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骑美眉(长骑美眉 公路车 50万)原创
作为同济大学首席自行车轮组工程师,黄川给他的师弟们树立了难以逾越的标杆。
Garfield Huang是同济大学最牛逼的自行车轮组研发/制造者相信没有人会反对我这句话,特别是用过他的大作——Vortex“博士轮”的朋友在并不算漫长的国内自行车产业发展历史里,全国各地已经孕育出各种轮组大牛,比如改行搞功率计的“。
轮帝”啊驰、厦门凉、爱总等而黄博士,是这群大牛中将公路车爱好者们对轮组的幻想亲自组装成现实的人当你也在抱怨某某牌的圈太软、某某家的花鼓太渣,某某牌的辐条太难修、某某牌的编法又太傻逼,某某牌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了,价格又上了天了的时候,黄博士已经把他的解决方案送到你手上。
这就是Vortex New Concept 38mm Tubular轮组——一款中国设计、中国制造、售价过万的“国产顶级轮组”。不妨跟着我的开箱,看看挑剔的你怎么评判这款实验室作品:
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这个箱子就这么毫无预兆地被快递小哥送到了我手上没有被压扁,也没有破洞,这让我长舒一口气因为里面的货价值10180元RMB我问黄博士,以我这FTP 120w的菜腿,平时骑骑大学城和帽峰山用啥轮组好?。
他说卖得最好的50mm版我可能踩不动,开口版性能没那么好,钢辐条版逼格又没那么高,那就它吧。
看了看Vortex的产品册,嗯,黄博士没骗我Ultra系列太轻,不符合我爬不动破怨轮重的为人;Classic系列又太便宜,凸显不出逼格;还是New Concept系列中的38mm管胎版比较合意留意到Classic系列和New Concept系列的区别就是辐条——一个是钢辐条一个是碳纤维辐条,重量差了180g,价格差了4000块。
这180g的减重代价好高啊……
马上开箱,轮组的安放非常科学,保护到位碳纤维辐条轮组很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损坏,即使购买时卖家保护得当,用户仍有很大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各种运输损坏(比如张诺带这款轮组去欧洲时就被空运搞断了辐条)这也是这类轮组的最大通病之一。
标配2个皮实的轮组袋,用于对付各大机场的暴力托运,非常有必要。标配彩虹色贴纸,同样非常有必要——不过配色相衬是一回事,轮组本身的涂装也得好看吧,黄博士可以考虑让栋良给Vortex设计涂装。
轮组的附件,包括碳纤维专用刹车皮、飞轮垫圈、快拆、小扳手、内六角、说明书。由于是管胎版,就没有胎垫这回事了。
38mm的管胎版轮组,应我的诉求已提前贴好黄色贴纸(全黄标可以有啊!)。
轮组采用前16后21(2:1)的辐条数,相比很多国际品牌的轮组都有辐条数较少的优势(比如Bora和303前轮都是18辐条、多数品牌后轮都是24辐条),这也使得New Concept 38mm Tu的重量比很多大品牌的顶级产品来得还要轻。
38框高的优势是爬坡不拖脚,平路又不会太飘。经过后期的试用,会感觉哪怕用了同系列的50框高也不会拖脚。
贴纸展示了一些轮组用到的一些“黑科技”,这些黑科技有很多不切开轮框是看不出来的,比如它的半隐藏辐条帽、碳纤维鱼眼等等而后轮的非对称设计/偏向辐条孔,还是能明显观察到总而言之,从外观上看,轮框的完成度很高、细节逼近完美;从里面看,如果能做到产品册所述的80%以上也非常不错。
由黄博士亲自设计的花鼓,法兰位置经过调整后使得两边的辐条在长度和张力上都达到一致。
当然,弯头辐条是不能接受的,这款花鼓使用直拉辐条,并且用特殊规格的螺纹帽将辐条的偏转风险降到最低。
Shimano规格塔基,可选CP。
前花鼓采用常规的放射式编法设计,花鼓耳用镂空设计来降低重量。
前轮可以明显看出辐条帽开孔角度。
27mm的宽度逼近市售产品极限,Zipp 303的27.5mm宽度有大量风洞实验数据作背书,不能照搬……
一对轮组有37根辐条,将这37根碳纤维辐条换成钢辐条就能省下4000块……对于土豪用户来说,这笔钱大可不必省下,因为碳纤维辐条太爽了。
以粗壮的辐条帽来为碳纤维辐条护驾;相比MF、LW这种一断辐条就蛋裂的品牌,Vortex有无可比拟的可修复性。
后轮的非对称设计,解决两侧辐条张力高度不对称的痛点。
过称时间,后轮661g,作为对比,303管胎版(2016款)后轮标称690g。
前轮仅有496g。两个轮子加起来1157g,比标称重量1150g多了7g,误差控制得很好。38mm的胖圈碳刀做到这一重量应该说非常逆天了,然而……
随轮组附赠的快拆杆居然重达120g,比各种超轻快拆杆重一倍以上。尽管这根快拆杆还算好用(过了死点不会释放太多锁紧力),不过建议New Concept系列标配个轻点的快拆杆。
灌完自补液逼近400g的马牌管胎……追求轻量化的车友还是别这么干了。
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一遛。把黑又硬的马牌GatorSkin装上去没有比想象中费劲(多亏二哥的麒麟臂协助),接下来就是静置一天,等待出门了。
装车效果,车架和轮组的镂空字体相得益彰(卵咧,我希望两个都改掉改掉!!),黄黑色的搭配也很符合我一贯以来的审美。
我一直在用攻队的胖圈轮组,换上Vortex轮组之后无需调整夹器和刹车皮。用胖圈轮组的一个好处是拆装轮组时不用打开夹器,方便快捷。
27mm的轮框和25mm的管胎留有足够的空间,如今市面上越来越多车架能兼容到28mm的外胎了,包括攻队最新的车架。
管胎的气嘴正好在轮框冒尖,无需马牌自家延长嘴,这也是38mm框高的一大好处;打气时只需另外拧上一个延长嘴,打完气还能拧紧螺帽。
后轮的宽容度有点吃紧,只有2mm左右的缝隙,非常考验外胎的动平衡。
试用感受:摇车硬到爆,而且很轻脚,爬坡完全不会拖后腿,十分适合菜腿车友刹车边非常好用,逼近铝框的制动性能,能在下坡时带来巨大的信心,对比我之前用过的3款国产碳刀有天壤之别(这不是废话吗),尽管下长坡还会有发热。
平路也非常稳,在北风凛冽的天气出门不会被放风筝,这也是38mm框高该有的特性配合宽管胎会有优秀的路感,在细微震动不断的水泥路面有心理优势至于缺点,就是有着其他全碳纤维轮组的通病——容易各种爆炸,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来驾驭。
如果心脏没这么好,建议使用便宜4000块的钢辐条版本,价格相对国际品牌来说非常有优势END
↑ ↑ ↑ 要轮组?戳它 ↑ ↑ ↑
*点击阅读原文捅黄博士菊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