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诞生(手机诞生于哪个国家)一看就会
天天捧着手机N个小时,只要一无聊就觉得慌,赶紧掏出手机……
“天天捧着手机N个小时,只要一无聊就觉得慌,赶紧掏出手机晚上本来打算11点睡觉,有个健康的生活,心想就看十分钟,等看了一会儿,你发现,哎哟,12点40了”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聊到的一个话题很有意思,他说自己不用微信,这个话题吸引了中教君的注意。
“我不想每天看同志们都在怎么样活着,我自己怎么样活着都没太搞明白” 白岩松说此前,白岩松也对这个话题表达过自己的观点,中教君为您整理了一下,看看他都说过什么,是否能给您带来一点启发朋友圈里有价值的东西没那么多,我跟手机不是很亲。
我不想在那么多的朋友圈里待着我觉得时间是有限的,一天就24个小时朋友圈里有价值的东西没那么多,我跟手机不是很亲何况现在手机全是按你的爱好推送,你只看自己喜欢的,你不会别扭,不会被提升,怎么可能进步呢?别扭,往往是进步的标志,因为你进入到陌生的领域。
当年轻人都开始不读书的时候,谁读书谁就会杀出一条血路谁用手机的时间少一点,多给自己一点无聊的时光,伟大的创造就有可能诞生在谁那里有位作家已经说得很明白,“手机拿走了人们的无聊,也顺便把与无聊有关的伟大一并拿走”。
手机正成为手铐,手机不离手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觉得我们现在发呆的时间太少了,我个人认为,只有当所有的中国人开始经常能有一些发呆的时光的时候,中国才会成为一个真正创新的国家现在的中国人不发呆,没时间发呆,中国不会成为一个创新的国家的。
如果每一个人都开始能有一些让自己快乐的、发呆的空间,起码每天留一些远离手机的时间,中国才有希望我不认为一个分分秒秒离不开手机的民族有希望,恰恰相反,我觉得手机正在成为手铐很多伟大的事都是在无聊的时刻诞生的。
手机填补了一个民族所有无聊的时间,一个民族的每一个成员如果连无聊的时间没有,顺便也就把由无聊陪伴的伟大一块儿拿走了很多伟大的事都是在无聊的时刻诞生的人们都被眼前的屏幕吸引了,怎么会诞生伟大的时刻呢?要警惕手机占用人们过多时间。
首先,但凡免费的,都是最贵的东西,因为它拿走了你最宝贵的时间第二,手机里到处是知识,但真假难辨此外,好的图书是经过历史长河被筛出来的、高于你的东西,但朋友圈里都是同质化的、跟你水平接近的信息交流,朋友圈不提升你。
手机的碎片化阅读不会提高你,而书本可以早有调查显示,人们读书和知识获取的水平和你的工资收入是成正比的,我想只有你书读得足够多了,你才会更有创意,才会更自信,你才会更有底气,才能获取更多的物质回报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书读得多了,你在情感方面会是一个充沛的、获益很多的人,你的依靠会更充实,更重要的是在读书中会寻找到我们的信仰和精神支柱如何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讲大道理没用,要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最早最好的老师,你怎么去推广阅读?首先得自己看书。
儿子回到家看到我,经常是在喝着茶看着书,他也爱看,简直像是睡在书里一样,书上桌上都是书,而且他不看电子书,一定要看纸质书家长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角色,所谓言传身教,你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你把他天天摁在这儿,跟他讲大道理有用吗?。
老师家长,对此,你怎么看?你每天用手机的时间有多少?刷朋友圈的时间有多少?你会陪孩子一起读书吗?快给中教君留言吧!本文编辑 | 姜虹羽责任编辑 | 杜京虹参考文章 |中国教育报微信《白岩松:阅读,让我没有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值得告诉孩子) | 十一精选》
新京报《白岩松没有微信》北京文艺网《白岩松:手机不离手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深圳晚报《白岩松提醒 别让手机占用更多时间》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教之声APP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