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大全小学生问题有哪些_航天科学知识大全 小学生
甘肃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 记者 武文宣 综合报道“同学们好,我是王亚平,天空探索永无止境,‘天宫课堂’第二课开
甘肃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 记者 武文宣 综合报道“同学们好,我是王亚平,天空探索永无止境,‘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课啦。”
3 月 23 日 15 时 44 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同学们又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此次太空授课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设 2 个地面分课堂。
“天宫课堂”是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授课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
在甘肃省科协的指导下,甘肃科技馆和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依托中国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项目和各级实体科技馆,精心组织全省14个市州、60多个县区的中小学师生观看“天宫课堂”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参与航天专家预热提问环节,金塔县科技馆参与活动后提问环节,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解答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航天科技知识的理解,还通过提问预热了 “天宫课堂”氛围。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在约45分钟的授课中,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地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在甘肃省科协的号召下,我省858所中小学学生在家中或学校观看了“天宫课堂”,中国科技馆为全省中小学巡展站点发放“天宫课堂”科普资源包335个,直接组织观看和参与活动人数达53.64万人甘肃兰州:太空授课很精彩 院士学生同听课。
“叮铃铃,‘天宫课堂’开课啦!”当天,中国空间站的3名航天员再次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宇宙奥秘,讲解科学原理兰州市永登县新城区小学组织开展收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3000余名学生和老师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形式观看直播。
现场,同学们的好奇与兴奋溢于言表科学老师们还带领学生在科技活动室同步参与地面实验活动结束,低年级学生完成了科学幻想画之“天宫篇”,高年级同学写下了“天宫课堂”观影感想“我最喜欢‘点水成冰’实验,整个过程看上去非常神奇。
”兰州水车园小学的杨茗淇同学对微重力环境下制造“冰雪”的实验非常感兴趣在这个实验中,王亚平老师利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制作了一颗冰球这个液体球,长得像冰球其实是热球太空“冰雪”实验实际上是空间站里的无水醋酸钠实验。
憨态可掬的冰墩墩是太空抛物实验的主角,王亚平将冰墩墩抛向叶光富,冰墩墩并没有自然下落,而是近似匀速直线前进,滑到了叶光富手中“太空的微重力环境非常适合开展科学研究”叶光富向同学们介绍了核心舱中的高微重力实验柜和无重力实验柜。
“我对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最感兴趣,悬浮实验台可以进行更好地微重力实验,检验度也相对更加精准”兰州水车园小学学生李俨欣说
“天宫课堂”在回答完网友和学生提问后落下帷幕,王亚平还给同学们留了作业,鼓励同学们将自己的实验构想发给“天宫课堂”兰大附中高一(3)班汪静怡想将生物细胞培养实验搬上“太空实验室”,了解在不同重力环境下是否对细胞生长有影响,而兰大附中学生崔璇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天宫授课。
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科技委主任李得天研究员认真观看了此次太空授课“‘天宫课堂’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国的航天成就,将有效提升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通过空间站实验更直观地展示了太空中的失重、表面张力等科学现象,将有效提升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希望同学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好好学习、锻炼本领!”李得天院士说,“510所作为中国航天最西部的研究所,为空间站建设提供了照明设备、音频单元、电源产品、舱门快速检漏仪等多套设备,保障了空间站建设、空间科学实验和航天员生命安全。
作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我将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有效方式,为航天强国建设、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贡献力量!”“看完‘天宫课堂’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祖国的强大以及国家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视空间站实验内容与高中课程紧密结合,也让孩子们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兰大附中教师江铁炜说兰州水车园小学科学教师王红妮说:“这次以天地对话形式开展的太空授课,再一次把抽象的定理和公式转化为直观的现象呈现于眼前,孩子们从天地差异中直观感受宇宙的奇妙。”
王晓乔老师是甘肃兰州市实验小学的一名科技辅导员当天她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讲王晓乔说:“一开始中国科技馆主会场的现场实验《一飞冲天》就引起了孩子们对火箭发射的兴趣,‘天宫课堂’更是引得孩子们欢呼雀跃。
此次太空授课是在微重力条件下进行,一些在地球上不能开展的实验,可以让孩子们‘零距离’的观察到奇妙的实验现象”王晓乔老师坚信,今天我们能与“天宫”连线,在云端相聚,明天孩子们就都能为自己的科技梦想奋勇前行,成为未来中国科研主力的接班人。
河西走廊:地空同步实验 探知宇宙奥秘“太空生活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吗?”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的学生在课前预热环节中向航天专家提出了问题专家回答:“会有一定影响,比如体液上涌、皱纹暂时消失、味觉消失等。
”虽然“天宫课堂”还未开始,但同学们层出不穷的问题将气氛烘托得十分热烈。3月23日下午,甘州区组织7.3万名中小学生收看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太空授课全球直播。
在此次活动中,甘州区210名青少年代表在中国流动科技馆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站参加了活动,并通过视频连线向航天专家请教科学问题,专家们耐心细致地进行了解答金塔县毗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其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当天,金塔县科技馆作为我省唯一一家与航天专家连线的科技馆,特别设置为主会场。
同时,金塔县内5所小学、3所中学的6200名师生在分会场收看了“天宫课堂”
在金塔县科技馆,来自建新路小学的35名同学在主会场参加了活动天宫授课结束后,建新路小学的闫丽同学与北京的航天专家进行了视频连线,提出了空间站中的科研项目主要研究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现场,两名专家向闫丽同学认真解答了在空间站中的研究是在无引力、微重力和真空的状态下的研究,主要涉及了生命体、人体、医疗医学、物理研究、天文地理以及新型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
“这次千载难逢的太空授课,通过一个个精彩的科学实验,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更多的航天知识,更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国科技的力量特别是专家们的精彩回答,不仅激发了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的梦想,还催生了飞天故里人实现“航空梦”的热情。
”金塔科技馆馆长麻燕说“天宫课堂”第二课的开讲,对祁连山下的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孩子们来说非同寻常肃南县第一中学作为“天宫课堂”第二讲直播地方主会场,理综学科组联合肃南县科协,在肃南县一中开展第四届科普周系列活动。
现场,集中展示了肃南县一中学生为迎接此次活动精心准备的航天模型和航天绘画作品。同时,布展还融合了“山水肃南,裕固家园”民族元素,表达了学生对于中国航天未来发展的美好祝福。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难掩脸上激动的情绪八年级学生索楠说:“太空中的环境无比奇妙,我要以3位宇航员为榜样,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肃南县一中物理教师陈鹏表示,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学生们受益匪浅,还让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实施“五育并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后,全校将以此次活动为教育契机,积极探索并优化航空航天主题科普活动,继续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激发学生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民族力量23日,武威市科协组织武威十八中、武威十中、凉州区西关小学等7所学校,1万余名中小学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现场直播。
收看过程中,500余名同学和宇航员同步进行地面实验,仔细观察太空和地面实验的差别
在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一年级850名学生通过直播聆听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学校录播室,高一(5)班全体同学参加“天宫课堂”活动,跟随着3位宇航员的实验,同学们自己动手感受了实验的魅力,体会了祖国科技的强大。
在武威第十中学,武威市科协组织七八年级学生共1200人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的直播课“空间站就像是一个庞大的教学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它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精神和航天事业的热情在本次‘天宫课堂’上,学生们做了同步地面实验,通过空间站和地面实验的对比,孩子们了解了更多的太空知识,对美丽的太空有了更多地遐想。
”武威第十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殷世伟说,“天宫课堂”不仅展现了中国的科技自信,还点亮了青少年的航天梦想,极大地增强了全校师生的民族自信心当天,武威市凉州区西关小学组织1800多名学生观看直播,并同步进行现场演示实验,开展“科技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现场,该校科学教师同步进行了演示实验,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科学探索兴趣凉州区西关小学老师李林旭说,本次“科技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依托“天宫课堂”教学内容,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还丰富了学校课后服务的内容。
同时也向学生传播了航天知识,激发了科学兴趣
在武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59个教学班的3233名学生通过央视直播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同样,在武威新城区第一小学,该校四年级师生代表约150人在树人报告厅收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其他各年级师生在教室认真收看了授课直播。
活动开始前,武威新城区第一小学副校长付程善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天宫课堂”让科学更易走进人心,不仅展现了中国的科技自信,也让“中国故事”在太空宣讲,希望全体同学通过收看“天宫课堂”,增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热情,从小树立崇高理想,埋下科学的种子,激发探索的欲望,实现新的更大的“航天梦”!
收看过程中,同学们为微重力环境下的物理现象惊奇不已,时而发出惊叹声、时而因天地之间物体运动轨迹的差别而皱紧思索的眉头当“太空老师”讲解展示核心舱两个科学机柜是这次“天宫课堂”授课内容的一个亮点时,同学们为祖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感到骄傲,纷纷鼓掌。
收看结束后,武威新城区第一小学科技辅导员张光怀与同学们一起在科学实验室现场做了航天员演示的相关实验。通过实验,同学们真切观察到了地面实验和太空实验的差别,无不为科学的魅力和太空的神奇而赞叹。
当天,在镍都金昌,金昌市科协联合教育局组织金昌实验小学、永昌县第一小学、金昌市第三中学、金昌第五中学、金昌市龙门学校等8所中小学的师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金昌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樊志和说:“本次观看‘天宫授课’直播活动,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了他们崇尚科学、探索宇宙的梦想与热情。
”在金昌市龙门学校,1870名师生认真观看了 “天宫课堂”第二课金昌市龙门学校一年级(3)班的余啸卿同学说:“我特别喜欢看这些科学实验,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做一名宇航员,像他们一样探索太空” 3月23日,酒泉市瓜州县科协组织5个学校68个班级2205名小学生观看了“天宫课堂”。
开讲前,瓜州县科协主席董素影早早地来到瓜州县渊泉第二小学,进行提前动员部署和工作指导
“天宫课堂”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界展示了宇宙太空的魅力,瓜州县渊泉第二小学陆蓉老师感叹道:“通过这次‘天宫课堂’,我感受到了科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我们应该从正面引导孩子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未来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贡献。
”“本次‘天宫课堂’活动是瓜州县科协精心组织的一次高品位科普活动,3所县城小学、2所农村小学积极参与通过‘天宫课堂’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进一步增强了我县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提高了中小学生的科技素质。
”董素影说少数民族地区:触发科学灵感 开启创新思维此次太空授课过程中,甘南州科协积极组织全州8县市32所学校625个班级25746名学生参加了“天宫课堂”第二课收看活动当天,玛曲县组织全县14个站点,1000名中小学生和教师线上统一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
在玛曲阿万仓小学,同学们一边认真观看直播,一边用心做着笔记,记录着自己的收获而在曼日玛的学生们时而凝神观看,时而鼓掌欢呼,时而交流讨论在玛曲县城关九年制学校,学生们观看直播后,画出了在课堂上的所见所闻、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部分孩子还在老师的引导下给航天员写信,表达对航天员的敬佩之情。
玛曲县木西合乡寄宿制学校教师王奇表示,“观看了今天的‘天宫课堂’,我觉得我们国家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一次次成功都是中国航天人不断奋斗的真实体现,也是我们先辈们不怕吃苦、奉献自己换来的成果‘天宫课堂’的内容让学生们充满了对天空的向往,我也会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科学的海洋,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我一定会在自己的岗位上迎难而上,坚持创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由3名航天员所讲解的‘天宫课堂’直播课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熟练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广大中小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对祖国的航天事业有了更深的了解”玛曲县科协主席鲁英丽说。
同样,在扎尕那山下的甘南迭部县,腊子口红军小学、藏族中学等10余所学校师生5921余人观看了这场直播迭部县藏族中学老师杨栋说:“通过本次对‘天宫课堂’的学习,同学们学习到了不少有趣的物理知识,感受到了太空的魅力。
航天员演示的奇妙的物理现象,也在同学们的心底播下了一颗有关‘星辰大海’的种子,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直播结束后,迭部县洛大九年制学校杨曙校长说:“来自中国空间站的太空科学课再次唤醒了同学们对宇宙的向往,在同学们的心中播下追寻梦想、追求科学的种子,航天梦、强国梦也随之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迭部县科协主席赵路布表示,通过“天宫课堂”,不仅使同学们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此类活动意义非凡,利用线上的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并希望一如既往的开展类似这样的线上科普活动。”合作市第一小学书记李军说。
在卓尼县柳林小学、柳林二小,85个班3825名学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天宫课堂”结束后,柳林小学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向航天员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 。
活动当天,临夏州科协组织68所中小学,1289个班级,6.65万名青少年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现场直播。
“全州各级科协组织与教育部门积极沟通,开展科普资源进校园活动,助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为学生提供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科普教育活动通过观看,在互动中感受科学魅力,在探索中树立科学精神,在思考中启迪科学智慧,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临夏州科协曹满祥说陇东南地区:走进天宫课堂 点燃科技梦想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3月23日,平凉市科协组织全市82所学校,2.5万余名学生进行了观看。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不仅有实验演示,还介绍与展示了空间科学设施同时,航天员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天地互动,为青少年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堂科普大课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了解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同时也促使青少年走近航天、热爱航天,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
”平凉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杨芳说
当天,崆峒区科协组织11所学校、17个乡镇、3个街道办、25个协会的师生、干部、群众1.6万人进行“天宫课堂”第二课观看“将科普课堂搬到太空,难度不言而喻,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就没有通信链路通畅、音视频信号稳定,太空授课也就无法实现‘信号满格’。
‘天宫课堂’的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体现的也是中国航天的新高度”崆峒区科协主席胡志远说
“通过本次授课活动,使孩子们学到了一些有趣的物理知识,感受到了太空的魅力,也激发了他们奋发学习科学知识,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静宁县科协马丽说3月23日的甘肃天水市,虽有疫情阻挡,但天水市第三中学3000多名师生相约云端,共同学习了来自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第二课。
一个个有趣的实验,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的同时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在这次的天宫课堂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技力量” 高二年级夏颢同学告诉记者,“这堂课真的让我大开眼界,航天员太伟大了,祖国太伟大了!我要好好学习,以后也想当一名宇航员,发现宇宙更多的奥秘。
”
“特殊的‘天宫课堂’,让学生领略到了航天科技的无穷魅力,真切感受到了祖国航天事业取得的瞩目成就,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航天梦想。”天水市三中王建兵校长说。
当天,陇南市宕昌县科协组织宕昌县城关第二小学和白水川小学等学校400多名师生收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让学生领略了天宫的奇迹和奥秘,见证了祖国航天事业的荣耀!既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科普教育,又进行了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组织此次观看直播活动,就是为了大力开展科普,帮助青少年增长科学知识,提高科学兴趣,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航天情怀”宕昌县科协副主席朱五泉说(本文图片主要由全省各市州科协提供,张掖日报社王将、兰州日报社李丹对本文亦有贡献。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