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天涯知识库网站(天涯知识库网站文心雕龙)全程干货

2023-11-11Aix XinLe

从《文心雕龙》的历代研究来看,人们通常是把它视为文章学理论著作,而不是视其为文章作品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明代王文禄说:“文之妙者……三国、六朝

天涯知识库网站(天涯知识库网站文心雕龙)全程干货

 

《文心雕龙》何以成经典文学作品演讲人:吴中胜演讲地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暨南大学)演讲时间:2023年3月从《文心雕龙》的历代研究来看,人们通常是把它视为文章学理论著作,而不是视其为文章作品的。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明代王文禄说:“文之妙者……三国、六朝得八人焉:曹植、祢衡、张协、陆机、刘峻、江淹、庾信、刘勰是也”(《文脉》卷二)王文禄所列三国六朝八位“文之妙者”,《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名列其中今天的讲座,我们沿袭王文禄这一思路,也把《文心雕龙》当作文章作品来品读,分析一下它自身的文章艺术。

至于分析角度,我们按中国文章学固有的艺术分析套路来,重点关注其字、句、篇和用事等方面这也是中国文章学最富于民族特色的方面尤其值得探讨的是,刘勰《文心雕龙》的文章艺术思想,有没有在他自己所写的《文心雕龙》中得到落实。

吴中胜赣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江西省百千万工程人选、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字法:庸常字眼孕巧义。

刘勰很重视文章用字,《文心雕龙》专门设有《练字篇》,其他篇目里面也有一些论述文章用字的内容相关的思想在《文心雕龙》有较好的落实我们认为,《文心雕龙》用字有以下几个特点:常见、精准、变化六朝文风,当时人崇尚丽辞到了诡巧的地步:“自近代辞人,率好诡巧。

”(《文心雕龙·定势篇》)刘勰虽然也喜欢文章言辞漂亮,但反对诡异之辞,刘勰说:“拙辞或孕于巧义”(《文心雕龙·神思篇》)就是说,平常拙朴的字眼也能表达巧妙的文义目前尚无精准的大数据统计对《文心雕龙》到底用了哪些字(重复使用算一个字)、哪些字最常用等问题进行详尽分析。

但我们通过阅读《文心雕龙》文本,也不难看出,刘勰的思想在《文心雕龙》行文中得到较好落实——有学者曾经对《文心雕龙》特殊用字的运用情况进行了统计情况如下(括号内数字为运用次数):神(61)、心(112)、质(34)、文(584)、情(149)、志(82)、事(169)、采(101)、体(192)、通(70)、变(66)、辞(346)、奇(49)、正(82)、习(11)、学(52)、才(120)、气(81)、深(58)、诡(32)、风(112)、清(46)、杂(52)、信(29)、诞(9)、义(136)、贞(12)、回(10)、约(32)、芜(5)、丽(59)、淫(20)、典(71)、雅(94)、远(51)、奥(18)、精(49)、显(27)、附(37)、繁(55)、缛(16)、壮(19)、新(47)、轻(24)、靡(31)(见“《文心雕龙》特殊用字在全书之分布表”,胡纬著《〈文心雕龙〉字义通释》,附录二,〔香港〕文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2月版)

《文心雕龙》元至正十五年刊本资料图片由于汉字绝大多数是单音节字,所以中国文章学所说的字法,实际上就是词法陈书良先生曾对《文心雕龙》中的一些重要词进行过分析,分两个等级,其中一级词有18个:道、才、气、物、心、象、志、风、文、体、奇、赋、隐秀、采、通变、规矩、司契、圆等,每个一级词下面又分若干二级词,两级一共175个词。

如“心”下面有10个二级词:心、素心、成心、文心、神、思、思绪、思理、神思、虚静等(《〈文心雕龙〉释名》)刘勰所用的一级词和二级词,都是常见词,没有一个生僻难懂的考虑到刘勰所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从时代风气还是骈体文的要求来说,当时人都崇尚华辞丽藻甚至到了追新逐异之地步,刘勰多用平常字眼,在当时可谓特立独行了。

刘勰要求文章用词严密精准,所谓:“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意显字删而意阙,则短乏而非核;辞敷而言重,则芜秽而非赡”(《文心雕龙·镕裁篇》)那么,要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文章的用字是否严密精准呢?刘勰认为,文章用字要服从整体结构,所谓“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

(《文心雕龙·风骨篇》)言辞风格要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来确定,即“辞共体并”(《文心雕龙·风骨篇》)下面这段话即体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用字严密精准:故铺观列代,而情变之数可监;撮举同异,而纲领之要可明矣。

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华实异用,惟才所安故平子得其雅,叔夜含其润,茂先凝其清,景阳振其丽,兼善则子建仲宣,偏美则太冲公干(《文心雕龙·明诗篇》)这是刘勰在总结诗体特点时的一段话,他说四言诗是“正体”,五言是“流调”,体现其宗经观念,《诗经》是四言为主,故以四言为“正”,其特点是“雅润”,其中的“雅”恰是《诗经》的重要特点。

五言是诗体的变化发展,是“流”,其特点是“清丽”,其中“丽”体现了魏晋以后五言腾涌时代“诗赋欲丽”(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风貌“正体”“流调”“雅润”“清丽”用词精准,是对诗体特征的精准概括随后刘勰又对作家的诗歌特色进行了精准描述,分别用“雅”“润”“清”“丽”来描述张衡、嵇康、张华、张协等诗的特点,他认为曹植、王粲有“兼善”之美,而左思、刘桢则不免“偏美”了。

又比如:“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无遗力矣”(《文心雕龙·才略篇》)“锐”“萃”两个字非常精准,准确描述出了左思的《三都赋》和《咏史》在当时超群拔俗的巨大影响史料记载,当时左思《三都赋》写成后,许多人竞相传抄,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一批名人批注推荐,皇甫谧“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卫权作《略解》,张华叹为“班、张之流也”(《晋书·文苑传》)《三都赋》由此尽显锋芒,产生轰动效应《咏史》八首是左思诗歌的代表作,入选《文选》。

钟嵘《诗品》评曰:“文典以怨,颇为清切,得讽谕之致”由此可知,刘勰分别用“锐”“萃”两个字,精准地概括了左思《三都赋》和《咏史》诗在当时的巨大影响

《文心雕龙》元至正十五年刊本资料图片《文心雕龙》的文章用词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同一个意思尽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述如: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铭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

(《文心雕龙·宗经篇》)这段话中,“首”“源”“本”“端”“根”都有开端、源头的意思,刘勰用了不同的五个字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又如: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范于核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弘深;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此循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者也。

(《文心雕龙·定势篇》)这段话中的“准的”“羽仪”“楷式”“师范”“体制”“从事”都有“以……为准则”的意思,刘勰却一连用了六个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让行文语句不生硬呆板,显得灵动变化尤其是在排比句式中,文义排沓而出,刘勰用词精当又富于变化的行文特点得以尽显。

《文心雕龙》书影资料图片句法:玉润双流自从容刘勰重视文章句法,《文心雕龙》专门设有《章句篇》跟字法一样,刘勰也主张从文章整体去考虑句子的作用,所谓“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刘勰注意到文句声调节奏问题:“离章合句,调有缓急。

”就像唱歌跳舞一样,有所谓“缀兆之位”“抗坠之节”刘勰特别强调,文句表达要“随变适会,莫见定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的这些观点都属于新颖独到的见解在《文心雕龙》自身的句法运用上,刘勰也能很好地贯彻自己的这些主张。

《文心雕龙》作为一部文章学理论著作,涉及诸多概念术语的界定和阐释,这时候使用判断句式是最合适的了刘勰在解释这些概念术语时,就多用词刚义析的判断句式如在解释何谓“八体”时,刘勰连续用八个“者也”判断句: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典雅者,镕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远奥者,馥采典文,经理玄宗者也;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繁缛者,博喻酿采,炜烨枝派者也;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新奇者,摈古竞今,危侧趣诡者也;轻靡者,浮文弱植,缥缈附俗者也。

(《文心雕龙·体性篇》)这类判断句就是刘勰多次提到的“断辞”,所谓“辩立有断辞之义”(《文心雕龙·征圣篇》),“断辞辨约”(《文心雕龙·定势篇》),“断辞必敢”(《文心雕龙·比兴篇》)等判断句使本来容易混淆的问题清晰明断。

《文心雕龙》明弘治十七年冯允中本资料图片《文心雕龙》是用当时流行的骈体文写成的,文体所限,文中大量运用对偶句式对偶句式的运用,行文节奏铿锵,有排山倒海之势,辞采情韵并美:“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

”(《文心雕龙·丽辞篇》)《文心雕龙》中有许多这类辞采与情韵并美的对句,又如:“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文心雕龙·论说篇》)“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文心雕龙·夸饰篇》)“丹青初炳而后渝,文章岁久而弥光。

”(《文心雕龙·指瑕篇》)“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篇》)等等这类句子已经成为《文心雕龙》的标识性名句,为其气贯长虹的文势、抑扬顿挫节奏的生成增色不少刘勰认为,自然又精妙的偶对,往往给人“玉润双流”的美感,但语言平庸的偶对却很难使人眼睛一亮,读来昏昏欲睡:“若气无奇类,文乏异采,碌碌丽辞,则昏睡耳目。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很好地处理了两者的关系,他在行文中往往“迭用奇偶,节以杂佩”,时时杂以散句,使文势严整又气脉畅通,“奇偶适变”,则率然成趣(《文心雕龙·丽辞篇》)如“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文心雕龙·章句篇》),如果写作“振本末从,知一万毕”,也是工严的对句,但节奏上却显得拘束紧凑,刘勰就加上“而”“矣”两个虚词,骈散“杂佩”一下,工严之中配以散调,节奏抑扬又从容自如。

《文心雕龙》是用当时文坛盛行的骈体文写成的,骈体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四六句刘勰认为,写文章不必机械地遵循四六原则,而要视情况灵活变动他说:“若夫章句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

”(《文心雕龙·章句篇》)刘勰在这里提出的是,句式不能太机械,要懂得“应机之权节”我们这里就拿《文心雕龙》开篇一小段话来展开分析: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

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文心雕龙·原道篇》)其中“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这就是骈文规范的四六句此外,刘勰安排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八字句,四六杂言交互使用,既节奏抑扬,又摇曳多姿、姿态横生,这就是刘勰语言艺术的高妙之处。

刘永济先生评曰:“虽其自著仍用骈体,而能运用自如,条达通明,能以瑰丽之词,发抒深湛之理”(《文心雕龙校释》前言,刘永济著《文心雕龙校释》上册,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版)刘勰还批评了当时文坛盛行的追新逐异“效奇之法”:“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辞而出,回互不常。

”(《文心雕龙·定势篇》)用今天的文学理论来说,这就是通过颠倒语序以达到奇特效果的陌生化手法刘勰是反对这种“效奇之法”的,他在《文心雕龙》的理论阐释中,也绝不会为了对偶而去追新逐奇刘勰认为:“是以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斯固情趣之指归,文笔之同致也。

”(《文心雕龙·章句篇》)《文心雕龙》文章中许多句子如行云流水,如“独步当时,流声后代”(《文心雕龙·论说篇》),“岁月飘忽,性灵不居”(《文心雕龙·序志篇》)等,出语自然,不觉其对仗之工严篇法:文脉贯通标三准

刘勰很重视文章篇法,《文心雕龙》专门设有《附会篇》此外,在其他一些篇目中,刘勰也谈到一些篇法思想如:“原始要终,体必鳞次”“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文心雕龙·章句篇》)刘勰提出的“三准”说,是其篇法思想的集中体现:。

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馀于终,则撮辞以举要然后舒华布实,献替节文绳墨以外,美材既斫,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骈赘必多(《文心雕龙·镕裁篇》)。

所谓“三准”就是要注意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以及首尾照应、整体连贯,所谓“首尾圆合,条贯统序”刘勰在自己的《文心雕龙》行文中就非常讲究开头、中间、结尾和照应连贯艺术刘勰说,文章开头要“设情以位体”,就是要确定文章内容,统领全篇。

《文心雕龙·原道篇》第一句“文之为德也大矣”就统摄了全篇,清代纪昀评论说《原道篇》“截断众流”,而我们要说的是,这第一句又“截断”整篇刘勰把文章与天地万物之间同生并起、互联互通的关系一下子就点出来了又比如:

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文心雕龙·通变篇》)。

在这一段中,刘勰开头就亮明“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的观点,接着说“诗、赋、书、记”,这是“名理相因”的,是“有常之体”,“文辞气力”,这是“无方之数”正因为体之有常,所以要“资于故实”,也正是因为数之无方,所以要“酌于新声”。

只有既通又变,才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这样就自然引出“通变”的总命题,破题鲜明,落笔自然这开头一段起了很好的导引作用刘勰认为,文章中间部分要“酌事以取类”,即根据内容选择典型事例,展开思想观点这部分尤其要结构清晰,避免杂乱无章。

比如《文心雕龙》文体论部分20篇,刘勰自己就明确指出,每一篇的展开思路就是四句话:“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文心雕龙·序志篇》)这里我们拿《明诗篇》来举例说明:刘勰首先“释名以章义”:“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我们知道,诗有三训,志也,承也,持也但刘勰只训为“持也”,体现其以儒家为根本的思想接着从“昔葛天氏乐辞”一直谈到“近世之所竞”,这是“原始以表末”谈到每一个时代的诗歌时,刘勰都举证代表性的诗人诗作,这是“选文以定篇”。

最后加以总结:“铺观列代,而情变之数可监”,这是“敷理以举统”这样的论述,思路井井有条明代高琦引《丽泽文说》的话说:“看文字,须要看他过换及过接处”又云:“过接以结上生下为妙”(明代高琦《文章一贯》,见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2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好的过接,可以使文章段与段之间脉络连接、血脉贯通。

否则就容易出现文章上下断裂、文脉不畅我们这里再选取《文心雕龙·原道篇》第一段末尾和第二段开头部分,来分析刘勰的过接艺术:旁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花,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这两部分文字中,第一段末尾“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这句话起的就是“结上生下”作用前面刘勰谈到龙凤、虎豹、云霞、草木、林籁、泉石,这些都是“无识之物”,或“形立”或“声发”,文采郁然。

所以“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这前半句是“结上”,即总结上文人是“五行之秀”“天地之心”,即所谓“有心之器”,当更有文采才是,这是自然提到了“人文”,所以“有心之器,其无文欤?”这后半句就是“生下”,即引出下文。

更美妙的是,第二段一开头刘勰就说“人文”二字,就是承接第一段的意思接着往下说,自然而然地完成了段与段的过接不仅文意衔接,语言也勾连就像一个连环套,环环相扣,上下妙合刘勰认为,结尾部分“撮辞以举要”,即总结全文,总结的同时要照应前文。

清代张谦宜认为,文章要“互相顾盼”(《絸斋论文》卷四,见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4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也就是前后照应《文心雕龙》的行文在这方面也可圈可点,尤其能体现这个特点的是50篇赞语。

关于“赞”,刘勰说得很清楚:“赞者,明也,助也”刘勰认为,“赞”是“唱发之辞”“唱言为赞”《文心雕龙·颂赞篇》通俗一点来说,“赞”就是总结讲话,所以需要照应前文如《文心雕龙·时序篇》开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结尾赞语曰:“蔚映十代,辞采九变。

”一头一尾,开合照应这里我们再举一例,即被清代纪昀称为“诸赞之中,此为第一”的《物色篇》赞语: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物色篇》的开头是诗意的:“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四季景物“相召”,人们为之或“情畅”或“心凝”或“志远”或“虑深”,一片树叶、一声虫鸣,都足以“迎意”“引心”,更何况是清风明月的夜晚、白日春林的早晨?大化自然似乎有情有意,与人们情感互动刘勰在赞语中也回应了开头的这一诗意场景,山水云树纷至沓来,心目为之“往还”“吐纳”,无论是春日还是秋风,四季物色与人之情兴之间是来往赠答的关系。

如是这般,物色写活了,不仅有情有意,而且还与人互动此赞为全篇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表达也灵动活泛,堪称诸赞第一用事:用旧合机善化用用事是骈体文的重要特点,刘勰很重视文章的用事艺术,《文心雕龙》专门设有《事类篇》。

刘勰认为,如果用事用得好,就像自己说的话一样自然;如果用得不好,则多少年后都是瑕疵,所谓“凡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引事乖谬,虽千载而为瑕”(《文心雕龙·事类篇》)刘勰又说:“庸事或萌于新意”(《文心雕龙·神思篇》)平庸的事例也能产生新意。

刘勰反对一味地“引书以助文”(《文心雕龙·才略篇》),他认为一味地引书只能算是堆砌典故,看似博学多才,实际上对文章有害无益清代张谦宜把这样的堆砌比作笨猪做窝:“凡四六对偶,但取典故,不论年代若何、邪正若何、顺手顺口,一味挨排,如猪衔草铺窝,岂论好歹净秽,此大病也。

”(《絸斋论文》卷四,见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4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文心雕龙》在用事方面就是根据文情文势本身的延展来摄取典故的,而这些典故也为《文心雕龙》的文理阐释增色不少刘勰特别注重化用经典来阐述自己的文论观点,如:“文律运周,日新其业。

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望今制奇,参古定法”(《文心雕龙·通变篇》)这一段话就分别化用了《周易·系辞》中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变通者,趣时者也”以及《汉书·武帝纪》“稽诸往古,制宜于今”等古籍语句。

传承了经典的意思,但表述上不是简单地复制转述,而是化用再如:“是以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发挥事业,固宜蓄素以弸中,散采以彪外,楩楠其质,豫章其干摛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穷则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

若此文人,应梓材之士矣”(《文心雕龙·程器篇》)这段话分别化用的经典包括:《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文言》:“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法言·君子》:“或问:‘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

’”陆贾《新语》:“楩楠豫章,天下之名木,生于深山之中,产于溪谷之傍,立则为大山众木之宗,仆则为世之用”《汉书·司马相如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参见吴林伯著《〈文心雕龙〉义疏》下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版)刘勰的表述精准地概括出了理论观点,整齐的句式又间以散句,两两而出,节奏感很强《文心雕龙·知音篇》多用典故来说明知音难觅的道理,如“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

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这段话说到秦始皇和韩非子、汉武帝与司马相如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中的人物身份地位相同、命运类似,适宜连类比譬两个皇帝都是“鉴照洞明”的人物,尚且“贵古贱今”,更何况其他人了,这就更加确证了刘勰所说的存在“同时之贱”的道理了。

诚如刘永济先生所言:“《文心》一书,即彦和之文学作品矣”(《文心雕龙校释》前言,刘永济著《文心雕龙校释》上册,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版)从文章艺术的角度来说,我们能够看到《文心雕龙》是一部字法精准、句法精妙、篇法精巧、用事善化的精美文章大作。

结合文章学理论,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文心雕龙》的精深理论,也能看到其精妙的文章艺术和生动言说,两者结合,正是富于民族特色的中国文章学基本特征的展现《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01日10版)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知识天涯知识库网站(天涯知识库网站文心雕龙)全程干货

2023-11-11Aix XinLe148

天涯知识库网站(天涯知识库网站文心雕龙)全程干货从《文心雕龙》的历代研究来看,人们通常是把它视为文章学理论著作,而不是视其为文章作品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明代王文禄说:“文之妙者……三国、六朝…

知识天涯知识库网首页(天涯知识库app最新版)这样也行?

2023-11-11Aix XinLe102

天涯知识库网首页(天涯知识库app最新版)这样也行?本文作者:纵笔浮生垄断就是作恶的原罪,自从Google退出我大中华区,从此搜索引擎界江山已定,再无对手,剩下的就是作恶了,具体的就不说了。…

知识天涯知识库网首页(天涯知识库古代医书)居然可以这样

2023-11-11Aix XinLe23

天涯知识库网首页(天涯知识库古代医书)居然可以这样摘 要古典知识库是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综合性知识总集,是实现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基础性工具。古典知识库…

知识天涯知识库网首页(天涯知识库app下载)快来看

2023-11-11Aix XinLe180

天涯知识库网首页(天涯知识库app下载)快来看W17科技周报|曝美国制裁中国云计算企业;华为手机重回第一;OpenAI获103亿美元融资;20万企业接入通义千问;天涯社区关停…

探索烽火战国将府(烽火战国手机上怎么玩)不要告诉别人

2023-11-11Aix XinLe66

烽火战国将府(烽火战国手机上怎么玩)不要告诉别人国内首款古战场还原国战网游《烽火传奇》将带领我们回到真实的春秋战国时期,重现那硝烟弥漫、枭雄争霸的时空。命运的齿轮将由我们来推动,独家设置的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