂石凿成,平面呈矩形阙基之上矗立着用青砂石做成的阙身,楼部由4层大石块叠就第一层为整块青砂岩凿成,略呈梯形,正面铭文录书“故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冯使君神道”20字,铭文下为浅浮雕饕餮。
第二层为介石,四面平直,上面浮雕方胜纹图案第三层石块向上斜挑出,呈倒梯形,四角雕刻斗拱,两侧为曲拱,皆为“一斗二升”式结构拱眼壁上正面雕青龙,背面刻玄武最上面是屋顶,仿双层檐,简瓦,勾头雕刻葵鳞瓣纹饰王家坪无铭阙
位于渠县青神乡平六村王家坪,处于冯焕阙与沈府君阙之间建造年代可能晚至西晋王家坪无铭阙原为双阙,现仅存东阙除屋顶外,阙高4.19m,阙身正面素平无铭文,上端浮雕朱雀,下端浮雕饕餮,西侧刻青龙枋子层四角为力士,后侧转角处刻有双螭嬉戏。
楼部第三、四层石块四周布满精美雕刻,如“荆轲刺秦图”、“玉兔椿碓”、“百戏”、戏虎等场面以及负重者、骑兽者、执杖者、庖厨、人首鸟身、铺首等“怪物”图像,形态生动,栩栩如生,保存较好其中尤以荆轲刺秦王的画面紧张逼真,再现了历史上这段有名的故事,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石刻佳作。
沈府君阙
位于渠县土溪镇汉亭村燕家场,是渠县汉阙中唯一保存双阙的约建于东汉延光年间(122~125),子阙已毁两阙东西相距21.62米,阙高4.84米东阙之内侧有青龙浮雕,西阙之内为白虎浮雕阙周遍布反映汉代社会生产、生活的人物、动物和作物的浮雕,如独轮车、农商贸易、猎射、戏兔以及牛、羊、马诸畜和果树、水草等等。
西阙铭文“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蒲家湾无铭阙
位于渠县土溪镇团林村旁,距沈府君阙约500m原为双阙,现仅存东阙,西阙及子阙已毁阙高4.25m阙身与渠县诸阙不同,系两巨石相接而成阙身正面平素无铭文,仅在上端浮雕朱雀,西侧浮雕青龙顶部为单檐、庑殿式,雕刻的图案与沈府君阙大体相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