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知识星球是什么平台(知识星球和知乎的区别是什么)新鲜出炉

2023-08-13Aix XinLe

为什么有些内容平台可以给自己作品点赞,比如知识星球,而有些内容平台不支持自赞,比如知乎。为什么呢!?

知识星球是什么平台(知识星球和知乎的区别是什么)新鲜出炉

 

转自:呆呆U理(ID:UDai-bl)读者问:呆总,为什么有些内容平台可以给自己作品点赞,比如知识星球,而有些内容平台不支持自赞,比如知乎。为什么呢!?

一个看起来很小的问题,实际又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其实这个问题网上聊得挺多,不过我想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这个问题前半段解决这个问题,后面半段就「点赞」这个功能展开聊聊各大平台在设计这类功能的时候,可以说都是很随意的,也可以说是有目的的。

随意的,比如开发问,自己能不能给自己发的东西点赞呢?产品说,可以吧,反正也无所谓……有目的的,就看各个产品的属性是如何支撑自赞的结论了首先,内容平台有两类用户,一类是内容生产者(作者),另一类是内容消费者(读者)。

作者生产内容,读者消费内容针对任何一个内容型平台来说,「内容」是核心,连接了平台上的两类用户作者通过发布内容,获得读者的关注,读者通过内容的质量,判断作者的能力,并获取有用的信息点赞是一个相对比较有用,但并不绝对客观的判断条件。

那为什么有的内容平台支持作者自赞,而有的不能?自赞与平台上的用户有什么关系?于「内容」有什么影响?问题里列举的两款内容型产品其实分别代表了两种产品类型,知识星球和知乎,虽都是内容平台,但也有本质的区别知识星球连接的是大 V 和粉丝,在星球,因为内容消费者是入驻星球的「粉丝」,用户相对固定,内容生产也相对稳定,主要体现在内容质量和帖子数量上。

星主创作内容和粉丝创作内容,以及所有人消费内容都是在一个圈子里循环的在星球类产品里,帖子是核心,星主或用户发布帖子,其他用户一进到星球看到的就是帖子,星球不会因为星主或发布了帖子的用户点赞了什么内容,而给其他人推荐特定的信息。

这是一个内连接产品,所有用户的聚焦点都在帖子上,顶多星友进来看到星主赞了某个人发的帖子,或赞了自己发的帖子,会多注意一下,但是即使没人点赞,也不影响别人看到这个帖子它是根据内容时间线,倒序产生的,以帖子为主的,与任何人能否点赞,或点不点赞都无关。

同理,自己发了东西,自己在星球里可否点赞?在这里,大家都已经聚集到一个圈子里,所有人都是这个星球的用户,「内容」面向的是全部用户那作者本人点赞的行为,并不会对「内容」产生任何额外影响自己给自己的作品点赞,别人看到了顶多就是多了一个点赞数而已。

既然如此,如果星球的人数是 1000 人,那点赞数的上限就是 1000,不会再多了,也不会再产生其他价值,同样也不会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它的唯一价值就是表面的「点赞」而已接着来说说知乎,一个 2 亿人聚集的问答社区。

与星球不同的是,知乎类产品是内外连接的作者生产的内容会发布到整个平台比如我发了一篇文章或回答了一个问题,这个内容发布的动态不仅会出现在我的个人页里,还会呈现在整个平台上,而读者因为关注了我,就会同时看到我发布的文章和点赞的文章动态。

这种情况下的自赞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如果这个平台对内容创作者的动态信息流有整合,比如知乎就对动态整合了,用户(读者)进入知乎,首先看到的是首页关注的用户(作者)的动态信息流,关注里会出现以下情况:用户 A 发表了一篇文章,动态里会记录,A 点赞自己的文章,动态里同样会记录,那么关注这个用户 A 的其他用户,就能看到这个重复行为。

比如 A 发表了文章,读者看到了,A 继续点赞产生一个新的信息流,读者又重复看到了,这个信息流的内容就重复了,于是这里不给自赞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除非,动态是没有整合统一的,发表是发表,点赞是点赞用户看关注的人发表的内容,跟他点赞的内容是不会同时出现在整合信息流里的,那自己给自己点赞就没问题。

比如站酷、微博

另外,上面说到「点赞」也是各平台信息流内容推荐算法的必要条件,内容生产者发布的信息,即使支持自赞,意义也不大同样,回过头看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原先的「点赞」从功能角度而言作用不大,虽然可以自赞,但是几乎没有任何功能意义,更多是自媒体评估文章热度用。

现在的「在看」就脱离公众号本身,进而把用户点击「在看」的文章归类到「看一看」中这就是「点赞」作用于平台信息流的意义(虽然我并不喜欢内容信息流,但这确实是点赞的作用)所以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星球类产品和知乎类产品的点赞设计差异。

知乎连接的是亿万用户,内容是内外连接,以至于内容数量和质量是非常庞杂的这时候,平台要帮助用户做好内容整合和推荐比如关注的作者的动态,关注的作者点赞了什么内容,发表了什么内容,实质是平台在帮助用户做内容筛选。

本质上是对信息流做优化而星球里内容面向的读者,是被某个用户聚集起来的相对固定的用户群体,其内容质量和数量相对稳定,星球这个平台不会因为点赞的行为而推荐给用户内容以至于「点赞」纯粹就只是表面的「点赞」,即使平台把这个功能去掉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至少没有知乎类产品去掉「点赞」的影响来得大。

所以点赞对于信息流而言,是更有价值的有的人说,「点赞」还有个功能,就是可以记录自己点赞过的内容,方便日后查看注意这不叫点赞,而叫收藏大概从去年(2019)开始,Facebook、Twitter,以及 YouTube 等各大平台都开始通过不同的方式削弱点赞功能。

为什么这个曾经如此受欢迎的功能,开始被弱化了?原因就是我前面说的,「点赞」与「关注」并不能合理表现出内容质量的高低,虽然有一定用处,但是并不客观于是互联网的进程逐步从早期的「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

两句一样的话,指向性不同前者说的是,围着用户转,让用户玩的爽后者指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公司有义务为用户搭建更好的网络环境用户判断不了好坏的内容,平台来帮助判断虽然,「点赞」功能的出现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但是这类功能的兴起,促使内容生产者或分享者或搬运者等,对集赞近乎疯狂的态度导致了该功能的弊端被明显暴露。

同样,目前各大平台的推荐算法大概都是围绕用户点赞、关注产生,但是用户层面对于这些信息的点赞行为已经逐渐免疫,甚至开始抗拒比如看到一个不错的内容,想点赞,但是又担心被别人知道,于是放弃了或者看到一个并不怎么样的内容,但是大家都点赞了,于是自己也跟风点个赞。

用户在内容平台上几秒钟产生的行为,决定了自己的网络「信息茧房」,这样看起来,似乎过于草率雪城大学媒体操纵研究员兼副教授 Whitney Phillips 说:公开可量化的数据,包括评论,转发或点赞,都是驱使人极端化的因素。

在数据的影响下,用户会围绕平台上其他人最感兴趣的内容定制自己喜欢的内容,哪怕这些内容与真善美相悖这就导致了部分有害信息在社交媒体上的病毒式传播于是,平台通过用户「点赞」行为产生的高热度信息既不能帮助用户客观判断内容质量,用户又无法主动分辨,导致好内容流失,差内容因为被操纵而得以传播。

2019 年 Facebook 测试了一个全新的功能,即「取消点赞数的前台显示」被选中的测试用户发布内容后,别人只能看到「xxx 和其他人」点赞,看不出到底有多少人点赞包括国内现在的一些视频类产品,播放数量也逐步被其他数据替代,原因也可能与此有关。

但是仓促的取消「点赞」反而会导致更多问题的出现,毕竟互联网用户已经习惯拥有它,除非有另外的内容代替「点赞」,且能帮助内容平台或社交平台良性循环发展,否则一时半会「点赞」还真没办法被去掉不过作为用户,最重要的还是学会分辨信息的真伪性与判断内容的质量高低,才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收获到自我成长的价值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知识知识产权评估报告(知识产权评估报告无效的认定标准)不要告诉别人

2023-08-18Aix XinLe72

知识产权评估报告(知识产权评估报告无效的认定标准)不要告诉别人知识产权作为法定的出资方式,股东选择以知识产权进行出资无可非议,但是在实际履行出资义务的过程中,如何认定非货币类型的出资已经履行完毕存在争议。…

探索探索科学杂志社(探索科学杂志社怎么查)新鲜出炉

2023-08-18Aix XinLe137

探索科学杂志社(探索科学杂志社怎么查)新鲜出炉世界在变化,但总有人被钉在原地。…

探索天梯排行榜(台式处理器天梯排行榜)速看

2023-08-18Aix XinLe81

天梯排行榜(台式处理器天梯排行榜)速看对于小白来是说,对CPU型号认知,一般都只看CPU是i3、i5还是i7的,其实这是选购CPU的最大误区之一,目前还有很多小伙伴没有搞懂。…

趣闻快来看酷音乐亚洲盛典(酷音乐亚洲盛典薛之谦)

2023-08-18Aix XinLe157

快来看酷音乐亚洲盛典(酷音乐亚洲盛典薛之谦)有一次在四川开演唱会,因为交通不便,比较远,他自己包车送粉丝回家。同年,薛之谦受邀作为流行音乐的代表,和其他艺术家一起前往俄罗斯,参加由中华人民…

科普女排联赛总决赛时间表(2023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时间表)速看

2023-08-18Aix XinLe50

女排联赛总决赛时间表(2023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时间表)速看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将于北京时间13日凌晨在美国拉开战幕,波兰、美国、土耳其、巴西、意大利、日本、德国八支球队将在首轮比赛中捉对厮杀争夺…