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库查询(查询专业知识库)万万没想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大健康智能研发中心组建于2014年3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大健康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大健康智能研发中心组建于2014年3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大健康信息资源建设与智能技术研发应用工作多年来,在十余项国家、部委及院所相关科研课题和横向合作项目研究和应用开发基础上,李敬华主任领导中心先后自主设计并开发了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医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等主要产品,这些产品已先后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工程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广东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针灸附属医院等行政及科研临床机构使用,同时也在国内部分综合性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研院所、国内妇幼保健机构和企事单位使用,在借助信息化手段提供中医药临床知识和大数据利用,助力中医科研和临床研究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团队成员由具备中医药信息、计算机、临床等专业的复合人才队伍组成,其中博士后6名、硕士3名、研究生5名,工程师4名一、研发团队大数据研发部以中医临床大数据获取与数据挖掘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产品:古今医案云平台、文献大数据平台等
知识图谱研发部以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与临床知识服务技术为研究方向主要产品: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国际化中医临床知识服务平台等机器学习研发部以机器学习与临床智能为研究方向主要产品:中医临床辅助决策系统、中医词网等
智慧中医实验室以中医四诊客观化采集与多模态信息融合为研究方向主要产品:中医传承工作站、中医健康管理云平台、中医养生机器人等开发部系统开发、维护与项目实施二、近年科研课题• 国家重点• 大数据驱动的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服务系统
• 基于名老中医经验的证-治-效临床决支持系统研究(863)•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轻度-中度-重度)中医药治疗方案偱证优化及疗效机制研究• 工程院•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中医学知识分中心•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医案相似性计算模型及辅助临床应用研究• 基于语义网络的传统针灸概念体系表示及应用研究•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和混合值差度量的中医个体化诊疗疗效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脾胃病关键诊疗要素发现与临床优化决策研究
• 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 基于便携式设备的多源四诊信息采集及融合模型•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序贯决策优化研究• 院级课题• 国际中医药临床知识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成药知识图谱构建与辅助决策研究
• 构建中医药知识库关键技术示范研究• 所级课题•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体系及应用平台研究• 中医养生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与应用研究• 面向智能决策支持的中医临床知识获取与应用研究• 基于本体的名老中医临床验案知识获取方法研究
• 中医临床知识库的构建技术与示范应用研究• 中医药健康管理云平台的构建与示范应用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古今医案云平台构建研究• 中医传承工作站的系统集成与探索应用• 唐旭东名医医案大数据建设与经验挖掘整理研究
• 老年健康状态自评实用问卷• 基于深度学习的临床智能知识服务与应用研究• 老年智能健康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基于脾胃病的中医临床文献大数据平台构建及其示范应用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医医案文献实体命名技术研究
•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舌诊与云服务应用研究• 多传感器融合脉诊采集技术研究三、研究方向四、主要产品1.古今医案云平台古今医案云平台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制开发的一款面向医院、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专业医案管理与服务软件。
该系统是在信息所多年中医药数据库研究、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以及中医药本体术语研究的基础上研发设计的,可以提供医案的采集,自动结构化,集中存储管理,后标准化处理,数据挖掘分析,工作组协同工作,医案数据共享及医案查询检索等服务,支持中医临床医生、科研学者、高校师生等提供医案信息的管理、共享与利用。
访问地址 http://www.yiankb.com联系:于琦博士 010-640896192.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是基于Web的信息系统,用户只需在浏览器中访问系统网址,即可使用系统的全部功能。
该系统已实现了并实现了知识检索、知识浏览、知识添加、知识编辑、知识更新、知识评审、用户管理等一系列功能 访问地址 http://www.tcmkb.cn 联系:姜威 010-6408995783.中医临床辅助决策系统。
本系统是通过本体表达将中医临床指南、专家经验等知识结合,构建起神经知识网络的数据知识模型,通过医生临床情景的识别和模拟,通过Agent技术将临床思维人工智能化,并通过机器学习中的大量算法实现系统自主决策能力,构建起的智能专家决策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多种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和大数据技术对古今医案、临床指南、名医经验、养生方法、适宜技术等文本数据进行知识图谱建设,实现对中医临床诊疗的决策支持。
访问地址 http://www.tcmcds.com 联系:朱玲博士 010-640896144.五运六气健康医历 五运六气健康医历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和国科金安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一款面向医院、科研院所、高校、养生馆、社区养老驿站和药店等机构的专业疾病防治、养生治未病和健康管理服务系统。
该系统是在经典的五运六气理论基础上、结合众多医院的临床应用经验、根据信息所多年的中医药大数据积累和研究、集国科金安的数据挖掘能力和移动互联网应用能力为一体的而打造的综合服务平台系统提供以天人相应为核心,运气体质和年之所加相结合的人体气局变化预测分析,并对随之而来的影响和可能产生的健康问题给出多种实用的参考调理方案,从而为临床医生、科研学者、高校师生、养生服务人员,养老服务人员乃至众多中医健康方式的拥趸们,提供专业的养生治未病指导和众多的实用调理手段。
联系:王一萌 010-640896195.中医药语音识别系统 中医药领域定制语音录入系统,由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与云知声公司成立智慧中医联合实验室共同研发产品,通过中医药领域知识库,定制出针对中医药领域的语音识别模型,定制的中医药领域识别模型,部署在语音录入系统内,对中医药领域的语音识别更准确,识别率达到。
95%以上 联系:王一萌 010-640896196.中医首辅 中医首辅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和国科金安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中医药大数据服务移动专用平台。
该平台是云端的中医药大数据和分析处理服务与移动硬件终端相结合,旨在随时随地向中医临床医生、科研学者、高校师生,养生养老机构从业者,中医健康管理从业者等众多中医药从业人士提供综合的中医药信息服务根据“All in one”的思想,把中医药知识、中医医历、临床医案和临床决策支持,这四个最重要的中医药信息服务集中在一个平台之上,配置于单一的终端之中,让用户一揽子携带,抬手可用。
联系:王一萌 010-640896197.中医传承工作站中医传承工作站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与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面向医院、科研院所、高校、及各名医传承工作室。
/站,诊疗信息采集、储存、分析一站完成实现舌诊、脉诊客观化采集,语音录入及纸质病历OCR文字识别等功能,辅助提供30万权威医案资源在线检索服务,支持个人病案与文献医案交互分析联系:李菲 010-64089619。
8.中医体质养生机器人中医体质养生机器人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与广州华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是集体质辨识与养生知识库于一体的软硬件集成应用服务平台机器人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的面部和舌苔图像特征值,自动识别体质类型,显示用户体质的具体表现,以及生病倾向,进而给出体质类型和相应的中医专家建议的调理方案。
如果想查看更多名医的调理方案,可以访问中医养生知识平台中医养生知识平台面向普通百姓,实现高级检索、分类导航、图形化浏览和内容展示等功能联系:李菲 010-640896199.中医词网中医药词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独立研发。
,旨在基于wordNet将中医药领域中的各个方面的概念、原理抽象成词,建立基础词库,并将领域内的相关概念根据语义进行链接,形成网络通过词网可以进行各类信息资源的分类分级揭示,构建以词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实现领域的知识关联、汇聚和延伸,面向科研院所,医院,高校等,为实现中医药的领域数据存储、交换和共享提供坚实的术语基础,支持个性化接入各个知识服务系统,全面提升检索的准确率和查全率。
联系:朱玲博士 010-6408961410.博览医书系统博览医书--中医文献大辞典,由北京麦德森云医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共同打造的网上医学知识信息服务平台博览医书融合信息管理先进技术和方法,对中医古籍的知识碎片化和知识重组,构建了中医检索关键词的词网系统和知识地图,实现了中医文献的通检通查,。
结合互联网更好的发挥了知识信息服务功能,为用户打造了知识按需消费的新模式访问地址 http://www.imedbooks.com联系:朱玲博士 010-6408961411.临床文献大数据平台中医临床文献大数据平台,平台广泛收录相关中医临床领域的纸书文献、期刊文献、指南规范、网络资源等文献资源的全文,实现海量数据的原数据仓储,同时整合丰富权威的中医临床医案信息,并基于文献原文建立开放、权威、大规模的语料库,支持实体识别、关系抽取、内容抽取。
、自然语言处理等多种机器学习任务,为相关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及科研人员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服务联系:田野 010-6408961912.云医案APP云医案APP是古今医案云平台的移动应用,提供30万古今医案的检索服务,配备与客户端一致的四诊数据表单和医学理化检查表单和语音录入系统,方便用户快速录入医案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医案,录入数据可以直接对接到客户端。
配备了小游戏和小工具功能,可作为手边的字典工具,也可进行答题竞赛,寓教于乐联系:王一萌 010-6408961913.中医养生APP中医养生APP面向中医养生知识咨询的需求,为用户提方便快捷的应用系统,在移动平台上提供知识推荐、知识问答、知识分类浏览等多种功能,满足普通大众获取中医养生知识的基本需求。
让人们可以了解中医养生,并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以”防治养生"为核心设计了健康问答、知识搜索等模块,有针对性的开展治病、防病, 为大众提供中成药、按摩、针灸、预防条例等相关的养生保健知识同时结合手机App技术根据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不同条件为广大民众提供个性化的养生建议
,体现了中医养生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等思想联系:于彤博士 010-6408957814.中医药知识图谱系统中医药知识图谱是由中医养生知识图谱、中医临床知识图谱、中药知识图谱、方剂知识图谱以及中医特色疗法知识图谱等等一系列子领域的知识图谱(或称知识图谱模块)相互关联所构成的知识体系。
其中实体关系的记录共计1328365条,经过导入neo4j数据库并进行去重操作,neo4j中节点数为91584个,关系数为1267978个访问地址http://www.tcmkb.cn/kg/联系:于彤博士。
010-6408957815.中医科信云门诊系统中医科信云门诊系统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大健康智能研发中心在十多年中医信息化、数字化研究及软件研发经验基础上,集成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应用模式,在多年面向中医药算法研究、中医药病案研究以及中医药本体术语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深度学习、贝叶斯网络、知识图谱、规则引擎等前沿技术研发设计的面向医院、科研院所、基层诊所等单位的专业医院管理与服务云平台。
该平台能够实现基于AI的智能病例采集,实现交互性更好的临床辅助决策,提供以财务为主线的医院一体化管理模式,保障药品物流无障碍,是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的云HIS,具有很强的扩展性,不但可以为连锁中医门诊服务,而且可以为实体医院的专科门诊提供信息支撑。
访问地址 http://www.tcmcds.com联系:田少磊 010-6408961416.中医药算法平台中医药算法平台由大健康中心自主研发,是基于python、tensorflow等框架开发的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算法平台,支持中医药数据挖掘分类模型、中医药文本自然语言处理。
目前该平台集成9个功能模块,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模型支持中医药数据进行证候、中药分类研究;基于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中医全科辨证模型和妇科病分类预测模型;基于朴素贝叶斯算法的100种中医常见病分类模型;基于词向量的中医药名词相似度查询;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医文本分词和实体抽取功能。
此外中医药算法平台支持个性化定制数据分析挖掘,支持各种中医药结构化数据机器学习算法包括(贝叶斯,随机森林,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分析,及机器学习算法集成学习(XGBoost),基于集成学习的特征工程,主成分分析),支持中医药文本自然语言处理,词向量训练,基于谷歌深度学习模型(RNN,CNN,BERT)的文本预训练;基于深度学习和规则的中医药文本信息抽取;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分类,知识图谱关系抽取,知识图谱推理、图谱补全等服务。
联系:张竹绿 010-6408961417.中医健康管理云平台中医健康管理云平台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大健康智能研发中心研发的面向大众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进行医患沟通的软硬件一体的服务平台。
该平台集成了血糖、血压、脉搏、心率、血氧等采集终端,便捷获取管理用户数据;研发舌诊、脉诊等采集仪器,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平台建立了专家与医生交互的系统,专家可第一时间获取患者健康信息,给予健康指导同时平台配备专业的中医养生保健、中成药推荐等知识库和知识系统,可根据健康状态推荐适宜的健康方案。
软硬健一体的服务模式,可应用于多个场景,为机构、个人提供健康服务联系:李菲 010-64089619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